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要用絲綢

伊朗為什麼要用絲綢

發布時間:2024-04-27 01:38:39

⑴ 漢朝時安息(今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如何利用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國貿易

安息位於今天的伊朗,本身沿海,與印度有海路相通。樓主所說的應該是漢朝商人最遠到達印度,而不是海上商路止於印度,通過印度商人或其他商人中轉,中國的商品仍可由海路進入波斯灣、紅海。

⑵ 絲綢之路去伊朗遇到了什麼事情

人民網北京6月4日電 (杜明明) 「21世紀中國-伊朗絲綢之路研討會」於6月3日下午在北京回民學校舉辦。中國前駐伊朗大使劉振堂在研討會上表示:「在2000多年的絲綢之路歷史上,伊朗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發揮了特別獨特的作用,一直到今天,這種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他從三個方面論述了這個觀點:
第一,絲綢之路公認的起點是西安,終點是羅馬,位於中間的就是波斯,因此波斯扮演了橋梁的角色。中國大量的考古發現都證實了這一點,中國出土的外國錢幣中95%以上都是來自當時波斯的薩珊王朝(公元3世紀至7世紀)時期。
第二,波斯是一個盛產宗教的國度,幾乎所有與波斯相關的宗教都傳到了中國,還有一些本來不是波斯創造的,但是被波斯人傳到了中國。例如,由波斯創造的祆教和摩尼教,都傳到了中國,而且在中國有了相當的影響。而景教和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波斯人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
第三,福建的歷史名城泉州見證了波斯人曾經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參與者。泉州曾經是海上香料之路、絲綢之路的重要口岸。泉州海交館里的石棺石碑及雕刻遺物,超過一半是用波斯文書寫。泉州山崖上的摩尼教雕像至今保存的相當完好。
劉振堂指出,中國和伊朗雖然制度不同,信仰不同,但是卻擁有共同的普世價值觀:相互尊重,公正平等,獨立自主,互利共贏,反對任何形式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他表示,這種共同價值觀應該成為真正的普世價值觀。
劉振堂認為,中國和伊朗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沒有簽訂書面協議的戰略夥伴關系,伊朗在絲綢之路新的構建努力當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獨特作用。

⑶ 古絲路之謎:中亞至伊朗高原為什麼冒險走荒漠卻不走裏海南岸綠洲

古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經中亞、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也是中國古代經過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交往的通道,絲綢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數千年來,游牧民族、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學術考察者沿著絲綢之路通行東西方世界。 古絲綢之路示意圖:從中亞撒馬爾罕到西亞巴格達走了木鹿-馬什哈德-德黑蘭一線(可放大) 在古絲綢之路全長6440公里的路途中,會經過沙漠戈壁,也會經過綠洲平原;會翻越茫茫雪山,也會跨越湍急河流。通常都會趨利避害尋找距離最近、安全性最好的路徑走完旅程,但有一段讓人深感意外,那就是中亞河中地區通往伊朗高原一段,離開河中地區的綠洲,在布哈拉西南渡過阿姆河後,歷經卡拉庫姆沙漠的考驗,進入沙漠腹地的馬雷綠洲和捷詹綠洲獲得補給後,古絲綢之路沒有繼續沿著伊朗高原的科佩特山脈北麓綠洲,西行至裏海南部沿岸的濕潤山地平原,而是轉而向南,走氣候條件嚴酷的荒漠,再進入伊朗高原邊界的加恩山脈山口,進入馬什哈德。 伊朗高原及周邊地形示意圖 相比較這條「 」荒漠線」,沿科佩特山脈北麓向西進入裏海之濱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北麓,進而在如今伊朗拉什特沿河谷再進入伊朗高原北部,或者北上至亞美尼亞山地,再進入小亞細亞,這條「 」綠洲線」的氣候條件似乎更宜人,也完全避開了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之間的呼羅柵地區乾旱南行的嚴酷環境。由於厄爾布爾士山脈走向幾乎與裏海輪廓平行,冬季受南移的西風帶控制,盛行西風經過裏海後,增溫增濕,受山脈的阻擋而抬升,形成地形雨,年雨量甚至達1000毫米以上,森林廣布,可以說整個伊朗高原氣候條件最好的地區了。 厄爾布爾士山脈最高峰-達馬萬德山,高約5610米。是伊朗最高峰,也是亞洲最高的火山 要弄清楚這個「 」不尋常」的絲路走向,就不得不先弄清楚古絲綢之路的存在意義。首先古絲綢之路的作用,不僅在於連接東西方、歐亞大陸的兩端,也是為了能把途徑中途的一個個文明點串聯起來。再者絲路的首要功能在於經濟效益,而後才是文化交流;每一個文明聚集點就相當於一處商機。 伊朗首都德黑蘭,處於厄爾布爾士山脈的南側,屬背風坡 所以古絲綢之路在伊朗高原一帶的走向,大致有三條。最北邊的一條,是先沿土庫曼的科佩特山脈北麓進入裏海南岸,然後在阿莫勒翻越厄爾布爾士山脈,經由德黑蘭向西進入伊朗西北部和兩河流域;第二條則是沿著捷詹河溯游而上到達伊朗馬什哈德,沿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橫穿整個帕提亞國後,在德黑蘭接上北線;最後一條則是由伊朗高原東部向南,走到盧克荒漠南端(巴姆城),然後向西直接進入「 」波斯」板塊。 古絲綢之路主線圖及中亞與西亞的地緣結構圖 當然這三條路線,中線無疑最為重要,途徑了伊朗高原上政權的核心部分。不過很多時候,對於從中亞草原南下的游牧民族來說,這只是一個順序問題。游牧民族其實並不會如我們今天這樣,去研究戰略方向。他們只是關注哪一區域更為富庶,或者更容易征服罷了。如果由河中地區一直向南的話。游牧侵略勢力所能選擇的,並不僅僅是向西滲透伊朗高原的帕提亞板塊;或者向東,經由藍氏城征服整個吐火羅盆地;亦能夠由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的接合部插入,繼續南下進入阿富汗的錫斯坦盆地,或向西進入波斯板塊,或向東進入富裕的印度河流域。 裏海沿岸燈光圖:德黑蘭和馬什哈德夜晚燈光面積較大 其實中線之所以更重要,還跟絲路的逆向選擇有關,也就是從西亞經過伊朗高原進入中亞,就距離上而言,無疑經馬什哈德的中線可以獲得更多選擇。而最先選擇從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結合部插入的並非來自北方中亞草原的游牧民族,而是從地中海而來的馬其頓人,亞歷山大的軍隊從兩河流域入手,先攻取了波斯帝國的核心區,然後折返伊朗高原西北部佔領「 」米底王國」板塊,後來再向東征服帕提亞(即安息)板塊,最後在征服整個伊朗核心區之後,再到達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結合部的捷詹河中游流域。此時的馬其頓方陣要面對的下一步選擇,要麼先沿著興都庫什山脈北麓東進搞定吐火羅盆地,要麼北上通過捷詹綠洲、馬雷綠洲進入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的河中地區。但不管是先向東還是先向北攻擊,中亞農業區都會是馬其頓人的下一步選擇。 亞歷山大帝國疆域圖及東征路線圖:在攻佔帕提亞明顯轉向南下興都庫什山脈南麓的德蘭吉亞那(可放大) 但實際上,亞歷山大的最終選擇卻是還是先征服興都庫什山脈以南地區。當然這個選擇並不是亞歷山大主動的選擇,他不過是緊追波斯帝國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的腳步,一路追殺。當時的波斯帝國不僅喪失在西亞的新月沃地行省,而且還丟失了在伊朗高原上的三大地緣板塊,其復興的希望,只能寄託於興都庫什山脈南北的「 」殖民地」。而對於一個農業屬性明顯的帝國來說,波斯人對興都庫什山脈南北的征服重心,無外乎是沿山麓低地分布的河谷平原。換句話說,當亞歷山大帶著他的馬其頓軍隊跟著波斯帝國末代君主,圍著興都庫什山脈轉一圈,並佔領了綠洲之後,也相當於基本完成了對波斯帝國東方領土的接收工作。至於這個攻擊路線是應該順時針轉,還是逆時針轉就不那麼重要了。 蜿蜒在厄爾布爾士山脈的公路:只要地緣價值夠大,再難也會開辟一條通道 所以中亞至伊朗高原這一段的絲綢之路,具體是沿著北線走厄爾布爾士山脈北麓,還是沿著中線走捷詹河逆流而上經馬什哈德,亦或是沿著南線走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結合部南下,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來往東西方的商旅、使節、學者或者軍隊通過上述路徑達到了最終目的。何況這三條線路之間肯定也存在著某些互聯互通,只是就地緣結構的角度而言,只要連接的地緣板塊價值足夠重要,自然會有與之相通的道路被開拓出來。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⑷ 絲綢之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起了哪些作用

絲綢之路它是作為路,作為交通線。所以它就是成為沿途各國,各個民族進行各種交流的一個載體,也就成為當時展現他們各種復雜關系這么一個載體。所以,這個絲綢之路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另外,絲綢之路它也是一個大舞台,它當時把古代和中世紀的主要大國和主要的文明地區都連接在一起了。你比如古代的四大帝國,漢朝,安息、貴霜、羅馬都是在這條線上。到中世紀唐朝、薩珊、波斯、東羅馬帝國,以至於後來的阿拉伯帝國,都在這條線。另外主要的文明地區:中國、中亞地區、伊朗,兩河流域、小亞細亞、希臘、羅馬,通過希臘,羅馬甚至把北非,埃及也都連起來了,往南印度,往北就是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整個就說它把當時世界的主要國家和主要的文明地區都串聯起來。所以它這個展現了當時主要世界歷史的情況,絲綢之路,它既然是一條路,它也是一條紐帶。它通過這個紐帶,把當時沿線諸國各族都連系在一起,成為他們互通有無,物暢其流商貿之路,和物種傳播之路。當時商貿實際上並不是這么一種絲綢,絲綢當時影響最大。你比如說中國傳來的很多東西,比如金銀器、玻璃器,還有這里頭很多路,還有很多名稱,什麼黃金之路,天青石之路等等,它都是有交通線有關的。所以另外物種傳播,現在考古資料因為不太保存,文獻很多,無論是中國和中國傳出去的都是很多,這個大家可以看。另外這條路也就成為中國各個民族相互學習,互相影響文化藝術和科技交流之路。同時這條路也是沿線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不斷增進了解的友誼之路,也是各國進行政治交流使節之路,所以有人就把這叫做使節之路。另外這條路,也是到沿線各族魂系天國。比如說佛教、襖教、摩尼教、景教是基督教這里頭的一個分支,以至於後來的伊斯蘭教,世界的主要宗教都是沿著這條線傳播進來的。所以這又是一個神靈之路。這條路還是游牧民族的遷徙之路,因為這條路的北邊就是歐亞草原。你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中國的匈奴是通過這條路西遷來的,再早的剛才講的烏孫、大月氏,再晚的突厥,以至於後來西遼等等。蒙古都是沿著這條線,再往西邊最著名的塞人,也是沿著這條線遷徙,也是游牧民族的遷徙之路。為什麼這條路有很多剛才講的絲綢很早傳過去,與這個絲綢有關系。

另外,這條路因為游牧民族的遷徙,它也成了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交流之路。這個歷史在世界歷史上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因為這條線從河西走廊以後一直到歐洲草原,北邊都是游牧民族,它變化很大,它一遷徙,按照當時的情況,他們經常是侵略和掠奪游牧民族,交融是非常多的,經過這種交融,對於游牧民族有一定破壞對它整個城鎮的發展和防衛武器的發展。各個方面和社會的進步,在客觀上也起了一定作用,對於游牧民族發展也提供了作用。

絲綢之路,它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底蘊豐富深厚的。所以它並不是一個交通線的問題,也不是一個絲綢貿易的問題。它的內涵牽扯到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個全方位的。所以我感覺絲綢之路正因為是這樣,所以它是代表了當時人類社會歷史,當時世界人類文明可以說是一個縮影。所以絲綢之路也是一個寶庫,當時的主要的繪畫藝術,雕塑各種藝術珍品,美不勝收,非常多。另外世界的一些主要文字,都形成在這條線上,用這些文字所記錄的文書和刻石歷史性是非常豐富的,現在很多歷史之謎就是靠這個來解的,揭開了很多歷史之謎,同時又用這些文字寫了很多遺著,現在研究歷史當時的社會很重要的。所以這條交通線,它的內涵非常豐富,影響非常大。當然在東西方來講,影響最大的是絲綢。正因為它影響非常大,所以直到19世紀末,西方學者還以絲綢來命名這條交通線;正因為以絲綢命名這條交通線,現在叫做絲綢之路,已經逐漸被大家認可。因為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現在原來絲綢之路沿線的各個地區、國家,重開絲綢之路的呼聲很高。現在大家知道亞歐大陸橋,實際上就是與這個有關的。我們相信就是說在今後的發展的過程中,沿線各國通過努力,通過陸路的和空中的交通,必將能夠建立一條比古代絲綢之路更為勝似古代絲綢之路的金光大道。對今後的影響是更大的,所以絲綢之路概況大概就是這樣。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絲綢之路考古學的問題。絲綢之路,它現在是多學科研究的,有絲綢之路史,研究絲綢之路的歷史,有研究絲綢之路的考古學,從這里頭派生出很多的題目。什麼叫絲綢之路考古學?絲綢之路考古學,實際上就是沿線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考古學,這個考古學都是代表某個地域的。現在所謂絲綢之路考古學,主要依託於這些考古學,在表現它們之間相互交流的,東西方文化交流,這一部分屬於絲綢之路考古學,主要研究文化交流、相互影響,這一部分。所以這一部分考古學的特色,就是它不但要研究按照考古學的規范來整理和研究,而且它還要結合很多學科。因為考古學,它是研究古代人類社會的,涉及的方方面面,它必須結合有關的文獻、歷史、地理、銘刻學等等,全方位的。所以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學,必須以考古學為基礎,涉及其他學科互相滲透,這個來研究。根據這個特點,也就是要求我們研究東西文化交流考古學的學者,要學貫中西,甚至就是在他所研究的領域,他眼界要寬,視點要高,要有洞察問題的能力。所以要求是比較高的。絲綢之路考古學內涵是比較多的,但是絲綢之路文化的內涵從資料來源講,無非是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文獻資料主要處於歷史時期,文獻資料都是用人來寫的,它受人的水平、觀點制約,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真正涉及絲綢之路的,直接的是比較少的。所以就從文獻的角度,我全面的構建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這是比較難的。因為文獻資料它是可知但是不可及,因為它實證性比較差,有很多資料必須要進行考證,考古學因為研究古代的人類社會,是物質文化涉及的方方面面,它是有實證性、直觀性。所以考古學對於構建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是最主要的,但是光靠它也不行,因為它畢竟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以考古學為基礎,結合文獻和相關學科,才能夠最終全面的構件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要用絲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請問去英國打工工資怎麼樣 瀏覽:642
英國保險制度怎麼樣 瀏覽:3
什麼顏色列印才是印尼色 瀏覽:963
越南魯泰在哪個城市 瀏覽:664
胡志明在越南住哪裡 瀏覽:981
印尼巴士模擬怎麼破解 瀏覽:680
印度烤雞蛋炒什麼好吃 瀏覽:972
印度按照輪廓像什麼 瀏覽:82
義大利在二戰的時候為什麼不敢打 瀏覽:421
海鮮面配什麼義大利葡萄酒 瀏覽:301
哪些企業遷往越南和印度 瀏覽:901
戴高樂二戰怎麼去英國 瀏覽:74
中越反擊戰越南實際傷亡多少人 瀏覽:27
二戰中國為什麼那麼弱 瀏覽:18
伊朗少將是怎麼去世的 瀏覽:417
南京辦義大利簽字的地方在哪裡 瀏覽:466
中國哪個省份的回族人最多 瀏覽:671
伊朗卷餅怎麼做 瀏覽:981
印度有什麼名貴的花 瀏覽:77
印度一共有多少只牛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