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白皮書多少錢一平

越南白皮書多少錢一平

發布時間:2022-05-03 01:22:39

㈠ 越南現在的現役軍人一共是多少人 包括海陸空

據越南2009年公布的防務白皮書,越南約有45萬現役軍人和500萬儲備軍人。

㈡ 關於南沙群島的資料

我來個短一點的能讀懂的:
南沙群島:我國南海四大群島中位置最南、島礁最多、散步最廣的群島,屬海南省。主要島嶼有太平島、南威島、中業島、景宏島等 。位於我國最南段

㈢ 亞洲新興經濟白皮書是指哪個國家

亞洲新興經濟體主要是指亞洲以中國、印度、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由於今年來經濟增長快速被成之為新興的經濟體。

㈣ 越南人民軍的國防政策

越南人民軍經過歷時共長達數十年的解放戰爭、國內戰爭,邊境戰爭,以及對柬埔寨和寮國的軍事干涉行動之後,現在全力投入到保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任務中。2000 年,越南繼續根據其面臨
的安全形勢和未來高技術戰爭的特點研究調整軍事戰略,實行「積極防禦」軍事戰略:以美國全球范圍的潛在敵人,以「對越構成威脅的周邊大國」為地區主要作戰對象;以保衛領土主權完整和社會主義制度為基本戰略目標;以積極應付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堅決抵制「和平演變」為軍事戰略方針;以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三種武裝力量相結合,點面結合,中小規模的集中進攻與廣泛擊敵相結合的作戰模式,以武裝力量為主體,發揮全面抗敵的作用,建立「區域防禦」體系為戰略手段。為此,越軍全軍展開了全面的正規化建設和基本軍事訓練,以適應新時期軍隊建設的需要。 越南鞏固和加強以人民武裝力量為骨乾的全民國防和安全事業,將國防與安全相結合,不斷完善軍事法規體系,把越南共產黨關於建設全民國防的主張和政策體制化。加強共產黨對軍隊、公安和國防安全事業的領導,加強國家對國防和安全系統的管理。充分發揮全民和政治系統的綜合力量,逐步增加國防和安全潛力,建立穩固的全民國防基礎。
堅持國防與經濟緊密結合,強調鞏固國防和發展經濟是越南的兩大戰略任務,在目前和平狀態下,要優先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1986年越南共產黨開始推行經濟改革。1994年1月,越南共產黨正式樹立起建設一個工業化和經濟現代化國家的目標。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的變化反應出越南經濟改革的成果,這個比重從1987年的40.6%降至2004年的21.8,工業從28.4%上升至40.1%,服務業從 31.1%上升至38.2%。亞洲發展銀行的數據顯示,1987年時,越南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6%,但是在2000至2004年間平均增長7.2%。經濟的增長為軍事現代化提供強大的動力。越南在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大對國防建設的投資比重,根據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逐步提高軍隊的現代化水平,提高武裝力量戰鬥力的綜合質量。
堅持爭取外援與積極發展本國國防工業相結合,不斷提高部隊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強調在從國外購進大量先進裝備的同時,積極發展本國的國防工業,自行研製各種武器裝備。在80年代時,越軍的大部分裝備都是由前蘇聯作為軍事援助供應,每年平均約15 億美元,但是到1987年時,這種援助最終停止。但是俄羅斯通過對外軍售繼續向河內供應武器。其它軍事裝備供應渠道還包括捷克共和國、印度、法國、波蘭、斯洛伐克和烏克蘭。白俄羅斯的一些公司和中國的北方工業公司在河內都設有代表處,朝鮮向俄羅斯出售過飛毛腿地對地導彈和「蛟」級小型潛艇。比利時、德國、新加坡、韓國和英國也開始向越南的國防市場滲透。以色列也向越軍出售過裝備。堅持國防與外交相結合。強調奉行「多交友、少樹敵」的和平、務實外交路線,主張通過和平協商解決爭端,堅持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為經濟和國防建設創造安全的外部環境。越南在 1995年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和與美國關系正常化,使得越南軍力的增長未給其它國家帶來恐慌。堅持建設由常備軍、預備役部隊、民兵自衛隊和公安力量組成的武裝力量。重點建設一支革命化、精銳化、正規化、逐步現代化的人民軍隊和人民公安;同時建設強大的預備役部隊,以便在發生戰事時能及時為常備軍補充兵員。強化軍隊的對外對內雙重職能。對外,抵禦侵略,捍衛國家獨立、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內,反顛覆,保衛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維護政局穩定;挫敗各種旨在損害國家建設發展事業的陰謀破壞活動,確保社會秩序穩定與安全。 80年代後期,隨著地區局勢的緩和特別是沿著中越邊境局勢的緩和,加上越南突出發展經濟和實施地區合作,越南失去了俄羅斯的經濟和軍事援助,越南難以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提出精簡整編,裁減人員。此次整編的特徵是減少對常規陸軍的依賴,同時加強對海軍和空軍的建設。
越軍裁軍工作從1987年開始。最初,越共六屆二中全會決定裁軍40萬人,約占陸軍總額126萬的1/3。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估計,1993年,越軍現役為48.4萬人,准軍事部隊為500萬人,後備役部隊為300-400萬人。陸軍總人數從1988年的110萬人削減至1993 年的41.2萬人。海、空軍人員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其地位、質量和條件得到了提高和改善。海軍人員佔全軍總兵力的比例由6%上升到9%。空軍人員所佔比重由原來的3.5%提高到6%。
越軍在裁減部隊的同時增加國防預算。1992年,越南國民大會和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同意增加國防預算,極大推動了軍事現代化進程。國防預算在1993年再次增長,據當地一家情報機構在內部文件稱,越南1993年國防預算是3.05億美元,到1994年就增長到4.35億美元,增幅達49%。1995年時,前越共總書記杜梅公開支持建設強大的海軍以更高保護越南的「主權、國家利益和海洋自然資源」。在越南,雖然所有軍事方面的統計數字仍屬國家絕密,但2004年的《國防白皮書》稱,2004年越南國防預算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即11.5億美元左右,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其公開發表的資料中所提供的1998年的百分比相同。然而,總部設在英國的國際戰略研究所估計,2004年越南的國防開支為 31.7億美元,2005年為34.7億美元,增幅為9.5%,是河內所提供數字的3倍。據駐越南河內的一架機構推測,越南目前可能每年采購價值3億至4 億美元的裝備。

㈤ 國防白皮書的相關介紹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6日在北京發表《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陸軍機動作戰部隊和海、空軍人數。陸軍機動作戰部隊包括18個集團軍和部分獨立合成作戰師(旅),現有85萬人。海軍現有23.5萬人,空軍現有39.8萬人。
總員額為230萬的中國軍隊,是當今世界上人數最多的軍隊。「中國地域廣闊,軍隊保持適度規模完全必要。」參與白皮書撰寫的軍事專家張露說,「中國軍隊會繼續在精幹、聯合、多能、高效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白皮書介紹,陸軍主要擔負陸地作戰任務,包括機動作戰部隊、邊海防部隊、警衛警備部隊等。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陸軍積極推進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加快發展陸軍航空兵、輕型機械化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加強數字化部隊建設,逐步實現部隊編成的小型化、模塊化、多能化,提高空地一體、遠程機動、快速突擊和特種作戰能力。集團軍由師、旅編成,分別隸屬於7個軍區。沈陽軍區下轄第16、39、40集團軍,北京軍區下轄第27、38、65集團軍,蘭州軍區下轄第21、47集團軍,濟南軍區下轄第20、26、54集團軍,南京軍區下轄第1、12、31集團軍,廣州軍區下轄第41、42集團軍,成都軍區下轄第13、14集團軍。
海軍是海上作戰行動的主體力量,擔負著保衛國家海上方向安全、領海主權和維護海洋權益的任務,主要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航空兵、陸戰隊、岸防部隊等兵種組成。按照近海防禦的戰略要求,海軍注重提高近海綜合作戰力量現代化水平,發展先進潛艇、驅逐艦、護衛艦等裝備,完善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裝備體系,提高遠海機動作戰、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增強戰略威懾與反擊能力。海軍現有23.5萬人,下轄北海、東海和南海3個艦隊,艦隊下轄艦隊航空兵、基地、支隊、水警區、航空兵師和陸戰旅等部隊。2012年9月,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中國發展航空母艦,對於建設強大海軍和維護海上安全具有深遠意義。
空軍是空中作戰行動的主體力量,擔負著保衛國家領空安全、保持全國空防穩定的任務,主要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達兵、空降兵、電子對抗等兵種組成。按照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空軍加強以偵察預警、空中進攻、防空反導、戰略投送為重點的作戰力量體系建設,發展新一代作戰飛機、新型地空導彈和新型雷達等先進武器裝備,完善預警、指揮和通信網路,提高戰略預警、威懾和遠程空中打擊能力。空軍現有39.8萬人,下轄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7個軍區空軍和1個空降兵軍。軍區空軍下轄基地、航空兵師(旅)、地空導彈師(旅)、雷達旅等。
第二炮兵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由核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作戰保障部隊等組成。按照精幹有效的原則,第二炮兵加快推進信息化轉型,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武器裝備自主創新,利用成熟技術有重點、有選擇改進現有裝備,提高導彈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完善核常兼備的力量體系,增強快速反應、有效突防、精確打擊、綜合毀傷和生存防護能力,戰略威懾與核反擊、常規精確打擊能力穩步提升。第二炮兵下轄導彈基地、訓練基地、專業保障部隊、院校和科研機構等,裝備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和長劍巡航導彈。
白皮書說,武警部隊平時主要擔負執勤、處置突發事件、反恐怖、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建設等任務,戰時配合解放軍進行防衛作戰。武警部隊依託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立完善從總部至基層中隊的三級綜合信息網路系統,發展部隊遂行任務急需的武器裝備,開展針對性訓練,提高執勤、處置突發事件、反恐怖能力。武警部隊由內衛部隊和警種部隊組成,內衛部隊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總隊和機動師,警種部隊包括黃金、森林、水電、交通部隊,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列入武警序列。
民兵是不脫產的群眾武裝組織,是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
中外軍隊聯演聯訓
人民解放軍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方針和戰略互惠、平等參與、對等實施的原則,與外國軍隊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軍兵種的雙邊多邊聯演聯訓。2002年以來,人民解放軍依據協議或約定與31個國家舉行了28次聯合演習、34次聯合訓練,對於促進政治軍事互信、維護地區安全穩定和加強軍隊現代化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機制化發展。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已共同舉行9次雙邊多邊聯合軍事演習。從2005年開始,舉行具有戰略影響、戰役層次的較大規模「和平使命」系列聯合軍事演習,包括「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和平使命—2007」上合組織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和平使命—2009」中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和平使命—2010」上合組織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和平使命—2012」上合組織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演習震懾和打擊了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提高了上合組織成員國共同應對新挑戰、新威脅的能力。
海上聯演聯訓不斷拓展。中國海軍連續參加在阿拉伯海由巴基斯坦舉辦的「和平—07」、「和平—09」、「和平—11」多國海上聯合演習。中俄兩國海軍以海上聯合保交作戰為課題,在中國黃海海域舉行「海上聯合—2012」軍事演習。中泰兩國海軍陸戰隊舉行「藍色突擊—2010」、「藍色突擊—2012」聯合訓練。中國海軍結合艦艇互訪等活動,與印度、法國、英國、澳大利亞、泰國、美國、俄羅斯、日本、紐西蘭、越南等國海軍舉行通信、編隊運動、海上補給、直升機互降、對海射擊、聯合護航、登臨檢查、聯合搜救、潛水等科目的雙邊或多邊海上演練。
陸軍聯合訓練逐步深化。2007年以來,中國陸軍與外國陸軍多次舉行聯合訓練。與印度陸軍舉行「攜手—2007」、「攜手—2008」反恐聯合訓練,與蒙古國陸軍舉行「維和使命—2009」維和聯合訓練,與新加坡舉行「合作—2009」、「合作—2010」安保聯合訓練,與羅馬尼亞陸軍舉行「友誼行動—2009」、「友誼行動—2010」山地部隊聯合訓練,與土耳其舉行陸軍突擊分隊聯合訓練。中國陸軍特種部隊與泰國陸軍特種部隊舉行「突擊—2007」、「突擊—2008」和「突擊—2010」反恐聯合訓練,與印度尼西亞特種部隊舉行「利刃—2011」、「利刃—2012」反恐聯合訓練,與巴基斯坦特種部隊舉行「友誼—2010」、「友誼—2011」反恐聯合訓練,與哥倫比亞特種作戰部隊舉行「合作—2012」反恐聯合訓練。2012年11月,與約旦特種部隊舉行反恐聯合訓練,與美國陸軍舉行人道主義救援減災聯合室內推演。
空軍聯合訓練取得進展。2011年3月,中國空軍聯訓分隊與巴基斯坦空軍舉行「雄鷹—1」聯合空戰訓練。10月,中國與委內瑞拉空降兵舉行「合作—2011」城市反恐聯合訓練。2011年7月、2012年11月,中國與白俄羅斯空降兵分別舉行「神鷹—2011」、「神鷹—2012」聯合訓練。
衛勤聯合訓練穩步開展。2009—2011年,人民解放軍醫療隊先後赴加彭和秘魯舉行「和平天使」人道主義醫療救援聯合行動,赴印度尼西亞參加東盟地區論壇救災演練。2012年10月,人民解放軍衛勤分隊與澳大利亞、紐西蘭軍隊舉行「合作精神—2012」人道主義救援減災聯合演練。

㈥ 中國南海地區有哪些島嶼有機場!

南沙群島是我國南海四大群島中分布最廣,位置最南的群島,位於北緯4度到11度30分和東經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間,有230多個島嶼、礁灘和沙洲,南北長500多海里,東西寬400多海里,總面積24。47萬平方海里,現屬海南省轄區。南沙群島地處熱帶,漁業資源特別豐富,富含海藻、海帶等熱帶資源,以及非常可觀的海洋能源和鹽業資源。此外,南沙還蘊含極為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據估計,南沙西南直到沙撈越的廣大地區,是亞洲大陸架3個最大的貯油地區之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科學家發現南沙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萬安盆地的石油儲量豐富,估計總儲量將近二百億噸,是世界上尚待開發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儲量分布在中國海域。
但由於各種原因,目前傳統海疆線以內的南沙群島已幾乎被瓜分完畢,200多個島礁實際上我們只佔了7個礁盤,南沙絕大部分已被周邊國家佔領,這個地理概念從現在起只能被稱為一個地圖上的概念。我國南海傳統海疆線內的海域有八十多萬平方公里被周邊國家非法劃入其勢力范圍:據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負責人介紹,到九十年代末期,周邊國家已經在南沙海域鑽井一千多口,發現含油氣構造二百餘個和油氣田一百八十個(其中油田一百零一個、氣田七十九個),一九九九年年產石油四千零四十三萬噸、天然氣三百一十億立方米,分別是我國一九九九年整個近海石油年產量和天然氣產量的二點五倍和七倍。
其中越南從1975年4月到1990年為止,占據了25個島礁,其中在南沙西部13個島礁上駐軍10個,構成了從南子島到安婆沙洲長約230海里的島鏈區,派兵1個營約550人,在南威島設立了指揮部。菲律賓從1970年9月起,共占據了8個島礁,構成了從北子島到司令礁約200海里的島鏈區,駐兵1個連約100多人。馬來西亞從1983年8月起,占據著南沙南部的彈丸礁,星光仔礁和南海礁,估計駐軍約有100人。而我國卻只在永暑,赤瓜,華陽,南熏,渚碧,東門6個次要礁盤上建有海洋觀測站或高腳屋。永暑礁距祖國大陸約740海里,地處太平島至南威島的中途,位於南海中央航線(香港至新加坡)和南華水道交匯處西北距金蘭灣約250海里。
但為何我國一直不去收復南沙群島呢?據有關專家分析,南沙群島奪取容易守衛難的現實,是中國軍事行動的最大顧慮:位於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分布海域最廣,島礁最多,但平均每個島礁面積最小的一個珊瑚島群。陸域面積合計約2平方公里。雖然台灣駐守的太平島最大,面積也只有0。43平方公里。因而難以建立有效防禦力量。同時南沙群島遠離祖國大陸,與南海各國相距近尺。我們勞師遠征,他們以逸待勞。這樣雖然我國海軍有絕對優勢收復南沙,但如果他們把海軍龜縮起來,待中國佔領海島之後用空軍襲擊中方的漫長的運輸線,則將給防空力量薄弱的海軍造成很大問題。防空能力一直是困擾中國海軍走向遠洋的難題。目前除了旅海級、旅滬級、某些旅大級驅逐艦(106西安艦、109開封艦,即將還有166珠海艦)及江衛級護衛艦之外,其他中型水面艦艇尚沒有裝備艦空導彈。雖然我們可以繼續對艦艇加裝艦空導彈,並將傳統副炮改裝具有反導彈能力的新式雙三七自動火炮,但對空中威脅來說畢竟屬於被動防守。機載反艦導彈的射程一般大於艦載的對空導彈,只要對方的有少量的空軍就可以遠遠地發射導彈而不受到任何威脅。面臨導彈襲擊的艦艇則必須施放干擾,進而發射艦空導彈和速射火炮攔截。中國岸基海軍航空力量由於距離遠,幾乎無法進行空中支援和掩護。這樣我們撤退之後他們又會卷土重來,容易形成一系列
的拉鋸戰,戰爭的規模不容易控制。而讓現有海軍力量去長期守衛南沙,則會造成較大的維持負擔,並影響海軍執行其他方面的任務。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南沙群島易攻難守這個難題呢?筆者覺得,採取以下策略,或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
收購大量廉價的廢棄大型商船(尤為集裝箱船),經適當修復,加固等維護處理後,在其上面加裝先進的防空導彈(尤為中遠程防空導彈),近程自衛系統,反艦導彈,對地巡航導彈,短程彈道導彈等等武器系統及相應配套裝備,設施。同時部份船隻加裝直升機起降設施,機庫等,使之成為直升機母艦(當然最好是徵用我國現有的那幾艘舊航母,將其改裝為這樣的直升機母艦)。然後在海,空軍掩護下,或航行,或拖行(動力被拆除的舊船)至南沙群島,組成南沙海上防禦陣地。
一方面,以這些改裝船上的中遠程防空導彈為我海軍收復南沙提供一定的防空掩護,以便成功收復南沙群島。另一方面,海軍收復南沙後,可由這些改裝船常駐守衛南沙群島。同時配置一定數量的護衛艦,巡邏艦,常規潛艇,以這些改裝船組成的海上防禦陣地為基地(因為這些大型船隻可以存放較多的補給品),與直升機母艦上的直升機一起機動巡護南沙海域。這樣就可以用這些改裝船上的對地巡航導彈,短程彈道導彈等,作為反擊報復威懾武器,使敵國不敢用空軍等大規模攻擊我南沙守衛力量,而改裝船上的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潛直升機等則與護衛艦,常規潛艇等配合作戰,保護上述反擊報復威懾武器及收復的海島等不致被敵襲擊摧毀。
這樣一來,由於這些改裝船采購,改裝成本比較低,同時採取長期固守,也比用大量海軍巡邏守衛南沙節省航行開支,且更有能力抗衡敵方攻擊,從而能以較低成本完成守衛南沙的任務。那麼就能解決上述南沙群島易攻難守這個難題了。
當然,解決了上述難題,也不是就要馬上用武力去收復南沙南沙群島。畢竟一但開戰,對我國來說,將喪失來之不易的發展經濟的大好環境,會造成外交,財政方面的諸多麻煩。
因此最好是以此為壓力,迫使越南等各國與我國談判,「和平收復主權,共同開發資源」。比如主權歸還我國後,再允許上述各國以外資身份與我國共同開發南海資源。除了相關資源開發的稅收(資源稅等)一定要由我國收取外(因為稅收代表著主權),資源開發所得利潤,外匯等則可共同分享。現有非法的油氣開發也改為按此方案分配稅收,利潤。
雖然這樣我國會損失部份利益。但若能換取上述各國同意和平解決爭端,那麼我國既能避免開戰的麻煩,損失;同時也能更快地從南海資源開發中取得利益,回報。畢竟我國離南沙太遠,獨立開發比較困難。而若按上述方案解決爭端後,則馬上就能從其現有油氣開發所得中抽取到相當資金來彌補國防開支,減輕財政負擔等。
當然,如果他們不答應上述條件,那麼我國也只好以武力收復南沙了。即使自已難以開發利用,也不能任由他們盜取我國資源去發展他們的經濟,軍事,而增加我國未來收復開發南沙的阻力,及耗費掉我國寶貴的資源。反正我國綜合實力遠比對方強大,容易承受開戰造成的麻煩,壓力:而越、菲、馬等國國力有限,如果打仗則可能面臨毀滅性的打擊。看看誰能耗得過誰?!

㈦ 中國國防部發布白皮書有什麼啟示

日國防部發布了《軍事戰略白皮書》,認真從頭讀了一遍。
至少可以看到如下幾點:
1. 世界大戰50年之內基本看不到。
2. 局部沖突會很多,中國面臨的主要威脅(按優先順序排序):
A. 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為了實施該戰略,美國對中國實施了大包圍,北面主要是日本和韓國,南邊就有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N多小嘍嘍們。
美國為什麼要亞太再平衡戰略呢?
我想根本原因不是因為亞洲有石油或者什麼其它的資源。(通過頁岩氣和新能源革命美國對外能源依存度大大降低,可以說這是非常成功國家能源戰略,遺憾的是隨著中國私家車的普及,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
根源在於維持其在全球老大的地位,這就需要靠兩個東西:美元和軍事。
通過2008年的一次大危機,歐洲基本OVER了,哪怕有了個統一的歐元,但是也有那些歐豬五國的拖累,讓德法兩國很不爽,所以美元在歐洲擺平了歐元,那裡的威脅基本解除,可暫時放一放。
那麼亞洲有個中國和印度(兩國人口加起來差不多全球一半)正在不斷崛起,所以為了保留其霸主地位,美國重返亞洲就很自然了。
但中國又是個金融不完全開放的國家,試圖通過金融戰來擺平中國基本不可能。
不過隨著中國金融體系的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對外暴露的金融風險就會越大,所以中國除了強化軍事力量,還必須不斷提高打金融戰的能力,至少能夠培養一批能夠像擊垮英國百年之久的英格蘭銀行的投機大師「索羅斯」們,以擊垮高盛、JP摩根和美林證券為首要目標,擊潰美元為終極目標。
金融戰無法擺平中國,那怎麼辦呢?
自然就選擇了軍事干涉。
所以才有這里那裡搞點小動作,時不時要搞點軍演,把導彈防禦系統布局到亞洲,把先進武器賣給台灣和南亞國家。
B. 日本
出於自尊,日本國一直有重返常態國家的打算,即建立常備軍隊。
日本還有入常的動機,好在中國作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手裡握著一張「一票否決」這張王牌。
C. 區域性沖突
台灣、南海
D. 朝鮮、恐怖主義和維穩
不過作為投資者,研究軍事戰略對於資金布局和攻防策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白皮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在牛市,實施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即戰略上積極防禦和戰役戰術上主動進攻相統一的策略。

㈧ 有關1965年美國的社會背景

(一)1965年初,美國爭取黑人民權的斗爭進人了一個新階段。

1964年約翰遜總統提出《民權法》後,馬丁-路德-金把運動的重點放在亞拉巴馬州塞爾馬城黑人選民登記問題上。在該城14000名黑人居民中只有335人被登記,增加登記人數的嘗試遭到地方當局的阻止。

1965年3月7日,一支黑人抗議的遊行隊伍向州首府蒙哥馬利進發, 州軍隊執行喬治-華萊士州長的命令,以暴力驅散了遊行隊伍,其中一名示威者被殺。兩星期後,約翰遜將國民警衛隊置於聯邦政府管轄下,向金親自率領的和平遊行隊伍提供保護。 25000人冒著清晨的蒙蒙細雨在塞爾馬集合,步行52英里來到蒙哥馬利,金在那裡向群眾發表了講話。

(二)1965年11月2日,一個美國公民在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的辦公室外面自焚,表示強烈抗議約翰遜政府在越南進行侵略戰爭。

2日下午五點半鍾左右,三十一歲的諾曼·莫里森從巴爾的摩市來到華盛頓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樓門前。他走到麥克納馬拉的辦公室的窗下,點燃了隨身帶來的一瓶汽油和身上浸透了汽油的衣裳,並且高呼口號。

莫里森自焚後不多幾個小時,他的妻子通過友人向記者發表聲明說:「莫里森為了表示他對越南戰爭所帶來的巨大的生命損失和人類痛苦的憂慮,已經在今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抗議我國政府在軍事上深深地捲入這場戰爭。他覺得所有公民都必須講出自己對政府的所作所為的真實的看法。」

據報道,莫里森多年來一貫反對美國政府的戰爭政策。這年春天,他還兩次參加了在五角大樓前舉行的抗議示威。

(三) 1965年

香煙銷售額在美國達到529億美元;換句話說就是18歲以上的公民每人每天抽半包多煙。奈特·K·科爾在低回婉轉地吟唱浪漫的愛情歌曲時,總愛吸支煙。他45歲時死於肺癌。

~~~
你讀的是加拿大作家阿瑟 黑利的作品,作品本身就是美國社會的寫實,詳細可參見網路<阿瑟 黑利>條.

㈨ 禁毒白皮書的內容是什麼

禁毒白皮書內大致為:堅持嚴厲戒毒、不斷加強禁毒立法、堅決懲治毒品犯罪、嚴格管制易制毒化學品 、矯治挽救吸毒人員 、、提高全民禁毒意識 ;
具體容如下:
一、堅持嚴厲禁毒的立場
中國政府認為,毒品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世界性公害,禁毒是國際社會刻不容緩的共同責任。毒品危害人民健康,滋生犯罪和腐敗,破壞可持續發展,危及國家安全和世和平。因此,對一切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必須嚴加禁絕。

二、不斷加強禁毒立法
中國高度重視禁毒法制建設,堅持依法禁毒。近二十多年來,針對不斷蔓延的毒品問題,中國加快禁毒立法的步伐,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禁毒法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禁毒刑事立法逐步完善。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專門規定了製造、販賣、運輸毒品罪及其刑罰。八十年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陸續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關於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關於懲治走私罪的補充規定》等法律,進一步對懲治毒品違法犯罪作出規定,並將嚴重毒品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提高到死刑。19 90年12月1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關於禁毒的決定》,對毒品犯罪的種類及其刑罰,對吸毒者的處罰和強制戒毒等,作了全面規定,並明確規定了中國對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犯罪的普遍管轄權。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進行了修訂,在吸收、保留《關於禁毒的決定》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對毒品犯罪的法律規定作了重要修改和補充,使中國的禁毒刑事立法進一步得到加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修訂後的刑法作出了相關司法解釋。

從嚴懲處毒品犯罪,是中國禁毒刑事立法的顯著特點之一。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充分體現了這一原則。其一,對毒品犯罪種類規定齊全,確保各種毒品犯罪行為受到法律制裁。該法規定了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幼苗罪,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罪等12個罪名及刑罰,並對毒品洗錢犯罪行為作出處罰規定。其二,對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規定要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毒品的數量以查證屬實的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數量計算,不以純度折算。其三,對毒品犯罪從經濟上予以制裁。對毒品犯罪,規定了並處沒收財產或罰金,旨在剝奪毒品罪犯的非法收益,摧毀其再次實施毒品犯罪的經濟能力。其四,對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引誘、教唆、欺騙或者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因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過刑又有毒品罪行為的,從重處罰。其五,對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等嚴重的毒品罪犯處以死刑。中國在立法上對毒品犯罪從嚴懲處,是現實禁毒斗爭的需要,表明了中國嚴厲禁毒的立場。
嚴格管理、禁止濫用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是中國禁毒法制建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國為此頒布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多達30餘項。1984年9月,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其中第三十九條規定:國家對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實行特殊的管理辦法。1987年和1988年,國務院先後發布《麻醉葯品管理辦法》和《精神葯品管理辦法》,分別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生產、供應、運輸、使用、進出口的管理作出了明確規定。1995年,國務院發布《強制戒毒辦法》,衛生部發布《戒毒葯品管理辦法》,使戒毒工作有法可依。
為了防止易制毒化學品流入非法渠道,打擊有關違法犯罪活動,中國立法機構和政府還發布了一系列嚴格管制易制毒化學品的法規和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都對非法買賣、走私易制毒化學品和麻黃素等用於製造毒品的原料和配劑的犯罪行為,規定了嚴厲的處罰條款。
此外,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甘肅、陝西、黑龍江、寧夏、江蘇等省、自治區的地方立法機構,也從實際出發,制定了地方性禁毒法規。
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以刑事法律為主、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相配套的禁毒法律體系,為開展禁毒斗爭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三、堅決懲治毒品犯罪
中國禁毒執法機關嚴格執法,對一切毒品犯罪活動嚴厲打擊,對一切毒品犯罪分子嚴懲不貸。
針對毒品主要來自境外的情況,中國盡最大努力,嚴格查禁過境販毒。八十年代,以西南邊境及東南沿海等地區為重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組織公安機關、武警部隊、海關和群眾聯防隊協同作戰,建立了邊境一線堵、內地二線查和交通要道、機場、車站、碼頭三線截的「三道防線」。九十年代,進一步加大查禁過境販毒的工作力度,「堵源截流」,在各地主要交通線及機場、車站、海港、碼頭公開查禁毒品,形成了統一布防、分工協作,對入境毒品圍追堵截的態勢。全國公安、海關、鐵路、交通、民航、林業、郵電等有關部門,充分發揮各自職能,緝毒成效顯著。1982年以來,僅雲南省就查獲過境販毒案件7萬多起,繳獲從「金三角」流入的海洛因和鴉片80多噸。1994年5月,雲南省警方成功破獲特大跨國販毒案,抓獲「金三角」大毒梟,司法機關依法處以極刑。多年來,中國執法機關始終保持對毒品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沉重打擊了境內外毒品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在嚴查過境販毒的同時,中國政府持續組織禁毒專項斗爭,不斷對毒品危害嚴重地區進行重點整治,狠狠打擊了國內毒品違法犯罪活動。1983年至1986年,全國連續三年開展的「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都把毒品犯罪作為重點。1992年8月,雲南省政府組織歷時83天的武裝掃毒行動,一舉搗毀了在雲南省文山州平遠鎮形成的具有黑社會性質的特大販毒販槍集團。1993年至1996年,公安部部署在西南邊境地區開展了「三年緝毒緝槍專項斗爭」。1997年,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部署在全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禁毒專項斗爭,取得重大戰果。1999年以來,在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組織下,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甘肅等重點省區,對一些毒品危害嚴重地區進行了專項重點整治,破獲了一批毒品大案,抓獲了一批毒犯,打掉了一批販毒團伙,摧毀了一批地下毒品交易市場和網路。1991年至1999年,中國禁毒執法機關共破獲毒品違法犯罪案件80餘萬起,繳獲海洛因39.67噸,鴉片16.894噸,大麻15.079噸,甲基苯丙胺23.375噸。
中國人口眾多,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合法需求量大。在保障人民健康、滿足醫療需要的同時,中國對118種麻醉葯品和119種精神葯品實行嚴格的管制,限制其生產、經營、使用和進出口,防止流入非法渠道。各地衛生、葯品監督管理、農業、工商行政、外貿和海關、鐵路、交通、民航、公安等部門,每年都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生產、經營、運輸、進出口等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查處非法生產、販運、供應和濫用行為。黑龍江、內蒙古、山西、陝西等中國北部省區,近年來嚴厲查處了一大批盜竊、非法買賣、濫用哌替啶等麻醉葯品的違法犯罪案件。
中國政府始終把禁種毒品原植物作為工作重點,常抓不懈,防患於未然。國家禁毒委員會每年都部署全國開展禁種鏟毒工作。各級政府層層落實禁種鏟毒責任制,發動群眾搞好宣傳教育和禁種檢查,做到種毒必究、有毒必鏟。重點山區、林區的當地政府,每年都組織人員對山區、林區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問題進行調查監控。1992年以來,國家禁毒委員會和林業部門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在東北的大興安嶺和西北的蓮花山等原始森林地區組織了航測查毒鏟毒行動。目前,中國基本禁絕了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
四、嚴格管制易制毒化學品
八十年代以來,隨著世界毒品問題的泛濫和化學合成毒品生產的擴張,跨國走私、販運各種易制毒化學品和麻黃素活動劇增。中國政府以對國際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行有關國際禁毒公約的義務,對易制毒化學品和麻黃素實行嚴格的管制。
不斷健全管制易制毒化學品的法規和規章。中國有關部門於1988年10月發文,對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三類可供製造海洛因等毒品的化學品實行出口管制。1993年1月,中國對《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葯品和精神葯物公約》所列舉的22種易制毒化學品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1996年6月,又規定對上述22種易制毒化學品實行進口許可證管理。1997年4月,中國外貿部門發布《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口管理暫行規定》,並於1999年12月正式發布《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口管理規定》。臨近境外毒源地的雲南、四川等省,還制定了對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運輸、經營和使用進行全面管制的地方性法規。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制定全國性的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逐步完善管制麻黃素的法規。1992年至1998年,中國有關部門多次發布關於麻黃素管理方面的規定。1998年3月,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麻黃素管理的通知》,規定對麻黃素的生產、經營、運輸、使用、出口實行專項管理。1998年12月,有關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麻黃素類產品出口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麻黃素各種鹽類、粗品、衍生物和單方制劑等12個品種全部實行出口管制。1999年6月和2000年5月,國家有關部門先後發布《麻黃素管理辦法》和《麻黃素運輸許可證管理規定》,進一步完善了對麻黃素嚴格管制的有關規定。
中國各級主管部門和執法機關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不斷加強對易制毒化學品和麻黃素生產及流通領域的監測、管理,依法保護合法生產經營,堅決打擊非法買賣、販運和走私活動。西南、西北、東北各省區在邊境地區和各出入境口岸,堅持開展既查禁毒品入境,又查禁易制毒化學品和麻黃素走私出境的「雙向查緝」工作。1997年至1999年,全國共破獲非法買賣和走私易制毒化學品案件548起,繳獲各類易制毒化學品1000多噸。
中國有關部門還與聯合國禁毒機構及有關國家的主管當局,聯合建立了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口的國際核查制度。僅1999年,中國就辦理進出口核查568件,發現、制止了35起非法貿易,阻止了3380噸易制毒化學品出境。1999年4月至12月,在包括中國在內的20多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聯合舉行的防止高錳酸鉀流入非法渠道的全球「紫色行動」中,中國發現非法貿易6起,阻止了1160噸高錳酸鉀出口。
自五十年代起,中國政府一直嚴格管理苯丙胺類精神葯品。針對近年來製造、販賣甲基苯丙胺犯罪活動日益猖獗的情況,中國公安機關以東南沿海地區為重點,多次部署開展了打擊制販甲基苯丙胺類犯罪的專項斗爭。1999年,國家禁毒委員會將禁毒工作方針中的禁吸、禁販、禁種「三禁並舉」,調整為禁吸、禁販、禁種、禁制「四禁並舉」,各地公安部門進一步加大了打擊制販甲基苯丙胺等制毒犯罪活動的力度,取得顯著成效。1991年至19 99年,全國共破獲制販甲基苯丙胺案件360起,沉重打擊了此類犯罪活動。
五、矯治挽救吸毒人員
為了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最終消除毒品危害,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大力開展禁吸戒毒工作,採取強制戒毒與社會幫教相結合的綜合戒毒治療康復措施,努力教育挽救吸毒人員。
中國法律規定,吸毒必戒。為此,各地建立了吸毒人員調查登記制度,建立了葯物濫用監測網路,定期收集數據資料,及時掌握吸毒人員情況。國務院發布了《強制戒毒辦法》,有關部門制定了《阿片類成癮常用戒毒療法的指導原則》和《戒毒葯品管理辦法》,規范了全國的戒毒治療工作。國家還建立了葯物依賴性研究中心、葯物濫用監測中心、葯物依賴治療中心和麻醉品實驗室,組織科研機構和專家開展科學戒毒方法和戒毒葯物研究。中國從國情出發,以強制戒毒為主體,採取多種辦法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對吸毒成癮者,一律送到由各級政府統一建立的戒毒所強制戒毒;對強制戒毒後又吸毒者,一律送司法部門管理的勞動教養所,在勞動教養中強制戒毒;對不宜收入強制戒毒所的吸毒人員,在家屬監護下和住地公安派出所的教育、管理下,令其限期戒毒。此外,一些地方在醫療單位開辦戒毒脫癮治療業務,收治自願戒毒者。一些地區還因地制宜,採取了基層組織、社會團體監督幫助吸毒人員戒毒的做法。
在中國,強制戒毒和勞教戒毒是最主要的戒毒方法,強制戒毒所和勞教戒毒所是教育挽救吸毒人員的特殊學校。《強制戒毒辦法》對強制戒毒場所的建設、管理、戒毒措施、生活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中國公安、司法機關分別制定了有關規章,對強制戒毒所和勞教戒毒所實行等級化、規范化管理。各級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專門的戒毒場所。目前,全國共有強制戒毒所746個,戒毒勞教所(隊)168個。1999年共強制戒毒22.4萬餘人次,在所勞教戒毒人員12萬。各戒毒所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實行依法、嚴格、科學、文明管理。戒毒所都對戒毒人員進行安全科學的戒毒治療,進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嚴格的行為矯正訓練。組織戒毒人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參加適當的生產勞動,使其既增強體能,又掌握謀生技能。戒毒人員的勞動所得,全部用來改善其生活條件。戒毒所充分尊重和保障戒毒人員的合法權益,實行警務公開制度,主動接受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國家禁毒部門與衛生防疫部門合作,在戒毒所開展了艾滋病的監測、宣傳教育和防治工作,在部分省進行了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情況調查。雲南、貴州、甘肅、廣東等省的一些戒毒所,在規范化管理方面創造了「治療醫院化、教育學校化、環境園林化、康復勞動化」的經驗,被戒毒人員稱為「告別毒品的再生之所」。
為解決戒毒復吸率高的難題,中國政府依靠人民群眾,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開展對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後的繼續幫教工作。各地的公安機關、社區組織、單位、家庭與戒毒所密切配合,把強制戒毒與幫教鞏固有機結合起來,普遍建立了社會幫教制度,組成了各種類型的幫教小組,對戒毒人員全面落實幫教措施。全國各地的工會、共青團、婦聯、個體工商業者協會等社會團體,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有針對性地對吸毒人員中的婦女、職工、青少年、個體勞動者等開展幫教工作,收到良好效果。中國各級政府和基層組織,積極幫助戒毒出所人員解決生活、工作方面的具體困難,使其在就業、升學方面不受歧視。許多戒毒人員成功戒斷毒癮,重返社會,走向新生。
禁吸戒毒是根本解決毒品問題的突破口。近年來,內蒙古、雲南、廣西、貴州等省、自治區,從開展社會幫教工作,發展到創建「無毒社區」活動,逐步探索出一條從最基層社區抓起,以禁吸戒毒為重點,帶動整個禁毒工作的新路子。其基本做法是:以城鄉小型社區(城市一般是街道,農村一般是鄉鎮)為單位,在社區政權組織統一領導下,建立覆蓋整個社區的禁毒管理機制和工作責任制,把禁毒責任分解落實到社區內的各個單位和每個人,分片包干實現無毒目標,創建「無毒社區」。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大「無毒社區」的覆蓋面,積小區為大區,最終在一縣、一市、一省實現無毒目標。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是中國開展創建「無毒社區」活動的一個典範。該市毒品問題曾經十分嚴重,1994年以後,全市以禁吸戒毒為突破口,開展創建「無毒社區」活動,普遍建立和落實縱向到幫教小組,橫向到轄區所有基層單位的禁毒工作責任制,形成全民參與禁毒斗爭的局面。目前,該市共建立幫教小組2 169個,對2000多名吸毒人員全部落實了幫教措施,一年以上的戒斷鞏固率達到70%以上;已建成「無毒社區」1436個,占社區總數的90.2%,實現了社會面基本無毒害的目標。
實踐證明,創建「無毒社區」適合中國的國情,符合全民動員、綜合治理的戰略要求;「無毒社區」是持久開展禁毒斗爭的有效載體。1999年,國家禁毒委員會向全國推廣了包頭等地的先進經驗,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創建「無毒社區」活動。
六、提高全民禁毒意識
禁毒的關鍵在於喚起民眾。中國把提高全民禁毒意識作為一項治本之策和戰略任務,在全體國民中廣泛深入地開展毒品預防教育。
中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禁毒宣傳工作,每年都制定計劃,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以拒絕、抵制毒品為主要內容的毒品預防教育。各地禁毒部門與宣傳、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等部門密切合作,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經常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和咨詢活動,普及禁毒知識和法律知識。國家禁毒辦和各地禁毒辦還設立了禁毒咨詢服務熱線電話,雲南等一些省市創辦了禁毒報刊,在國際互聯網上開通了禁毒網頁。每年「6·3」林則徐虎門銷煙紀念日、「6·26」國際禁毒日期間,各地政府都統一組織規模較大的宣傳活動,形成禁毒宣傳高潮。鑒於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在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期間,衛生部門都組織開展以「拒絕毒品,防止艾滋病」為內容的宣傳活動。
1998年5月至7月,中國政府在北京舉辦了為期兩個月的全國禁毒展覽,中國國家領導人、社會各界人士和青少年學生共166萬人次前往參觀,反響強烈,影響深遠。國家禁毒委員會還將展覽內容製作成《全國禁毒展覽掛圖》,下發全國各地,並組織了長達半年的巡迴展覽,直接接受教育的觀眾達1.66億多人次。全國禁毒展覽的成功舉辦,使中國的禁毒宣傳教育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對增強全民禁毒意識,推動各項禁毒工作全面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政府尤其重視對青少年進行毒品預防教育。1991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1999年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對保護青少年不受毒品危害作出規定。按照禁毒預防教育從小抓起的思路,各級政府把對中小學生的禁毒預防教育作為禁毒工作的基礎工程。1997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會同國家禁毒委員會下發通知,規定把禁毒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正式納入中小學德育教育教學大綱,要求在大中小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禁毒教育。國家禁毒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共同編寫了適合學生閱讀的禁毒系列叢書。共青團在青少年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禁毒宣傳活動,動員組織廣大青少年向毒品宣戰。許多省區開展了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的毒品預防教育活動。1999年,根據國家禁毒委員會的要求,全國縣以上各級禁毒部門在24223所中小學校建立了毒品預防教育聯系點,直接指導學校開展禁毒教育。
近年來,中國各地結合開展創建「無毒社區」活動,逐步把禁毒宣傳引向社區,覆蓋到社會各個角落。各級政府通過加強基層政權和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建設,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鄉鎮、居(村)委會在禁毒工作中的作用,結合創建「文明社區」,積極做好毒品預防教育的基礎性工作。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結合實際工作,開展了職工禁毒教育、青少年志願者義務禁毒宣傳和「拒絕毒品進家庭」活動。各地的愛國宗教團體發揚棄惡揚善的優良傳統,積極動員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參與禁毒斗爭。各級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者協會,認真貫徹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關於在全國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經營者中廣泛開展禁毒教育的通知》,加強了對8000萬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的毒品預防教育。近年來,國家禁毒委員會不斷將各種禁毒宣傳材料發送到全國的強制戒毒所、治安拘留所、收容教育所、看守所、勞動教養所、監獄、工讀學校,加強對易染毒特殊人群的毒品預防教育。
為了使毒品預防教育系統化、經常化,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部署,從1999年到2001年,在全國建設禁毒教育「五個一工程」: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各大中小學校每年都要開展一次禁毒教育活動,各地要組織一批禁毒宣傳理論研究成果,創作一批禁毒文藝作品,培養一批青年禁毒志願者。國家重點支持北京市、貴州省貴陽市、廣東省東莞市等地建設一批永久性禁毒教育基地。從1998年起,中國開始出版《中國禁毒年度報告》。
七、開展國際禁毒合作
加強國際禁毒合作,對於推動世界范圍內的禁毒斗爭和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毒品問題,是十分必要的。中國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一向積極參與和推動禁毒國際合作,在世界禁毒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國際禁毒事務。1985年6月,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中國加入經1972年議定書修正的聯合國《1961年麻醉品單一公約》、《1971年精神葯物公約》。1989年9月,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中國加入《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葯品和精神葯物公約》,成為最早加入該公約的國家之一。從1984年起,中國多次派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國際刑警組織、世界海關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禁毒國際會議。1989年10月,中國在北京舉辦亞洲地區緝毒研討會。1996年11月,中國在上海主辦國際興奮劑專家會議。1990年2月和1998年6月,中國政府代表團先後參加聯合國第十七次和第二十次禁毒特別會議,向國際社會宣示了中國政府堅決禁毒的立場和政策、措施。
中國積極支持和促進聯合國倡導的次區域禁毒合作活動。1991年5月,國家禁毒委員會在北京主辦第一次中國、泰國、緬甸和聯合國禁毒署高級官員會議,商討開展次區域禁毒多邊合作的設想。1992年6月,中國、緬甸和聯合國禁毒署在緬甸仰光簽署《中國、緬甸和聯合國禁毒署三方禁毒合作項目》。1993年10月,中國、緬甸、泰國、寮國和聯合國禁毒署簽署《禁毒諒解備忘錄》,確定在次區域禁毒合作中保持高級別接觸。1995年5月,中國、越南、寮國、泰國、緬甸、柬埔寨及聯合國禁毒署在北京召開第一次次區域禁毒合作部長級會議,通過《北京宣言》,並簽署《次區域禁毒行動計劃》。1999年,中國政府又派代表團分別出席在日本和寮國召開的次區域部長級會議,繼續積極推動次區域禁毒合作。
中國不斷加強與外國的雙邊、多邊國際禁毒合作。中國與美國從1985年開始進行禁毒合作,1987年,兩國政府簽署《中美禁毒合作備忘錄》。1997年,中美兩國首腦簽署包括禁毒合作內容的《中美聯合聲明》,把中美禁毒合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隨後,中美兩國政府互派了禁毒聯絡官。中國重視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在禁毒領域的合作。1996年4月,中俄兩國簽署《關於禁止非法販運和濫用麻醉葯品及精神葯物的合作協議》。1998年,中、哈、吉、俄、塔五國元首共同簽署聯合聲明,把打擊毒品犯罪和跨國犯罪作為五國合作的一條重要內容。此外,中國政府還與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哥倫比亞、塔吉克等國政府簽署了雙邊禁毒合作協議。
多年來,中國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法國、澳大利亞、泰國、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等國家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禁毒情報交流、培訓與執法合作。從1996年起,中國還陸續與緬甸、寮國、越南、俄羅斯等國建立邊境地區緝毒執法合作聯絡官制度。中國與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警方,通過國際禁毒情報交流和司法協助,多次聯合破獲販毒案件,有效地打擊了跨國毒品犯罪活動。
中國政府盡自己的力量,積極幫助周邊國家開展禁毒工作。從1990年起,中國通過技術援助、農業支援、開發旅遊資源等多種形式,主動幫助緬甸和寮國北部傳統罌粟種植地區開展替代發展工作。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該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助於減輕「金三角」毒品對中國和國際社會的威脅。在國際合作中,中國得到了聯合國禁毒機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禁毒工作取得顯著成就,並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但中國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國際毒潮對中國危害加劇的狀況,不會在短期內徹底消除;毒品在中國仍處於蔓延階段,禁毒任重道遠。人類正處於千年更迭、世紀交替的重要時刻,國際社會已空前一致地意識到了禁毒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早日解決毒品問題,建設一個健康、文明、幸福、美好的世界,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在新的世紀里,中國政府將在全國深入持久地開展禁毒斗爭。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刻不停。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與世界各國加強合作,為徹底消除毒害、建設一個「無毒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註: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㈩ 越南和中國有爭議的是什麼島

南海有26個島嶼被越南佔領,還對中國僅有的9個島嶼垂涎欲滴,因此說起來這些都有爭議。
越南對我南沙群島和部分西沙群島的蠶食和侵略。發端於前南越西貢政權,該偽政權在1956至1971年期間多次派船入侵南沙群島,並發表對南沙擁有主權的聲明;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先後侵佔南沙群島的鴻庥島、南子島、敦謙沙洲(沙島)、景宏島、南威島和安波沙洲,並派軍駐守;1975年2月14日發表的白皮書,聲稱對西沙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 越南與中國雙萬在南沙群島的歸屬問題上本來並不存在爭議,在1974年以前,越南方面無論在政府的聲明、照會中,還是在報刊、地圖和教科書中,都正式承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可是自1974年後,越南自食其言,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1975年4月越南在解放西貢的同時,佔領了原西貢政權占據的南沙6個島嶼;5月越南報紙刊登越南全國地圖,把我國南沙群島劃人其版圖,並改名為"長沙群島"。1982年12月,成立"長沙縣",劃歸同奈省管轄;後又劃歸慶和省。越南還於1979年9月和1982年1月先後發表白皮書,聲稱對我國西沙和南沙兩群島擁有全部主權。其論據主要有兩個:一是1933年以後法國殖民當局和南越西貢政權侵佔中國南沙群島的"國家繼承",二是一些越南"古籍資料"。 從1975年4月至1991年11月,越南先後共侵佔南沙島礁27個。它聲稱擁有南沙全部海域。迄今,越南已完成對南沙島礁的軍事控制部署。
「南海」全稱「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位於中國東南方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是一個由東北朝西南走向的典型的半封閉海、亞洲三大邊緣海之一。整個海區南北綿延1800多公里,東西分布900多公里,水域面積約360萬平方公里。北靠中國華南大陸(廣東、廣西、海南),東臨菲律賓諸島,西鄰越南、馬來半島,南接印尼、汶萊等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南海問題」是指中國與部分東南亞國家、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之間在南海海域存在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資源分配等爭端。由於大多涉及南沙群島主權及其海域爭端,因此也稱「南沙爭端」。

閱讀全文

與越南白皮書多少錢一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航母漏水是什麼梗 瀏覽:598
印度大米怎麼樣煮 瀏覽:962
中國70年代最多有多少軍隊 瀏覽:159
印尼疫情什麼時候好轉 瀏覽:995
印尼血龍木多少錢一隻 瀏覽:262
無人機是怎麼打進伊朗的 瀏覽:463
kafm在越南是什麼意思 瀏覽:360
中國最早的紙鈔是哪個 瀏覽:713
義大利留學在哪裡學習 瀏覽:37
越南座機如何打 瀏覽:837
孟晚舟為什麼和伊朗合作 瀏覽:504
義大利停工了怎麼付房租 瀏覽:420
伊朗方艙醫院怎麼用 瀏覽:628
印度老人如何買葯 瀏覽:165
去印度旅行要遠離怎麼樣的人 瀏覽:182
中國人事網社工如何查電子證書 瀏覽:858
蝗蟲災害印度怎麼解決的 瀏覽:87
義大利人愛用什麼做菜 瀏覽:912
伊朗可以說什麼語言 瀏覽:707
中興華為在伊朗做了什麼事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