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造船(舰艇)的主要科研机构都有哪些
工业企业 科研设计单位 地区派出机构上海船舶工业公司广州船舶工业公司九江船舶工业公司 持股企业 挂靠单位其它企事业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英文简称CSSC,简称中船集团公司)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造船是CSSC的主业。在军船方面,CSSC研制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我国海军所有主战舰艇和军辅船装备,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骨干力量。在民船方面。CSSC能够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适航于任一海区的现代船舶。产品种类从普通油船、散货船到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化学品船、客滚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气船、大型自卸船、高速船、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油船(VLCC)及海洋工程等各类民用船舶与设施,船舶产品已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新的世纪,CSSC提出了“五三一”奋斗目标,即在2005、2010年分别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5年力争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从而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为实现这一目标,CSSC将重点建设好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和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到2015年,造船能力将由现在的400万吨提高到1400万吨,产品涵盖液化天然气(LNG)船、豪华游船等高技术船舶。在做大做强造船主业的同时,CSSC积极发展壮大修船业、船用配套以及钢结构等非船业务。目前,CSSC已进入航运、航天、建筑、电力、石化、水利、环保、冶金、铁路、轻工等二十多个行业,形成集装箱、大型钢结构、冶金设备、陆用柴油机组、压力容器、B超等一批重点产品。CSSC多元化经营的领域,已涉及贸易、航运、金融、房地产、桥梁建设等领域,已发展成为在中国造船行业独占鳌头,在多个行业领域内快速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B. 中国有哪些船舶研究所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
武汉708船舶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
C. 中国的船舶研究所有哪些
七院 北京 中船重工 中国舰船研究院(第七研究院) 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舰船研究院门户网站,十二所 陕西兴平 中船重工 热加工工艺研究所 舰船动力和水中兵器特种热加工技术 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七十六所 陕西兴平 中船重工 船舶档案馆 船舶军工各类档案资料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技术档案馆,六〇二所 北京 中船重工 中船建筑工程设计院 工业、民用建筑设计 首页―中船重工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七〇一所 武汉 中船重工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水面舰艇及常规潜艇总体所 ,七〇二所 无锡 中船重工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性能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七〇三所 哈尔滨 中船重工 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燃气轮机 ,七〇四所 上海 中船重工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船舶特辅机电设备与系统总成 ,七〇五所 西安 中船重工 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水下武器装备研制 ,七〇七所 天津 中船重工 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七〇八所(MARIC) 上海 中国船舶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民船、军辅船设计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七〇九所 武汉 中船重工 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 ,七一〇所 宜昌 中船重工 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七一一所 上海 中船重工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七一二所 武汉 中船重工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七一三所 郑州 中船重工 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七一四所 北京 中船重工 科技情报研究所 ,七一五所 杭州 中船重工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 ,中船重工第715研究所,七一六所 连云港 中船重工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七一七所 武汉 中船重工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七一八所 邯郸 中船重工 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 ,七一九所 武汉 中船重工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水下新型潜艇 。
D. 全国有哪些船舶设计院
1、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成立于1964年,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用船舶设计单位。
2、长江船舶设计院
长江船舶设计院(简称CSDI)是交通系统最大的船舶设计研究单位,建院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主要从事各类海洋及内河的民用船舶、军辅船舶和港口起重机械的研究与设计。
以及水运工程大型设备制造安装的监理、船舶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并从事船舶通用机械、环保工程及设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
3、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长江船舶设计院(简称CSDI)是交通系统最大的船舶设计研究单位,建院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主要从事各类海洋及内河的民用船舶、军辅船舶和港口起重机械的研究与设计。
以及水运工程大型设备制造安装的监理、船舶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并从事船舶通用机械、环保工程及设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
4、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设计院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隶属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船舶及海洋工程总体科研院所。
5、武汉理工大学华东船舶设计研究院
武汉理工大学华东船舶设计研究院是依托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组建,专门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咨询、监造、研究、开发、试验检测、计算与业务培训、水运系统分析与评估等服务的设计研究机构。
E. 中国四大船厂是哪些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望采纳
F. 四大船舶学校是什么
我只记得以前所谓的四大船舶学校都是中专,武汉船校、渤海船校、九江船校、还有一个好像是杭州船校。都是中船总下属的中专学校。
G. 中国有多少家船舶学院
首先明确一点,在学科划分上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级学科,下属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水声工程3个二级学科,这里的排名是船舶工程的排名。
1 上海交通大学
地处国际航运的中心城市的上海,中国船舶工业的老牌大学上交地理优势极为明显,加上上海市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使得交大在近几十年以来一直都稳做船舶院校老大位置。虽然近几年大连理工凭借其临近日韩的优势发展壮大了不少,大工的学生在业内的认可程度也日渐提高,但是想要撼动交大的老大地位恐怕尚需时日。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继承了“哈军工”大部分家当,目前学校重点发展的“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都实力不凡。军品是哈工程的强项,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着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已逐步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之一,因此其科研经费也一直源源不断。各类民用高技术船舶研发工作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核动力仿真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另外,由于北国哈尔滨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如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所以存在人才断档问题。但近几年学校宣传力度加大,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其实力直逼交大,目前排在第二也合情合理。
3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的造船专业在2000年以后可谓是异军突起。如今良好的发展势头应该说内部是得意于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学生在本科阶段去日本实习,与日韩的造船高校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外部是得意于地处大连的地理位置和国际造船行业从日韩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虽然没有交大,哈船那样显赫的历史,但发展势头强劲,假以时日前途无量。
4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的造船专业可以追溯到1946年武昌海事职业技术学校造船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造船系被调整至上海交通大学。1958年重建,1963年交通部院系调整,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造船系整体搬迁至武汉,与当时的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合并。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江内河航运繁忙,武汉理工(时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显赫一时,可以说在民品的设计和研究方面仅次于上交。一批骨干教师在当时国内的造船界极高的声誉。如今的武汉理工大学造船专业虽然不如当年名声那么响亮,但是在内河市场上仍然具有统治力,在高性能船舶方面特色鲜明。虽然地处内陆,但已在华南,华东设有设计研究所。如果学校能够更加开放,管理更加有力的话,相信重现辉煌指日可待。
5 华中科技大学
华科的造船系和别的专业相比一直都不怎么起眼,70年代建系以后鲜有什么骄傲的成绩拿出手。现如今该校造船系发展偏结构比较明显,流体这一块继石仲堃以后迟迟没人接班。老师做的项目非船项目比较多,船方面的项目主要跟701所和719所合作。由于学校实力相当强,所以学生仍然比较受欢迎。其实武汉理工和华科向来互相不服,但从师资力量,学校重视程度,试验设施等各方面来看,华科的造船稍逊一筹。
6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的船海系隶属于建筑工程学院,分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两个方向,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搞海洋工程比较有底蕴的院校。但是建筑工程学院更牛的在港航专业,3个院士都是港航的,来招聘的单位也是港航方面的单位。天大的造船不仅在国内造船界很少被提及,在校内也不受重视。排到第六应该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7 江苏科技大学
虽然造船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虽然曾经的镇江船院也是国防科工委的院校,但是学校目前仍然是2本(可能江苏省内是一本)至今尚无造船博士点。实力与前面几所学校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暂时位居末席。
传统的造船院校应该也只有这些了吧,另外中国海洋大学,哈工大威海分校也开设了此专业,大连水产,大连海事也有此专业。大专就不排了,呵呵。上述言论纯属一家之言,如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说明:排名前四的四所学校的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在上述七所老牌造船学校中,仅武汉理工大学的轮机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H. 中国的船舶研究所有哪些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711研究所、712研究所、723研究所、724研究所;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大连船舶设计研究所;
武汉708船舶研究所等。
I. 跪求中国船舶设计院及其设计领域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0年11月,是中国船舶行业成立早、规模大、成果多的研究开发机构,是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国际拖曳水池会议(ITTC)、国际船舶结构会议(ISSC)的成员单位,是流体力学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建所60年来,主要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自主开发出多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类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船用装备,为我国 船舶工业、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船舶研发:
油 船
散 货 船
集 装 箱 船
液化气/化学品船
工 程 船
公 务 船
其 他
海洋工程:
F P S O
海 洋 平 台
海洋工程辅助船
船用装备:喷 水 推 进
海 迅 机 电
J. 中国的船舶研究所有哪些
如下:
第七零二所科
研单位待遇很好啊,不过要看你在里面的哪个部门啊,里面的科技部最好,不过任务也是最艰巨的哦,科研攻关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 机械专业里面也用的到,里面主要是电气和液压专业。
第七二五研究所
七二五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我国国防工业系统唯一从事舰船材料研制及应用工艺研究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
重点科研领域是:船体结构材料研究、有色金属研究、非金属材料研究、腐蚀与防护研究、特种材料研究、焊接工艺研究、自然环境试验研究。
七○四研究所
本所主要从事船舶特辅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总成。现以形成特种装置、船舶综合供电系统、船舶特辅机电设备、特种测试及环境条件与可靠性实验研究五大船舶专业板块。
涉及到特种机械、甲板机械、输送机械、特种推进、减摇装置、舱室机械、电机与电站、环保设备、海水淡化、特种阀门、热工空调、液压、减震降噪等30多个专业门类。
随着海路结合,科学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本所大力开拓陆用产品市场,已逐步开发了纺织机械、工业生产流水线、特种非标生产设备、液压工程系统集成、制冷空调工程、环保工程等民用成套系统设备,广泛应用于纺织、家电、水电、冶金、造纸等行业。
第七○一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是国有科研事业单位,本部位于湖北武汉市的繁华市区,在上海有分部。主要从事舰船及海洋工程研究、国防课题预研、型号工程产品研究设计,在舰船研究设计领域硕果累累。
在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集成、专用电子设备研发、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也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先后获得百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连续多年获湖北省文明单位、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七一八研究所
成立于1966年,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占地约38万平方米,是集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高能化学、制氢及氢能源的开发、特种气体、精细化工、石油测井、环境工程、变频节能、自动控制、核电消氢、分析检测、空气净化、医用制氧等方面的专业研究设计。
第七六零研究所
测控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从事船舶噪声振动检验测试、海洋工程测试研究、海洋应用物理研究、海洋环境研究及海上试验技术服务的科研事业单位。
下设研究室、软件开发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检测中心、海上试验船队及所属民品集团公司。建所以来,圆满完成多项科研和试验任务,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上百项,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近几年,先后与俄、美、德、法、意、韩、日等多个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并承担着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及国家重点科研任务,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