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介绍一下我国的九九式坦克
99式坦克是ZTZ-99式主战坦克简称,工程代号WZ-123,由9910式改进而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新的主战坦克,火力、机动性及防护能力比59式、69式、79式、88式更好,但制造成本比96式高,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其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型,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作为中国第三代坦克,其强大的火力性能和综合性能为其赢得了称赞。99式主战坦克出现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是装甲方阵第一方队,体现了在我军中的重要地位。
优点
125mm主炮在口径上较西方坦克有优势 以T-72坦克底盘为基础研制新底盘,可靠性及维护成本表现优异 99式主战坦克
独有激光观瞄压制系统(激光致盲) 新的反应装甲厚度比T-90主战坦克的接触反应装甲厚 车内空间比俄制战车大-自动装弹机(T-72的机械旋转弹盘)更安全,不易使乘员受伤.
编辑本段缺点
99式火控系统在刚刚列装时属于较先进技术,但炮长观瞄镜头较小,另外火控设备精度仍要继续提高。 战斗全重较大,相对于中国的许多桥梁的承重能力,通过能力较差。不过随着桥梁和铁路建设的发展,这个缺陷长远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价格较贵,作为新型和第三代坦克,其单车价格自然较早期老式坦克昂贵。且因为是新坦克,以及军费引发的产能限制,他的产量目前不多,不过这符合解放军和中国军工一贯的“小步快跑”发展思路。 125MM火炮比西方火炮(120MM)口径大,但是初期时的精度,初始动能均不如莱茵金属公司的L44火炮。 坦克本身是在T72底盘结构上面重新设计制造炮塔和子系统设备的,可以说是T72中国大升级版。T72与M1的差距是非常大的。99比T72有了很大提高,但与M1A2SEP这样的后期型还是有差距。另外99没有参加过实际战斗,具体性能如何还有待验证
B. 中国的坦克,飞机,大炮,战舰有哪些
坦克:99,98,99改,不过都少量,还有其他大量的老式坦克
飞机:J20.J10.J11.J15.JH7A.枭龙,轰6,J8 .伊尔76,伊尔78,多得很。。。
战舰:现代级,052C.054.052.051.昆仑山级。还有其他的老式舰船
纯原创!
C. 中国目前还在服役的主战坦克还有哪些
中国目前正在代换老式坦克,主要的装备有以96式,96改等中型坦克为主,以99改式重型坦克为辅的方式进行装备,新研发的轻型坦克用于代换62式的坦克,相关的参加和装备情况还没有公布,两栖坦克也只是在更新中。
还有一些其它的少量装备,或者只是过渡型号的少量坦克。如下:
59式,我军自行生产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性能与T54相当,还有相当的一些部队装备
62式轻型坦克,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
63式水陆两用坦克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陆坦克,
ZTD-05目前中车最先进的两栖坦克
69式主战坦克是中国首次独立设计的主战坦克
79式主战坦克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于八十年代在69-Ⅱ式基础上改进而衍生出的新型号
80式主战坦克,性能于苏制T-64坦克相当
85-II是以80-Ⅱ式主战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成的。
MBT-2000、3000都是专为外贸出口的主战坦克,主要是以巴基斯坦等沙漠等第三世界国家量身研发的坦克,其相关的性能与中国目前装备在役的最先进的坦克相当。
D. 中国主战坦克有几种型号
1,中国59式主战坦克
2,中国80式主战坦克
3,中国85式主战坦克
4,中国99式主战坦克
主战坦克的典型型号是中国99式主战坦克。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的主战坦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仿制发展到能够自行研制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标志着我国的坦克技术已经赶上了世界潮流。
(4)中国有哪些老式坦克扩展阅读:
坦克主炮
中国99式主战坦克采用一门50倍口径的125MM高膛压滑膛炮,该炮与90-2和88C上的125MM滑膛炮有所不同,其身管显得较长,抽气装置位于炮的中部,而后两者的则位于炮的中部靠前。
99式主战坦克装备三种弹种,分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发射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760米/秒,直射距离 2300米。
距离2000米时对均质装甲的穿甲厚度850毫米以上,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对均质装甲的穿甲厚度可达960毫米以上,发射破甲弹时初速1000米/秒。125滑膛炮还装备炮射导弹具备远距攻击能力。该炮配有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火炮射速可达10发/分,该装弹机系仿自T-72的。
E.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装备过哪些坦克
坦克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直到10年后,落后的中国才由军阀东北王张作霖开创了中国坦克的先河,那么自张作霖引进坦克后一直到抗战初期,中国军队装备过那些坦克呢?
中国引进最早的坦克-雷诺FT-17轻型坦克
雷诺坦克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轻型坦克,他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旋转炮塔的坦克,该型坦克最早是由奉系军阀张作霖引进至中国,张作霖的东北军大概装备了超过14辆法国的FT坦克,后来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带着这些坦克一并加入了南京政府,到1930年张学良又通过波兰购买了36辆法式雷诺坦克,后来大部分被日本俘获,只有1933年张学良向蒋介石赠送的2辆雷诺FT-17加入了国军序列。
图11 BT-5快速坦克
活力为45mm火炮和1挺7.62mm并列机枪。
总的来说,抗战时期的中国由于不具备坦克生产制造能力,因此所有的坦克都是从国外购买的,因此五花八门,种类众多,与日本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同时除了苏制坦克,其他坦克如英制维克斯系列,意大利CV系列,德国克虏伯坦克都具有自身装甲薄弱,甚至连日军的重机枪子弹都挡不住,在淞沪会战和南京战役中,多被日军重机枪和37mm速射炮击毁。
而装甲厚,火力强的苏制坦克又有通信能力差,机动行驶能力差的特点,很多民用桥梁都无法通过,此外中国军队由于步坦协同较差,被日本摧毁的也很多,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威力。
F. 70年代之前中国研制的所有坦克
59式
中国研制的中型坦克,参考苏式T54A中型坦克研制,1959年生产出首批59式中型坦克,并完成了生产定型。 该坦克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结构基本与苏式T54A中型坦克相同。 60年代初,新型装甲钢的研制与应用为大批量生产59式中型坦克创造了条件。 70年代,根据部队的反映及坦克技术的发展,逐步开展对59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其间进行了很多试验型样车的研制,完成了59-1、59-2和59-2A式中型坦克的发展工作。 80年代,59式中型坦克批量生产已经停止,但作为59式坦克的改进和现代化工作仍在继续。
62式
中国62式坦克,于1958年研制,1962年设计定型,1963年投产并装备使用,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轻型坦克。它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该坦克的改进型为62-1式轻型坦克,变型车有79式轻型坦克抢救车和82式军用快速推土机,均已生产和装备使用。由于这类坦克车体较轻,特别适合南方作战使用。‘
69式
69式坦克是在59式坦克基础上自行改进设计的中型坦克,1963年下达战技指标,1964年完成设计,1965年生产出样车,1974年设计定型。车上安装了100mm滑膛炮、426kW(580马力)发动机、双向稳定器及红外夜视夜瞄装置等。该坦克在火力和机动性以及夜间作战性能方面比59式坦克均有所提高。
79式
79式坦克是我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主战坦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西方的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技术。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穿甲能力相当优秀,测试表明,它可以击穿两辆并排摆放的59式坦克。我国为69式坦克安装了105毫米线膛炮,并引进英国马可尼公司的火控技术,在69Ⅱ式坦克的基础上改进研制成79式。1984年,79式坦克参加了国庆大阅兵,受到世界瞩目
80式
80式主战坦克是中国继59式、69式坦克以后的第二代新型主战坦克,其火力、机动、防护性能比第一代坦克有大幅度提高。该坦克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涡轮增压大功率发动机、新型105mm线膛炮、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微光夜视、摩擦式减振器、不等刚度扭杆悬挂、大行程小直径负重轮及披挂式复合装甲等。
85式
85型主战坦克(外贸)是北方工业公司以80-Ⅱ式主战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成的推出的一种新型主战坦克。它承袭了80式主战坦克的优长,在防护能力,机动性能和火控系统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更加适于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要求。
88式
88式坦克战斗全重38吨,底盘是全新设计的。88式主战坦克的出现,真正的结束了中国装甲兵主战坦克的“T-54时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88式主战坦克的研制开发,中国的主战坦克研发最终摆脱了苏联T系列主战坦克设计思想的桎梏,开始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主战坦克发展之路
96式
中国96式主战坦克是中国第二代主战坦克(MBT)计划的最后发展型。坦克来源于85式主战坦克(MBT)原型,而且在某些方面接近第三代主战坦克(MBT)标准。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NORINCO)发展和制造,96式在PLA和巴基斯坦陆军中服役。在2005年底之前,PLA已经据传闻大约接收到1,500~2,000辆96式,而且生产将会持续数年。
MBT-2000
MBT2000式主战坦克(90-II主战坦克)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研制、生产的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主战坦克,经过近10年的研制,于2000年正式设计定型,定名为MBT-2000主战坦克。这种主战坦克的火力性能、机动性能和防护性能等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MBT-2000坦克最大速度 65千米/小时,最大平均越野速度 4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 450干米,最大爬坡度 31度,最大侧倾坡度 22度,越壕宽 2.7米,过垂直墙高 0.85米,涉水深 1.4米等机动性能参数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98式
98式主战坦克是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坦克上世纪80年代研发,因种种原因试车几经延迟,1999年10月1日阅兵式上正式公开。由于成本因素估计该坦克不会大量装备解放军。
99式
99式坦克是ZTZ-99式主战坦克简称,工程代号WZ-123,由9910式改进而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新的主战坦克,火力、机动性及防护能力比59式、69式、79式、88式更好,但制造成本比96式高,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其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型,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作为中国第三代坦克,其强大的火力性能和综合性能为其赢得了称赞。99式主战坦克出现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是装甲方阵第一方队,体现了在我军中的重要地位
G. 中国都有哪些坦克求名字,图片。
59、69、79、80,105mm老坦系列,85、96、99/98,这些是现役125主坦,还有88,105和125版本都有。还有一些装备较少或者用于出口的,比如90IIM(哈立德),80改进换装125后用于出口的85后续系列(巴基斯坦85IIA,巴还自产了带自动装弹机的85IIAP),等等。
实际上,中国的坦克只有几个系列,前期都只能说是仿制,到了99才开始真正的拥有中国血统。中国陆军有现役坦克7000辆左右,装甲车稍多。
上述坦克中,绝大部分已停产,现在主要制造服役,替换一代、二代的主要是96及99系列。
图片太多了,抱歉,自行网络吧……
H. 二战期间,中国装备的坦克有哪些
二战时中国没有自己的坦克,中国自主研发的坦克最早出现在冷战时期,是59式坦克。
中国最早的坦克部队创建于1922年,当时张作霖为准备直奉战争,从英法等国购买了一批装备,包括36辆“雷诺”FT-17型坦克。“九一八事变”后,这些坦克大都被日军摧毁或缴获。1935年,中国从英国购进炮战车及两栖坦克32辆,中国又购进德国“克虏伯”战车16辆、意大利CV-33超轻型坦克20辆。
经过几次战斗,国军坦克损失殆尽。所幸此时,国民政府向欧美各国购进了一批武器,有九吨半战车80辆,德国造彭斯柴油卡车百余辆,美造福特卡车400余辆,美造哈雷二轮、三轮摩托车40余辆。
I. 中国99坦克谁能详细介绍下
99式主战坦克是中国陆军最先进,最新型的主战坦克,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其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型,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作为中国第三代坦克,其强大的火力性能和综合性能为其赢得了称赞。
99式主战坦克出现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是装甲方阵第一方队,体现了在我军中的重要地位。
99式主战坦克的底盘借鉴了前苏联T-72主战坦克底盘,战斗全重超过51吨,火炮向前时车全长约10米, ZTZ99式主战坦克车长7.6米,宽3.5米,高2.37米。与以往的国产坦克相比,99式主战坦克的几何尺寸增大许多,为容纳125毫米火炮、大功率发动机、先进火控系统等提供了条件。99式主战坦克的车重到达51吨,加上大量应用复合装甲,防护水平比起80系列坦克有了质的飞跃,达到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平。
99式主战坦克采用了传统的坦克布局,从前往后舱室依次是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99式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正中,车长和炮长位于战斗舱,炮长在左,车长在右。动力传动舱在后,和战斗舱用装甲甲板隔开。
与我军传统坦克不同,在外观上,99式的炮塔没有采用苏式传统的卵形铸造炮塔,而是采用焊接结构的西方式炮塔。在复合装甲的时代,焊接炮塔开始展现优势,因为比起T-72的卵形铸造炮塔,焊接炮塔利于布置大厚度、大倾角的复合装甲模块。M1A2、豹2、挑战者等西方三代坦克正是因为采用焊接炮塔,确立了对T-72、T-80坦克的防护优势。99式坦克的动力系统采用WR703/150HB系列柴油机,这种发动机是从德国MTU公司MB870系列V型液冷柴油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发动机输出功率可高达1500马力。对99式坦克超过50吨的战斗全重来说,该发动机可以提供较高的机动性能。99式坦克采用了扭转弹簧悬挂系统,最大公路时速可以达到70-80千米/小时,0~32公里加速时间仅为12秒,最大行程可达450公里。
机动能力:西方国家工业基础雄厚,发动机水平高、动力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好,我们的坦克无论与M1A2、豹2A6或者90式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过随着我国新一代大功率1103千瓦(1500马力)发动机的研制成功,这种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火力配置 99式主战坦克与前苏联T-72坦克的配置类似,乘员数量为3人。
主要装备有一门50倍口径的国产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装备三种弹种,分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以及炮射导弹。弹药基数估计超过40发,该炮装有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火炮射速可达10发/分。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760米/秒,直射距离 2300米,对均质装甲的穿甲厚度600毫米以上,发射破甲弹时初速1000米/秒。使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90毫米的均质装甲,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达960毫米以上。该炮能发射我国仿制的俄125毫米口径炮射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
在冷战期间,中国长期面对前苏联装甲洪流的强大压力,因此非常重视坦克炮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研究。加上改革开放后,对俄罗斯、西方火炮技术的引进吸收。99式主战坦克的125毫米火炮及配套穿甲弹,已经超越俄罗斯的125毫米坦克炮,与美国、德国同类产品处于同一水平。美国m1a2主战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为810毫米,德国的豹2a6主战坦克约为900毫米,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为650毫。
99式坦克的12.7毫米机枪 辅助武器:炮塔上右方12.7mm高射机枪一挺,备弹500发;火炮右侧有7.62mm并列机枪一挺,备弹2500发; 炮弹基数40发;炮塔两侧各有5个82MM烟幕弹发射器。
与西方主战坦克相比,国产坦克一般都忽略对辅助火力的精心配置。西方坦克的机枪一般装在环形枪架上,射界非常开阔,利于坦克对敌方迫近步兵的压制。而99式坦克的12.7毫米机枪是安装在固定枪座上,左右射界受到很大的限制。
由于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剧,未来的地面战斗很可能在城市中打响,坦克的辅助火力也变得日益重要。西方各国相应推出了无人武器站,方便坦克乘员在车内控制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等辅助火力,而这类装备国内尚在起步阶段。
火控系统 99式主战坦克装有车长与炮长独立观瞄装置与热像仪、激光测距系统,加上先进的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与导航系统,包括热成像仪、稳定式测距瞄准具、弹道计算机、车长控制面板、横风传感器、倾斜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等。其炮塔左后方的组合式光电系统,包括有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机,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坦克的夜视夜瞄能力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探测距离号称可达7~9千米,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达到3~4千米,行进间对2000米外目标的首发命中率达85%。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小于6秒。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使得99式坦克具备了在行进中对活动目标的射击能力,首发命中率在90%以上。车长具有超越射击能力,虽然相关条件不明,这些数据已达到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准。此外,还采用了国际上先进而流行的猎-歼式火控系统(也称双指挥仪式),其最显着的特点是,车长可以对火控系统进行超越(炮长的)控制,包括射击、跟踪目标和指示目标等;在坦克炮塔后部装有激光目眩压制干扰装置。最大作用距离4000米,“激光压制观瞄系统”,就目前来看,相对于西方主要国家的主战坦克,我们的这套系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独具特色,4000米内可让敌军坦克瞬间变成瞎子。夜战能力方面装有我国第二代凝视焦平面热成像仪,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对坦克目标观察距离达7--9公里,平均无故障时间为4000小时。在能见度只有100米左右的恶劣环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0米,识别距离为3100米,具备了在昼/夜间于运动状态下对运动目标射击能力。
99式主战坦克上安装了先进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该系统属于指挥仪型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它通过一个二自由度陀螺仪稳定瞄准镜中的下反射棱镜来实现炮长瞄准线的双向稳定。在瞄准时,炮长操纵瞄准镜,使瞄准线瞄准跟踪目标,则火炮随动于瞄准线。当炮长在坦克行进间从瞄准镜向外观察目标时,瞄准镜中的目标和背景几乎是不动的,极大的方便了炮长在坦克行进间进行射击,而且射击时只需一次瞄准。一名99式主战坦克的炮手在接受采访时也说,三代坦克只要瞄上目标,火炮就像磁铁一样被目标吸引着,不论车体如何起伏,火炮仍指向目标方向。由于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的装备,99式主战坦克不同于过去的中国坦克,它可以在行进间进行更为精准的射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8式坦克炮塔右后部有一部车载式的光电对抗装置,它主要对付敌方坦克的激光测距机和反坦克导弹的红外制导系统,它针对敌方发出的激光束和红外制导信号向坦克乘员及时发出警告,并自动控制对抗系统加以迷茫。它的出现,使得98 式坦克有了近程反导的主动防御能力,此类设备属世界领先水平的设备。防护性能99式主战坦克的炮塔没有采取鹅卵石式铸造炮塔, 加装了楔形附加装甲模块99式主战坦克 而是采取了全焊接钢装甲结构,这样避免了在浇铸过程中造成的装甲厚度不均匀,使得其装甲防护性能较老式中国坦克有了较大的提高。99式坦克厚度为220毫米、倾角为68度的复合装甲,再加装了前部的楔形模块化装甲,正面的防护达700毫米,车体防护能力相当于500~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如果在炮塔和车体上加装新型主动反应装甲后,抗装甲和破甲弹的能力可达1000~1200毫米。众所周知,坦克最大着弹部位是炮塔,99式主战坦克在炮塔装甲上下了大工夫,其防护性能十分出众。在1997年冬季进行的低温试验中,99式坦克经受了14发105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攻击,没有一发能够击穿它的前装甲。并在正面防护弧度范围内安装了复合装甲。炮塔构形扁平
99G炮塔两侧的附加装甲 ,拥有极佳的抗弹性。炮塔由复合装甲板构成,炮塔前的复合装甲厚度600毫米左右,炮塔的其它部位则被铁栅栏及各种附加物所包围(这些东西对破甲弹有一定的防护力)。由于复合装甲为组合件,故可随着装甲技术的进步而更新。可挂装复合反应装甲板或屏蔽装甲。车内装有高效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在10毫秒内熄灭火灾,99式坦克的车体及炮塔均为全焊接钢装甲结构,并在正面防护弧度范围内安装了复合装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8式坦克炮塔右后部有一部车载式的光电对抗装置,它主要对付敌方坦克的激光测距机和反坦克导弹的红外制导系统,它针对敌方发出的激光束和红外制导信号向坦克乘员及时发出警告,并自动控制对抗系统加以迷茫。它的出现,使得98 式坦克有了近程反导的主动防御能力,此类设备属世界领先水平的设备。另外,99式坦克还可以加装我国已经研制成功的三代附加反应装甲,使得其防护力更加强大。
除了装甲防护,99式主战坦克在炮塔两侧拥有10具发射筒,可以发射烟幕弹制造烟幕干扰敌方。另外,将燃油喷入排气管,99式坦克可以制造可持续4分钟长达400米的烟幕。
防护能力:美国的m1a2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60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质装甲,德国的豹2a6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8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质装甲,日本的90式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00毫米和560毫米的均质装甲,由此看来,我们的ztz99主战坦克与西方坦克的防护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层次上
J. 中国坦克有几种
中国目前在服役的几种坦克:59式中型坦克,62式轻型坦克,63式水陆两用坦克,69式主战坦克,79式主战坦克(69-111式)80式主战坦克,85-11式主战坦克,88c式主战坦克,88B式主战坦克,90-11式主战坦克,T-98式主战坦克,MBT2000主战坦克,ZTZ-99主战坦克,具体的话还可以分出变型车,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