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有名的武器
外国人想买的中国武器!
1、 歼10。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主力空军主力装备,歼10的性能非常先进。它的性能非常出众,而且价格也很低。在第四代或者准四代战斗机中,性价比能超过它的只有未来的F35了。在F35装备各个国家的空军前,歼10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而且在一些无法取得F35的国家和一些甚至于无法购买相对高价的F35的国家,歼10是一种最好的选择。目前可能会购买歼10的国家有巴基斯坦、泰国以及海湾和南美的一些国家。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会不会卖?
2、 98坦克。98坦克是比较有争议的一种坦克,也是西方反华集团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坦克。在今年的坦克排行榜中,我们仍然看不到98式坦克,唯一的解释是西方国家在嫉妒我们。事实上,98的装甲、火力和火控都达到了世界第一流的水平,在火力上还领先于其他国家。和歼10一样,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性能,价钱却很低。这样的好东西当然让人期待,巴基斯坦就一直在翘首以待的等着中国允许98的出口,怀有类似的愿望的还有伊朗、土尔其等。
3、 DF系列导弹。其实DF系列导弹是外国最想得到的武器,不管出多大的价钱。DF系列目前唯一公开的出口记录是出口到了沙特的DF2,射程2500公里,常规弹头。DF导弹是立于美俄的另外一极的先进导弹,其他的任何国家在性能上都不能超过它。无论是洲际的战略导弹,还是短程的战术导弹,都拥有极其优良的性能。不过,DF导弹也只能让老外想想而已了,它是绝对不可以出口的。所以在期盼度上,它还要低于前两个。
4、 短程战术导弹/火箭炮。DF是买不到了,那就买变通的东西吧。由红旗2改过来的短程战术导弹有180公里的射程,威力也不小,而且精度非常高,能对付如通讯大楼等节点目标,就效能来看比飞毛腿导弹高多了。土尔其对这个东西很满意,买了不少。另外,装有简易制导装置的A100火箭炮也得到了土尔其的宠爱,而海湾的一些国家也想得到A100。
5、 海军装备。中国制造的护卫舰已经出口到了泰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埃及还装备了中国的035潜艇。中国的62艇更是出口到了10多个国家。就目前而言,中国海军正在经历一次大换装,技术和战斗水平大幅度提高。淘汰下的装备在一些国家的眼里还是非常有效的。另外,某些比较有钱的国家也可能购买中国的新造舰艇,如泰国和伊朗。
6、 FC1战斗机。在许多人的眼里,FC1是个骗钱的东西。事实上,中国自己可能只装备很少的FC1,甚至是不装备。但在其他国家看来,FC1很便宜,战斗力也不差。用比买其他三代机少得多的钱买到三代性能的飞机,这生意也很划算呐。这不,小巴一直在等着呢。
7、 MBT2000坦克。另一个小巴等待的东西。这回小巴不只是想买那么简单了,原因是在于小巴想利用MBT建立自己的坦克工业,我们甚至听到了MBT2000将出口印尼的传言。MBT2000性能在世界上也排得上号,总比什么T72强多了。
8、 轻武器。就目前来看,能接受5.8口径的国家并不是很多,原因有很多。很多时候考虑枪的口径时候政治影响的比较大,技术倒在其次。毕竟步枪的口径在性能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5.8的性能优势是摆在那里的,外国人也比较欣赏,并把它搬进了游戏里。约旦是第一给采用5.8口径的另一个国家,但数量并不是很大。其他的轻武器,如56式、81式等,主要是供应给发展中国家,数量也不小。
http://www.unarmy.cn/bbs/dispbbs.asp?boardid=32&id=1673&page=1
中国武器在国外的战绩
#1
在两伊战争中,通过不同的途径,伊拉克总共得到了80至120架歼-7B战斗机,关于这些歼-7B的作战情况一直没有更多的资料,唯一确定的资料显示伊拉克空军曾将法制R.550“魔术I”空空导弹整合到歼-7B上。另外就是伊拉克经常将这些歼-7B用于前线对地近距火力支援。到1999年,经历了两伊战争和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后,还有32到34架歼-7B在伊拉克空军中服役,装备两个战斗机中队。由于服役时间太长,这些歼-7B不再担任作战任务,而是主要被用于对飞行员进行基础训练。在2003年2月中旬,就在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和英国的侦察机还经常能够发现伊拉克空军频繁使用歼-7B进行模拟空战和对地攻击的训练。第二次海湾战争结束之后,美军在伊拉克空军的塔穆兹空军基地和哈比尼亚空军基地发现了许多幸存下来的歼-7B。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歼-7,美军仍然抱有很大的兴趣,就在完全占领巴格达之后的一周内,美军的运输机就将至少两架歼-7B、六架米格-25以及其他一些苏制/法制武器运回了国内
伊朗直到两伊战争末期才得到歼-7战斗机。他们对这种战斗机的认识来源于实战。在与伊拉克空军的长期空战中,伊朗空军中包括F-14A“雄猫”飞行员在内的各型一线战斗机飞行员都反映说米格-21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敌人,虽然没有米格-25的高空高速优势,但是却“非常灵活”。根据这些报告,伊朗空军决定引进一些歼-7,而促使伊朗下决心引进歼-7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战争的消耗,到了两伊战争后期,伊朗空军所有的主战机型都损耗严重,除了一部分在战斗中损失以外,多数战机由于缺少零配件而无法起飞作战,而那些能够升空作战的战机只能频繁出动以弥补战机数量上的不足,伊朗迫切需要引进一种新的主力制空战斗机。1987年,伊朗引进了36架歼-7N,最初这些战机被配属给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军使用,但是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被转给了伊朗伊斯兰空军。这批歼-7N运抵伊朗时,两伊战争已经接近结束,因此它们没有得到实战的机会。但是这批歼-7N仍然为伊朗训练出了大量优秀的飞行员,并且至今仍然是伊朗空军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根据一些专门研究伊朗军事的评论家的研究结果,现在伊朗伊斯兰空军主要将歼-7N用于训练新飞行员,轻便灵巧的歼-7N有助于让那些刚刚结束螺旋桨初级教练机课程的菜鸟飞行员们尽快地熟悉喷气式战斗机,另外歼-7N也被用于武器使用的训练课程。在不久前伊朗电视台播出的一段关于伊朗空军对地攻击训练的录像中,歼-7N率先出场,准确无误地命中了地面的目标靶,然后F-14A、F-4、F-5、苏-24才陆续出场演练。有趣的是,歼-7N还在伊朗过了一次明星瘾,在伊朗电影《Hamle on H-3》(《空袭H-3》)中,歼-7N负责扮演它的表兄弟——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1MF。《空袭H-3》是一部写实的影片,描述了1981年4月4日伊朗伊斯兰空军对位于约旦/伊拉克边境的伊拉克空军H-3空军基地的传奇式空袭。在这部总长度95分钟的片子中,居然有长达60分钟之久的战争场面。
关于伊朗歼-7N与米格-21的不解之缘,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为了保证武器来源的多 元化,伊朗于1989年向东德订购了一批二手的米格-21PF。然而就在这批米格-21PF经过翻修,准备装船运往伊朗之际,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了,东德不复存在,与伊朗达成的合同也随之作废。这批米格-21PF被留了下来,其中一架编号为3-0914,机身上涂有伊朗空军标志的米格-21PF后来被送到意大利的一家专门收集东欧国家战斗机的博物馆收藏。就这样,歼-7N失去了与它的表兄弟一齐并肩作战的机会。
#2
在两伊战争中,国产武器同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战局的发展。
苏制米格-25“狐蝠”战斗机是世界上飞得最高最快的战斗机,在伊朗巴列维国王在位期间,苏联空军的米格-25曾经多次入侵伊朗领空执行侦察任务。而当时皇家伊朗空军所装备的最先进的F-4“鬼怪”式战斗机对“狐蝠”一点办法也没有。这让当过飞行员的巴列维国王大为恼火,责成空军负责人拿出解决的办法了,最后的结果众所周知,最终皇家伊朗空军购买了美国的F-14A“雄猫”战斗机,伊朗空军的F-14A威力强大,不仅在两伊战争中大放异彩,至今仍然是伊朗空军依仗的王牌。
然而即便是F-14A,在两伊战争中仍然无法完全压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5“狐蝠”,虽然也曾在空战中击落过几架米格-25,但是飞行速度奇快的“狐蝠”一直是伊朗空军挥之不去的噩梦。在与伊朗空军中各种美制战斗机的对决中,米格-25也屡有斩,伊拉克空军着名的王牌飞行员“天隼”雷耶尔就曾经驾驶米格-25击落过包括F-14A、F-4、F-5在内的多架伊朗战斗机。虽然无法在空中击败“狐蝠”,伊朗人还有别的办法,那就是红旗-2防空导弹。
从1986年12月到1987年1月,伊拉克空军几乎每天出动米格-25RB战斗轰炸机轰炸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和伊斯法罕,米格-25RB在两万至两万二千米的高空飞行,当时这两个城市周边的防空武器都无法对其构成威胁。两个城市的人们可以听到“狐蝠”飞行时发出的噪音,在晴朗的日子有时甚至可以看到它,但是就是无法击落它。在几天的空袭中,仅在伊斯法罕一处就至少有45名市民被米格-25RB扔下的炸弹炸死。
于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决定将新得到的红旗-2防空导弹部署到伊斯法罕。部署行动花费了两周,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在伊斯法罕城周边的沼泽地带选择一个合适的发射阵地上面。在这两周多的时间里,米格-25RB仍然在肆无忌惮地轰炸城市,带来死亡,狂妄的伊拉克“狐蝠”飞行员甚至每天都采取相同的飞行路线和飞行高度,因为他认为伊朗人根本没有办法威胁到他。
#3
1987年1月14日,
“狐蝠”又来了,飞行路线还是不变,速度是2.2马赫,飞行高度是两万二千米。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士兵们静静地等待着,等米格-25RB进入伏击圈以后立即发射了一枚红旗-2,片刻之后又发射了第二枚。两枚导弹螺旋着向米格-25RB飞去。几乎在同时,在伊斯法罕城外设防的伊朗伊斯兰空军的防空部队也向“狐蝠”发射了一枚“霍克”防空导弹。两枚红旗-2和一枚“霍克”几乎在同时击中了“狐蝠”,巨大的爆炸声震撼了全城,米格-25RB被炸成几截,坠落到伊斯法罕城北的田野里。超过一百万名伊斯法罕城亲眼目击了这次防空战,事后,伊斯兰革命卫队和伊斯兰空军都宣称是自己的导弹击落了“狐蝠”,最终经过仔细调查,这个战果还是被判给了伊斯兰革命卫队和他们的红旗-2。
最后要提一下那个伊拉克“狐蝠”飞行员。在飞机被导弹击中时他及时跳了伞,伊朗伊斯兰空军立即派出直升机去他的着陆地点搜捕。伊拉克飞行员很机灵,他成功地避开了来抓他的直升机,但却在逃亡时慌不择路地一头扎进了伊斯兰革命卫队的阵地。这个倒霉的家伙最后被送到伊朗电视台,在当天晚上的电视节目中公开露面,电视画面中的他还仍然穿着由苏联设计的高空战斗机飞行员抗高G飞行作战服。
与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相比,红旗-2具有威力更强的高爆弹头,当命中目标后能形成更多的破片,杀伤半径更大,因此威力也更大。通过实战证明,红旗-2完全有能力击落象米格-25这一级别的重型战斗机。关于这个结论,还有另外一个佐证:在两伊战争后期美国??美国海军战舰和舰载战斗机在波斯湾海面上耀武扬威,但是包括F-14、A-6、A-7在内的舰载战斗攻击机却始终不敢接近并攻击伊朗本土的目标,而只能摧毁几个伊朗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泄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美国人知道伊朗在海岸阵地部署了红旗-2防空导弹。
#4
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空军总共获得了四架轰-6和大约三十枚左右的C-601反舰导弹。这些轰-6的涂装很有特色:机身被涂成暗绿色,机腹部则被涂成浅灰色以适应波斯湾地区的作战环境。C-601反舰导弹的国内编号是鹰击-6,北约编号CSA-1“北海巨妖”,其平飞速度0.9马赫,有效射程120公里。C-601最显着的特点是有一个威力强大的弹头,足以击毁大型战舰以及超巨型油轮,1987年12月,伊拉克空军接收轰-6之后,立即将它们部署到伊拉克西部和约旦的空军基地进行集中训练,不久之后就将其用于与伊朗的袭船战之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轰-6使用C-601总计击毁击伤了六艘油/货轮。
轰-6虽然威力强大,但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弱点,那就是自卫能力较差。针对这个弱点,伊拉克空军发展了一种独特的战术。在接收轰-6后不久,伊拉克空军的技术人员就将苏制UPAZ空中加油吊舱整合到两架轰-6的机身上。在轰-6深入波斯湾执行远距反舰任务时,伊拉克空军总是会出动两架幻影F.1战斗机为其护航,在护航过程中幻影F.1的燃油不足时,由轰-6使用UPAZ空中加油吊舱为幻影战斗机空中加油,伊拉克人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来保护轰-6的安全的。
1991年,在海湾战争爆发的第一夜美军对伊拉克的第一波空袭中,停在机场上的两架轰-6被美军炸毁。
伊朗也获得了数目不详的C-601反舰导弹,但是与伊拉克空军不同,伊朗人将C-601部署在海岸作为岸基反舰导弹使用。1988年4月18日早晨九时整,美国海军对伊朗海军设施发起攻击,“螳螂行动”开始。在这次攻击行动中,伊朗海军的“萨汉德”号护卫舰被从美国海军“企业”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A-6和A-7攻击机击沉,作为报复,伊朗立即向美国海军“杰克.威廉姆斯”号护卫舰(FFG-24)发射了至少五枚C-601反舰导弹。当时“杰克.威廉姆斯”号护卫舰的正向霍尔穆兹海峡以西行驶,位置恰好处于伊朗C-601岸基反舰导弹的射程之内。“杰克.威廉姆斯”急忙进行紧急闪避机动,并放出了所有的干扰箔条。五枚导弹都没能命中美舰。
在这之前,美国曾经正式警告过伊朗:如果伊朗的岸基反舰导弹对美国舰船做出敌意表示的话,美军将毫不犹豫地摧毁其发射阵地。然而,这次C-601攻击以后,美国居然一声不吭,这件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究其原因,可能是美国人担心如果对伊朗内陆的反舰导弹阵地发起攻击的话,会引起美国与伊朗的全面战争的缘故。
#5
两伊战争期间,美国为了他的石油命脉的安全,宣布严重关注波斯湾局面,并决心对经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油轮进行武装护航。于是,美国出动了一艘他的“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导弹巡洋舰前往沙特阿拉伯的达曼港驻扎,准备为自己以及有要求的其他国家的油轮护航。
美国战舰到达达曼后,是惶恐不安。因为这里距离伊拉克的军事重镇巴士拉的空中直线距离才400多公里,伊拉克轰6加C601的威力美军还是很清楚的。果然,美国战舰刚刚抵达达曼,伊拉克的轰6就起飞沿波斯湾中线巡逻飞行。这在海湾战争前的伊拉克是很正常的情况,美国出于对伊朗战略的需要从不干涉。所以,美国战舰虽然顾虑重重,但并没有过度担心。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伊拉克轰6巡逻飞行到达曼港外150多公里处时,突然使用机载雷达对美国战舰进行搜索锁定,并在130多公里处发射了一枚C601导弹!中国产的C601呼啸着向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导弹巡洋舰扑去!
接近音速的速度不一会儿就到达了达曼港上空,然后就开始使用自己导弹上的单脉冲末制导主动雷达寻找目标。可是,C601一开机就迷糊了,它寻找不到目标!原来,小心谨慎的美国人在“提康德罗加”战舰泊位的前后左右各停放了四艘轮船来保驾护航。C601的雷达分辨不出来美国战舰,于是只好爬升到400米的中空,在达曼港的上空盘旋,寻找着自己起先发射时被锁定的目标。毫无准备的美国水兵给吓傻了,全都呆若木鸡似地仰着脸看着C601那7米多长吓人而丰满身躯不紧不慢地在他们头上回旋,竟然没有采取任何对抗措施!要知道,C601的战斗部重达500公斤,是种锥形装药弹头,命中一发足以重创甚至击沉一艘3000吨级以上的驱逐舰或万吨级运输船。
但是,C601当时的末制导雷达缺乏高分辨识别能力,所以盘旋了两圈也没能锁定美国战舰。最后,只好执行弹上计算机程序的第二作战方案??找个最大的目标干!于是,C601一头扎进了紧靠着美国战舰停泊的一艘30万吨的油轮肚子里。达曼港上空冲起了参天的火光!
http://www.chinabbs.com/bbs/00/262024.html
❷ 我国战斗机何种最先进
目前当然是歼十了
歼-10战机被外国成为是中国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
歼-10的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由成都飞机公司和第811飞机设计所基于流产的歼-9型战斗机进行设计。原歼-9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带鸭翼的三角翼空防型战斗机,其作战目标是原苏联的米格-29和苏-27。最初的计划要求,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1988年重新将这款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定位在一种采用新技术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上,以替换中国空军庞大的歼-6、歼-7和强-5机队,并有效应对当时同类型的西方战斗机。
虽然中国和以色列官方都否认双方在新型战斗机的研发上进行了合作,但普遍的猜测认为,在美国于1987年向以色列施压,促其放弃了国产“幼狮”战斗机项目后,以色列将该项目的先进研究成果转让给了中国。并且,非官方的中国媒体也声称歼-10/“幼狮”确实从一开始就是中以两国的共同研究项目。但是,考虑到两国不同的政治背景和歼-10与“幼狮”不同的作战需求,似乎又不能肯定双方存在过合作。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空军追求的是空防型战斗机,而“幼狮”的设计重点是对地攻击,空战能力只是其次要考虑。同时,中国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尺寸要大于并重于“幼狮”,以充分利用其推力为12.5吨的发动机。“幼狮”采用的发动机是推力为9.4吨的普惠1120型发动机。除了以色列的“贡献”,装备了F-16A的巴基斯坦空军也有可能向中国提供了部分先进技术信息。
歼-10的首架原型机可能于1996年中期就首飞了,而中国官方报道的首飞日期是1998年3月23日。但实际上,在后一个日子上天的是经过重大改进的3号原型机。为向项目发展提供样机,共生产了五架供飞行测试的原型机(机号1003-1007)和两架地面测试平台(机号1008-1009).两架预生产型歼-10中的首架于2002年6月28日首飞成功。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机号1010-1016),也可能是10架预生产型歼-10(可能没有装备雷达)陆续提供给了中国空军。其中的几架目前正由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进行作战测试和评估,而其余的几架则留在位于陕西阎良的中国空军试飞训练中心用于最后的项目发展阶段。
据报道,歼-10的飞行测试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首批50架歼-10A可能已经开始生产。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可能归驻中国西南、印度当面的第44航空师)将于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估计中国将生产至少300架歼-10,但这一数量仍只能是其空军装备的数千架歼-6、歼-7和强-5中的一小部分。据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歼-10月产量为两架。
作为单座歼-10A基本型的补充,一种双座的改型(歼-10B)也于2003年12月进行了首飞。改进机加长了机身,以容纳后座舱和增大机内油箱的载油能力。改型机的外观特征表明该机并不是教练机,而是意在发展一种新的打击型战斗机,或者是歼-10的电子战和防空压制型号。
和印度的“光辉”一样,中国也计划发展新型战斗机的海军型(歼-10C),。据称,中国海军更希望装备一种双发动机舰载战斗机。因此,歼-10有可能重新设计,并使用两台俄罗斯克里莫夫公司的RD-93型发动机。考虑到海军型战斗机的采购量有限,因此该方案无疑效费比欠佳。中国海军为此更倾向于使用俄罗斯的苏-33。
除了满足中国空军自身的需求,歼-10(外销型)极有可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从目前来看,中国没有将歼-10推向国际市场的明显迹象,该机也没有在国际航展上露过面。
总体布局
歼-10沿袭了“幼狮”式战斗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设计时的气动布局,但为了满足中国空军的要求而进行了修改,采用了中国新型战斗机最初设计时的大尺寸和大重量。
在对“幼狮”战斗机的近耦合鸭式布局进行改进之后,歼-10放弃了“幼狮”的水平尾翼,而采用大三角翼加鸭翼布局(翼展比后者长一米多,翼面积增加15~18%)。但同时,歼-10保留了“幼狮”(还有瑞典的“鹰狮”)采用的活动翼面技术:外翼前缘为机动襟翼,固定内翼在全动鸭翼的配合下产生绝佳的气动性能。常规飞机的水平尾翼位置被三角翼后缘的四块活动副翼所占据。翼尖部分没有设置用于轻型空空导弹的挂架,这一点与“幼狮”和“鹰狮”不同。
歼-10布局最为称道之处是它的翼身融合。通过精心设计主翼与机身中部结合处的曲面,既增加了机内容积(用于载油、装备,以及为尔后发展预留空间),也有效利用了它带来的空气动力增升效果。主翼后部机身两侧没有安排其他结构,这再次体现了翼身融合的设计理念,只是在尾喷管前端机腹下加装了两片外斜腹鳍。这两片腹鳍用于战机大迎角飞行时,配合高大的垂直尾翼保持飞机的稳定性。与“幼狮”相同的是,歼-10也设计了四片减速板,其中两片位于机身上部主翼后方,其余两片仅位于机尾下部腹鳍之间。
除了机翼,歼-10与“幼狮”的另外一处重大不同在于进气道。“幼狮”的进气道与F-16类似,为固定几何形状。而歼-10采用的是带中心激波锥的二维可调式进气道,这种带调节板的进气道布局与F-4“鬼怪”Ⅱ有些类似。只是歼-10将“鬼怪”的进气道平移至机腹下,由调节板(位置在边界层分离板的后方)构成进气道的前部,这为发动机提供了不同飞行状态所需的气流,更加适合高性能空空作战。此外,可调节进气道所增加的高效整流压缩能力(在1.5马赫时为5%,在1.8马赫增加至15%,在2马赫时为25~30%)极大地提高了飞机超音速飞行时的发动机推力,从而使飞机获得更好的爬升和高速性能。这种进气道布局的不足主要包括隐身效果欠佳(这也是所有机腹进气道布局飞机的通病)、重量偏大且结构复杂(F-16为此增重80~100公斤)和生产费用增加,同时调节板的动力和调节系统还加大了飞机的维护负担。
适合超音速飞行的气动布局、强劲的发动机和可调节式进气道使歼-10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2马赫,大于“幼狮”宣称的1.8马赫。歼-10的高超性能集中于空空作战,因此无论是执行空防还是截击任务都将是一把利器。
考虑到中国明显地将美国战斗机视为其主要空中威胁,加之美国的战斗机设计一直强调夺取空中优势的能力,因此不难理解中国要将空空作战能力(包括进攻和防御)视为其战斗机发展的主要需求。同理,歼-10在结构设计上强调机动过载要达到9G(所有最新型战斗机都追求的目标),这无疑体现出中国空军要求这款新型多功能战斗机要在制空作战中技压群芳,至少要达到F-16最新型号的性能。
歼-10为放宽静稳度设计,并采用四余度线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这种当前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中国空军使用一架经过特殊改制的歼-8Ⅱ技术验证机测试经过重新设计的线传飞控系统,这显示出歼-10的线传飞控系统应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物。
推进系统
至少歼-10的首批生产型将采用久经考验的俄制AL-31FN涡扇发动机。苏-27家族也采用了AL-31系列发动机,不过FN型增加了一个经完全重新设计的检修舱。这一检修舱的设置是标准的俄式风格,在最初的AL-31型号中位于发动机上方,还包括部分压气机上部机壳的外侧位置,但FN型的检修舱则调整到与西方战斗机发动机检修舱同样的位置,位于发动机和压气机下部机壳外侧的位置。
除了歼-10原型机和预生产型使用的发动机外,据称俄罗斯于2001年一次性向中国提供了54台AL-31FN(另有渠道报道说是100台)。这些发动机用于首批生产型歼-10。但俄罗斯拒绝向中国提供该型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基于这个原因,中国正在研制可以替代AL-31FN的国产发动机。不过,即使所有的歼-10都将使用AL-31FN,中国也将寻求一种更加先进的改型,其最重要的技术要求当是配备轴向360度矢量喷管,以提升飞机的机动性能和发动机与机身有效配合带来的推进效能。这种发动机曾经在1998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露面,俄罗斯明显是领会到了中国对发动机的潜在兴趣。实际上,被西方奇怪地忽视了的发动机矢量控制技术却在亚洲得到了广泛欢迎,它首先被印度空军装备的战斗机采用,接着是马来西亚,而现在可能是中国。
把目光投向未来,中国可能最终采用“土星”公司的AL-41型发动机。目前,该型发动机正在为俄罗斯下一代的战斗机进行研制。AL-41的体积可能与AL-31相同,但推力要增大30~40%。因此,AL-41可能成为未来歼-10型号的潜在选择,并使其具备与同在概念验证阶段的F-16Block60相同的作战能力。
目前,强劲且省油的AL-31FN为歼-10在空战中发挥高超性能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无论是在高速、大爬升率飞行,还是在大过载机动时都勿须担心发动机停车。该型发动机由于油效比极高,因此使战机在执行远程渗透任务时同样表现不凡。加之歼-10具有容积达5000升的内置油箱,这虽然比加两个保形油箱的F-16要少700升,但战机仍能够在携带较大载荷的情况上达到一个理想的作战半径。歼-10还能携带三个副油箱,虽然目前尚不具备空中受油能力,但据悉中国已有开发歼-10空中受油能力的远期计划。
由于俄罗斯拒绝提供AL-31FN的生产许可证,而且考虑到中国一直在努力实现装备采购的国产化率,因此歼-10极有可能将在未来采用一种国产发动机,如黎明发动机公司生产的WS-10A。但目前知道的信息仅包括WS-10A的推力水平(与AL-31相近)和布局(双轴小涵道比并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并且黎明公司已计划在该发动机上加装矢量喷管。
座舱和航电设备
歼-10的单座座舱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全向视野,这比以往继承前苏联设计风格的中国战机进步了不少。飞机的航电设备采用了符合西方机工程原理的设计组合:大屏幕抬头显示仪、三台液晶多功能平显,油门和推杆控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先进的自动航行和气象数据计算机和头盔瞄准具。虽然这些产品的提供商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头盔瞄准具已经基本能够确定将采用国产型号,由洛阳航空设计所设计生产。
歼-10采用一种多模“边扫描边跟踪”雷达。为获得订单,以色列埃尔塔公司推出了其EL/M-2035型雷达,而俄罗斯公司则为中国空军提供了一系列选择,其中包括他们正在使用的部分雷达(如同相加速器公司的“珍珠”,这种雷达是装备歼-8ⅡC的甲虫-M型雷达的改进型)。中国国产JL-10A型雷达也是一种选择,但目前不知道它的研制进度是否能跟上歼-10的服役时间。由于歼-10的生产已陆续展开,因此它的雷达应当已经选择完毕,但目前仍没有与雷达具体型号相关的报道。
中国的歼-11(苏-27和苏-30)装备了一种高性能的红外搜索跟踪和激光测距一体化系统,这为战机提供了完全被动搜索和跟踪能力。歼-10自然也有可能装备一种同样或者类似的系统。但在歼-10的原型机和预生产型机上看不到用于容纳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球状结构,似乎也没有其他的机身窗口显示有内置的该类系统。
武器装备
歼-10装备了一门半埋入式双管23毫米机炮(俄制Gsh-23型机炮的中国版),位置在进气口下方前起落架左侧。歼-10的机身下设计了11个挂架:六个在机翼下、一个在机腹下中轴线上、其余四个为机腹下方两侧半共开工的串联挂架(与幻影-2000、“阵风”和F-15E的机腹挂架配置类似)。中国官方尚未公布歼-10的外挂载荷能力,但估计为5500公斤。
根据照片可以看出,歼-10的原型和预生产型机大多挂载两枚PL-8(以制“怪蛇”Ⅲ)近程红外制导导弹。歼-10的武器系统还将包括已经在歼-11上使用的俄制空空导弹(R-73近程和R-77中程主动制导导弹),以及中国的PL-12中程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歼-10也可以携带国产和俄制的空地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包括鹰击-8K反舰导弹和新型鹰击-9反辐射导弹),以及非制导炸弹和航空火箭弹。
据报道,用于歼-10的导航和目标指示吊舱正在研发之中,这些设备可能与机炮对称安置在进气道的右侧。
技术和作战考虑
当获得有关歼-10的首批情报时,虽然西方国家知道它先进的气动布局和技术直接来自以色列“幼狮”战斗机,但还是认为它是一种轻型战斗机。实际上直到最近,大部分西方媒体在提供歼-10的评估数据时仍是基于“幼狮”战斗机的重量、尺寸和技术性能。
但在获得了准确的数据后,显露在人们面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歼-10实际上是一种中型战斗机,在作战性能上类似于F-16C Block 50和幻影2000-5,或者更准确点说,就像单发的欧洲战斗机或“阵风”。因此,说歼-10与最新的F-16型号具有相当的作战能力一点也不为过,只是它的机身更大,并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歼-10最初的设计选择中,与当前西方战斗机设计思路不谋而合的地方得到了加强,特别是采用可调节式进气道。
歼-10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国产战斗机一样,当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其航电设备和制导武器的发展进程和可靠性。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是数字线传飞控系统,它不仅存在着可靠性问题,而且在与满载现代航电系统的战斗机结合以后,它是否能够全面发挥潜能也将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