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所在的半島的地形特點是什麼

越南所在的半島的地形特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8 21:18:30

❶ 南半島地形具有什麼的特點

南半島地形特點是北高南低,多山地和高原。
南半島的總體地形特徵,可以概括為「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地區山河相間,呈南北縱列分布,南部沿海地區多為平原地形」。中南半島西側沿海,剛好是呈南北走向的消亡邊界經過,由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強烈碰撞擠壓形成巨大的一系列褶皺山脈。

❷ 越南電力資源

越南主要是水力發電。就目前情況而言,越南的電力資源並不能算豐富。特別是到了夏季,全國用電需求激增,而國家電網電力不夠,所以會對有些地區和行業限制用電。

一般來說,中心城市如河內、胡志明的市區的供電狀況還算正常。同樣是直轄市的海防市在去年夏季時就多次拉電限電,市區情況還不嚴重,限電時間也短。郊區和縣鎮就經常停電,停電整個白天,連續四五天,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雖說政策上都說會優先工業用電,但整個國家電網功率不夠,到了嚴峻時期,工業企業用電同樣不能保證。供電公司還是會根據指標對其進行限制用電。

上述情況,去年在越南幾乎全國范圍內發生,為此越南電力總公司還發文作了解釋。不過此情況只是出現在用電高峰的夏季。在其他的季節,越南較發達地區的供電還是很正常的。

總體來說,越南目前的電力資源還是沒有跟上國家經濟發展。現今越南政府仍有從中國高價買電,再低價供給本國企業和民眾使用的情況。很多電力工程也正在建設當中,不少在建電力工程都有中國電建人員參與其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越南的電力資源將有所改善。

❸ 越南在什麼半島該島的地形特點是什麼該島的城市多分布在哪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
北高南低,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城市多分布在河流附近。

❹ 東南亞的地形特點是什麼

東南亞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徵概況

東南亞即亞洲的東南部地區,位於中國的南面,我國習慣上稱之為南洋。處於東經93—141.5度,北緯25—南緯10度。大部分為熱帶地區。北接中國大陸、南望澳大利亞、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並與孟加拉、印度相毗鄰。連接三大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全區由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總共11個國家: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以上10國組成東南亞聯盟、簡稱東盟),加上東帝汶(它是近年從印尼獨立出來的國家,尚未加入東盟)。總面積407萬平方公里,占亞洲1/10;如計入印度尼西亞屬於大洋洲的一部分領土,即伊里安島的西半部,總面積則達448萬平方公里。東南亞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舊稱「中印半島」或「印度支那半島」。島上有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七國。面積207萬平方公里,占東南亞面積的46%。馬來群島以其居民主要是馬來人得名,又稱南洋群島,則分布有印尼、菲律賓、東帝汶、汶萊四國。面積241萬平方公里, 占東南亞面積的54%。
中南半島東臨南海,西濱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南瀕馬六甲海峽,海岸線長1.17萬公里,多重要港灣,地理位置重要。其地形北高南低,山脈自北向南呈扇形分布,山河相間,河流源遠流長。其山地和河流是我國西南山脈和河流的向南延續。主要山脈自西向東依次為那加山脈、若開山脈;登勞山脈、他念他翁山脈、比勞克東山;長山山脈。三大山序之間的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紅河自北向南,洶涌奔騰。河流上游多穿行於撣邦高原,深切的河谷將高原分為數塊,如伊洛瓦底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東緬高原,薩爾溫江與湄公河間的清邁高原,湄公河與紅河之間的寮國高原等。各河上游落差很大,河流侵蝕搬運能力強,下游堆積速度較快,形成許多面積廣大的三角洲平原。大河下游和河口多有肥沃平原和三角洲。一些河流的中下遊河谷平原及各河的河口三角洲為主要農業區和人口集中區。
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北起巴坦群島,南迄羅地島,西起蘇門答臘島,東達新幾內亞島以西 。南北長約3500公里,東西寬約4500公里。有大小島嶼約2萬多個。包括大巽他、小巽他、馬魯古、菲律賓和努沙登加拉等群島,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和東帝汶等國。海域面積大,除爪哇海及南海南部外,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多海峽,是東南亞通往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馬來群島上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且多分布在島嶼中部。平原比較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島北部和蘇門答臘島東部平原面積較大。馬來群島處於地殼運動活躍的地方,由於三大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彼此擠壓,時常引發地震。在地殼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時,地下灼熱的岩漿也順地裂縫上涌,在地面噴發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賓是東南亞火山數量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有400餘座火山,其中的120座為活火山;菲律賓也有52座火山。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和菲律賓的一些島嶼上。這些島嶼呈弧形自東向西延伸,因而人們形象地稱之為「燈火走廊」,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發最多的地區,是東南亞「最不安定」的區域。
東南亞地處亞洲大陸和大洋洲之間,又溝通著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代以來更發展成為世界海空運輸的一個樞紐之地。其南側的馬六甲海峽,長1185公里,最窄處寬37公里,主航道水深25~151米,可供26萬噸級船舶滿載通過,是東北亞經東南亞通往歐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線和必經通道。已成為同英吉利海峽並列的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此外,位於印度尼西亞中部的龍目海峽,該海峽夾於巴厘島和龍目島之間,長60公里,最窄處寬11公里,主航道水深均在160米以上,足供任何船舶安全航行。已成為一條替代馬六甲海峽的新興國際深水航線。蘇門搭臘與抓哇間的巽他海峽亦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交通要道,它與龍目海峽、馬六甲海峽一起被稱為「東南亞的三大門戶」。
東南亞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赤道的附近,緯度較低,四季如夏,終年炎熱,常年氣溫在25℃-30之間。大部地區一年只分為旱季和雨季。一般11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6—10月為雨季。氣候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中南半島北部和菲律賓北部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赤道附近地區,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有雨,沒有乾燥的時候,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27℃,降水豐富且集中於4—10月。南部馬來半島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
中南半島絕大部分位於北緯10°~20°之間,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每年3~5月為熱季,冬夏季風均消退,氣候炎熱,月均溫達25~30℃;6~10月為雨季,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充沛;11月~翌年2月為涼季,盛行東北季風,天氣乾燥少雨。年均降水量受地形影響,在迎風坡達5000毫米,而背風坡則不足2000毫米。個別迎風坡和馬來半島地區可形成熱帶雨林景觀,少數內部平原和河谷則形成熱帶草原。中南半島的氣候屬典型的熱帶季風類型,水熱資源豐沛,干濕季分明,特別有利於稻穀的生長,這是區內農業生產以稻穀占優勢的重要原因,但熱帶經濟作物則頗受局限。
馬來群島南部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不包括菲律賓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炎熱多雨),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這里全年氣溫高,各月平均氣溫25~28℃。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由於熱量和水分充足,植物終年茂盛,許多地方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 林。農作物隨時可以播種,四季都可以收獲。盛產椰干、蕉麻、胡椒、金雞納霜、木棉、棕油等,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基地。群島還是南北大陸生物種的過渡地帶 ,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❺ 東南亞有哪兩部分組成半島部分的地形格局是什麼

東南亞(英語:Southeast Asia,縮寫:SEA),是亞洲的一個地區,由中國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大利亞以北的多個國家及地區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才出現的一個新的地區名稱。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砂拉越、沙巴、汶萊、東帝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

❻ 中南半島的地形及地勢分布有什麼特點

中南半島地勢具有三個比較明顯的特徵。
首先,其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山川大致南北走向,且山川相間排列,半島地勢猶如掌狀。
其次,其地勢久經侵蝕而呈準平原狀,喀斯特地形發育,在第三紀造山運動中,印度馬來地塊亦有隆起和斷裂現象。
第三,平原多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主要是大河下游面積廣大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
中南半島的山脈和高原主要有西部的那加山脈和阿拉干山脈,為向西突出的弓形山脈,大部分海拔在1800米以上,長約1100公里,包括許多平行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向南的延續部分,並繼續向南伸展。東部有越、老、柬邊境南北綿延1000多公里的長山山脈,山脈西坡較緩,逐漸過渡到寮國、柬埔寨境內的高原,如川壙高原、會芬高原、甘蒙高原和波羅芬高原等;山體東坡較陡,逼近海岸,形成許多峭壁和岬角。中部為中國橫斷山脈向南的延續部分,在緬泰邊界有登勞山、他念他翁山脈和比勞克東山,向南伸入馬來半島,在緬甸境內山體較寬較高,成為東南亞面積最大的高原——撣邦高原,在泰國東部有呵叻高原。
中南半島山地和高原經長期侵蝕,大部分山峰呈渾圓形,高原侵蝕面發育。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一般以克拉地峽為界。在構造地勢上馬來半島是印度馬來地塊的一部分,山地位於中部,向東西兩側降低。中部山地包括八條大致平行的山嶺,縱貫南北,因久經侵蝕,故高度不大,出露岩石多為花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最高峰塔漢山僅2
190米。撣邦高原海拔1000~1300米,主要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石灰岩層構成,並有花
崗岩侵入體。高原面上有許多深切的峽谷和高出地表800~900米的山峰。脊嶺和溝谷交錯,地面侵蝕劇烈,西部有一個南北長達600~700公里的大斷層。泰國東部的呵叻高原,大部分海拔150~300米,由紅色砂岩組成,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地而起伏不平。在撣邦高原以及越南和寮國的北部,喀斯特地勢廣布,是著名的風景區。
那加與若開山脈海拔3000米,長1100公里,是緬甸與印度、孟加拉國之間的天然障壁,山中有些山口為古代民族遷徙的孔道。登勞山、他念他翁山脈與比勞山脈縱貫緬甸與泰國邊境,山中幾個著名的山口是歷史上緬泰之間行軍作戰的要隘。鑾山、當佩亞法山與桑坎彭山縱貫半島中部,是半島東西兩部分不同景觀的分野。東部的長山山脈(寮國稱富良山脈)海拔一般不足1500米,綿延1000多公里,為越、老、柬3國邊境山脈,橫斷山區的隘道為南海岸與內地湄公河谷交通的捷徑。山間有許多高原,以撣邦、川壙、會芬、甘蒙、波羅芬與多樂高原最著名,在地貌、氣候、歷史、民族、交通與農牧業生產等方面均各具獨特意義。

❼ 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什麼

南半島地形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
地勢北高南低,南部地區山河相間,呈南北縱列分布,沿海地區多為平原地形。
南半島西側沿海,剛好是呈南北走向的消亡邊界經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強烈碰撞擠壓。

❽ 東南亞的地形是以什麼為主

東南亞分成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1、中南半島區本區地形結構比較特殊,山川大勢多南北縱走,山川相間排列,半島基部地勢較高,地形結構如掌狀。氣候屬大陸性熱帶季風氣候,向南伸出的馬來半島為赤道多雨氣候。

全年多雨的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的多雨海岸為熱帶雨林景觀,有干,濕季的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林景觀。雨量較少的內部平原和河谷為熱帶草原景觀,中南半島基部為山地混合林。北部灣和暹羅灣等沿岸分布著紅樹林。

2、東南亞島嶼區又稱馬來群島區,包括大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馬魯古群島和菲律賓群島等。高峻的地形支離破碎,位於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造山帶的火山地震帶的會合帶,火山,地震活動非常劇烈。大

巽他群島屬海洋性赤道多雨氣候,菲律賓群島屬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為熱帶雨林景觀。

(8)越南所在的半島的地形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北部地勢較高,山脈呈掌狀向南展開。大河下游和河口為沖積平原。

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地勢高峻,沿海有狹窄平原;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不穩定,火山地震活動非常強烈。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爪哇島上多火山灰,土壤肥沃。

越南東南部的海灣,東南亞著名的天然港灣是位於富慶省南部海岸.港灣深入內陸17千米,南北長32千米,寬約16千米,群山環抱,東面島嶼屏蔽,面臨深海,

為天然良港.港灣由沖空山和鳳凰山兩半島合抱成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內港金蘭灣面積60km²,水深16米以下,灣口寬僅1300米,灣長20千米,寬6千米,可停泊大型航空母艦,戰略地位重要。

中南半島地形結構比較特殊,山川大勢為南北縱走,山、川相間排列,半島基部地勢較高,南部較低,地形結構如掌狀。

東南亞島嶼區又稱馬來群島區,包括大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馬魯古群島和菲律賓群島等。高峻的地形支離破碎,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的會合帶,火山、地震活動非常劇烈。

❾ 寮國,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所在半島的地形特徵

泰國最發達,經濟最好。光從GDP經濟總量看,泰國比另外幾個國家的總和還要多。
旅遊業和製造業均屬泰國最為發達。
1、GDP
國家 GDP(億美元)
泰國 3188.50
越南 1035.74
柬埔寨 113.60
寮國 63.41
緬甸 356.46
2、支柱產業
泰國 珠寶業、電子、食品加工、采礦等
越南 紡織成衣、製鞋和木器加工、採油
柬埔寨 紡織和制衣業
寮國 農林業
緬甸 農林業

閱讀全文

與越南所在的半島的地形特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章用的印尼用日語怎麼說 瀏覽:992
越南買衣服哪個網站好 瀏覽:977
義大利彩金和黃金哪個貴 瀏覽:414
如何看待越南關系 瀏覽:361
伊朗為什麼做不出核彈 瀏覽:945
英語義大利語古梵語都來自於什麼 瀏覽:127
軍事新聞伊朗怎麼了 瀏覽:77
如何抵制印度的東西 瀏覽:341
印度用最多什麼手機 瀏覽:270
印度軍費怎麼分配 瀏覽:188
長江在哪裡流入越南 瀏覽:472
印度北部人口多少 瀏覽:218
印度買房子要交多少稅 瀏覽:834
中國政治的自信來源於哪裡 瀏覽:268
印尼虎為什麼有偏黃 瀏覽:93
越南語160厘米怎麼說 瀏覽:826
越南古巴市場怎麼樣 瀏覽:686
伊朗什麼工作最好 瀏覽:336
為什麼沒有隊願意和伊朗踢熱身賽 瀏覽:49
義大利楊樹適合種在哪裡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