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武原甲多少歲了

越南武原甲多少歲了

發布時間:2022-05-02 22:13:48

⑴ 越南將軍武元甲簡介

1、武元甲(越南語:Võ Nguyên Giáp,1911年8月25日-2013年10月4日)是越南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越南人民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越南人民軍大將,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越南政府副總理、越南國防部部長等職。參與指揮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和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及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功臣,號稱「紅色拿破崙」。

2、武元甲簡介;
1911年出生廣平省(曾經為賓士天省)地主家庭,祖籍在廣平省麗水縣安舍村。
1926年參加新越革命黨。1930年參加「反法國殖民統治」的學生運動被捕,遣返家鄉管制。後入河內大學歷史系學習,考取法學學士文憑,在升龍中學當過歷史教師,課余時間在《勞動報》、《消息報》、《我們的聲音報》上投稿,又同長征發表「農民問題」的著作。

1938年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
1941年5月,第一屆第八次中央會議在高平省原平縣的北坡林區舉行,決定成立越南獨立同盟會,簡稱越盟。武元甲負責越盟總部軍事委員會。

1944年12月22日負責組織「越南解放軍宣傳隊」,三天後在高平省的費克和那銀首戰告捷,任北祈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越南解放軍總指揮。
1945年8月隨胡志明進駐河內,1946年12月19日,抗法戰爭爆發,任國家軍隊和民兵自衛隊總指揮。至1950年,武元甲已建立起一支包含4個步兵師的正規部隊,總兵力達1萬人。

1953年12月,集中4萬多人進攻奠邊府,共殲滅法軍1.6萬人,1954年法國不得不與越南簽訂《日內瓦停戰協議》,武元甲在歐美輿論界中獲得「奠邊府之虎」美譽。
1972年3月,武元甲以為南越部隊已經不足畏懼,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越方稱「廣治戰役」)。在美軍強大的海空優勢下,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逾十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由文進勇接任。復活節攻勢使美國意識到戰事已不可為,開始決定擺脫深陷日久的泥淖。

1973年1月27日雙方簽署停戰協定,美軍開始全面撤退,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軍佔領西貢,越南統一。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任國防部長,1981年7月任部長會議副主席。

3、武元甲有一名言:「全世界每一分鍾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萬,成千上萬的人的死亡,為了革命與國家的統一,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算不得什麼。」

4、武元甲著有《奠邊府戰役》、《人民戰爭和人民軍隊》、《論游擊戰爭》等書。

⑵ 越南武元甲有兒子嗎

武元甲(越南語:Võ Nguyên Giáp,1911年8月25日-2013年10月4日),是越南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越南人民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著名政治家,軍事人物。越南人民軍大將,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越南政府副總理、越南國防部部長等職。

⑶ 「武元甲」,是根據讀音翻譯,還是越南

這是音譯。

武元甲(越南語:Võ Nguyên Giáp,1911年8月25日-2013年10月4日),是越南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越南人民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越南人民軍大將,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越南政府副總理、越南國防部部長等職。參與指揮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和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及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功臣,號稱「紅色拿破崙」。武元甲大將於2013年10月4日去世,享年102歲。2013年10月13日,在越南廣平,武元甲大將遺體在家鄉廣平省落葬。

⑷ 武元甲的主要事件

「秀才」帶兵
1911年8月25日,武元甲出生在越南廣平省(今賓士天省)地主家庭,祖籍在廣平省麗水縣安舍村。是南越偽總統吳庭艷的同鄉。武元甲從小就在法國統治下的學校接受殖民主義文化教育。
1926年,武元甲參加了新越革命黨,參加了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學生運動,學校將其開除。從那時起他便成為法國殖民當局眼中的「危險分子」。1930年殖民當局再次將他逮捕,遣返其家鄉進行管制。不久後,武元甲進入河內大學歷史系,他一邊靠打零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一邊積極地從事政治活動。他的學習始終名列前茅,並獲得法學學士的學位。畢業後,他在一所中學里任歷史老師,在升龍中學當過歷史教師。
1936年,在國際反法西斯潮流的沖擊下,法國組成了有法國共產黨、社會黨參加的「民主陣線」聯合政府。當時,在越南的法國殖民主義者也不得不實行比較民主的「開放」政策,印度支那共產黨獲准進行公開活動。
1938年,武元甲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他和當時黨的公開刊物《消息報》主編長征合著《關於越南農民問題》一書,引起法國殖民當局的注意。
1940年德國法西斯軍隊攻陷巴黎,在法國成立了以貝當元帥為首的投降政府;印度支那政局也急轉直下,法國殖民當局採取野蠻的鎮壓手段,到處捕殺共產黨人;武元甲原配夫人也因參加共產黨而被法國殖民當局殺害。武元甲因此被迫逃亡到中國,跟隨胡志明、範文同、黃文歡等人在滇、黔、桂一帶組織越僑進行革命活動。
1941年5月,武元甲負責越盟總部軍事委員會,主要任務就是建設武裝力量,准備反抗法國和日本的侵略。
1941年底,日本入侵東南亞。1944年12月22日負責組織「越南解放軍宣傳隊」,三天後在高平省的費克和那銀首戰告捷,任北祈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越南解放軍總指揮。據悉,當時胡志明已任命幾位曾經在中國黃埔軍校受過軍訓的越南革命同志(馮志堅、黃文樹等人)搞武裝斗爭,可是他們先後遭敵人殺害,後來不得已才任命這位「秀才」帶兵。
指揮越南抗法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武元甲隨胡志明進駐河內,日本投降後的第二天印度支那共產黨成立以胡志明為首的民族解放委員會(實際上是越南臨時政府),並決定從日本侵略軍和傀儡政府手中奪取政權。
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胡志明任臨時政府主席,宣布越南獨立,廢除與法國簽訂的舊約,取消法國在越南的一切特權。
1945年9月,英國軍隊和中國國民黨軍隊分別進入印度支那北緯16度線南北地區,接受日本軍隊投降。而法軍乘英國軍艦9月21日在西貢登陸,23日佔領西貢,1946年3月18日進入河內,接著進駐越南北部其他地區,進攻寮國和柬埔寨。
1946年12月19日,法軍對越南進行大規模進攻。抗法戰爭爆發,武元甲被任命為政府國防部部長兼人民軍總司令、國家軍隊和民兵自衛隊總指揮,武元甲指揮了7年零8個月的抗法戰爭。1950年,武元甲已建立起一支包含4個步兵師的正規部隊,總兵力達1萬人。
越軍在進攻戰役取得勝利後,為掌握更大的主動權,大力進行運動戰,先後發起中游、和平、西北等進攻戰役,並協同寮國解放軍取得上寮戰役的勝利。
在越南爭取解放這場戰爭中剛剛經歷了內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無私地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援助。在中國共產黨的策劃下,著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揮官陳賡將軍,盡管他剛剛從朝鮮戰場返回,甚至來不及治療由於美軍凝固汽油彈所造成的面部創傷,就開始投入到了幫助越南人民反抗法國的戰斗。接著,韋國清將軍率領更多的人民解放軍教官帶著裝備趕來支援。
中國共產黨人的援助使越南革命起死回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顧問幫助武元甲指揮了邊界戰役,一舉打通中越邊界。隨後人民軍進入中國休息、訓練、集結,並且進行重新編組,迅速的補充使人民軍戰鬥力得到了質的加強。
1953年12月起,越南人民軍在中國軍事顧問團的直接幫助和中國人民大力的支援下,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區發起戰略反攻,並結合寮國和柬埔寨解放軍解放中、下寮地區和柬埔寨東北地區,打通縱貫印度支那南北戰場的戰略交通線。
越南抗法戰爭歷時7年零8個月,殲滅法國軍隊14萬多人,解放了越南北方,結束了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
指揮抗擊美軍
1954年,越南在奠邊府戰役取得勝利後,法國被迫簽訂《日內瓦協議》,以北緯17度為界,越南北方獲得解放。《日內瓦停戰協議》簽訂後,美國取代法國殖民者的地位,在越南南方扶植吳庭艷政權,企圖進而控制整個東南亞。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隨後,由各地游擊隊統一的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裝力量建立起來。
當時武元甲對義大利記者說:「全世界每一分鍾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萬、成千上萬的人的死亡,為了革命與國家的統一,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算不得什麼。」他的抗美決心舉世震驚。

1968年美國在越南戰場兵力高達54萬人。1968年,隨著阮志清大將的去世,武元甲開始策劃「春季攻勢」,這個方案最初由中國制定,但越軍總參把這個方案改得面目全非才通知中國。其實這個修改並不好,最後結果也如此,越軍付出了巨大代價,只拿下了一些次要的戰略據點,雖然南越軍隊和美國也受到了重創。
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西貢、順化和另外90多個城鎮和50多個村莊發動了大規模戰略進攻。北越這次進攻首次使用了裝甲部隊,由於出色的偽裝能力,這些部隊在美軍嚴密的空中偵察下成功地完成了遠距離機動,美軍和南越軍隊最初被突如其來的進攻打懵了,但是他們隨後立即組織發起了反攻。
盡管北越正規軍和越共游擊隊勇敢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促使他們不顧一切的進攻,但是攻勢在敵人的強大火力面前顯得束手無策,在面臨一場實力對比懸殊的攻堅戰情況下,武元甲明智地選擇了撤退。
輿論一般認為「春季攻勢」越軍獲得了勝利,但順化城中的6萬北越士兵屍體和不到200具美軍屍體則告訴世人,就算是勝利也只能算是慘勝。戰斗結束以後,雙方都宣布自己給對方造成了巨大損失。事實上,作為攻擊一方的北越正規軍和越共游擊隊收獲很小———它本來的戰役目標幾乎沒有一個實現。
1969年11月美國空軍轟炸寮國境內胡志明小道。1972年3月,武元甲以為南越部隊已經不足為懼,動員了幾乎全部的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但是在美軍強大的海空優勢下,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逾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由文進勇接任。「復活節攻勢」使美國意識到戰事已不可為,開始決定擺脫深陷日久的泥淖。
文進勇大將指揮的「胡志明」戰役大獲全勝,西貢解放的消息傳到河內總司令部———武元甲迎來了一生中最為激動的時刻,他在以後回憶道:「總參謀部的同志們緊緊擁抱著我們和在場的戰士們。我們都哭了(這是人生的寶貴時刻)本世紀最長的戰爭結束了。」
1973年1月27日美越簽署停戰協定,美軍開始全面撤退,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軍解放西貢。這場全面攻勢的規模給華盛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開始轉而反對在越南進行規模更大的捲入,同時,越南人民的革命斗爭使美國在全世界名譽掃地,美國國內的反戰浪潮也達到頂點。
因親華遭排斥
上世紀60年代,武元甲兩次訪問蘇聯,看到了蘇軍的現代化機械部隊,很受震動。回到越南後就說中國的經驗過時,以後主要要搞機械化之類的話,讓胡志明很生氣,一怒之下安排武元甲「修養」了兩年多,直到武元甲向胡志明承認錯誤並表示忠心後才復出。
1969年,胡志明去世之後,武元甲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越南黨政軍大權逐漸被黎筍集團把持住,而黎筍則是一個親蘇而又極端反華的人。經過一系列政治斗爭後,黎筍在越南黨政軍里安插了大量的親蘇勢力。但由於有武元甲、黃文泰等將領撐著,大體上還是保持了親華與親蘇的平衡。
但1972後,武元甲因「復活節攻勢」的失敗,實際上被解除了軍事指揮權,而由文進勇替代。此後武元甲雖然一直擔任著越南的國防部長,但其實在軍內一直走下坡路。
武元甲大將在遭到胡志明的批評後,對蘇聯一直很警惕,對黎筍完全倒向蘇聯一直頗有微詞。原來武元甲和黎筍兩人的個人關系很好,但從1974年前後,兩人之間就出現了問題。後來1975年兩越統一後,華僑開始受到不公平待遇,武元甲對此很不平,公開指責黎筍「太霸道」。
1978年前後,中越兩國分歧越來越大,一場危機就在眼前,武元甲提出要「和中國同志緩和矛盾」,再次遭到黎筍的批評,武元甲大將因此也被暫停行使國防部長職務,由文進勇大將代理。1980年,中越兩國剛打完仗,關系下降到了冰點。黎筍也對武元甲再下狠手,解除了其已經擔任了30年的軍委書記的職務,由自己親自擔任,並正式任命文進勇為國防部長、兼軍委第一副書記,第二年,任命黎仲迅為總參謀長(1981年)、軍委常委,取代了武元甲大將的政治盟友黃文泰大將。

1981年,武元甲大將在政治局公開反對黎筍入侵柬埔寨的政策,這在政治局裡是唯一一個公開反對黎筍的,也只有武元甲大將有和黎筍較量的膽量,也只有他有這個資格。此後,武元甲大將又在公開的場合說越軍在柬埔寨「前途不光明」,這對黎筍反華集團的威望打擊是很大的,但武元甲付出的代價更大,1982年,他被踢出了政治局,只保留了副總理的空頭銜,直到1986年越共六大才退休,從此開始了政治上的休眠。
1986年,鐵桿親蘇的黎筍去世,中間溫和派的阮文靈上台,加之一直在黎筍反華活動中保持沉默的「親華派」人物長征開始重新出山掌權,中越關系開始出現緩和的跡象。而當時已經「賦閑在家」的武元甲找到當時的總書記阮文靈,告訴他自己願意為中越關系的恢復發揮作用。
1990年,武元甲作為越南政府代表,出席了在北京舉辦的亞運會,在開幕式上,武元甲身著大將軍銜的軍禮服,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武元甲在北京期間,會見中國國家領導人,為中越關系的改善作出了他個人的巨大努力,第二年,中越關系就恢復了正常。
逝世
2013年10月13日,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總理阮晉勇、國會主席阮生雄在首都河內為武元甲大將扶靈送葬。數十萬人站在路旁,向武元甲的遺體做最後告別。越南前黨政軍領導人、人民軍締造者,人稱「奠邊府之虎」的武元甲大將2013年10月4日去世,享年102歲,他在越南受尊敬程度僅次於胡志明。

⑸ 關於武元甲的生平是怎樣的

武元甲,現代游擊戰爭的高手,打敗了日本、法國、美國的入侵者和自己國家的「敵人」,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贏得了獨立和統一。他的軍事作戰體系一直影響著發展中國家,他們把他的理論看做是戰勝強大敵人的方法和範本。

關於武元甲的生平,特別是關於他早期生活的許多「記載」一直都是模模糊糊、不甚明了,就像被故意虛構的神話傳說一樣。根據大多數可靠資料的記載,他的出生日期可能是在1912年,出生在廣平省,地處當時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的安南地區。盡管武元甲後來聲明他出自於一個農民家庭,但很顯然他的父親的確是一個下層階級的保守學者。武元甲在順化和河內都上過學,後來成為一名歷史老師。還有跡象表明武元甲曾做過一段時間的律師,可他獲得政治學與法學博士的說法卻沒有被證實。

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里,武元甲一直在學校里做老師,同時參加了許多革命運動。1934年他加入共產黨,1936年參與建立民主陣線聯盟。武元甲一直是軍事歷史的忠實讀者,並崇拜拿破崙一世。

1939年法國宣布共產主義為不合法,武元甲和越南同伴胡志明逃往中國,在那裡得到了毛澤東關於開展游擊戰爭的指導。1941年武元甲與胡志明及其他民族主義者組建了越南獨立同盟,1944年回到越南反抗日本與法國維希政府的佔領統治。1945年日本投降同盟國,武元甲隨胡志明利用有利時機奪取了河內政權,並擔任國防部部長和軍隊總司令。然而法國殖民者再次入侵越南,武元甲與胡志明離開了政府,率領越盟軍在叢林中向敵人展開了游擊戰。武元甲對越南獨立的戰斗熱情還因為他對法國的仇恨,法國人曾囚禁並(或)殺害了他的前妻、孩子、父親、兩個姐姐及其他的家人。

在接下來的八年當中,武元甲發展完善了戰術戰略,最終戰勝了法國,後來又陸續打敗了美國和越南南方的敵人。他在胡志明的支持下,制定了獲得獨立的三部曲計劃。第一階段,武元甲將率領軍隊展開游擊戰和恐怖戰,爭取控制盡可能多的人口;第二階段,鞏固游擊隊力量,並將其編入正規軍進攻孤立無援的法國政府前哨;最高潮的第三階段是利用大規模軍事力量完全控制一個地區,允許並鼓勵平民百姓起來反抗法國支持革命。

武元甲在餘下的軍事生涯里一直成功地貫徹執行前兩階段作戰階段,但對於之後的第三階段計劃卻只執行了一次。在反法戰爭中,武元甲率領越盟軍獲得了許多小規模戰役的勝利。只要不被法國人拖入正規戰,越盟軍都會取得勝利,1950年武元甲投入極大的戰斗熱情執行了第三階段計劃,常規作戰,在河內附近的紅河河谷與法國軍隊展開激戰。然而武元甲遭到了法軍致命性的打擊,戰役失敗了,他再一次撤退至叢林山谷,恢復執行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作戰計劃。

紅河谷戰役失利後,武元甲冷靜地認識到,共產主義軍隊將會比法國人以及後來的美國人和南越人能更長時間地承受失敗來贏取勝利。武元甲確信了在未來的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他的軍隊將不得不面對戰斗和無數戰友的犧牲,直到取得戰爭的勝利。

在接下來的三年之中,法國軍隊一直試圖引誘武元甲能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斗。1953年11月法軍最終在河內以西二百英里的奠邊府河谷建立起了一連串的作戰前哨基地,這即使是對於很有耐心的武元甲來說也是個無法抗拒的目標。法軍相信群山的包圍可以掩護他們偏僻孤立得只有空軍才可以增援的防禦基地,希望能藉此誘惑武元甲將軍隊聚集起來,決戰於河穀穀底。

法國軍隊如願以償地讓這場決定性的戰役打響了,然而戰事卻沒有如他們計劃中的那樣發展。武元甲是個聰明的後勤學家,他將部隊分為火炮團和專門的防空武器團,這些武器中的大部分都是中國和蘇聯提供的,它們滿滿地架在高山上,俯視著下面的法國駐軍。數千名越南士兵騎著腳踏車運輸大量的軍需用品,為這場長期的包圍戰做貯備。

武元甲集合了七到八萬的兵力,在兩百門重火力大炮的掩護下向法國的一萬五千駐軍發起了攻擊。因為受到了越盟軍的火力阻礙,法軍只供應上了少量軍需品,再加上天氣的原因,法國軍隊撤退至他們的內部據點,而越盟聯軍則穿過了地道和戰壕在優勢炮火的掩護下向法軍的內部據點挺進。1954年5月7日,法國宣布投降,最初帶來的軍隊中有五千人戰死,一萬人投降,其中還有五千人受傷。越南的共產主義軍隊估計傷亡了二萬五千人,可武元甲卻取得了他第三階段戰爭的勝利。法國人離開印度支那聯邦的時候經談判將越南北部劃歸胡志明和武元甲的共產主義政權。

1959年武元甲和北越政府開始支持越南南部共產主義者(越共)的游擊戰爭。武元甲繼續推行他的三部曲作戰計劃,合理展開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幾次成功地戰勝了軍事力量優越自己的南越與美國的聯軍。只要武元甲保持良好的耐心與敵軍周旋,他在戰爭中就會非常順利。然而1965年,武元甲的北越軍隊卻在大南山谷第一次遭遇美國軍隊的抗衡。在幾次大的慘敗之後,越共軍隊跨過國界逃至鄰國避難。

武元甲再次試圖展開第三階段作戰計劃,1968年進行了春節攻勢,並計劃在溪山發動奠邊府那樣的包圍戰。但在不到六個星期的時間里,南越與美國聯軍幾乎殲滅了越共軍隊,使北越軍元氣大傷。武元甲重新恢復使用了前兩個階段的作戰計劃,北越軍隊逐漸瓦解了美國人對捲入這場戰爭的支持,直至美國撤出了大部分兵力。1972年,武元甲再次恢復第三階段作戰計劃,發動了復活節攻勢。南越軍隊在美國空軍力量的支持下再一次粉碎了越共軍隊的進攻。由於戰爭的損失過於巨大,共產黨將武元甲調離了戰爭司令部,並讓他返回河內擔任國防部部長。1975年,越共軍隊最終打敗了南越軍並將其統一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他們利用了武元甲的戰術,卻沒有讓他繼續指揮作戰。

作為一個軍事領導人,武元甲雖未接受過任何正規的軍事訓練,但他證明了自己是能夠戰勝具有強大優勢的敵人的。他的戰術思想簡單樸素,對屬下的軍官們給予充分的自主權。最終,他的「必戰則戰,必死則死」意志使他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統一了自己的國家。在越南國家內部,武元甲至今都被人們稱為「國家的財富」,而在世界范圍內他又是一個游擊戰爭的高手。武元甲軍事生涯中所取得成功給軍事行動與政治事件的決斷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尤其在美國,他們將每一次軍事部署都要與變成「另一場越南戰爭」的可能性進行對比。

⑹ 【歷史】武元甲是哪國人

越南

武元甲(越南語:Võ Nguyên Giáp,1911年8月25日-2013年10月4日),是越南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越南人民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越南人民軍大將,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越南政府副總理、越南國防部部長等職。參與指揮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和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及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功臣,號稱「紅色拿破崙」(圖哈切夫斯基也曾擁有相同稱號)。

⑺ 越南的武元甲為什麼被西方稱為紅色拿破崙

1938年,武元甲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今越南共產黨),成為領袖胡志明的追隨者。
1940年法國在納粹德國閃擊下迅速潰敗,9月,已奪取中國南方的日本軍隊進入越南,在客觀上為越南革命者打開新的斗爭形勢。1941年,越南各抵抗運動決定以共產黨為主體,組建「越南獨立同盟會」(簡稱「越盟」),領導抗日抗法游擊運動。
三年後,胡志明和武元甲在高平省原平縣的一個林區里將隊伍整編為「越南解放軍宣傳隊」,越南人民軍的前身,後來河內政府還把這一天定為越南建軍節。幾天後,武元甲和33名獨立戰士手持鐵刀和古老的火繩槍襲擊了兩個孤立的法軍哨所,打響了武裝斗爭的第一槍。
日本瀕臨崩潰前夕,胡志明和武元甲領導下的越盟軍揭開起義序幕,隨後,越南民主共和國在河內成立。
1946年,剛剛戰勝納粹德國的法國不甘心失去印度支那,決心以武力恢復原來的殖民秩序。
剛開始時,由武元甲指揮的越盟軍被法軍打得東躲西藏的。到1947年,法軍攻陷河內,越盟軍被迫重返叢林,回到游擊戰爭狀態。據說,武元甲像野人一樣整整四年遷徙於越北山區,他和同伴們穿著用汽車輪胎製作的膠鞋,吃著樹皮和草根,時刻都要提防由前納粹黨衛軍組成的法國外籍軍團獵殺隊。但他沒有氣餒,後來回憶那段經歷,武元甲只是幽默地說,最累的差事不過是洗碗。
1949年新中國成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政權,答應向越盟提供援助並派遣軍事顧問團。第二年,武元甲已在越北地區建立一支含4個步兵師的正規部隊,每個師下轄4個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總兵力達1萬人。其後勤供給主要依靠在當地徵募的一支龐大的農民隊伍。
這年秋天,武元甲認為自己的力量已很強大,足以向法國遠征軍及新近成立的越南國民軍發動進攻。
奠邊府戰役
奠邊府是越南與寮國交界處的一座小鎮,從戰略上看,如果要在北越找到一個能控扼中越老三國邊境的戰略據點,那就唯有奠邊府。
1953 年5月,法軍制定了以奠邊府為基地,准備在18個月內殲滅北越軍主力,奪回戰場主動權的計劃。
越軍為粉碎法軍企圖,遂決定對奠邊府實施進攻,由武元甲任前線總指揮,實際策劃、指揮整個戰役的是以韋國清為團長的中國軍事顧問團。越軍解放萊州後,先後集結4 個步兵師(欠1團),1個炮兵師及其他兵種部隊共4萬餘人,從南、北合圍奠邊府,然後向奠邊府法軍發起攻擊。
法軍在佔領奠邊府谷地之後的三個月中,曾多次主動出擊。法軍也曾派出一支部隊協助萊州的泰國守備部隊撤離。此外,為了獲取情報、騷擾敵人和破壞敵運輸線,法軍還使用各種武器對敵縱深實施猛烈襲擊。但因為空中補給困難或遭敵人伏擊,法軍多次失敗,損失慘重。
到了第二年1月,奠邊府已經失去了原來的軍事價值。由於北越軍正在收縮包圍圈,以全面進攻吞掉這塊「誘餌」,法軍派更多的部隊增強防禦力量,但這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1954年3月,武元甲與中國軍事顧問團冷靜分析,決心把法國人醉心的「中心開花」變成「瓮中捉鱉」。
13日早上,武元甲集中四個師的優勢兵力,並用戰前秘密運上山嶺的重炮猛轟法軍陣地,剎那間許多未及隱蔽的法軍被炸得血肉橫飛。
經過近兩個月的血戰,被越軍圍在狹小山谷里的法軍放棄抵抗,再也無力進行戰爭的法國不得不與越盟簽署日內瓦協議,雙方以北緯十七度線為界停火。
後來,武元甲還參與指揮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及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成為功臣,號稱「紅色拿破崙」。

閱讀全文

與越南武原甲多少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疫情什麼時候好轉 瀏覽:992
印尼血龍木多少錢一隻 瀏覽:259
無人機是怎麼打進伊朗的 瀏覽:460
kafm在越南是什麼意思 瀏覽:358
中國最早的紙鈔是哪個 瀏覽:710
義大利留學在哪裡學習 瀏覽:36
越南座機如何打 瀏覽:837
孟晚舟為什麼和伊朗合作 瀏覽:501
義大利停工了怎麼付房租 瀏覽:419
伊朗方艙醫院怎麼用 瀏覽:627
印度老人如何買葯 瀏覽:164
去印度旅行要遠離怎麼樣的人 瀏覽:181
中國人事網社工如何查電子證書 瀏覽:857
蝗蟲災害印度怎麼解決的 瀏覽:86
義大利人愛用什麼做菜 瀏覽:912
伊朗可以說什麼語言 瀏覽:707
中興華為在伊朗做了什麼事 瀏覽:462
越南幣5萬相當於人民幣多少元 瀏覽:858
如何應對印度的安全顧慮 瀏覽:887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登陸華為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