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越南主力部隊有多少人
對越反擊戰時期,打的不是越南主力部隊。
當時越南的主力部隊正在全面入侵「柬埔寨」,被中國攻破涼山後,回援2個師防禦河內,這個時候反擊戰基本結束。
另外,越南沒有出動空軍,當時越南空軍的裝備遠超過解放軍。當時越南裝備了先進的米格21,蘇22,F5戰機,而中國當時的主力是殲6和強5(殲7技術不成熟)。
❷ 79年中越戰爭到底誰贏了
79年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中方達到了全部的戰略戰術目標,並摧毀了越南北部的大部分工業基礎設施。名義上中國贏了,雖然代價很大。
❸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軍事實力
1,越南國小,但是兵多,這么點小地方有50萬兵力;
2越南國小,但是兵強馬壯,剛把老美打得頭破血流,之前還在中國軍事顧問團的指導下,把本站不少人崇拜的可笑的法國外籍軍團差點滅了。
3越南國小,但是背後有蘇聯這個超級大國撐腰,武器先進;
4鄧爺爺打越南屁股是為了在國際上立威。要立威,就要以雷霆萬鈞之勢,才有震撼力。殺雞用牛刀,別的小雞才會嚇破膽。
❹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中國出動了多少部隊和兵力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廣州軍區各單位完成一切行動准備,等待行動命令,十二月八日,中央軍委下達戰略展開命令,十二月十三日,下達開進命令,次日,廣州軍區參戰各單位一邊開進,一邊編組,十二月底到達集結地域,我軍邊境一線十二月二十五日封鎖邊境。 當面敵情:我東線當面為越軍第一軍區,部署有陸軍11個師另9個旅/團。成兩線配置。 第一線為高平、諒山、廣寧省廣大地區,部署6個師另6個團。 其中,325B師位於先安地區,338師位於亭立縣太平地區, 3師和473師位於諒山地區, 304師位於北山地區,346師位於高平地區, 廣寧省43團位於芒街地區,244團位於河澮縣地區,576團位於茶靈地區, 49團位於保樂地區,另外在邊境各縣各有一個獨立營。 第二線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區,部署5個師另3個旅/團。其中312師位於太原地區, 431師位於慈山地區,327師位於東潮地區,329師位於鴻基地區,242海島守備師 位於錦普地區。河北省196團位於諒江地區,38旅位於東幕地區,98團位於陸岸 地區。 中越邊境一線越軍有27個公安屯,我欽州地區防城當面6個,南寧方向13個,百色當 面8個。公安屯小的幾十人,大的百餘人,下轄1-4個機動班及偵察組,群眾工作組, 後勤組等。 越戰略預備隊第一軍,第二軍在河內地區。東線戰斗第一步戰斗重點為高平地區的越346師和位於諒山,同登的3師。346師又稱「高北師」,師部駐高平南俊,下轄步兵246團,677團,851團, 炮兵188團。其中246團是師主力,又稱「新潮團」,抗法戰爭時期組建, 當時是越軍總參直屬主力團,曾擔任越共中央警衛任務,參加過邊界戰役和 9號公路戰役,擅長運動襲擊和防禦作戰。 3師又稱「金星師」,師部駐諒山及以南,下轄2團,12團,141團,炮兵68團, 該師原駐南方,76年6月調至陸難陸岸地區,隸屬第一軍區,戰前調至該地, 該師及141團曾獲越南」人民武裝力量英雄」稱號,12團是該師主力,曾獲 「英雄團」稱號,擅長進攻,能打近戰,夜戰,各級幹部訓練有素,實戰經驗豐富。
我軍出動兵力
解放軍參戰陸軍部隊序列
西線:昆明軍區:11軍(31師 32師) 14軍(40師 41師 42師) 成都軍區:13軍(37師 38師 39師) 50軍149師。
東線:廣州軍區:41軍(121師 122師 123師) 42軍(124師 125師 126師) 55軍(163師 164師 165師) 武漢軍區:20軍58師 43軍(127師 128師 129師) 54軍(160師 161師 162師) 成都軍區:50軍(148師 150師)。
為了打好自衛還擊 保衛邊疆這一仗,各軍在戰前都進行了擴編,所有乙種師均擴編為甲種師,每師1萬餘人,加上配屬部隊一個軍參戰人數都在4萬左右.加上廣西,雲南兩省軍區獨立師和若干邊防團,工程兵部隊,鐵道部隊,炮兵部隊,後勤部隊.總數已經超過了50萬人.
❺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殲敵多少有多少傷亡拜託各位大神
1978年11月底,廣州、昆明、成都三大軍區的參戰部隊完成一切行動准備。12月8日,中央軍委下達戰略展開命令。12月13日,下達開進命令,至12月底,中國軍隊9個軍、22.5萬人雲集廣西、雲南中越邊境,箭在弦上。 我軍戰役部署:以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欠149師)為東線兵團,由許世友指揮,從廣西方向出擊;以第11軍、第13軍、14軍和第50軍149師為西線兵團,由楊得志指揮,從雲南方向出擊。我之戰役決心:有限時間,有限縱深,集中優勢兵力,迂迴包圍,速戰速決,殲敵速回。 1979年2月17日晨, 集結在中越邊境上的中國軍隊,以9個軍的兵力,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對越南6個省11個縣發起進攻,空軍部份戰機起飛,沿邊境我方一側巡邏,海軍部份戰艦進入北部灣保衛石油平台。 1979年對越之戰對我影響之大超過歷次衛國戰爭,眾所周知的原因就不多講,光就其慘烈程度就直逼朝鮮戰爭。盡管朝戰我軍傷亡將近60萬人,對越只傷亡2萬6千,但60萬人多半傷亡於美軍優良裝備之手。我軍對美步兵作戰素質向來蔑視,對其戰法也呈批判態度。事實上,志願軍當年贏得朝鮮戰爭勝利,一半靠志願軍優良的戰斗素質、大無畏的獻身精神,一半靠志願軍高對手一籌的戰法,美軍始終沒有很好的應對戰術,更不要說從戰法上超過志願軍。但對越作戰,使得我軍首次面對一個與自己曾經如此相似,不論是歷史還是現實,不論是軍事作風還是戰斗素養,不論是意識形態還是人文思想。 有人說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是最無法理解的,兩個東方國家之間的戰爭是最血腥的。中越在79年的戰爭中讓雙方更真實的認識了對方,用血流成河來描述這場邊境戰爭決不誇張,越正規軍付出3萬9千的傷亡,地方部隊,民兵,游擊隊傷亡多少,還是未知之數,雙方合計傷亡絕對在10萬以上,從2月17日到3月5日,短短19天傷亡10萬,日均5000人。 不必忌憚自己的缺點,從那時起,我軍建軍思想得以撥亂反正,從政治運動時期一味強調人的精神力量第一,轉到了並重的正常軌道,79年之戰告訴中國軍人,光不怕死並不能戰勝敵人,精神原子彈炸不死人,正規化建設應當包括優秀的訓練素質,出色的指揮藝術(當時中國軍隊實際上只重視培養士兵,缺乏知識的士兵很難適應現代軍官的指揮要求),精良的裝備。應該感謝越軍,它就好像中國軍隊的影子,跟自己的影子作戰是痛苦的,但只有從影子身上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短處,明白提升的必要。 1979年之後,解放軍明顯開始重視軍隊的日常正規化訓練,加強基層軍官的培養訓練。一大批軍校生被充實到基層連隊,石家莊步兵學校鼎盛時期一年畢業近萬軍官。部隊基本上已經停止大量從士兵中選拔軍官的做法,而代以從地方高中生選拔軍校生,從部隊優秀士兵中推薦考試選拔軍校生兩種途徑。軍官升任高一級職位必須經過相應軍校培訓。軍官體制的革新帶動了軍校教育的改革,軍校成了吃香的地方。教師政策得到落實,軍事思想研討空前活躍,軍事理論成就眾多,戰法思想研討更加貼近實戰,開始擺脫文革時期僵硬的人民戰爭理論。粟裕將軍在他生命的黃昏時期再次大放光芒,首先提出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並多次用對越作戰的經驗教訓作為理論依據。 新的選拔、培養制度,新的理論研究成果,極大的加強了解放軍的建設,一批批合格的職業軍人充實進來,解放軍的面貌出現了驚人的變化,這從81年、84年、87年歷次邊境戰爭中得到了充份的體現,一支有知識的部隊是最令人畏懼的,何況這支部隊還保持著特殊的軍人氣質,相比之下,對面的越軍不論從精神力量、戰斗素質、指揮藝術、戰法到武器裝備都開始走下坡路,而這就是對越作戰的最好回報。 兩山輪戰 1984年4月28日,昆明軍區(後並入成都軍區)第14軍40師,49師分別對老山,者陰山一線越軍展開大規模拔點戰斗。經一日激戰,40師一部7分鍾佔領662.6高地,5小時20分攻上老山主峰。下午,兩個主力營向船頭,八河裡東山方向推進,佔領敵10餘個高地。49師在師長廖錫龍帶領下,以陣亡不到百人的輝煌戰績,佔領者陰山全線,前推松毛嶺一線,全殲敵兩個連,毀滅性打擊敵兩個營,擊潰敵三個團,敵傷亡數字不詳,這是因為我縱深重炮部隊對敵縱深增援團隊(如者陰山之戰中,越增援一個團被我一個排阻擊時,被我兩個重炮團集火密集炮擊,敵尚未下車),炮擊,使敵傷亡重大,但傷亡數字不詳。 兩山血戰,以老山戰場最激烈,最殘酷,以者陰山之戰打得最有魅力。廖錫龍在大戰之前,親自偵察敵情,勘察道路,為迂迴部隊選擇最佳迂迴道路。總攻之前,他兩度推遲總攻時間,在老山之戰開戰後40分鍾才發起攻擊,使得迂迴掉隊部隊得以及時到位,匆忙趕到的部隊指戰員得以利用寶貴時間調整部署,休整部隊。事實證明,兩次調整總攻時間十分必要。部隊戰前准備了200口棺材,戰後,100口都多。此戰之戰果,不僅14軍軍長,軍區首長沒想到,許多參戰官兵都沒想到。須知,當時越軍炮兵還是有對等還擊的氣概的,雙方炮彈空中相撞的事情並不罕見。戰後,廖錫龍升任14集團軍軍長,當選84年十大風雲人物,數年後,晉升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 老山之戰則打得十分艱苦,你來我往,拉鋸戰頻繁,比較有名的戰事有84年「4.28」之戰、「6.12」之戰和「7.12」之戰。其中「7.12」之戰規模最大,越軍313師兩個團,316師一個團,312師一個團,345師一個團,一個特工團,共計六個團的部隊對我14軍40師一個團的陣地展開了瘋狂的進攻,松毛嶺大戰打得驚心動魄。 7.12敵反撲情況戰前我已掌握。凌晨前,我以兩個炮連在陣地前300米處進行火力偵察,兩輪炮擊,擊斃敵兩名營長。敵傷亡重大,但敵軍輕傷員無一呻吟,重傷員致死不動,失去指揮的部隊蟄伏如前,不慌亂,不暴露,無線電靜默,紀律和素質令人敬佩,頗有志願軍邱少雲之精神傳統。前指見沒有情況,下令除一線保持警惕外,其餘睡覺。 凌晨越軍撲上我軍一線陣地,來勢十分兇猛。我軍集中老山地區所有炮群,甚至師屬坦克營也一字排開,展開火力封鎖,打敵後續梯隊,封鎖我陣地前沿300米一線,打成3道火牆。整整一個上午,敵軍主力沒有接近我主陣地。下午,2.5個基數的炮彈全部打光,越軍一個營趁機搶占我一個高地。我軍一個榴彈炮營配合進攻,一個排45人15分鍾奪回。當我軍攻上高地時,敵軍一個營幾百人,只剩下6個活人。越軍十分頑強,六個團輪番沖鋒,少有的發動了營團級集團沖鋒。事後證明,這是本此戰斗中最愚蠢的舉動,白白遭受滅頂之炮火覆蓋。一整天,敵被阻於松毛嶺一線寸步難進,陣地前流下了3000餘屍體,占整個兩山之戰越軍傷亡總數的43%。 84年至89年,七大軍區輪番派部隊參戰,蘭州軍區47軍,沈陽軍區16軍23軍,北京軍區27軍,38軍(偵察部隊),南京軍區12軍,1軍,廣州軍區42軍,41軍,濟南軍區67軍,26軍,20軍,成都軍區13軍均分別參戰。其中27軍,38軍,67軍偵察部隊表現出色。67軍199師擔任老山防禦作戰,取得重大戰果,是輪戰部隊中表現十分出色的部隊,14軍是參戰最久的部隊,戰斗中先後涌現了「李海欣高地」,孤單英雄陳洪遠,史光柱,英勇無畏九戰士等光榮集體和個人,老山對越輪戰,對我軍建設影響深遠,眾多新星從中涌現,大批部隊得到鍛煉,更重要的是,越南長期被我牽制,無法修養生息,30年的戰爭經歷,並不是值得誇耀的歷史,越南的國力日見空虛,更重要的是浪費了10年的大好時機,錯過了起飛的大好機遇,同時越南也拖住了蘇聯的後腿,每年的大量援助和阿富汗極大的削弱了蘇聯,這也是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
❻ 當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雙方軍事實力的對比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越軍以6個步兵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
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
1979年2月17日,在中越兩國延綿500公里的邊界線上,萬炮齊發,對越自衛還擊戰正式開始,同一天的中國的《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宣布對越開戰。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分為東,中,西3路大軍越過中越邊境發起攻擊。
1979年對越大規模作戰結束後,邊境地區遭到越南入侵的地帶被肅清。但是越南並不甘心失敗,越軍趁我邊防主力部隊回國之時,趁機對邊界上的部分高地、山頭進行侵佔,並大修工事,和解放軍對陣下去。
❼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死了多少越南軍人
越南死傷:57152人(擊斃47700餘人,擊傷7270餘人,俘虜2173人)。
中國共減員3.4萬餘人,其中犧牲和失蹤8500餘人,負傷和非戰斗減員2.5萬餘人。
在正面戰場中,中國的傷亡還是很大的,交換比沒有這樣大。總體上看,中國處於進攻狀態中,所以傷員能夠接受治療。
而越南的一線部隊,接受命令死守,所以傷員在負隅頑抗中,被大量消滅。從數據也可以看出,中國負傷但存活下來的人很多,而越南的陣亡率太高了。
❽ 「中越戰爭」給越南帶來多大損失
關於越軍的傷亡問題,對越自衛反擊戰檔案說殲滅敵人近60000人,其中擊斃敵人42000多人,擊傷10000多人,俘虜2000多人。這個數字主要是我軍與越南正規軍的交戰結果,包括成建制消滅越軍第6師、第13師及第25師,成建制消滅13個團,以及重創316A師等部隊,其地方民兵與公安部隊與我軍的交戰記錄未計算在內。敵被俘傷兵不治而死的數據也亦未計算在內。單從戰果統計看,這個數字是比較准確的。此外,據1979年越南勞動報公布的平民損失的數據,越南在此次戰爭中損失平民為50000人。可以推算,越南在1979年戰爭中的傷亡在100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