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扶贫项目什么时候开启

中国扶贫项目什么时候开启

发布时间:2022-09-27 20:26:14

Ⅰ 扶贫日从什么时候开始

扶贫日从什么时候开始

扶贫日从什么时候开始,扶贫日是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贫困问题而设立的,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国内的扶贫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精进各项扶贫措施与政策。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扶贫日从什么时候开始。

扶贫日从什么时候开始1

国家扶贫日为每年的10月17日。

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具体活动由扶贫办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开发构成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所以设立“扶贫日”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10月17日一直是“国际消贫日”,每年这一天,联合国都会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主会场,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从2007年至2013年连续7年,我国在“国际消贫日”与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各地也在同一天举办各种活动。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明确,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设立“扶贫日”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国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扶贫开发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和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数据显示,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按照我国扶贫标准,1978-2010年累计减少了2.5亿贫困人口,参考国际扶贫标准,我国共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93.3%来自中国。

扶贫日从什么时候开始2

公益组织如何推动公众参与社会扶贫?

社会扶贫的含义有不同的解读,狭义的社会扶贫包括社会组织扶贫、企业扶贫、公众志愿者组织扶贫。广义的社会扶贫包括政府非职能部门扶贫、东西协作扶贫等。随着社会发展与社会财富的积累,以政府推动的准社会扶贫的方式慢慢被淡化,企业、社会组织、公众个人的参与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社会组织是社会公众参与扶贫的渠道和桥梁。他认为,社会组织的原有机制不能动员足够的社会力量,为此应通过创新制定新的机制、新的办法、新的渠道、新的方式,从而搭建好社会组织的参与平台,发挥好渠道作用。

第一方面是项目创新。随着贫困人口的不断减少,随着贫困不同阶段的变化,项目要不断的创新。不同的阶段,扶贫方法及项目要有所创新,关注点应从解决温饱问题提高到解决致富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资金使用方式创新。从筹资发给贫困群众或直接给东西,到给机制、给方法,帮贫困群众建立合作社及其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第三方面是参与方式的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及技术创新,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媒体的应用,例如,微信支付,网络捐赠等方式,给社会公众参与扶贫带来了非常多的选择。社会组织应该发挥好作用,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刘文奎通过列举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几个典型项目,介绍了公益组织如何通过创新方式调动公众参与社会扶贫。

一是爱加餐项目。爱加餐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和百盛集团合作的项目,每年有两周在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通过卡片宣传,邀请顾客付款时捐1元钱,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这个项目实施几年来,每年筹款约2000万元。

二是爱心包裹项目。一个爱心包裹100元,内有各种文具,在全国3.6万个邮局网点都可以进行捐赠,接受捐赠的孩子会给捐赠人寄回应卡。爱心包裹与爱加餐项目一样,参与额度小、参与便捷、项目透明。

三是善行者项目。善行者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公益和健康相结合的大型户外公益徒步活动,鼓励参与者以“亲近自然+自我挑战”的体验形式,通过挑战100公里或50公里向亲朋好友筹集善款,践行 “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的公益理念。此次活动征集了1800名参与者,而报名者更多,显示了公众参与热情度很高。此外,很多企业、媒体也都积极参与。活动保障方面,此次活动有3000余人提供保障服务,其中义工、政府支持大约2000人,参与者后援团约1000人。

四是正在进行的饥饿24小时活动。恰逢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0月17日是国家扶贫日,扶贫基金会号召身体状况符合条件的公众挑战一天,体验饥饿,把节约的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吃饭,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有益于自身。

通过项目实施后的效果分析,刘文奎认为,公益组织推动社会扶贫最关键的是要瞄准需求,这就要求公益组织要通过持续创新来呼吁更多的公众参与,根据贫困人口的需求不断推动新的扶贫项目。

扶贫日从什么时候开始3

中国的扶贫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用了30年不仅解决了数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探索出了扶贫开发的中国道路,不断创新扶贫机制,目前中国的反贫困经验已经被介绍到世界各地,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了贡献。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尽管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贫困人口仍然有7000多万人(文章发表时),而且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扶贫难度不断增加。原因在于这部分人口难以在短期内通过全面的经济增长摆脱贫困状态。因此,扶贫策略要从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这也是最近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原因之一。应该看到,扶贫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扶贫方式粗放的问题,导致一些地方怎么扶也扶不起来,甚至越扶越穷。但是,是不是瞄准贫困个体的扶贫就能解决问题呢?恐怕没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一些项目点几十年不间断地扶贫,一些贫困乡村依然没有走向富裕的道路?为什么政府想尽了办法,实施诸如村村通、产业扶贫、整村推进等措施,依然还有整村、整乡的贫困人口。有的村庄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人均达到几十万元,却依然难以摆脱贫困。贫困像是一个魔鬼紧紧地附着在了贫困地区人口的身上,像是控制了他们的精神和行为,如何摆脱贫困这一魔鬼的束缚和控制,必须找到制服贫困魔鬼的措施,探索扶贫的有效方法。

要解释越扶越贫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已有的扶贫理念和扶贫路径进行梳理并做出评价,以反思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性。

贫困的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的贫困已经不是最初的收入低和物质的匮乏,而是包含了资源占有多少、机会多少、发展能力高低,以及权利平等十分丰富的.内涵,甚至把能否过上体面生活和社会参与程度也列为反贫困内容之一。人们对贫困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从早期的缺吃少穿等基于物质层面的认识,逐步扩展到教育、健康等,再到机会、能力、权利、人的尊严等非物质层面的认识。贫困内涵的扩展还具有层次性,从最初关注物质或者生理层面的需求,到能力发展的需求、权利需求以及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

对致贫原因的认识更是表现出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早期人们认为贫困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没有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后来发现,这只是贫困的一个表现,其产生的原因可能还包括了能力缺失、社会排斥等复杂因素。

所有这些关于贫困的定义和原因,不论是简单和还是复杂的解释,其实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就是缺乏。或缺乏物质资源,或缺乏知识与技术、或缺乏能力,无论这种缺乏是个人导致的,还是环境导致的,或者制度使然,都是围绕缺乏某种东西而建立的。我们把这类观点统称为资源匮乏论。

针对匮乏论的解释,扶贫的基本策略就是给予,通过外界的投入,增加补给,以使系统增加活力。有个“木桶理论”似乎可以解释扶贫的原理。一个木桶能够盛多少水,不是由木桶的长板决定,而是由木桶的短板决定。如果我们采取措施,把这块短板补齐,木桶自然就可以多装水了。因此,为了补齐这块短板人们支付了财力、物力和人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耐心。给钱给物被称为输血式扶贫,后来人们发现输血式扶贫不可持续,被帮助者容易养成依赖与懒惰。于是有了造血式扶贫。区别于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扶贫是通过提高农民能力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一般认为“造血式”扶贫比输血式扶贫更能治本。最为普遍的造血式扶贫就是产业扶贫,其特征是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帮助贫困村民发展产业,实现“鸡生蛋、蛋生鸡”式的滚动发展,最后成为”养鸡专业户”。结果发现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人的能力不行,再好的项目也是发展不起来的。于是又转变为以人的发展能力为中心的扶贫策略。这期间最普遍的措施就是教育农民、培训农民,其中“参与式”是最为流行的扶贫理念和行动方式。最近这些年,扶贫遇到了瓶颈,总有一些人、一些村庄扶不起来,又认为这是粗犷扶贫导致的,因为各类扶贫措施,受益最多的总是相对富裕的人,如修一条路,利用路最多的是有车的人,穷人是买不起车的,为了让扶贫政策惠及穷人,于是提出了“精准扶贫”,要变“漫灌”、“喷灌”为“滴灌”,感觉又回到了扶贫的原点,谁穷扶谁是对的,问题是扶贫的手段依然是给予。

Ⅱ 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与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并大规模实施的。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的扶贫开发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
1978年,按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导致这一时期大面积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因此,制度的变革就成为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
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首先是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这种土地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与此同时,在农村进行的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多项改革,也为解决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打开了出路。这些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并通过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化以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三个方面的渠道,将利益传递到贫困人口,使贫困农民得以脱贫致富,农村贫困现象大幅度缓解。
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棉花增长73.9%,油料增长176.4%,肉类增长87.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
第二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少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扩大。中国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凸现出来,低收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
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中国政府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自此,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06元增加到1993年的483.7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年均递减6.2%;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
第三阶段: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国家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特征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贫困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地缘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贫困发生率向中西部倾斜,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西南大石山区(缺土)、西北黄土高原区(严重缺水)、秦巴贫困山区(土地落差大、耕地少、交通状况恶劣、水土流失严重)以及青藏高寒区(积温严重不足)等几类地区。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发育落后等。
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
在1997年至1999年这三年中,中国每年有800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年度数量最高水平。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经过20多年不懈的艰苦奋斗,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
--解决了两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左右。其中,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贫困人口从1994年的5858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1710万人。这些人主要是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少数社会保障对象以及部分残疾人。
--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986年到2000年的15年间,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修建基本农田9915万亩,解决了7725万多人和8398万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到2000年底,贫困地区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的行政村分别达到95.5%、89%、69%和67.7%。
--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执行期间,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4%,年均增长7.5%;工业增加值增长99.3%,年均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近1倍,年均增长12.9%;粮食产量增长12.3%,年均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8元增加到1337元,年均增长12.8%。
--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两基工作(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绩显着,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中有318个实现了两基目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迅速,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大多数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得到改造或重新建设,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缓解。推广了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95%的行政村能够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改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解决了一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沂蒙山区、井冈山区、大别山区、闽西南地区等革命老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历史上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地区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状况大为缓解。
二、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
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贫困地区的主要特征。基于对本国国情的把握,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际情况的认识,中国政府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扶贫开发政策,把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和中心任务放在主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上,从最紧迫的问题入手,量力而行,确保重点,分阶段推进。
制定符合国情的贫困标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就中国的贫困地区而言,这种不发达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地区较为集中的西部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但铁路、公路和民航设施所占比重却相对偏低。二是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与经济落后成为对比的是,贫困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适龄儿童失学和辍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较大。卫生保健水平也很低。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差,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1986年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1993年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人均财政收入仅为60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左右。
上述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中国扶贫工作要有一个比较现实的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的标准最初是1986年由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即198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06元的标准。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2000年为625元
。 中国的贫困标准是一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可以确保农村贫困人口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因而是客观的,也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确定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为了集中使用扶贫资金,有效地扶持贫困人口,中国政府制定了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标准,确定了一批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中国政府于1986年第一次确定了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标准:以县为单位,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对贫困县的标准也及时作出调整。1994年,中国政府重新调整了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标准。具体标准是:以县为单位,凡是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重点贫困县扶持范围;凡是1992年人均纯收入高于700元的原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一律退出国家扶持范围(根据当时的典型测算,凡是超过700元的县,90%以上的贫困人口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依据这个标准,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共有592个,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了全国72%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此后,中央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措施,主要是围绕解决国家重点扶持县贫困群众温饱而制定的。
通过对贫困县的集中有效扶持,带动了全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在扶贫资金方面,国家明确要求,中央的各项扶贫资金都用于这些贫困县。1996年中央政府又进一步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了最低配套资金比例(30%至50%),以保证地方配套的扶贫资金用在国家重点贫困县。
扶贫重点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
向中西部地区重点倾斜是中国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率先发展,中部次之,西部相对落后。与此相关,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并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等地区。这些地区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结构最复杂的地区。在1994年中国政府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中,中西部地区占82%。
从1994年起,中国政府开始调整国家扶贫资金投放的地区结构:把用于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省的中央扶贫信贷资金调整出来,集中用于中西部贫困状况严重的省、自治区;中央新增的财政扶贫资金只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同时,国家从全局着眼,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横向联合和对口扶贫协作。
为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近年来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等建设项目,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推动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
近20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中国政府安排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2000年中央各项扶贫专项资金达到了248亿元,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30倍。中国政府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累计达到了1680多亿元,其中财政资金800多亿元(含以工代赈资金390多亿元),信贷扶贫资金880亿元。按照中央要求的配套比例(1996年以后为30%至50%),地方政府扶贫投入的力度也相应加大。
中国政府专项扶贫资金主要包括两大类:财政扶贫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又包括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1997年,国务院为了加强对各类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制定了统一的《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各类扶贫资金的扶持对象、条件等作了明确规定,强调各类扶贫资金要根据扶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配套使用,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不同渠道的扶贫资金的投入重点是: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基本农田、兴修小型水利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修建乡村道路、科技培训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等;扶贫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增加贫困户当年收入的种养业项目。同时,各级扶贫工作专门机构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检查、监督。审计部门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严格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查处。这些措施,对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如期实现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发挥了关键作用。
制定支持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的优惠政策
中国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包括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和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两个方面。
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对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户,免除粮食定购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扶贫贷款的使用期限,放宽抵押和担保条件;按照农业税条例的有关规定,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优惠政策有:中央政府逐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二级转移支付制度,为贫困地区提供财力支持。对贫困县新办企业和发达地区到贫困地区兴办的企业,在三年内免征所得税;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适当提高库区建设基金和库区维护基金标准,专项用于解决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
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
为使扶贫开发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中国政府于1986年6月成立了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检查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县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的扶贫开发工作。
中国的扶贫开发实行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行政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是贫困面积较大的省、自治区,都把扶贫开发列入重要议程,根据国家扶贫开发计划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扶贫工作,并负总责。中央的各项扶贫资金在每年年初一次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扶贫资金、权力、任务、责任四个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到省的扶贫资金一律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使用,并由各有关部门规划和实施项目。
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在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在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加改变自身命运的扶贫开发中作用重大。中国政府在扶贫开发中强调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以此提高农户的自我组织程度,引导农户积极参与扶贫开发。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村大力推行村委会直接选举制度,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将群众拥护、有能力带领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人选举为村干部。同时,严格实行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的各项收支、扶贫资金的发放使用、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变更等各项事务,都要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检查和监督。

Ⅲ 我国扶贫开发是从1986年开始的进行了四个阶段回答对吗

这句话错了,中国的扶贫事业先后经历了小规模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整村推进式扶贫、精准式扶贫五个阶段,实现了中国农村扶贫工作由粗放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

1、1949年至1978年:小规模救济式扶贫阶段

为了改变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村贫困群体、边远落后地区群体、因灾致贫群体、战争伤残群体实施了救济式扶贫。通过提供物资或现金,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2、1978年至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国农村扶贫工作也进入到体制改革推动扶贫的阶段。

这一阶段实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包括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

3、1986年至2000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

1986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中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到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领导机构,制定了扶贫开发方针,确定了以县为对象的瞄准机制。1986年确定了331个国家级贫困县,1988年确定了370个国家级贫困县。199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将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到592个,提出要用7年时间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0年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2001年至2013年:整村推进式扶贫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分布逐渐从国家级贫困县区域向村级区域集中。

基于这一现状,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5、2013年之后:精准式扶贫阶段

2013年至今,在总结以往扶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到精准式扶贫阶段。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指导下,中国扶贫工作成效显着,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人,6年来连续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减少到1.7%。

Ⅳ 精准扶贫什么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提出,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重要指示。等到中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才会结束。

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着变化。

(4)中国扶贫项目什么时候开启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阅读全文

与中国扶贫项目什么时候开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个国家上课学中国话 浏览:276
中国法律有哪些法 浏览:325
中国电信积分商店在哪里 浏览:998
印尼亚航在哪里买托运 浏览:396
英国快递单号怎么开头 浏览:537
印度人气怎么样 浏览:410
伊朗现在有多少老婆 浏览:926
意大利去英国飞机多久到 浏览:637
印度红珊瑚是什么 浏览:985
瑞士哪里离意大利最近 浏览:764
英国意大利面怎么做 浏览:121
印度哪个民族聪明 浏览:631
中国公安什么时候配枪 浏览:321
伊朗最高楼层是多少 浏览:925
英国乌龟代表什么 浏览:126
人民币五元能兑换伊朗图曼多少 浏览:118
炒面怎么做成意大利面 浏览:496
美国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浏览:876
白裤子沾上印尼油怎么去除 浏览:157
英国去哪里海边吃生蚝 浏览: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