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时期应该如何学习和传承中国革命道德
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回答,但直到现在所谓新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和新复古主义、儒家救国论仍然不绝于耳,成为当今意识形态领域里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必要旗帜鲜明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态度,澄清理论是非,扫除思想障碍。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之; ②在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之; ③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的积极内容。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全盘西化的思潮。这两种思潮在对待道德问题上都割裂了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㈡ 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弘扬中国革命道路
新时代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至少得做到三点:
1、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这本书,把书中的思想真正吸收成为自己的思想。因为“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法治思想、养成法治思维,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素养。
2、把《思想道德与法治》一书中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在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落到实处。光学习理论知识是没有用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不实践就毫无意义。
3、要一生坚持《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要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迷茫时、失落时、坎坷时,就把这本书拿出来再次阅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周朝花了很多代人的努力才建立起民众对其的信任,但像周幽王这样的君主只要一两个就让周朝逐渐灭亡,前人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勿以恶小而为之,一次都不可。
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㈢ 试述如何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中国革命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从它形成的时候起,就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的胜利,能够保证革命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就是因为有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有革命的精神。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继承和弘扬了中国革命道德的传统,广大当员和人民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渡过难关,也正是由于继承和弘扬了革命道德传统。历史经验表明,革命传统特别是革命道德传统,是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战胜千难万险的重要力量源泉。
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长期发展和丰厚积淀,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㈣ 如何简述中国革命道德的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简述中国革命道德的内容及其当代价值可以这样写:
1、中国革命道德的内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道德,分析其历史地位、重大作用,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
2、当代价值: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4)如何培育中国革命道德扩展阅读
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都非常重视形成、发展革命道德,都非常重视继承、弘扬革命道德,十分强调革命道德在我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强调,是否发扬革命传统,是我国民主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更加重视发扬革命传统。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
㈤ 如何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革命道德
对于中国传统道德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正确的态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的态度,并根据时代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赋予其新的意义,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转化的工作。
“批判继承”,是一个总的原则和统一的指导思想。这里强调的批判继承,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有扬弃的批判继承。“弃糟取精”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要求,强调这一继承是经过咀嚼、消化吸收的继承。“综合创新”对于继承中国道德传统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包括儒、墨、道、法、兵等各家的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我们决不应只注意儒家一个学派,而要经过分析加以比较,进行综合创新,使它们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综合创新”还要求对全人类的道德遗产进行整理、加工、对比和鉴别,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同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相结合,以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
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一种是文化复古思潮,原封不动地将封建社会所宣扬的忠、孝、节、义和神鬼报应、男尊女卑的思想,拿到今天的社会中加以宣扬和推广。还有一种是历史虚无思潮,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时,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的态度,防止把传统道德中反动的,腐朽的,宣扬低级、庸俗、有害的道德观念,作为精华来腐蚀广大人民群众。
最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搬照,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吸收,剔除其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糟粕,吸收其带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对今天有积极意义的精华。
㈥ 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什么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革命道德的灵魂。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重要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㈦ 在如今的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的意义
“批判继承”,是一个总的原则和统一的指导思想。这里强调的批判继承,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有扬弃的批判继承。“弃糟取精”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要求,强调这一继承是经过咀嚼、消化吸收的继承。
“综合创新”对于继承中国道德传统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包括儒、墨、道、法、兵等各家的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我们决不应只注意儒家一个学派,而要经过分析加以比较,进行综合创新,使它们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
意义: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中国革命道德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革命道德的灵魂。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条红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对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和道德建设,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在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养律,保持节操。要以中国革命事业为重,严于律己,谦虚谨慎;淡泊名利,清正廉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展示出高尚的人格力量。
㈧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做法是:
一、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二、敬重和感恩无数革命先烈的自我奉献和其高尚的革命理想。在无数革命先烈推动中国革命实践发展下,我们才迎来了了新的时代,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坚持对先烈崇高理想的追求,以人民利益为主,为人民谋福利。
革命道德
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性成果,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伦理道德领域的一次空前革命,标志着封建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终结,开创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具有不可磨灭的划时代意义。深刻认识和正确评价革命道德,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推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㈨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们利益为主,为人民谋福利,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换
㈩ 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承红色基因
大学生应该参与到红色旅游中,从“游中学”、在“学中做”、实现“做中传”,传承好红色基因,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大学生从“游中学”,在“学中做”中实现的对红色基因的认知和认同,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践行,做红色基因的践行者和宣传员。校园内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影响和带动大学生群体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只有符合学生关注特点和行为特征的教育方式才符合教育的实效性。那些在理论认知和践行层面更为深刻的大学生可以在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用青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将红色基因的内涵外化在各种创意表达中,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校园外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实际行动,把知识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身体力行做红色教育宣讲家。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宣讲家。
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价值,将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景区中蕴含的红色基因进行再加工,用更具传播效果的表达方式进行多维度分享。同时,可以通过红色旅游书籍、红色旅游景区讲解词等多语种翻译,助力红色旅游国际化进程,突出红色旅游品牌影响。
(10)如何培育中国革命道德扩展阅读: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7年红色旅游影响力报告》指出,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覆盖面及良好的群众基础。进入2017年,红色旅游在自媒体平台中信息量快速提升,自媒体已成为红色旅游宣传推广的重要阵地。
而大学生是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这个群体网上抽样调查显示有65.41%的移动上网设备保有量。因此应充分发挥自媒体宣传优势,引导青年人到红色景区体验参观。
通过有组织方式,引导大学生在“游中学”。积极开展各种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将课外社会实践与红色旅游相结合,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等方式,有组织地带领大学生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验参观,带着问题游,在游中受到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感染和教育,实现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