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戰前中越關系
隨著中蘇交惡,越南在對華對蘇關繫上逐漸開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觸也讓尚未結束抗美斗爭的越南感到不安。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開始決定與蘇聯發展更為親密的外交關系。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 。
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 。撕毀1958年越南政府承認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聲明,侵佔中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 。
1978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向柬埔寨發動了入侵,並迅速佔領了整個柬埔寨。
對中國來說,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在南方侵略中國盟友柬埔寨,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此時的中國,主要壓力還是在東南台海一線和北方中蘇邊境。對越南越來越反華的背信棄義的行徑,廣大邊民和邊防部隊氣憤不已。
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爭,使越南陷入兩線作戰的環境,並且為了維護邊界安全。中央軍委於1978年12月7日召開會議,並於8日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
以昆明軍區和廣州軍區部隊組成雲南邊防部隊和廣西邊防部隊,消滅邊境的入侵越軍,並攻克一連串越南北部城鎮,消滅越軍在北方的有生力量並進行基礎設施破壞,隨後回國。
為了制止越南侵略柬埔寨,由華國鋒擔任主席的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於1978年12月7日召開會議通過當時在任的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鄧小平建議,並於8日下達了對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
命令以昆明軍區和廣州軍區部隊以及各大軍區抽調部隊組成雲南邊防部隊和廣西邊防部隊,攻擊大量越南北部城鎮,消滅越軍在北方的有生力量並以減輕赤柬承受越軍入侵的攻擊壓力。
(1)越南為什麼敢打兩面作戰擴展閱讀:
對中國的影響
短短一個月的戰爭,中方傷亡人數達到2-3萬人,並直接造成經濟損失約35億人民幣,導致當年(1979年)經濟計劃未能按時完成。但是透過中越戰爭,中國大陸達到了預期的懲罰性作戰目的,摧毀了越南北部的工礦業。
藉此戰爭爭取到了改革開放的寶貴時機,發展起來,此外打亂了蘇聯-越南的戰略部署,使得中美關系進入近十年的黃金時期。透過十年邊境輪戰(兩山戰役),解放軍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揮人才,鍛煉了部隊的作戰能力。
同時,這場戰爭中國軍隊也吸取了諸多教訓:因為長期沒有戰斗,解放軍部分軍官軍事技能不強,在作戰時指揮不力;59、62式坦克在戰斗中被擊中損失數量極多,56式半自動步槍在叢林戰和近戰中火力不如越軍裝備強大。
沒有軍銜制導致部隊打散臨時拼建時不能迅速確定指揮關系;缺少輸送步兵的裝甲運兵車,使得步兵不得不搭載坦克行進,易受攻擊等問題都在戰爭中暴露出來,為解放軍現代化建設探明了道路。
對越南的影響
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傷害是持久的。中國軍隊在撤退回中國的過程中轉移了大量越南公私部門物資,並且回收了大批此前援助越南的物資,並對越南的村莊、公路、鐵路施行完整且有系統的破壞,迫使越南保持相當大規模的陸軍(共120萬),對越南國內經濟造成了拖累。
越南記錄的損失包括了428家醫院、735所學校、8萬頃農田被毀和40萬頭牛被搶走或殺掉。據《對越戰爭親歷記》中的誇張描述「連越南的牛見了163師的官兵都跑得遠遠的。」有數千平民遇害。
這場戰爭加劇了越南對在越華裔的歧視,許多人被迫移民。他們之中很多人被迫成為難民逃難,部分逃難到香港,而最終移居到澳洲、歐洲或北美的其他華裔社區,其餘大部分華裔回到中國大陸境內定居。大約八萬漢族以及苗族被從越南北部強制驅離到越南南部。
❷ 越南自衛反擊戰的原因是什麼
1975年越南抗美救國戰爭勝利後,河內當局為實現其「印度支那聯邦」的地區霸權主義野心,需要蘇聯作靠山;蘇聯在確保歐洲戰略重點的同時,積極向亞洲太平洋地區擴張,將亞洲納入勢力范圍,為了向東南亞擴張,需要越南做打手。1978年11月蘇越兩國簽定了具有軍事結盟性質的《友好合作條約》。越南在蘇聯支持下加緊軍事佔領寮國,入侵柬埔寨,威脅著亞洲的安全和穩定。蘇、越的侵略行經遭到我國政府的堅決反對。越南就把我國看作他推行地區霸權主義的最大障礙,完全改變了其對華政策,大造反華輿論,煽動民族仇恨;殘酷迫害和軀趕越南華僑和華裔越南人;公然對我西沙、南沙群島提出領土要求,並出兵侵佔南沙群島6個島嶼;頻繁在中越陸地邊界製造糾紛和流血事件,中越關系全面惡化。1978年夏,越共四屆四中全會正式把中國列為「最直接、最危險的敵人」、「新的作戰對象」。面對河內當局的反華惡浪,中國政府一直採取克制忍讓態度。可越南當局卻將中國的剋制視為軟弱可欺,反而加劇惡化兩國關系。1978年越軍製造的入侵、挑釁事件為1108起,是1974年的10倍。 為了破壞蘇聯侵略擴張的全球戰略部署,打擊越南地區霸權主義的狂妄野心,支援柬埔寨人民的反侵略戰爭,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加速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對越南予以必要的懲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經過慎重討論和分析,制定了「集中絕對優勢兵力,進入越南北部淺近縱深地區,穿插迂迴、分割包圍,各個擊破,速戰速決,速殲速回」的作戰方針,決心「以15-20天時間,力爭殲滅越軍3-5個師的兵力,摧毀越軍在邊境地區的防禦體系和軍事設施。」
記得採納啊
❸ 80年代中越戰爭,中國和越南為什麼會發生沖突
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在南方侵略中國盟友柬埔寨,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1975年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 。
撕毀1958年越南政府承認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聲明,侵佔中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在東南亞,越南則走上了擴張的道路,打敗美國,並有蘇聯支持,裝備有蘇式美式裝備的越南開始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越南共產黨的前身就是印度支那共產黨,在1951年印支共產黨二大上,越南、寮國和柬埔寨三國分別建立共產黨。但是這時,越南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聯邦」,一統三國。在寮國革命成功,政府親越的情況下,1978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向柬埔寨發動了入侵,並迅速佔領了整個柬埔寨。
對中國來說,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在南方侵略中國盟友柬埔寨,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此時的中國,主要壓力還是在東南台海一線和北方中蘇邊境。對越南越來越反華的背信棄義的行徑,廣大邊民和邊防部隊氣憤不已。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爭,使越南陷入兩線作戰的環境,並且為了維護邊界安全。中央軍委於1978年12月7日召開會議,並於8日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
(3)越南為什麼敢打兩面作戰擴展閱讀:
當時的世界局勢,一是美蘇冷戰爭斗此漲彼消,標志性的事件就是美國退出中南半島及蘇軍入侵阿富汗,蘇修上升的勢頭咄咄逼人;二是中國這個砝碼轉向美國,美國也投中國所好,在台灣問題上明確態度,並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同時中蘇關系越發緊張,兩國基本斷絕往來,蘇聯還在中蘇邊境線陳兵百萬,造成緊張局勢。
具體到印度支那問題上,美蘇中三國的態度非常明確。
蘇聯:支持越南建立印度支那聯邦,一是從南面制衡中國,二是以中南半島為永久立腳點,拓展全球爭霸事業。
美國:不得已退出中南半島,但絕對不希望蘇聯填補這個力量真空,寧願中國介入以制衡蘇聯擴張勢力。實際上美國一直在為此作準備,1974年1月西沙海戰後,中國能夠控制西沙,沒有美國的默許是不可想像的。
中國:絕對不希望自己的身邊出現另外一個強敵,無論如何必須將這個「印度支那聯邦」扼殺在搖籃狀態。
❹ 越南戰爭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啊
1、原因
(1)中蘇交惡,越南則走上了擴張的道路,在蘇聯支持下,打著解放被紅色高棉奴役的柬埔寨人旗號,向柬埔寨發動了入侵,並迅速佔領了柬埔寨全境同時越南在國內大規模排華;
(2)越南方面對中越邊境的陸地、海洋提出主權要求,宣布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出兵繼承了越南共和國(南越)對南沙群島部分島嶼的佔領,並與中國發生了邊境沖突。
2、戰爭過程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中國東線部隊攻克高平、同登,西線部隊攻克老街、柑塘,向越南境內突進了20-50公里。越軍採取地方部隊和公安、民軍在邊境一線節節抵抗,主力步兵師實施機動作戰的戰術,以空間換時間,與中國軍隊進行周旋。因其兵力火力不足,戰術保守,雖然給中國軍隊造成了較大傷亡,但仍抵擋不住,重要戰略城鎮紛紛陷落。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國東線部隊攻佔諒山、廣淵,西線部隊攻佔沙巴、封土、鋪樓,完成了預定作戰任務,隨即中國政府宣布從越南開始撤軍。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國軍隊邊清剿邊撤退,同時炸毀越北境內的重要軍政設施並擄獲當年支援給越南的大量物資。越軍從柬埔寨戰場調回部分軍隊保衛河內,但其不敢和中國軍隊決戰,只能遠遠尾隨中國撤退部隊。在撤軍過程中,有少數中國部隊遭到越南地方部隊和武裝民軍襲擊,造成了一定損失。3月16日,中國軍隊全部撤回了國境內,戰爭結束。
3、戰爭結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全線推進越南北部境內縱深30-50公里,最遠達100公里。收復了被越軍侵佔的中國領土浦念嶺和庭毫山地區;攻佔越南北部高平、諒山、黃連山、萊州4個省的3個省會、1個市、16個縣城、3個鎮以及廣寧、河宣兩省部分地區;殲滅性打擊了越軍第3、345、346師,重創316A師另7個團、25個營(隊),部分殲滅了越軍325B、327、337、338師另12個團(旅),拔除了35個公安屯,共殲敵57152人(擊斃47700餘人,擊傷7270餘人,俘虜2173人);繳獲各種火炮916門、各種槍支和火箭筒及40榴彈發射器16062支(挺、具)、汽車236輛、蘇制反坦克導彈817枚、導彈22枚,擊毀坦克和裝甲車54輛、火炮781門、汽車594輛,炸毀導彈基地3個、機場3個、導彈發射架2個,同時摧毀了越北的大量軍事、政治、經濟設施。
❺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為什麼要兩線作戰
越南是被迫兩線應戰。
中國是以兩線進攻。東線是以廣州軍區為主體,從廣西邊境攻入越南。西線是以(昆明)成都軍區為主體,從雲南邊境向越南進攻。
❻ 越南為什麼敢挑釁中國
依仗西方國家的強力支撐;
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中,中國是他們的貿易國,又是他們最大的威脅,所以對於中國他們是又敬又怕。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越南及周邊一些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屬於中國領土,他們在中國內亂時期脫離出去。但是近代以來中國飽受西方列強的欺凌,中國國力日益衰弱,已經失去了對周邊國家的掌控能力,所以他們也趁著這個機會,紛紛走向中國的對立面。
新中國的建立及其發展讓西方國家感到了恐慌,西方一些國家開始從輿論攻擊中國,並拉攏中國周邊國家,從輿論和周邊的鄰國來分離中國,所以現在的一些周邊國家就是狐假虎威。
❼ 對越反擊戰時怎麼回事越南為什麼打我們
因為歷史上中蘇交惡,越南在對華對蘇關繫上逐漸開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觸也讓尚未結束抗美斗爭的越南感到不安。對於奉行實用主義的越南,在國家尚未統一之時,和中國、蘇聯的關系面子上都要維持。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開始決定與蘇聯發展更為親密的外交關系——因為蘇聯比中國強大。
中美關系正常化對蘇聯來說,也是一大壞消息。在中美蘇大三角中,中蘇自六十年代交惡,從此成為死敵。蘇聯原本想利用越南達到對中國在戰略上實行全麵包圍,形勢對中國極其險惡。
越南黨中央親華派如長征、武元甲逐漸靠邊站,不再重用,黨章里的毛澤東思想也被取消。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隨著中國與美國恢復外交接觸,中越兩國的關系則開始變得嚴峻了。
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為了阻止紅色高棉對越南僑民的大屠殺,入侵了中國的盟友之一——民主柬埔寨,並推翻了毛澤東主義的紅色高棉政權。越南方對中越邊境的陸地、海洋提出主權要求,宣布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出兵繼承了越南共和國(南越)對南沙群島部份島嶼的佔領,並與中國發生了邊境沖突。
對於本次戰爭的起因,中國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稱:「越南政權三番四次挑起邊界事端,嚴重地騷擾了中國邊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方一再發出警告,越方卻置若罔聞,一意孤行,中國政府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發動邊界自衛反擊戰,對越南實行懲罰。」
(7)越南為什麼敢打兩面作戰擴展閱讀: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
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❽ 中國和越南為什麼戰爭
1、因為當時的越南剛剛連續打敗了美法兩個世界強國,甚至他們還在美軍撤退之後,公開對外界宣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而且當時的越南,還有大國蘇聯在背後撐腰,所有更有膽量和中國叫囂。
2、當時越南最痛恨的國家就是美國,所以當越南看到中美兩國開始建交,誤以為中國背信棄義,和自己的敵人好起來了,於是便和蘇聯同盟,對中國實施報復。
3、越南小國想通過戰爭的手段證明,自己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可結果誰也沒想到,這場由他們主動挑起的戰爭,最後受傷最重的竟然還是自己。
(8)越南為什麼敢打兩面作戰擴展閱讀:
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曾經主動發起過一場自衛反擊戰,當時的主要攻擊對象就是越南,但其實在這場戰爭爆發之前,中國和越南是兩個唇齒相依的國家,而且當時兩國都是奉行社會主義的國家,甚至在越南實現統一之前,中國還曾無償對他們進行過援助,只不過這些在越南看來,根本就是徒勞的,越南在實現統一之後,就全然忘記了中國的恩情,不僅沒有回報,反而還想方設法從中國牟取暴利。
❾ 面對強大的中國,越南有什麼底氣敢主動開戰呢
1979年,越南不顧中國的阻止,堅持騷擾中國邊境地區的人民,甚至未經授權將兩國邊界柱推倒在地,為了保衛中國的國土安全,中國發動了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當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年,軍事武器裝備遠高於建國初期。此外,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總人數達到500萬,幾乎占越南總人數的一半。但是越南還是自信與我國作戰,他敢主動開戰的底氣有以下幾點。
對越南自衛戰爭前夕,越南對中美關系正常化感到不滿。然而,中美關系正常化並沒有影響越南,但越南與蘇聯成為朋友,抗議中國。在與蘇聯交上朋友後,越南也對蘇聯的戰略做出了回應。由於蘇聯和中國之間的關系尚未正常化,蘇聯渴望從南方找到一個國家與中國作戰,因此越南的地理位置是正確的。蘇聯向越南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當然還有大量糧食。這種糧食安全是越南同時在兩條戰線上作戰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這次戰斗是因為越南的盲目自信和蘇聯的支持而使越南敢打中國。
❿ 越南戰爭是怎麼回事
國際關系永恆不變的真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看你的意思是中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中國的形狀是雄雞,越南的形狀是螞蟥。這條螞蟥數千來和雄雞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同志加兄弟也好,如何如何也好。
大致情況是:
新中國建國後,四面楚歌,中國急需外圍的安定,所以對越南的抗法戰爭,抗美救國都給了很大的幫助。
螞蟥自以為很聰明,在中蘇關系惡化之後游戲於中蘇之間,旨在獲取實際的利益。小國家嘛,這是難免的。但在德高望重的胡伯伯領導下,中越關系總的是不錯的。可惜老人家革命尚未成功,已駕鶴西遊,留下了親蘇的黎筍掌管越南。
小黎和大中華走得太遠,中國又急需一個安定的國際環境,所以在中美建交時決定不再資助野心勃勃的越南,退出了抗美援越戰爭。
越南人以為中國背叛了社會主義兄弟,所以在和美國的戰事一結束後就開始排華,大量驅趕旅越華僑,同時開始入侵柬埔寨。當時的情況如何?西哈努克是鄧爺爺的鐵哥們兒,他一到北京搬救兵,當然我們得出面呀,加上中國當時剛從動亂中出來,鄧爺爺也要展示一下威風凝聚一下民心,所以就出動了大量兵力到中越邊境練兵去了。越南人南北兩面作戰,那有什麼好說的?中國各大軍區輪流派兵去雲南廣西練習打靶,給越南人留下了非常慘痛的記憶,這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來歷。
國家,是許多公民組成的集合;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放大。中國與越南的關系,是雄雞與螞蟥之間的斗爭,中國地大物博,給你咬兩口無所謂,但太過火了當然不行,一巴掌拍你個半死。本人准備寫本《雄雞與螞蟥》的書,只是最近翻譯太多,書只寫了個頭。
不管如何,戰爭給老百姓留下來的都是傷痛多於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