A. 中国乡村生活和美国乡村生活的区别
中国乡村生活: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虽然在近现代中国,乡村生活遭到了解构,但几年来国家扶持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项目,乡村生活更加贴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乡村特有熟人文化环境和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乡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中国的乡村别墅、私家车多了起来,网购也超极方便,人们生活节奏很悠闲,人们每天漫步草地或湖畔,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人们或晒着太阳,或放着风筝,或湖边垂钓,或躬身田园,或三五成群跳着广场舞,或在休闲广场锻炼打太极……开心农场、果林庭院,人们享受着耕种和收获的乐趣。
美国的乡村生活:
洁净宽敞的公路、美丽的乡村风景、城市化的家居环境、比城市更为惬意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美国乡村生活的概述。美国相当一部分的人群早已从喧嚣的城市生活脱离出去,搬迁到郊外或更远的乡下去居住,享受着乡村宁静的田园生活。特别是一些白领人士,很少留居城市,只要有好的工作,能挣到钱,就要在乡间购房居住。在美国,越是富有的人家,越要在郊外的乡村建造家园。
美国乡村的购物、上学、看电视等生活条件跟城市完全一个样,空气、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比城市更为宜居。平时大多数人都在较远的城市里工作,由于家家有汽车,公路交通发达,上下班非常方便。
美国的乡村居住区极少公寓式楼房,绝大多数都是一家一户的别墅式小楼房。小楼房间距大多不低于80—100米,各家各户均有两亩以上的草坪绿地。在美国乡村,邻居都隔得很远,很是清静,虽然土地肥沃,种什么都很容易,但几乎没人种庄稼;美国人喜欢动物,每户人家都养有鸡、狗等,都是当宠物在养。
B. 中国和外国的农村和田园
走进农村你会看见田园的风光真是美:天空中飞翔;路地上可爱的小狗;池瑭里欢快的鱼儿。这都是农村美丽的风景线只一。
外公家房后种着几十只青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片绿绿的浓阴。每当微风浮过几片绿绿的叶子好像跳水运动员的自油落体一样掉下来。春天,青竹林抽出了枝条。长出了竹芯,别以为竹芯长来是装饰!其实它也是有用处的哟!别看他小,作用可是大大的。它可以泡茶,如果你喉咙发炎,或着疼,喝上几杯你会感到神清七爽。马上就会好。(相信我这是真的)
夏天,竹林更加茂盛了,一个个深绿色的小精灵一簇贴着一簇,你挤我我挤你。大人们在里面聊天、打牌.老人们在下棋、小孩在那里玩耍.捉迷藏、追猫猫、打游戏王……
秋天,竹叶都枯黄了,外婆把枯叶捡起来当柴火烧,把竹壳捡起来做鞋底。在竹子上还有一个个鸟巢,那里上演
着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鸟妈妈不辞辛苦,在几里之外的地方找来食物喂自己的孩子。
每家的房前都有一个小院子,你会看到在院子里面,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竹林里觅食。或是看到一只大公鸡在院坝里耸着尾巴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傍晚的时候,乡下人家总会把饭桌放在院坝里,看着天边的红霞,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假如,乡下人家前面有一条小河,河里肯定有一群鸭子。他们在河里嬉戏、觅食,即使河边有人在捣衣,它们也不会被吓着。
C. 外国田园风光的资料
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远处一座座造型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
一座座古老的风车,风车的风叶像张开的翅膀,迎风转动,与绿草、野花构成了独特的景致更为这童话般世界增添神奇色彩!
一对对色彩鲜艳、精致绚丽,象征着甜蜜爱情的木鞋!还有那华丽的郁金香倾倒无数情人……
郁金香飘香的季节,娇艳妩媚的女孩的笑容如花传芬芳……
幽幽湖边,风车,绿草,小房,多惬意
红红火火郁金香花田,阵阵芳香,风车悠悠转!这是梦吗?
高高的建筑也是一种艺术品,古典、优雅,像一幅浓郁的油漆彩画!
到处弥漫着绿色,连空气也飘着青草味
四周一片绿油油,绿色的惊艳,风车也停下来,陶醉在美景中……
田园情结: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君琳
摘要:希腊化时期,由忒奥克里托斯始创的田园诗是浪漫抒情的牧歌,它反映了人们逃避现实的幻想和要求改革的潜意识。田园情结是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田园诗和风景画中的田园情结两者经常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风景画里表现出的田园氛围是抚慰心灵的甘泉,总体上体现了人们希冀归于自然的情绪,使人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关键词:希腊化;田园诗;田园情结;风景画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西方风景画自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在人文主义的氛围中,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其呈现出的整体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孕育自西方文化中的田园情结。在这一点上,可谓中西同一而归。人类的文化活动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类对自然感到神秘与惊恐到想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再到赞美歌颂自然、表现自然,并逐渐通过自然表现自我,这一线贯穿于中西方对于自然的描绘之中。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谈到:自然物本身显现出的是自然的自由生命,这就在也具有生命的主体心理产生一种契合感;其次,客观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心灵中唤起一种情调,而这种情调与自然的情调是对应的。人可以体会自然的生命以及自然对灵魂和心情所发出的声音,所以人也可以在自然里感到很亲切并把这种亲切情感用作绘画的题材。(注:参见〔德〕黑格尔着,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2-263页。)西方风景画从一开始就是在田园情境的自然中找寻精神家园的。
二、田园诗及其影响
正如历史上经常发生的那样,旧时代中总能透出新时代的曦光。希腊化时期孕育出的田园诗就是将逐渐深入人心的一种文学体裁并在以后的社会中时时体现出它的作用。公元前276年左右,一个名叫忒奥克里托斯(注:忒奥克里托(Theocritus约公元前300年,西西里叙拉古〔意大利〕-公元前260年):希腊诗人,牧歌的创始人。他的诗歌被称为田园诗。——第17卷,第8页。)的年轻人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并在此创作。作为典型的逃避现实文学的代表作家,他“讴歌了沐浴着阳光的烟雾蒙蒙的乡村幽谷的风韵,并把乡村民歌所表达的‘纯朴快乐’理想化。‘唱吧,唱起我那悠扬的田园牧歌,献给迷人的缪司女神/我是埃特那的斯里西斯,请听我甜美的歌声。’”(注:参见〔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密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着,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表现出对牧人的单纯生活心驰神往,忒奥克里托斯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文学体裁,他善于描写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在牧歌(注:牧歌eclogue:一种短篇田园诗,通常采取对话形式,题材大多为田园生活和牧人群。牧歌把牧人群生活描写为一种自由的享受,即免遭比较文明的生活中的复杂关系和腐化堕落的折磨。——第5卷,第505页。)创作方面达到了最高成就。在此以前,希腊文学从未将万物同源的秘密表达得如此恳切,而以人类对岩石、溪流、湖海、土壤、及天空的感谢与亲爱之情扣人心弦。”(注:参见威尔•杜兰着,幼狮翻译中心编译《世界文明史——希腊的衰落》,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67年版,第222页。)他的田园诗所产生的持续而又美妙的感染力影响深远。彼翁(注:彼翁(Bion活动时期公元前100年):生于小亚细亚吕底亚士麦那-今土耳其伊兹密尔,次要的古希腊田园诗人。)、摩斯科斯(注:摩斯科斯(Moschus活动时期约公元前150年):希腊田园诗人、语法学家。)是他的公认的模仿者,维吉尔(注:维吉尔(Virgil公元前70-19年):早期作品《牧歌》摹仿希腊田园诗,而又吟歌意大利恬静优美的乡村生活和纯洁的爱情,融入哲理意趣,一问世即被广为传诵,受到奥古斯都重视。)、弥尔顿都继承了他的传统并影响到整个西方的田园诗,画家与雕刻家也从中借用了许多素材。恩格斯高度评价忒奥克里托斯“曾经歌颂了他们同时代人——牧人奴隶的田园诗式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幻想。”(注:参见〔德〕马克思、恩格斯着,〔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57页。)
贡布里希说过,文艺复兴最初是对文字的复兴,可以理解为对语文的复兴。当时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学兴趣浓厚,非常崇拜理想的古希腊阿卡狄亚地区恬静的牧民生活。这一时期的田园诗把中世纪骑士文学中最富影响的浪漫爱情传统的遗产融合进来,并在16世纪下半叶风靡于欧洲,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到英国。在法国,姗姗来迟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潮在15世纪末枫丹白露派的美术和七星诗社派诗人们的文学作品中开花结果。国王的姐姐玛格丽特.纳瓦尔(昂古莱姆的)开创了对质朴、纯洁的自然魅力,即牧歌式田园风光的热爱。这种感情在七星诗社派的诗歌中起着众所周知的重要作用。(注:参见〔奥〕本内施着,戚印平、毛羽译《北方文艺复兴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才华横溢的诗人皮埃尔•德•龙萨和基阿基姆•德贝莱是七星诗派的代表。
在意大利,桑那扎罗借《阿卡狄亚》讲述爱情故事,回复古希腊、罗马田园诗的风格和内容。小说在16世纪曾风靡一时,连续印行60多次,对欧洲其他国家的田园诗和田园小说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当时着名的田园作品还有:卢多维斯•阿缪斯托的《愤怒的奥兰多》、蒙特马耶的《狄安娜》、菲利普•锡德尼爵士的《阿卡狄亚》、埃德蒙•斯宾塞的《牧羊人笔记》(或《牧人日历》),他们将更多的现世和现实的成分融入田园诗中。大约与田园诗兴盛同时,随着宫廷盛大集会的逐渐增多,以反映童话般的牧民生活为内容的牧歌被搬上集会的舞台,并在此出基础上逐步演变为抒情田园戏剧。瓜里尼的《费多的牧羊人》、塔索的《阿米塔》(或《阿明达》)都影响了莎士比亚和本•琼生的戏剧。
莎士比亚最后阶段的三部田园诗式的传奇故事的剧本,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和解的态度,作者设法解决了他之前对人性和宇宙产生的深刻的怀疑。英国最着名的田园戏剧有约翰•福莱切的《忠实的牧羊女》。
到17、18世纪,欧洲文人掀起了一场复兴古希腊田园文学(包括诗歌和小说)的热,这场复兴可看作文艺复兴的余波。那时大量的诗歌和艺术品已经在仿造古希腊田园情调。在陶瓷作品、油画、舞台剧以及长诗里,出处可见衣着别致的牧羊郎和牧羊女——他(她)们的名字叫Amaryllis或Phyllis什么的,举止矜持可爱,熟悉古希腊文学作品的人,一看就晓得这些名字来自古希腊文学的田园诗或牧歌。(注:参见刘小岚编修《凯若斯:古希腊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出现的阿卡狄亚诗派就是一例,他们主张以古典诗歌为楷模、写作自然、朴素的田园诗。
同时,科学家着手进行征服大自然的尝试,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知识源于感觉的学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激发了回归自然、享受自然风光的要求,达官贵人纷纷修建带有田园风光的园林以备自己休闲享乐。所以在洛可可式的作品中以歌颂田园为主题的诗作层出不穷。这里,似乎是为田园而牧歌。
可见,自出现田园诗后,不管是诗人真情所感还是为宫廷服务,它日渐发展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田园诗的每次复兴又都与复古有一定关系,且和绘画、音乐相互影响。
三、风景画产生之前绘画中的田园情结
我们可以假设语言的巨大影响力。因为直至中世纪盛期在西欧各国兴起大学之前,文字的普及率是非常低的,而一种能吟唱的农事诗必定广为流传。在田园诗中我们看不到激烈的冲突,它给予我们的是一片宁静、优雅的乐土。虽然在勃发向上的时代看来它未免有些避世,但它是人类心灵不可或缺的调和剂。“及至希腊化时期,像忒奥克里托斯之类的诗人,一经发现了牧民的简朴生活富有魅力,艺术家也试图为世故的城市居民呈现出田园生活的乐趣。……我们确实感觉自己是在观看一个恬静的场面。”(注:参见〔英〕贡布里希着,范景中译,林夕校《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一旦画家把所有对自然真挚的感情融入风景中时,画面所带给观者的是对灵魂的安抚。
西方独立的风景画诞生之前,也即在作为壁画点缀或人物画背景之时,田园情结就已初见端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希腊化时期各种载体的绘画都难以留存。今天我们要了解就只有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和硕果仅存的壁画残迹。
庞贝是人们最熟悉的壁画中心,它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希腊民城市,很早就有希腊人在那里定居,一直保持着与希腊文化的密切接触与联系。庞贝从公元前82年起成为罗马的领地,公元79年因维苏威火山爆发而埋没,18世纪40年代开始发掘,出土了大量壁画。在这幅《画中的花园》中,花木、珍禽形象生动,鸟语喈喈的场面跃然而出。
在罗马发现的一幅描绘乡村景色的壁画通过几只吃草的牛羊、小桥上缓步前行的牧人和黑山羊以及背景中古朴的建筑共同构筑出一首田园诗歌的意境。
意大利人文主义之父弗朗西斯•彼特拉克早就深切表达了逃避城市喧嚣、向往乡村的和平的愿望。他是如此深爱着自然和风景。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自由自在,与高山、森林和山泉为伴,是多么快乐。”西莫内•马尔蒂尼的一幅为彼特拉克所藏的《维吉尔》画的扉页表明牧羊人和看管葡萄园的人开始作为一种图式在绘画中象征着牧歌和田园诗。“这是自希腊-罗马以来,第一次在艺术中描绘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并以此作为快乐与诗意的向往。”(注:参见〔英〕肯尼斯•克拉克,芷子译《风景入画(1)》一文,《世界美术》。2001年第4期。)
及至文艺复兴时期,将绘画当作一种诗的观点已被广泛地接受了。乔尔乔内作品中的田园景色就是画的意大利诗人桑那扎罗所写的题材。(注:参见〔英〕贡布里希着,范景中选编《艺术与人文学科:贡布里希文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和风景画的兴起》,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143页。)当时许多人物画的背景中都透出田园的静谧。
四、风景画中的田园情结
风景艺术的诞生地奥地利风光迷人,每一位到过那儿的画家无不为之沉醉。巍峨雄壮的阿尔卑斯山、星罗棋布的湖泊和郁郁葱葱的河谷感动了画家的心灵,造就出最早的风景画杰作。多瑙河画派的杰出代表阿尔特多费尔的《圣乔治与龙》生动体现出他对自然的情感。那茂密的树与远景河谷间的空气在颤动,我们似乎闻到森林的气息,自然物的每一寸生命都凝固在小小的画面中;在感受到中世纪泛神论的同时,更多的还是田园那如诗画般的美景。他于1511年前后沿多瑙河作长途旅游,并南下维也纳,沿途饱览山水美景,使其作品中的风景描绘益增诗情画意,他的许多画不仅再现了田园情境,而是对浪漫诗般的田园性质的解释,是画家自身陶醉于自然的愉悦之情与画面的完满融合!自此,独立的风景画诞生了,并且广为接受,在现代美术中成为占重要地位的画种。
为自然美景而旅于乡村、寄情于景的田园情结反映了人们逃避现实的幻想和潜意识。这种呼唤归田园的情结每在社会动乱产生紧张心绪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反映出人们要求修养生息的切望。在荷兰宗教战争的动乱和本•琼森制造的喧嚣之后,风景画呈现出寂静的征兆。当时最伟大的绘画是理想化的风景,如伦勃朗的《磨坊》和赫尔库斯•西格尔斯的群山景观,还有杨•凡•霍延那宁静平凡的乡土景色。当时,人们要求有可识别性的东西,非理想化的景色,就是他们生活的村庄,是实在的农村景色,这也是他们艰苦奋斗、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志。
近代,出于对工业社会的逃避,人们又在田园中寻找庇护所。其实,18、19世纪,田园诗往往把对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的理想化作为主题,它和正兴起的浪漫主义对理性的反动是合拍的,再现了农村天真朴实的生活和体现出原始主义的情调。英国风景画家康斯泰勃尔终生眷恋故土,他认为绘画是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他的作品更是对大自然的礼赞,充满着宁静、温和、优雅的田园牧歌情调。当康斯泰勃尔还是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时,华兹华斯出版了《抒情诗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更加亲密的阶段。
人类艺术史上表现田园情结的风景画作品不胜枚举,其中的田园情结是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意味的,但总体上体现了人们希冀归于自然的情绪。
五、结语
田园意味着农村的、牧人的、宁静的情境,古代艺术、哲学、文化中充满着田园牧歌风味,充溢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时空意识。当田园情结在文学作品、绘画中成为一种图式、各种田园景象代表一种符号后,画家们在感受到田园风味时自然会把它们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并加以想象、创造。不论艺术家的意图是什么,风景画中的田园情结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份丰富的视觉感受,它确能唤起人的归属感,抚慰人的心灵,滋润人的生命情感。田园情结作为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她使我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回归田园也就是回归自然。
D. 在农村田园生活是怎样的体验适合养老吗
现在社会发展进步快了,在部分农村生活,显得安静优雅。养老是很适合的。而且已经产生了田园养老模式了。
田园养老
田园养老是以农业田园环境为依托,结合当地山地、森林、温泉、中草药等各种养生本底,与农业生态种植、绿色度假居住、传统农耕文化体验相结合,打造最为自然健康的养老生活方式。
益养老平台认为,农业是田园养老的重点资源
农田、农耕、绿色农作物等为养生养老人群提供了在田间耕种、收获果实的成就感,农耕文化的体验使其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重点的绿色养生餐是食疗康复的关键。另外,田园一般都具有适合养老的地形,如避暑山地,丛林、温泉等养生资源,空气清爽,水质优良,具有鲜明的养老资源上风。
E.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有钱人都去务农,而中国只有穷人才务农
中国人务农是因为穷,西方人是农场主,用的是高科技,中国用的是苦力。
F. 为什么好多人都向往田园生活是因为安逸吗
G. 中美农村有何不同
看这篇就知道了~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一个关于“农村”的议题意外火爆,返乡的游子用不同的角度回望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发出不同的感慨。
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磊光在《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回家到底看什么》一文中感叹知识的无力,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
另一位文科博士、高校青年教师古鱼则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美好田园生活的幻想,可能是记忆的自我美化功能造成的错觉”,中国农村从未成为过给人提供稳定感、满足感的物质依靠,更不曾有过黄金时代。农村人宁愿承受亲情的损失也要求变,为什么?因为“从一而终”的稳定生活才是更可怕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常培杰也给澎湃新闻来信,谈他的回乡观感,他认为农村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传统伦理生活的瓦解。农村早已不是陶渊明描述的世外桃源,其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不是一副凋敝破败的图像……“我绝不愿用‘凋敝’二字来形容我的家乡,因为她近些年确实在不断地好起来。”
在这里,我们希望提供不同的视角,从一位美国青年的角度,看他是怎么看待当下中国农村的?
在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一书中,他把目光投向中国东北的广袤农村——吉林省吉林市大荒地村,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他说,仅仅看看路边垃圾箱里的东西就能发现这片土地发生的剧变:昂贵的熊猫烟盒、空的茅台酒瓶子、传授炒股技巧的宣传单、房地产广告、建议何时买房的算命小册子、揭秘落马高官私生活的小报《奇闻轶事》……
迈克尔•麦尔之所以选择大荒地村调研,因为这里是他太太的故乡,“当我在东北做调查研究的时候,我太太经常取笑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不写我自己的家乡反而写她的家乡,但我的家乡和我之间实在太亲密了。你需要那种距离。冯骥才称之为‘门槛’,他说当你写一个地方时,你需要一只脚在里面一只脚在外面。”
H. 为什么田园生活那么美好
因为现在的忙碌生活让人们只为金钱名利奔波,走的太远而忘记出发,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幸福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只有金钱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闲暇其实也是一种消费,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占用了闲暇时间,所以我们才会向往田园生活,因为那里生活节奏慢,带给人的满足程度高。
I. 西方发达国家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对我国有何借鉴之处
(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面广的产业,政府宏观管理功能发挥的好坏,对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影响很大。通过学习国外成熟模式,我们发现,国外的农家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农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状况,自主积极地投入到发展农家生态旅游的行动中去,很多乡村自己成立了旅游企业组织和指导农户改造农舍,发展农家生态旅游。而在我国,由于目前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农民的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农家生态旅游发展的初期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体制上的支持;同时,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相对落后,政府要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而且,随着农家生态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农家生态旅游在空间集聚的同时,也出现了空间竞争,要形成区域旅游合作格局,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宏观协调能力十分重要。
(2)围绕乡村特色开发旅游产品。农家生态旅游的本质特性是乡村性。通过分析国外乡村游的情况可以发现,游客们喜欢参观仍然维持小农生产的农场,追求淳朴的生活,享受在田间漫步、赶羊群的乐趣。很多国外的乡村都致力于保护村庄的原始风貌,修葺老旧的农舍,放弃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而还原旧时的人力耕作,为的是能更好地展现传统的乡村气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享受。而在国内,一些农家生态旅游地为接待游客而兴建豪华旅店,传统建筑逐渐被现代建筑所替代,使农家生态旅游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游客反而无法得到他们原本期望的田园生活。因此,要在体现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农家生态旅游,这样才能真正吸引游客。
(3)发挥地区特色优势。只有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农家生态旅游才能真正使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国外的农家生态旅游大多能够根据村庄独特的农家文化和风俗习惯,发展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旅游模式,满足游客新鲜感和猎奇心态。而我国的农家生态旅游由于起步较晚,且急于盈利创收,所以发展模式不免千篇一律。
近几年,国内的农村也开始意识到农家生态旅游特色的重要性。许多村庄着重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农家生态旅游方式,举办多种多样的乡村活动,如举办地方文化节庆。中国地域辽阔,地域文化差别较大,成为农家生态旅游的驱动力之一,地方戏剧、传统手工艺、绘画、音乐、器具、生活方式等都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国内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可以经常举办文化节庆,既有利于扩大知名度,也有利于延续地方文化传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4)注重人才培训。农家生态旅游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在农家生态旅游发展之初,特别是在进行农家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非常需要旅游专业人才的“外脑”,以快速引导农家生态旅游走上正轨。而在农家旅游的经营过程更是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和服务人员。立足自己培养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这样有助于增强服务的特色,同时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国外,由于农村发展程度较高,农业人员数量较小,所以,在农家生态旅游的人才培养上各国都不遗余力。反观我国,由于农村人口众多,人才培训成本十分高昂,再加上对农家生态旅游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所以,农家生态旅游的人才培训大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忽略培训过程。很多农民急于通过农家生态旅游创收,直接放下农具创办起农家生态旅游。无论在农业的专业知识还是旅游服务规范上都达不到合格水平,导致了旅游质量下降,收入减少的情况。因此,对于我国的农家生态旅游发展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办旅游的能力。
J. 为什么现在人都喜欢田园生活
年轻人的田园向往,只是思想上的一种压力释放和对当下生活的厌倦情绪而已。
当下年轻人真正面临的现状是:工作压力、生活和各方面压力带给他们的巨大负担。在单位必须卯足了劲与同行竞争,一松懈就会被挤下舞台。作为社会和家庭中的一员,面对高压工作,做出成绩是他们生活能力的体现,只有克服了生存,才能够、才可以谈幸福,谈理想,谈追求,谈生活,否则在周围眼里,家人朋友眼里就是个碌碌无为的人。高压后的心态往往需要一个心理出口,当他们从人们描述的田园中,甚至从自己出去游玩看到的乡村生活里,终于发现了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那就是田园生活。
在年轻人的心里,甚至是目光所及的田园中,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山清水秀,一栋小房子一个大院子,一个爱人两个娃,一只猫两只狗一群鸡鸭鹅,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花种菜其乐融融,就算晒得黢黑也还健康,就不复何求了……
然而生活真的是这样吗?田间劳作的时候那大风扬起的尘土,庄稼收割时麦茬刺伤的皮肤,回到家时那累的直不起来的腰板,甚至是那半天都绕不出来的山路,辛苦一整年的收入仅仅是别人一两个月的工资,突然的天灾造成的巨大损失……。
中国的田园太大,并非都是经济腾飞农业现代化,那些发达地区的田园经济,人们同样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智慧。年轻人,你如果真的走向田园,你有生存的能力吗?你有抗打击的心态吗?你甘心你将来的孩子在山村乡野接受很普通的教育吗?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娃会告诉你答案:再也不想回去了。
除非,你可以揣着大把钱才可以回去享受,想做什么都可以,这就是为什么田园是一些老年人才有能力回归的地方。
所以,那只是个梦而已,想想可以。当然,你可以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成为一个农场主,事业庞大,坐拥财富扎根在田园,但这个理想相比比你的现状,经历的路程还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