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主要进口哪些物资多
我国成为世界上进口金属最多的国家我国成为废旧有色金属最大进口国最多
记者从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五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上了解到,2005年我国废旧有色金属进口量将达到650万吨,约占世界贸易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成为废旧有色金属第一进口大国和集散地。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姜松介绍,2005年前三季度,全国共进口废旧有色金属48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6%。其中,进口含铜废料360万吨,含铝废料123万吨,含锌废料4.8万吨。向我国输出废旧金属排在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日本、美国、香港、比利时和澳大利亚,输出量分别是144万吨、82万吨、69万吨、37万吨和37万吨。
废旧金属的大量进口有力地缓解了我国矿产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前三季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总产量为276万吨,同比增长了18%,其中再生铜产量107万吨,占整个铜产量的一半以上,再生铝148万吨,再生铅21万吨。预计今年我国再生金属产量可达370万吨,占整个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3%左右,比去年增长16%。
B. 进口粮食超1亿吨,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究竟如何
根据我国粮食统计局的数据报告,显示进口的粮食已经超过1亿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出现短缺问题,综合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很好。
粮食的物流和运输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国的粮食集中储存在一些仓库里边,在需要时就要利用现代的交通运输行业来实现粮食的快速运输和传递,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城市要加大运输中间的时效性,确保在24小时之内让仓库的粮食抵达全国各地。随着新冠疫情对粮食产生的冲击,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更加重视粮食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粮食的储备能力,确保在全球发生粮食危机时,我国能够有足够的粮食来应对。
C. 中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为何又说口粮自给率超100%
中国每年进口大量粮食,其中2023年前8个月净进口量已超过1亿吨,2022年全年进口量也高达1.44亿吨。尽管如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表示,我国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原因在于口粮与粮食的区别。
粮食主要包括谷类作物、薯类作物与豆类作物三大类,而稻谷、小麦等谷物被称为“口粮”。因此,当丛亮局长提到“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时,指的是口粮的自给率而非粮食整体自给率。
那么,中国每年进口的大量粮食具体为何种?2022年,中国进口粮食的品种和数量显示,大豆进口量超过9000万吨,玉米超过2000万吨,高粱超过1000万吨。这些进口粮食品种的大量增加,主要满足了国内对高品质粮食的需求,同时考虑了贸易平衡。
进口粮食的同时,中国口粮自给率维持在100%以上,这说明口粮生产稳定,能够满足国内需求。此外,中国还面临着人均肉食消耗量远高于印度的挑战,这要求中国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还要提高饲料供应能力。
印度与中国的粮食产量、人均消耗量及出口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印度虽产量较低,但因人口较多,人均产量也仅为中国的50%左右。然而,印度大量出口粮食,主要原因是其人均收入远低于中国,需要出口粮食以换取外汇。相比之下,中国进口粮食的规模更大,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对高品质粮食及饲料的需求,同时维持口粮自给率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中国在确保口粮自给率的同时,通过进口粮食调整国内粮食结构,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粮食的需求。面对人均肉食消耗量的提高,中国还需进一步优化饲料供应能力,以确保粮食安全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的策略调整,也反映了全球贸易背景下,中国对粮食进口的合理利用与平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