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人如何看待五常

越南人如何看待五常

發布時間:2022-05-05 04:10:37

1. 現在階段越南人怎麼看待中國人

呵,都……

如果你的朋友是女孩子,最好不要去。
如果你的朋友是男孩子,越南現在是好時機,有點像當年外省人來深圳野地創業那樣,結果?現在的有錢人都是當初最先進入深圳的人。

2. 油管五常是什麼梗

指在油管上吵架的印度、韓國、土耳其、波蘭、越南五國網友。

油管五常指的是一個外國視頻網站YouTube(油管)上的以上五國的網友,這五個國家的網友經常在油管上吵架。

五國網友各自都覺得自己扮演的是正義的角色,他們就像是油管上的警察、執法者到處出擊,所以被人稱為「油管五常」。

介紹

YouTube採用SORENSON SPARK與ADOBE FLASH9提供之影像編碼技術,將用戶上傳影像檔案進行壓縮轉檔。YouTube影片內容包羅萬象,涵蓋個人影片及電視節目片段,音樂錄像帶及家居錄影等。

YouTube影像品質遠不如REALVIDEO與Windows Media等聯機流技術,但因低帶寬需求並可簡易地藉由FLASH PLUG-IN內嵌於個人的BLOG或其他網站中而迅速取得壓倒性的知名度與成功。

3. 核武器被稱為鎮國神器,野心很大的越南為什麼沒有研製核武器的消息

越南也想擁有「核武器」,但是越南太落後了,無論是科技實力,還是工業基礎,越南的實力都無法承載「核武器」,最重要的是越南還窮,沒有太多資源支撐,所以越南有心思弄核武器,但是沒有實力搞核武器。越南GDP2449億美元,人口9270萬,光看數字,很是強大,實際越南的工業基礎極其差,他的大部分武器都是買來了,並不是自己設計開發出來的,更何況越南始終在打仗,本國的積累極少,所以越南從自身實力上來講,根本沒有能力製造核武器。

越南對於核武器需求並不大,他在東盟的敵人都不比他強大多少,而他身邊的超級巨人,就算他如何發展都無法超越,所以他對核武器的需求並不緊迫。另外,越南沒有鈾礦,而沒有鈾礦,就意味著他想要核武器,就需要大量的走私,但是越南走私只能通過南海走私,而南海是中美較量的主戰場,兩位巨人都不會對越南走私鈾礦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越南根本無能力擁有核武器,自然也就沒有野心擁有核武器了。

4. 越南人對中國人友好嗎

嘿嘿,這個我最了解了。
總體來說他們對中國是非常敬畏的,但是也有憎恨。
因為歷史上中國漢代和明代都曾經征伐過越南,尤其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幾乎將安南地區的成年男子斬殺殆盡,讓越南千年不敢反叛。
但是,那是維護統一,並不是什麼侵略。越南作為中國領土存在數千年,直到五代十國的時候分裂出去。

但是在越南人眼裡中國可不像某人說的可以隨便欺負,惹火了中國下場是很慘的。
你可以去逛逛越南的論壇和網站什麼的。
越南一個老兵,參加了對中國的戰爭,也就是老山戰役。他們伏擊中國軍隊的時候,一個越南狙擊手打死了一個中國軍官,好像是指導員一類的軍官。結果上百中國軍人像黃蜂一樣瘋狂沖出來報仇,沒等他們反應過來,中國人的刺刀和子彈已經捅入他們的胸膛了。這個越南老兵躲在水渠里才沒被殺。
從此,他所在的越南部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絕不狙擊中國軍官。因為那樣會讓中國兵的士氣成倍增長,戰鬥力突然增強。
現在越南人對中國人可以說是不是什麼世仇,但是也不是很喜歡。
越南人向來忘恩負義,只記得大漢帝國的鐵騎誅殺越南幾十萬叛軍。大明帝國的軍隊曾經將他們數萬大軍踏平。但是不記得中國總理周恩來曾經冒著美軍猛烈的炮火去幫助他們抵抗侵略,更不記得數百名中國軍事顧問捨生忘死的幫助他們贏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總之,越南人就是忘恩負義。

5. 越南這個國家野心很大,為什麼沒有他們研製核武器的消息

核武器,這個國家的產物,越南真的不喜歡

首先,越南錯過了時間窗口。

冷戰時期,是發展核武器的最佳時期。不管有多少大國發展了核武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都在這樣做,如南非, 敘利亞, 伊拉克, 利比亞, 蒙古等等。

當然,這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大多受到了其他大國的干涉,但其中一些國家最終還是自願放棄了,比如南非和利比亞

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越南幾乎是邊打邊擴張,在一些大國的輸血下作戰,把國家搞得一塌糊塗。在這種環境下,搞核武器是夢想。

6. 全世界最不敢惹的三大國家

我給排個榜:

第1名:俄羅斯

不是因為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核武器,也不是因為普京大帝,而是因為整個俄羅斯都號稱戰斗民族。在敘利亞,直接和美歐對著干。

第2名:以色列

生生在阿拉伯世界搶了一塊地盤建國,四戰之地,雖然有美國人支持,但以色列人夠狠夠堅韌。

第3名:朝鮮

主要是啊,和他玩,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翻臉。最關鍵的是他還窮,一副光腳不怕穿鞋的樣子,惹了他,最後啥也撈不著,還惹一身騷。

第4名:美國

世界警察,老大,想打誰就打誰,關鍵還有一堆堆的小弟做打手。根本沒人敢惹。

第5名:對,就是你們想的那個國家,悟空審核不通過。

五常之一,雖然經常韜光養晦,但是真打起來來,不含糊,朝鮮戰爭,對印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對蘇珍寶島。叫起真來,敢惹我們的不超過一手之數。

7. 越南號稱世界第三強國是夜郎自大嗎

越南是東南亞地區的強國,在20世紀70年代,越南更是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在越南的眼裡,自己的軍隊僅次於蘇聯和美國,連西歐各國都不放在眼裡。越南先後派遣軍隊入侵了寮國和柬埔寨,並佔領了這兩個國家。越南在寮國駐軍5萬,在柬埔寨駐軍15萬,在國外駐軍的數量僅次於蘇聯和美國。為啥越南這么狂呢?

眾所周知越南這個國家原來是中國的藩屬國,鴉片戰爭以後,清朝無力維護自己的宗藩體系,越南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對越南的統治一直延續到了二戰爆發以後,1940年德軍橫掃西歐,法國也被德軍佔領。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佔領了越南。但越南人並沒有屈服,以胡志明為首的越共武裝一直在北部抗擊日軍。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靠,可法國人有打算卷土重來。中國為此派出了以陳賡大將為首的軍官顧問團,幫助越南抗擊法國入侵。在50年代,法軍從越南撤離。但法國軍隊剛剛撤退,美國軍隊就腳跟腳的進來了。當時蘇聯認為可以利用越南,進一步消耗美國的國力,因此大力援助越南,包括T54坦克、米格21戰機以及大量的輕武器。

越南戰爭長達30年之久,其中與南越和美國打了將近20年。美國扶植起了南越政權以後,認為可以就此堵住蘇聯南下印度洋的計劃。但南越方面太不經打了,南越軍隊一敗再敗,最後美國不得不親自出馬。美國總統肯尼迪開始派出少量的地面軍隊進入越南,肯尼迪遇刺以後,繼任的約翰遜總統更是全力捲入了越南戰爭。美軍在越南兵力最多時達到了50多萬,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當時越南軍隊的軍官普遍沒有受過標準的軍事教訓,為此中國伸出了援手。那些中低級軍官在桂林和昆明陸軍學院學習,而高級軍官進入國防大學,當時國防大學有專門設立的越南班。蘇聯和中國都援助了越南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後勤物資,援助的總和足夠裝備70多個整編師。

美軍的裝備是十分先進的,但是在越南戰場上很難發揮威力。越南可謂全民皆兵!有資料稱,美軍在越戰期間最怕的其實是越南女兵。越南女人平時就承擔了很多農活,身體素質不遜於越南男人,而作戰意志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們常常以在農田耕作的普通女性形象出現,但身上卻帶著匕首或炸彈,以各種手段殺掉敵兵。戰爭中越南女兵不但承擔挖坑道、運輸後勤資源的任務,甚至會充當人體炸彈的角色,令美軍十分頭疼。而最令美國人聞風喪膽的當屬「剃刀女郎」。為防止被俘後遭受美軍侮辱,越南女特工將安了刀片的軟木塞藏入下身。因這一做法使美軍損失慘重,竟形成了剃刀女郎這種特殊的戰法——色誘殺敵。所以美國士兵,見到越南女人都不敢大意,因為稍不留神就會沒命。美國方面漸漸的架不住了。美國總統尼克松在競選期間就表示自己在任期內會從越南撤軍,1973年,美軍確實開始大規模撤出越南。

長期的戰爭為越南提供了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越南軍隊的戰鬥力在東南亞地區中是最強的。越南擁有這么雄厚的家底再加上強大的軍隊,加上蘇聯撐腰,所以越南才敢狂妄的號稱世界第三

8. 越南人如何看待國家歷史的若兩廣沒丟失,結局會不一樣

在很早之前,越南曾是我國旅遊的熱門國家,不僅是因為當地的景區多,最重要的是物價非常便宜,到越南旅遊的消費不會很高,一般都遊客都能夠負擔得起。然而,我國去越南旅遊的遊客在逐年下降,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前往越南旅遊,就有機會能夠了解到他們的“歷史版圖”,那你知道越南人是怎麼樣看待國家歷史的嗎?

9. 越南獨立後,儒家文化沒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強,為什麼

在宋朝以前,今天的越南北部屬於中國封建王朝的郡縣(古稱交趾、交州、安南)。從公元968年越南建立獨立的封建國家直到清末越南仍與中國保持著藩屬關系。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中國傳統文化和典章制度給越南以極大影響,特別是儒家文化,在歷代統治者的倡導下,滲透和支配了越南意識形態的各個領域,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成為越南民眾價值體系的核心。因此,越南屬於中國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的范圍。但儒家文化在越南經過損益、整合和重構,融入了許多本土文化因素,已不單純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翻版。在越南邁向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中,儒家文化的「遺傳基因」有可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起到某種催化、促進的作用,使越南成為亞洲儒家文化圈中繼日本、「亞洲四小」之後又一條升空的小龍。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設置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今越南北部。從此,儒家文化藉助國家政權的力量,通過興辦教育、移風易俗以及組織「使驛往來觀見禮化」等措施開始傳播到越南境內。東漢至三國時期派駐交趾的官吏,如士燮、錫光、任延、馬援等,均以傳播儒家文化為己任,其中士燮的貢獻尤為突出,被當地人民尊為「士王」。越南史籍稱:「我國通詩書,習禮樂,為文獻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豈特施於當時,而有遠及於後代。」這一時期,不少精通儒學的中原士人流入交趾,如經學家劉熙、薛綜等,使儒學的傳播日漸深入。唐朝進一步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經營,全面推行科舉制度,一批著名的中原文人如杜審言、沈亻全期等寓居安南,更使儒風日盛。總之,從秦漢至唐末的一千多年中,由於中國封建王朝在交趾地區推行「教以詩書,導之義」、「俗化交土」、「書同文,行同倫」的文化同化政策,以及中原移民與當地人民的交往融合,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原文化逐漸深入越南,成為越南古代佔主導地位的文化,並且塑造和奠定了越南立國後文化發展的方向。

從文化生態圈的角度看,不同民族而相互鄰近的文化,都是互為環境的。某種環境不僅迫使一個民族接受另一個民族的文化要素,而且促使這個民族主動吸納另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如果說,在公元10世紀前越南接受儒家文化是被動的,那麼公元10世紀越南立國後則是主動積極地吸取中國儒家文化。其原因一方面是經過一千多年中國文化全方位的侵潤,儒家文化已成為越南文化的母體和深層結構,並發展和形成了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結構、政治經濟制度;另一方面是越南歷代封建王朝出於鞏固封建統治、建立統治秩序的需要,主動採納以「治國平天下」為中心任務的儒家文化。因此,越南立國後儒家文化的影響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日益增強,到19世紀封建社會末期已臻於極盛。越南李陳二朝的意識形態是佛儒並重,雖然佛教略占上風,但統治者越來越重視以儒學作為制定朝制和社會制度、維護統治秩序的政治思想理論,開始尊孔崇儒。公元1010年,李聖宗下令在升龍建文廟,塑周公、孔子及先賢之像,四時祭祀。越南有奉祀孔子的文廟,即始於此。仁宗太寧四年(1075年)開科取士,這是越南立國後首次舉行科舉考試,以儒學為考試范圍。隨後設立國子監,作為皇室及官僚貴族子弟學習儒家經典的場所。陳朝時期,科舉更加趨於制度化,分別授予殿試前三名以狀元、榜眼、探花稱號。1253年,陳朝創立國學院,並塑孔子、周公、亞聖像,畫七十二賢像,定期祭祀。同年九月,陳太宗詔諭全國儒士集中到京都國學院,講習「四書六經」。越南史學家黎嵩曾對李陳二朝儒學的發展做過這樣的評說:「李太祖時,聖學不聞,儒風未振。到了李英宗,修孔子之廟,以振文風,籍田有耕,圜法有立,治則評矣。陳太宗設科取士,宰相則擇其賢良,輔東宮則選其德行,陳家基業由此而固。」可見儒學對李陳二朝封建制度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1428年黎利即位,建立黎朝。黎朝統治者從一開始就尊孔崇儒,定律令,制禮樂,設科目,創學校,祀孔子以太牢,確立了儒學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地位。首先是大興儒學教育,形成了更為完備的學校和科舉制度,造就了黎貴淳、阮秉謙等一批著名的儒學家和儒生士大夫階層。與此同時,還按照儒家教義制定了一系列通俗化的法典和條例,用行政手段推行。1663年頒行的《教化四十七條》就是典型的代表:「為臣盡忠,為子止孝,兄弟相以達和睦,夫妻相愛敬,朋友尚信以輔仁,父母修身以教子,師生以道相持,家長以禮立教,子弟各敬父兄,婦人無違父子。」在這里,儒學所具有的道德實踐性、教化性及其調節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發揮。經過自上而下不懈的努力,儒學在越南的影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到黎朝後期,越南社會「其三綱五常及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之術,禮樂文章,一皆稍備」,「風俗文章字樣書寫衣裳制度並科舉學校官制朝儀禮樂教化,翕然可觀」。

到公元19世紀的阮朝前期,儒學在越南的發展已登峰造極。阮朝儒風的興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更為重視系統的儒學教育,除設立國子監外,還對從王室子弟到鄉村兒童的教育都制定了統一的學規、教材、規定凡人民子弟,七八歲就要上學,先讀《忠經》、《孝經》、《小學》、《四書》,再讀《五經》,並大量印行儒家經典著作,供全國百姓學習。二是完全以儒學為指導,頒國策,訂風俗。嘉隆十一年(1812年)頒行的國策內容是:敬天、法祖、親親、體臣、求賢、審官、勤政、愛民、重農、崇儉、禮樂、教化、制民、慎刑、財賦、法度、崇文、奮武、廣言路、固封守、撫邊、柔運。風俗十條內容為:淳人倫、正心術、務本業、尚節儉、厚風俗、訓子弟、崇正學、戒淫惡、慎守法、廣善行。以上內容集中體現了儒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理論之精髓。三是改變過去儒、道、佛三教並試的做法,科舉考試「唯儒一家,別無他教」,並在考試中引入八股制。四是進一步抬高孔子的地位,在全國各大城鎮都建造了文廟,每年春秋定期舉行祭祀,阮朝歷代君主親自參加,儀式頗為隆重。因此可以說,阮朝前期是越南儒風最盛的時期。只是到了1885年,中法兩國簽訂《越南條約》,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之後,越南傳統文化的發展出現斷裂,越南儒學才逐漸衰落。



儒家文化自西漢元封年間開始傳入交趾,到越南阮朝嗣德年間歷時兩千多年,對越南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越南的儒家文化,實際上是儒教化。然而,經過傳播、整合、重構的越南儒學已不再是中國儒教文化的簡單翻版,而是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總的來看,儒家文化在越南的整合和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儒家文化在越南的傳播與整合,使越南形成了一種在內涵和形式上既屬於儒家文化圈,又具有越南特色的古代文化。首先,作為儒家文化傳播載體的漢字,成為越南沿用兩千多年的官方文字,越南學者用漢字撰寫了大量的哲學、宗教、經學、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著作,故漢字又被越南史學家譽為「越南的文化寶庫」。漢字在越南吸收以儒學為主的古代中國文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儒家經典就是用漢字寫的「四書」、「五經」。隨著儒家文化的傳播,漢字的使用日趨廣泛。而且,儒學教育和科舉制度的確立,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必須學習、掌握漢字。因此,古代越南稱漢字為儒字。與中國不同的是,在使用漢字作為正式文字的同時,越南人創造的「喃字」也在一定范圍內使用。「喃字」是以漢字為基礎,依照漢字「六書」中的會意、假借、形聲等造字法,為記錄越語而創制的一種方塊文字。喃字本身即是漢文化在越南傳播、整合的產物。

在越南古代文學藝術作品中,孔孟之道、綱紀倫常是吟詠不絕的主題,其中隱喻和彰顯的倫理道德都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記。被譽為越南最偉大的古典文學名著的《金雲翹傳》揭露、控訴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贊美自由和愛情,然而其主人翁形象卻是按儒家正統觀念來塑造的。越南古代學術更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儒家文化土壤中,使越南成為古代東南亞學術文化最為發達的國家,涌現了一批著名的儒學家或以儒學為指導思想的史學家。黎朝學者黎貴淳僅經學方面的著作就有《四書略解》、《書經演義》、《易經層說》、《春秋略論》、《群書考辨》五部。黎朝史學家吳士連撰寫的《大越史記全書》明顯受到朱子《資治通鑒綱目》史學思想的影響,其據以編纂歷史的原則是辨正閏,明順逆,嚴篡弒之誅,並以上述原則作為判別人物忠奸順逆的依據。在其行文或評論中還極力褒揚尊者、賢者與死節者,對傷風敗俗者則加以譴責。朱子《資治通鑒綱目》扶綱常、植名教的特點在《大越史記全書》中也得到充分體現。

2.隨著儒家文化的傳入,科舉制度作為培養、選拔官員的基本制度在越南發展起來,延續了800餘年。在這種制度下,「知識的佔有與行使權力的權利密不可分,學識的多少成為人們要求國家官職的唯一確實的基礎」。在讀書做官慾望的驅動下,成千上萬的人競奔科舉,學習儒家文化。這對於提高整個越南民族的文化素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同時應該看到,科舉制傳入越南後逐漸演變為一種應用范圍極廣的考試方法,其不同於中國科舉制「唯儒生是考」的重要特點是儒、佛、道三教並試。李朝在1195年首次舉辦儒、佛、道三教考試,陳朝和黎朝都曾多次開三教考試。考試之法在黎朝被推廣到更多的場合,有試僧道(1429年)、試教職(1435年)、試近侍官員(1448年)、免選試(1449年)、試東宮侍講(1467年)、試官員子孫(1475年),甚至還有試宦官的(1739年)。儒、佛、道三教並試反映出佛教、道教在古代越南政治、精神領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越南封建統治者在尊孔崇儒的同時對佛、道二教也相當重視和寬容,這一點與中國一向以儒教為政治、社會的領導中心和精神號召的情形不盡相同。尤其是佛教在越南的影響極為深遠,越南立國初期的丁、前黎和李三朝更是仰仗佛教的支持得以執政,形成「帝與僧共天下」的局面。在越南,即使在儒學地位大大提高之後,對佛教也還是表示了相當大的敬意。在越南歷史上,從未有過中國封建社會曾多次出現的「滅佛」舉動。因此,有的學者認為「越南人最根本的宗教就是佛教」。而儒學在越南主要是作為一種政治倫理和統治綱領發揮作用的。

3.儒家文化在越南的傳播和整合加快了越南社會封建化的進程,增強了越南封建國家的國力。與儒學一道進入越南的還有一整套中國式的社會政治制度和一些重要的經濟制度。中世紀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中國文化,就像一劑強烈的催化劑,大大加快了越南封建社會發展的步伐。與同期中南半島其它國家相比,越南的中央集權較為鞏固,官僚機器運轉自如,國內政局較為穩定,軍隊較為強大,文化教育較為發達,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在東南亞都居於前列。因此,經歷代封建王朝東征西討、滅占婆,並華英、南蟠,國家疆域從立國之初的紅河流域擴展到湄公河三角洲,到18世紀末已控制了大致相當於今天越南的地域。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在積極吸納中國文化的同時,還時時要表明越南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顯示其引以自豪的大越民族主義精神,並不因文化認同而對其文化母國產生民族認同,儒家的忠君愛國思想大大強化了越南的民族意識。黎朝詩人阮的《平吳大誥》即充分反映了這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唯我大越之國,實為文獻文邦。山川之土域既臻,南北之風俗亦異。自丁黎李陳之肇造我國,與漢唐宋元而各帝一方,雖強弱時有不同,而豪傑世未嘗乏。」黎朝大儒黎貴忄享也宣稱:「越邦肇啟,文明無遜於中國。」民族主義精神的高揚即是儒家文化在越南特定歷史條件下被整合、重構的產物。

4.由於越南封建王朝實施「教化」政策,儒家倫理深入民間,在尊崇儒學的社會風氣熏陶下,普通老百姓雖沒有條件學習儒家經典,但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遵循儒家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據西方傳教士的報告,在17世紀交趾支那人民中普遍存在著儒教徒的行為,例如特別的貞節,獨特的居喪行為等。孝被視為百行之先,受到特別推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成為越南民諺。忠孝節義、三綱五常成為家喻戶曉的倫理道德。儒家文化在民間已成為風俗習慣的一部分。

儒家文化對越南的影響是復雜而深刻的。在越南封建社會的前、中期,它加快了越南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越南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但到了越南封建社會後期,儒學所包含的一些消極因素,如壓抑個性、輕視競爭、重義輕利、畏天知命、家庭本位等,已成為束縛社會進步的桎梏。特別是在19世紀阮朝時期,當時世界已進入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近代科學和文化迅速發展,而阮朝卻大興儒學,閉關鎖國,排斥商品經濟和外來的新科學技術,使越南文化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文化。近代,在中國維新派思想家和西方思想的影響下,越南儒生士大夫分裂為維新派和保守派兩大派別。維新派開始公開批判儒學。例如當時流傳的一首詩《悼腐儒》猛烈抨擊了儒學,詩中寫道:

儒呀家喻戶曉死死守儒如何成人?古呀彌漫各地苦苦守古到何時?人家為何天寬地闊?為何咱們在家裡縮作一團?人家為何遠走高飛?為何咱們擠在一起?人家為何是地球之主?咱們為何低頭做奴隸?近現代以來,隨著西方殖民統治的確立和馬列主義的傳播,儒家文化在越南的影響大大下降。儒學所包含的積極因素,如愛國主義、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以義節利等思想激勵了無數仁人志士在國家遭受侵略、民族受到奴役時,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而奮不顧身,前赴後繼,這也是越南作為一個落後的小國始終未能被法國、日本、美國等西方大國征服的原因之一。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作為越南革命指導思想的胡志明思想中的愛國主義和革命道德觀即來源於儒家文化傳統。



作為越南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儒家文化必將對越南的經濟發展、現代化進程產生一定影響。事實上,戰後日本的經濟奇跡,尤其是60、70年代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已表明在儒家文化圈裡實現現代化的現實性和有利因素。作為儒家文化圈中的一員,越南也有可能按類似模式建立起自己的市場經濟並迅速實現現代化。越南官方已提出要按照新加坡模式發展經濟,就說明了這一點。從目前跡象和今後發展趨勢看,儒家文化傳統將有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對越南現代化進程產生影響:

1、儒家集權制和行仁政思想轉換為一種國家導向的發展主義、威權主義政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成為促進越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近30年來東亞一些國家經濟迅速崛起的成功經驗之一是從傳統的儒家文化出發,找到了一種有別於西方自由放任式市場經濟的新經濟模式。儒家愛民如子、實行仁政的思想,在現代條件下的東亞社會中,發展成為實行相對集權、重視政府權力作用的「國家主義」發展模式。新的政治發展理論把這類不同於西方式的市場導向的政體稱為「威權主義政權」。東方威權主義政權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發展中的較高程度的政治穩定,增強社會內聚力,制定宏觀經濟計劃,保證社會公平與福利等。而這種國家導向的發展主義在越南已初露端倪。越南自80年代中期以來,即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越共七大明確提出,越南「實行國家管理下的市場經濟體制」,「形成由國家通過的法律、計劃、政策及其它措施加以管理的市場機制」。從近年來的實踐看,這種既利用市場的「無形之手」來自行調節經濟運行,又注重國家宏觀調控的「有形之手」在必要時進行適當干預的市場經濟模式是比較適合越南國情的,收到了較好的成效。1991~1995年越南國民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2%。與此同時,越南強調堅持共的領導,不搞西方多黨制,注意維護社會的穩定。因此,越南實現了向市場經濟的平穩過渡,避免了在這一劇烈轉換過程中出現社會動盪、經濟混亂。這一點與中國的情況是比較相似的。

2、儒家文化崇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亞洲「四小龍」也正是依靠這種精神力量為工業化創造和積累了必要的資金。節衣縮食,厲行儲蓄,是「四小龍」強化內部積累的重要途徑。而越南自1989年以來為吸引儲蓄一直堅持實行高利率政策,政府按利率比月平均通貨膨脹率高出一個百分點的公式來提高利率,使儲蓄存款急劇增加。其儲蓄率從1990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上升到1994年的24%,儲蓄存款從1990年的10700億越盾上升到1995年的386500億越盾。5年增加了34.2倍,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可貴的資金。

3、儒家文化是一種個性特強的文化,但一個突出的優點是不排他,對於外來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這一點已為亞洲「四小」「天下之寶,一為我用」的對外開放中的「拿來主義」所證實。無獨有偶,越南自1988年頒布被稱為「亞洲最開明的投資法」以來,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到1995年底,越南已批准外資項目1300多個,協議投資額達180億美元。外國資金、技術的大量湧入,有力地促進了越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4、儒家重視教育和「有教無類,機會均等」的傳統在越南轉化為人們對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對人力資源的大力開發,成為人民共同的價值取向和國家、政府的政策目標。因此盡管越經濟落後且經歷長期戰亂,但其國民受教育程度在東南亞國家中是比較高的,有一支素質較好的勞動力大軍。現在,越南已形成包括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內的教育體系,全民識字率達85%。越南已成為亞洲國家中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這種重視教育的傳統對提高勞動力素質和引進先進科學技術起了重要作用,並將繼續成為越南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越南的現代化進程、經濟發展模式將與儒家文化發生怎樣的關系,現在還難下結論但可以預料,越南會找到一種經濟發展模式也許是把市場經濟的優勢與本國傳統文化的長處結合起來的模式。越南有可能按「國家管理下的市場經濟模式」實現其現代化。(文章來源:國學復興網,作者:劉稚)

10. 油管五常是什麼梗

指在油管上吵架了印度、韓國、土耳其、波蘭、越南五國網友。

油管五常指的是一個外國視頻網站YouTube(油管)上的以上五國的網友,這五個國家的網友經常在油管上吵架;

五國網友各自都覺得自己扮演的是正義的角色,他們就像是油管上的警察、執法者到處出擊,所以被人稱為「油管五常」。

油管的由來:

2005年情人節,YouTube成立,油管即英文Youtube的諧音,前面的You跟「油」發言相同,tube中文就是管道的意思,所以人們詼諧的稱為油管。

油管由查德·賀利(CHAD HURLEY)、陳士駿(STEVE CHEN)、賈德·卡林姆(JAWED KARIM)等3名PAYPAL前雇員創辦。

失業並負債的陳士駿和賀利在車房構思網上影音共享大計,並找來卡林姆幫忙,YouTube就此誕生。

其創辦原意是為了方便朋友之間分享錄影片段,後來逐漸成為網民的回憶儲存庫和作品發布場所。

閱讀全文

與越南人如何看待五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印尼做工有多少薪水 瀏覽:805
義大利時裝設計游學學院哪裡好 瀏覽:905
義大利文醋怎麼寫 瀏覽:347
中國軟科學怎麼樣 瀏覽:832
中國首個芭蕾舞訓練營在哪裡 瀏覽:954
胡志明市哪裡有越南沉香 瀏覽:574
義大利人吃花粉過敏怎麼辦 瀏覽:749
生活在義大利怎麼樣 瀏覽:478
華友鈷業與青山在印尼怎麼樣 瀏覽:366
伊朗最漂亮的油多少錢 瀏覽:802
以色列為什麼打擊伊朗軍事目標 瀏覽:971
伊朗哪個城市被轟炸 瀏覽:625
自作多情義大利文怎麼說 瀏覽:625
印尼巴淡島做一次spa多少錢 瀏覽:309
順豐英國倫敦服務點在哪裡 瀏覽:446
印尼普頓外匯所面臨什麼情況 瀏覽:499
中國電信光貓lot在哪裡找 瀏覽:876
pr是義大利哪個大區的縮寫 瀏覽:850
反映印度女性地位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31
印尼巴士模擬器怎麼變成中文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