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人存款下滑多少

中国人存款下滑多少

发布时间:2025-05-04 05:47:44

‘壹’ 银行存款怎么会越来越少

一是理财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中国人都是有钱就往银行存的,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刻起,没结婚的攒钱找老婆,结了婚有了孩子又要攒钱找儿媳妇或者置办嫁妆,攒钱放家里又不安全,只能是存银行,甭管利息高低。现在的理财观念变了,银行存款已经不是理财方式的主流,国人朝着理财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二是消费模式的变化。过去的国人经济条件有限,闲置资金存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现在的人都想着提高生活品质,享受高质量的消费,有钱就是任性地花!

三是理财产品的层出不穷。改变了过去只有存款一种理财方式的局面,什么银行智能存款、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理财产品……利率一个个都比银行存款高,虽说是有风险,但是只要加以识别,没有太大的问题。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银行存款减少的最最基本的原因大概就是确实穷,就是没钱可存,国人还是有钱的少,穷人更多,吃不上饭的大有人在,第一,一季度住户存款大幅狂飙,理财赎回和卖房款占大头,这些钱未来大概率会原封不动回到来的地方。第二,过去一年多,居民存款之所以增加这么猛,是对未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不敢花钱,有钱就存。第三,从房贷新增情况,不难得出结论,4月份提前还贷和置换房贷的情况,仍然存在。

这意味着居民购房贷款仍在继续下降,还款额度仍大于贷款额度,这也和4月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吻合。专家: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财“搬家”。

当务之急是切切实实在多渠道增加居民的收入,首要是解决就业率问题,而不是只停留于耍嘴皮子。首先,存款的利率在降低:
存款增速降低,同时理财的规模在增加,首当其冲的原因无外乎存款的利率在降低。纵观近20年,我国存款利率一直处在下行通道中,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未来不排除进入0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时代。目前,1年期的利率在2.25%左右、2年期在2.85%左右、3年期在3.5%左右,这个利率水平较前两年有了明显的降低,犹记得前两年有些银行给出的3年期的定存利率能达到4.5%以上,甚至有些民营银行能给到近5%。而现在,即便是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4.05%的利率就算是很高了。储户存款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对抗通胀,以期保值。但在利率不断降低的大背景下,存款很难抵御通胀,所以储户转而购买回报率更高的理财产品就说得通了。
第二,理财产品种类的增加:
过去,理财市场并不发达,各银行主打的产品还是以存款类的产品为主,存款仍然是储户的首选。
但近些年,理财市场的规模明显增加,品种也是各式各样,风险等级从R1-R5,几乎你都能在理财市场上找到,但是资管新规之前,2021年底市场上存续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大约就有6000款,这还不包括体量更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理财市场越来越发达、理财品种越来越多,再叠加移动终端的普及,手机银行、网银甚至第三方APP上就能直接购买理财产品,这使得理财产品的购买率大大增加,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选择R1-R5风险等级不同的理财产品。
第三,股市、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
股市、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也对存款有较大的转化作用,比如去年的2-3月份,有主流观点认为我国已经开启了牛市行情,不少人选择“紧急入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当年2月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应声增加了4924亿。
基金市场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2019年,全年2019年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44.2%,几乎基金小白闭着眼在基金市场都能盈利,绝对牛市表现。44.2%收益率是什么概念?1年期定期存款的20倍,谁还会选择利率低的存款呢?
综上三个方面,存款利率降低、理财品种的增加、购买渠道的便捷、股市和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这些都是引起“存款理财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吗?人民币存入银行叫储蓄。银行投资理财有高回报。两个概念题,储蓄跟理财混身不搭界,因而银行工作人员不要忽悠广大中老年客户,他们要把人民币存入银行,他们不是在购买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有风险,不要盲目购买理财产品,心态不好的广大中年人不要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有风险。把钱存入银行最保险有利息保本金。所以说;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各人喜欢不同。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没有银行存款的,我的余钱都在理财产品。因为现在通涨严重,银行存款跑不赢通涨。但做理财产品也要根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来做。高收益的一般对着的是高风险。所以对于上班族来说还是选些低风险的较好,比如债基,债基中也有一些含点股票投资的也行,风险也不高但比纯债基收益率又高点。但如果选择高风险的股票基金就要擦亮眼睛,因为有些基金经理的水平也很菜!

‘贰’ 中国已有4家银行破产,储户获赔50万但有这3种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收入也在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万亿元,国民总收入达到1133518亿元,较2020年增长7.9%。虽然收入增加了,但是开支也随着物价上涨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所以储蓄还是很困难的。然而,不管有多难,省钱是每个人都在做的事情。毕竟“月光族”是最不抗风险的。

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家庭存款总额早已超过110万亿元,人均存款也已超过8万元。可以说,从平均水平来看,中国人还是挺有钱的。再者,存款并不是普通人理财的唯一方式。有的人虽然没有存款,但是有房有车,还有各种投资。所以存款不是判断一个人贫富的主要标准。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存款并不多,大部分都在平均水平以下。

已经有4家银行破产,分别是上海发展银行,这是国内第一家,其次是汕头商业银行,河北省,包商银行,2021年宣布破产。可以说这些银行倒闭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坏账率上升,资不抵债等等。8月26日,又有两家银行破产,分别是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和辽阳农村商业银行。以及2021年宣布破产的包商银行,可以说这些银行破产的原因基本都是坏账率上升,资不抵债等等。8月26日,据银监会披露,两家银行进入破产程序,分别是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和辽阳农村商业银行。

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和辽阳农商行其实是有关联的。相关资料显示,辽阳农商银行成立于2016年,2019年总资产达到.37亿元。同时,该行还是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的大股东。破产原因已知是其银行内部问题不断,其银行四大股东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前行长已被逮捕。可以说,这两家银行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有些储户认为银行倒闭了也没关系,至少跟自己关系不大,但事实并非如此。没错,为了保护储户的存款安全,央行出台了《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规定银行破产后储户最高赔付金额为50万,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有三种情况储户一分钱都拿不到,也就是说一旦你的存款处于这三种情况,就什么都没了。

首先是存款的消失。这几年,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类似的新闻。他们存了一笔钱,到期想取出来,却发现钱没了。有些人甚至发现刚存完钱就被转出了银行。这类问题归类为存款消失。一旦银行破产,但在银行查不到其存款记录,就会判定为没有支付。

第二个是存款。要知道银行的产品有很多,不仅仅是存款产品,还有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等。可以说,一旦银行破产,你得不到任何赔偿。

第三家银行没有购买存款保险。众所周知,储户在银行存钱,银行通常的做法是向央行交一笔保证金,也就是买存款保险。但有些银行“不诚信”,不给储户买存款保险。如果没有问题,那就没问题。一旦出现银行破产这种重大问题,储户得不到任何赔偿,所以存钱的时候认准“存款保险标识”!

但是,作为普通人,作为储户,你不必大惊小怪。虽然银行有倒闭的风险,但是大部分银行的安全性还是很高的。再者,合理分配自己的存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的风险,或者选择一些大银行存款。

相关问答:中国不允许倒闭的五大银行哪些银行不会倒闭

 中国工商银行(ICBC)、中国农业银行(ABC)、中国银行(BOC)、中国建设银行(CCB)和交通银行(bocom)是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监管的五大银行,代表着中国最强大的金融资本力量。这对我们的金融体系非常重要。不允许这些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是中国银行业和国有银行的支柱。银行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金融体系的基石。如果银行体系存在流动性风险,将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银行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五家银行维持着中国银行业的整体体系,关系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即使在操作中遇到困难,国家也会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援。我国国内商业银行被允许破产,因此小型商业银行的存款风险也会增加。我国五大银行的资产规模大,在银行金融体系中所占比重高,对金融体系的安全至关重要。如果五大银行的资产处于风险之中,将对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五家银行的资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五大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基石。金融结构以五大银行为基础。五大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将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五大银行的发展可以引领金融业务的发展,共同迈向综合性、国际化、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目标。从五大银行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为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提供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其他银行可以根据五大银行的战略方向进行调整,顺应金融发展的趋势。因此,在中国这五大银行不仅不会倒闭,相反,他们还将会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

‘叁’ 中国人的存款都去哪了

首先来简单看看数字本身。

如果看人均值,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那么多。

根据央行公布的1月金融数据,国内住户存款余额为126.2万亿元,若按照最新人口数据,国民人均存款约8.94万元。如果按照一家三口算,每户也就是30万不到,而根据疫情前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每户平均也是三人左右)的平均存款在疫情前为17.5万美元左右,算下来中国家庭仅有其四分之一,考虑到美元和人民币实际购买力,那么这个差距会缩小一半,也就是中国家庭的户均存款,是美国家庭的一半左右。

还要看到,存款还存在地区不平等,人均住户存款北京、上海、浙江、江苏位列前四,分别为26.78万元、21.15万元、12.58万元、10.72万元(注:以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除以各地常住人口计算得出,有一定偏差)。而其他省份都低于人均10万元,还有少数省份低于5万元。

值得关注的资产配置逻辑变化

存款快速增长引发了一些担忧,比如有人担忧老百姓不花钱也不投资了。但也有专家指出,存款是一个货币现象,不能简单对应到经济现象本身,抽象看存款数值的变化没有意义,而更应该细究背后资产配置的逻辑。

从数据上来看,有几个数据值得重视。

一是定期存款占比不断攀升,2022年10月达到69.2%,为近年来新高。这说明预防性存款增多,或与居民短期消费需求下降有关,同时也可能意味着疫情期间低收入人群收入的下降,因为通常定期存款更多是由高收入人群贡献的。

另一方面,居民存款增多的同时,贷款却在收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22年居民存款增长规模远超贷款,两者增速呈现剪刀差的态势,贷款增加份额仅占存款的21%左右。并且,存贷款差额也创新高。相比于2019年,2022年存贷差提高了49.05%,投资风险偏好呈现保守趋势。

除了居民外,作为市场另一重要主体,非金融企业部门也呈现相似的逻辑改变,表现为投资意愿有所下降。

2022年全年利率维持下行趋势,企业部门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更是降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即便如此,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有5.1%,低于疫情前的增长水平。其中,房地产投资增幅下降最为严重,从4月起持续负增长,全年增速为-10%;而经济支柱之一的制造业投资也增长乏力,同比增幅有所下降。


“资产负债表衰退”压力

为什么居民、企业在消费和投资行为上的结构性改变,更值得注意呢?

经济学家辜朝明提出过“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一概念,指企业和家庭部门的一种持续性的去杠杆行为,通过减少消费、投资来减少债务、增加储蓄,从“利润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这会导致信贷循环陷入停滞,从而引起经济衰退。

阅读全文

与中国人存款下滑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一元钱相当于中国多少 浏览:436
英国脱欧后欧盟还能做什么 浏览:399
英国研究生一年要学多少门课 浏览:743
韩国人怎么看中国人的颜值 浏览:557
印度买的中国烟怎么样 浏览:467
英国有什么奇葩现象 浏览:865
40岁娶越南媳妇要多少钱 浏览:516
伊朗为什么不能进入霍尔木兹海峡 浏览:459
天花板用越南语怎么说 浏览:56
印度黄皮肤什么等级 浏览:541
印尼青山钢厂为什么从国内招人 浏览:87
英国留学申请研究生多少钱 浏览:28
出口口罩到印尼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155
巴黎大学和中国哪个大学有交换生 浏览:781
印度水果酸甜酱怎么做 浏览:292
伊朗首都为什么是德黑兰 浏览:539
中国哪个城市可以去越南 浏览:663
中国传家宝哪里买 浏览:510
北印度是什么 浏览:533
捷达和意大利出租车哪个好 浏览: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