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史上獨立封建的國家有哪些
原始部落式的國家:萬春國,野能國
越南獨立後單方自稱:大瞿越國,大越國,大虞國,越南國
越南獨立後中國各朝代稱其為:安南國,越南國。
曾對抗中原皇朝的勢力:二征夫人
曾稱帝但無國號的家族:梅叔鸞一系,吳權一系,莫登庸一系(曾篡黎氏大越正統)
不屬於越南歷史意義的國家但越南強硬說是他們的:南越國(趙佗哪裡人大家都清楚)
傳說中的越南古國:文郎國(越南自稱此國與中國劃長江為界,長江以南都是文郎國的)
非交趾九真部落聯盟民眾後代建立的國家:甌雒國(被秦滅後逃亡交趾九真的三星堆蜀人),梅叔鸞(據說梅是「昆侖奴」,也就是非洲黑人或者東南亞棕黑人種),林邑國(占婆人)
另外岱儂人(現在被中國歸類為壯族)儂智高建立的大歷國和南天國也牽涉部分越南歷史(儂智高活躍於中越邊界)
『貳』 越南是中國的嗎 m.
越南在先秦時期由交趾和九真兩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今越南京族和芒族的祖先)活動於今越南北部,秦征南越後在南越地區分三郡,交趾九真並入象郡,越南北部這時開始屬於中國,當時的越南中部是占婆人(今越南占族)的活動范圍,南部是高棉人(柬埔寨主體民族)的活動范圍。秦滅亡後秦將趙佗(也叫尉陀)當時駐守嶺南(廣東廣西海南和越南北部),形成了割據勢力(南越國),和新建立的漢朝時和時戰,和時稱王,戰時稱帝,直到漢武帝時期南越國被漢朝滅了,漢朝在越南北部交趾九真人地區設交趾郡和九真郡,在今越南中部占婆人活動范圍建立了日南郡,到了東漢時期占婆人因漢朝官吏欺壓反抗東漢獨立出去,建立了林邑國(後來也有記載改稱占婆國,占城國),所以越南中部屬於中國的時間很短,西漢並入中國,東漢就獨立出去了;至於越南北部,從秦滅南越開始一直到五代十國趁當時中國分裂也趁機分裂出去(分裂前是五代十國南漢政權的一個節度使,叫靜海軍節度使),後建立大瞿越國,宋朝的統一是不徹底的……河套(屬西夏),幽雲十六州(屬遼),靜海軍節度使(屬大瞿越)三處沒能收回,從此越南北部從中國獨立出去(明成祖期間曾一度收回中國,不過也就很短暫的十幾年,明成祖過世後又被他們再次獨立出去),直至法國人打進越南並和中國發生清法戰爭後,中國和越南連藩屬關系都斷絕了;至於今越南南部地區從來就不曾屬於中國,是高棉人建立的真臘國(柬埔寨前身)地盤。越南北部從五代十國獨立出去之後一直對外侵略性擴張,向北和中國各朝代時戰時和(基本上都是越南勝多負少,但不管勝負,戰後都怕中國報復又給中國朝廷寫檢討稱臣納貢),向西侵吞哀牢國(今寮國)領土,向南把今越南中部的占城國給滅了,然後繼續向南侵吞了真臘國在今越南南部的領土,侵佔那麼多別人的土地才形成現在越南的版圖;別看越南在近代被法國日本美國中國那麼多國家打得那麼可憐,其實古代越南就是一個侵略性很強的國家,北宋時越南有一次侵入中國殺人一點都不手軟,當時在今欽州北海南寧三座城市都被越軍佔領並屠城了,如今他們的教科書都是說被中國侵略他幾千年(誇張了,也就是從秦開始到五代十國)而仇視中國(比給他們帶來毒氣彈的美國更討厭中國),其實一個有國家制度(地方郡縣制,中央三公九卿制)的封建國家(秦)統治一個原始部落談不上侵略,只能說是同化並入,倒是他們後來獨立出去更顯得他們更不忠不仁,就像現在灣灣一樣。
『叄』 越南歷史的原始時代
在原始時期,越南國土上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在諒山省的平嘉發現猿人牙齒、清化省的度山發現舊石器時期的工具。到中石器時期及新石器時期,北部地區出現過數種文化遺址,如「和平文化」(在和平省)、「北山文化」(在諒山省北山)等,當時的先民利用石器、竹木器、陶器等物品,從事狩獵及採集。但因這些文化的相關文物出土量少,未能全面反映當時狀況。南部地區的東那江下游,曾於新石器時代後期與金屬時代之間,出現聚落、作坊及墓葬遺址共80處,被命名為「新石器時代後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4500至2400年之間。該文化使用大量石器,主要是實用、裝飾性不高的器物。
到大約公元前600年至公元1世紀,越南處於金石時代,出現「東山文化」。它的出土遺物數量多,種類繁富,有銅器、陶器、玉器、石器、水晶、鐵器、木器等。東山文化大量使用銅,例如製作銅鼓作為樂器,以及利用銅制農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東山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航行技術,用劃艇航行本土,並有較大型的船隻,輔以天文知識作遠航。
遠古時期居於越南北部的民族,為雒越人(又作駱越)。越南上古史學家陶維英認為,東山文化就等同是雒越人的文化。在雒越社會,有「雒王」、「雒侯」等作為部落領袖,並有簡單的農業方式,就是依循潮水漲退,墾地栽種。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指出,雒越人早在舊石器時期就生活在紅河流域,到東山文化時代,已從原始族群過渡為氏族公社的階段。
『肆』 百越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如今,我們提到“百越”的時候,總會有些茫然。這個名詞遠不像“匈奴”、“突厥”那樣讓人覺得清晰、具體。提到它,總會有很多問題湧出來,比如,百越是一個民族嗎?或者百越是一百種越人的統稱?這個讓人聽起來很古老、很混亂的名稱到底具體指什麼呢?
原始時期,百越人也建立過燦爛的文化,比如河姆渡文明、良渚文明就都屬於百越人的傑作。此外,有句詩歌你一定熟悉,但是你未必知道它是百越人創作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秦朝,秦始皇曾經三次對百越作戰,結果當然是大獲全勝。中央政府在百越之地設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郡下又設縣,算是將百越之地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
兩千多年過去以後,蠻荒的百越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最發達的地區——長三角、珠三角和東南沿海諸省。這不能不說是滄海桑田啊。
『伍』 請問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在我國古籍中的古稱分別都是什麼
越南——安南
菲律賓——呂宋
馬來西亞——柔佛 / 馬六甲
汶萊——泥國
朝鮮 / 韓國:Korea
中國古稱:樂浪 / 高句麗 / 百濟 / 新羅 / 高麗
來源:漢朝設置樂浪郡。公元4世紀時,在今天的朝鮮半島上建立了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個國家。其中高句麗本來是中國的民族,因為搶地盤,打不過鮮卑族著名的慕容家族,被慕容氏趕出國門,流放到朝鮮半島北部。高麗為高句麗的簡稱(但高句麗與高麗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王國,國號「高麗」,並於936年統一了朝鮮半島,高麗王國歷時近500年,為各國所熟知,所以至今外文名稱音譯仍為 Korea(高麗)。1392年,高麗三軍都總制使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定國名為「朝鮮」,意為清晨之國、朝日鮮明之國或晨曦清亮之國。《東國輿地勝覽》一書說:「國在東方,先受朝日之光輝,故名朝鮮。」朝鮮語中朝字讀作Zhao,今轉讀成Chao。
在漢朝,如今的韓國地區,分布著三個原始部落,為「三韓」,即馬韓、辰韓和弁辰(弁韓)。1897年2月,朝鮮國王高宗宣布改國號為「大韓帝國」。不過這個「大韓帝國」很短命,在1910年就被日本廢除了,又改回「朝鮮」。
日本:Japan
中國古稱:扶桑 / 倭奴 / 東夷 / 海東 / 東洋 / 東瀛
來源:古代中國人認為日本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故常以「扶桑」來表示,《淮南子》中就有「日朝發扶桑,入於落棠」語句。日本最初的文明實際上起源於中國文明,中國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關於日本的記載。戰國時代,中國最早稱日本為「倭」,如古地理書《山海經·海內北經》說:「蓋國在矩燕南、倭北、倭屬燕。」 這說明當時中國人僅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東漢班固撰寫的《漢書·地理志》才明白地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另據范曄《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後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到隋唐時,始稱「日本」。《舊唐書·東夷傳》中將「倭」 與「日本」分列並敘,還對改稱日本作了說明:「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舊唐書·日本國傳》載明:「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Japan 是英語「漆器」的意思,是西方對它的稱呼。
越南:Viet Nam
中國古稱:甌越 / 占婆 / 林邑 / 環王 / 占城 / 交趾 / 安南 / 南越
來源:公元前3世紀後半葉,在紅河三角洲建立甌雒國,由甌越和越兩個部落合並而成。中國史書上的占婆(又稱林邑、環王、占城等),是越南史上的古國。漢朝設置交趾郡。唐朝設安南都護府。五代時從中國獨立出來。1054年李朝改國名為大越。以後幾個王朝稱為安南或大越。1802年阮福映稱帝,改國號為南越。1803年清政F改安南為越南。1804年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之名便始於此。越南族就是中國的京族。
寮國:Lao
中國古稱:堂明 / 南掌 / 寮國
227年,堂明王遣使拜訪東吳。1353年,琅勃拉邦的孟斯瓦王子法昂在真臘幫助下,統一寮國全境,建立了以佬族為主體的封建國家——瀾滄王國。明代永樂二年,瀾滄國獲得中國的承認,封為「寮國宣慰司」,史稱南掌。國內第一大民族寮國族(又稱「老龍族」,中國稱其為「寮人」)佔全國總人口1/3以上,以族為國名。
柬埔寨:Cambodia
中國古稱:扶南 / 真臘 / 吉蔑 / 甘孛智 / 澉浦只
來源:元代稱「甘孛智」,明代轉音為「柬埔寨」,為「山地之國」。
泰國:Thailand
中國古稱:墮羅缽底 / 暹羅
來源:公元6世紀,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第一個國家,墮羅缽底國。「泰國」泰語中為「自由國度」,「泰族」為「自由人民」。泰族就是中國的傣族。
緬甸:Myanmar
中國古稱:撣國 / 驃國 / 蒲甘
來源:撣國,驃國,蒲甘,都是宋以前中原對它的稱呼。公元1106年,緬使隨大理使節到宋,宋鑒於緬甸山川遙遠,道路阻隔,因此稱為「緬」,又因中緬邊區一帶稱山間谷地為「甸」,「緬甸」即其合稱。
馬來西亞:Malaysia
中國古稱:柔佛 / 馬六甲
來源:Malay 是亞歐大陸最南端的半島。生活在這個半島上的人,又稱為 Malay 人。後來把整個東南亞的所有群島,統稱 Malay 群島。柔佛為 Malay 半島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 Malay 半島的大部分。1963年,Malay,與加里曼丹島上的沙撈越和沙巴地區,共同組成了一個聯邦國家,就叫 Malaysia。
新加坡:Singapore
中國古稱:淡馬錫 / 星洲
來源:公元8世紀,這個海盜猖獗的海島曾叫Temasek(淡馬錫)。Temasek,爪哇語「海市」之意,由於季節的影響,海運的船舶經常雲集在此,所以逐漸成為一個船舶停泊的商埠。
傳說,蘇門答臘室利佛逝王國的一位王子,為了尋找理想地點建立新城市來到淡馬錫。在潔白的沙灘上,王子突然看見一隻從未見過的怪獸向他致意後急弛而去。這怪獸紅身、黑頭、白胸,雄健敏捷。王子很喜歡,便問隨從:「那是什麼動物?」隨從信口答到:「獅子。」王子十分高興,認為這里是吉祥之地,便決定在此建都,並取名「獅城」。在樊文中,Singa 意即「獅子」;pore 意即「城堡」。
菲律賓:Philippines
中國古稱:呂宋
來源:菲律賓群島的主島就是呂宋島。1543年,西班牙佔領了這里,便以西班牙國王 Philippe 的名字命名。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中國古稱:爪哇 / 三佛齊
來源:爪哇和三佛齊都是印度尼西亞最著名的古國。Indonesia,希臘語中「大海上的群島」,意為「千島之國」。
印度:India
中國古稱:婆羅多 / 身毒 / 天竺 / 信度 / 忻都
來源:古印度,一個名叫「婆羅多」的國王建立起一個國家,於是把這個國家命名為「婆羅多」。古印度人以「信度」一詞表示河流。這條河就是著名的印度河。後來「信度」這個地名所指的范圍不斷擴大,從印度河流域開始,又包括恆河流域,漸漸的席捲整個南亞次大陸。我國用「印度」這個詞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書中載:「譯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歸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印度」。
不丹:Bhutan
自稱:竹域
中國古稱:主域 / 布嚕克巴
來源:不丹的梵文意思為「西藏終端」。自稱為「竹域」,意為「神龍之國」
斯里蘭卡:Sri Lanka
中國古稱:錫蘭
來源:Sri 是該國的自稱,即「神聖」之意,Lanka 是「光輝燦爛」之意。
伊朗:Iran
曾用名:Persia 波斯
中國古稱:安息
來源:古代 Aryan (雅利安人)從東遷往波斯,占據了伊朗高原或其東南部地區,並在這兒創造了古代文明。古希臘、古羅馬將這片地區稱為 Aryana ,意為「雅利安人的地區」。Iran為其轉音。Persia(波斯帝國)是伊朗歷史上最顯赫的一個帝國。(其實 Persia 並不單只是一個國家,而是許多不同的朝代,都被稱為 Persia 。)
俄羅斯:Russian
曾用名:КИЕВ Росс 基輔羅斯 /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蘇聯
中國古稱:羅剎
來源:9世紀下半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瑞典諾曼人在東斯拉夫人地區建立基輔羅斯大公國。斯拉夫人把來他們稱為 Varangians 或者 Rus意思是商人。這個詞起源於古諾曼語 ruotsi,意指「劃獨木舟的人」,後來為斯拉夫人所採用。元朝稱俄羅斯為「羅斯」或「羅剎國」。蒙古人在拼讀俄文 Rocia 時,在字母R前面加了一個母音,所以 Rocia 就成了 Oroccia。清朝時期,Oroccia 轉譯成漢語時就成了「俄羅斯」。蘇聯曾是俄羅斯最強大的歷史時期。
西班牙:Spain
中國古稱:佛郎機(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稱)
來源:西班牙最早是迦太基的殖民地。這里野兔出沒,迦太基把野兔叫做 spa(腓尼基語 Shaphan)。漸漸的,轉換成 Spain。
葡萄牙:Portuguese
中國古稱:佛郎機(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稱)
來源:葡萄牙最早的城市 Oporto 波爾圖的名字演變而來的,本來翻譯成波秋歌更為恰當
義大利:Italy
中國古稱:大秦
來源:古希臘人殖民到亞平寧半島的普利亞地區附近後,把這里的維圖利部落稱為 Italoi。後來羅馬人沿用了這個名稱,拉丁語 ltalia,並用它作為義大利半島上很多部落的共同稱呼。
『陸』 越南在秦朝時是屬於我國的,那他的歷史也有關於秦朝的嗎
「越南」的意思是百越之南。其實上很早我們國家對於越南就已經有記錄了。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就平定了嶺南百越族聚居地,設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和南海分別在今天的廣西、廣東,象郡包括今天的廣西東南部和越南北部、中部。
在中國史書上,越南相關事務往往只是一筆代過,與中國交戰的越南將領,由於級別太低,名字很少被記載。但對越南來說,中國是最重要、最強大的鄰居之一,中越關系在越南歷史上十分要緊
『柒』 越南人是50萬南下秦軍的後代嗎
越南人的祖先是住在紅河流域下游的原始部落意思聯盟「交趾-九真」!中國戰國末年,四川的蜀國被秦國滅了,王子蜀泮逃到那邊,做了部落聯盟的首領(據越南歷史說他自封「安陽王」),是最早從中國移居越南的例子,後來秦軍南下也遷移了不少人口進越南,秦亡後,駐留嶺南的秦軍在趙陀的帶領下建立了南越國(此越非彼越),把蜀泮的地盤納歸南越國,這時應該也遷移很多中原人口進越南,南越國被西漢滅亡後,越南一直被中原皇朝統治直到南漢(五代十國之一)時期吳權在越南北部建立政權這段時間,當地都是由中原朝廷派駐官吏,當然都有很多中原人遷移到那裡,至於說越南人是50萬南下秦軍的後代,這說不過去!因為從戰國到五代十國,一直都有中原人遷居越南,怎麼唯獨秦軍是他們的祖先?只能說他們的祖先是當地土著交趾九真人和南下遷居的中原人混血的後代,現代越南主體民族京族(占越南86%人口)或多或少都有中原人的血統,但越南有一個少數民族叫芒族,可能保留更多越南原始血統!
『捌』 現代原始部落查莫羅人,他們的穿戴和生活習俗是怎樣的
自從步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衣食住行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不過在世界的某些小角落仍然有一些堅持原始生活的部落,比如現在依然居住在關島的查莫羅人,他們的生活又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査莫羅這樣的傳統部落也逐漸發生變化,很多傳統習俗也慢慢消失,這種進步也說不上是好是壞,但是大部分文明的進步一定會淘汰一小部分文明,這是歷史前進的規律也是必要的條件。
『玖』 了解一下越南的歷史,古代史與中國的關系
越南古代史
在現今越南的國土上,曾發現古猿人的遺骸,以及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其中有著名的和平文化(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和北山文化(新石器早期)。根據對考古發掘材料的研究,自遠古以來,在越南的土地上就有原始人類在生息繁衍。越南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印度尼西亞人和美拉尼亞人,其後裔是占人和長山山脈中的昧人(摩依人)。但今天越南的主體民族越族的直接祖先,則是起源於「百越」族的一個分支—雒越。雒越人在中國秦代之前的很長時間里就居住在現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越南古籍中曾有「文郎國」、「甌雒國」的記載,反映,反映的是傳說中古代雒越人原始部落社會的一些情況。在越南北部居住的雒越人經歷了由原始部落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度階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原,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前214年,秦始皇出兵平定嶺南「百越」族聚居地,設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其中的象三郡就包括了今天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此後的一千多年間,今天越南北部一直在中國封建王朝的管轄之下。
秦末,中國封建官吏趙佗割據嶺南,建「南越國」。前111年,漢武帝功滅「南越國」,在其地設置九郡,其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亦相當與今天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三國時期,其地又稱「安南」。
唐朝衰亡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安南地區的封建勢力乘機割據稱雄。公元939年,安南人吳權趕走中國官吏,自立為王。吳權死後,安南地區又出現「十二使君」(即12個封建主)的割據紛爭。公元968年,安南人丁部領削平「十二使君」,統一安南,建「大瞿越國」,隨後派遣使者攜帶方物向中國北宋王朝請封,宋太祖封丁部領為檢校太尉、交趾郡王,將越南視為「藩屬」。學術界一般將公元968年丁部領建「大瞿越國」作為建立自主的封建國家的開始。此後,越南先後經歷了前黎朝(980~1009年)、李朝(1010~1225年)、陳朝(1225~1440年)、胡朝(1400~1407年)、後黎朝(1482~1784年)、西山朝(1788~1802年)、阮朝(1802~1885年)等封建王朝。1802,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開國皇帝阮福映依慣向中國清朝請封。清朝於次年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這是「越南」作為國名的開始。19世紀下半葉,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1945年,越南人民取得「八月革命」的勝利,9月2日,越南宣告獨立,越南民主共和國誕生。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改稱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拾』 越南歷史上的最大版圖,真的幾乎和我國劃江而治嗎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延續至今的驕傲,五千年的積累讓中國矗立於世界的頂點。沒有歷史的國家是可悲的,不尊重歷史的國家是可恥的。一個國家歷史車輪走過的軌跡越長,證明國家文化沉澱越深。要是篡改歷史就是帶有目的性的誹謗,就是無恥。而這一點,除了日本以外,越南絕對是其中佼佼者。縱觀越南的歷史竟被篡改的體無完膚,寫成了抵抗中國侵略史。
長期來看,越南一直處於割據狀態或是中國附屬國的狀態。這一狀態一直延續近千年,後期越南確實取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但是已經是宋朝末年。宋末時期朝廷軟弱無能,對於周邊地區的侵擾已經無力反抗,更何況是阻止存在外心的地區取得獨立。939年,越南吳權借機稱王,吳權在越南的歷史上被稱為獨立的英雄。968年,越南取得了真正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