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教始於什麼時候

印度教始於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4-02-09 08:32:30

Ⅰ 印度佛教鼎盛時期是什麼時候印度人從什麼時候不信佛教

印度佛教鼎盛時期是在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孔雀王朝時期。

公元8世紀到9世紀,佛教逐漸衰敗,公元13世紀初,印度人不信佛教。

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是印度的部派佛教時期。部派佛教興起的背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經濟上,奴隸制開始衰頹,封建領主逐步確立。

政治上,難陀王朝將領憻陀羅岌多起兵趕走入侵的希臘人,建立了孔雀王朝,他的孫子阿育王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統一的大帝國。在他在位期間,佛教封為國教,佛教發展進入一個鼎盛階段。

公元前180年左右,王朝滅亡,印度四分五裂,西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而佛教已經成為覆蓋全印度的宗教。釋迦牟尼創立早期佛教,在印度經過演化,依次經歷了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3隔階段,13世紀,佛教在印度漸趨衰落,以至滅亡。

8~9世紀以後,由於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僧團日益衰敗,內部派系紛爭不已,從而日趨式微。後來又由於伊斯蘭教的大規模傳播,重要寺院被毀,僧徒星散,迄13世紀初,終於一蹶不振趨於消亡。

十二世紀中葉,由於取代波羅王朝的斯那王朝改信印度教,怛特羅佛教日趨衰頹。至十二世紀末,穆斯林襲滅了斯那王朝,並盪滌了一切佛寺,作為怛特羅佛教的最大的據點超戒寺也被平毀,僧眾四處逃散,密教因之而在印度本土消失。

(1)印度教始於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大乘佛教興起於公元1世紀,此時為印度「南北朝」時期。北方的貴霜王朝重佛教,南部的案達羅王朝推崇婆羅門教抗衡佛教,5世紀左右2大王朝滅亡,印度在次四分五裂,公元320年,岌多王朝建立,印度進入中世紀黃金時代。

此時封建制度正式鞏固,種姓制更加嚴格。岌多王朝重視婆羅門教,但並不排斥佛教。後來國力衰落,又開始推崇佛教。

所謂大乘是後起派別對先前派別的自稱,他們將先前派別貶低為小乘,說小乘是佛陀為小根器的人而做法立說,而大乘能將無量眾生帶到涅槃彼岸,成就佛果。大乘佛教主要有中觀派(空宗)和瑜珈派(有宗)2派。

Ⅱ 想知佛教同印度教的分別

佛教:佛教於公元前5世紀發源於印度
後來傳遍亞洲
在句世界各地都有信從.佛教不是奠基在信仰單一或多神
而是以佛陀(覺者)的教誨為基礎.佛陀教導信徒如何袪除痛苦與煩惱
並給予他們如何生活的建議.佛教徒以佛陀為模範
以達到更接近佛陀本人所經驗的[更高的覺知]
即是[覺悟]的狀態.而日後興起的大乘佛教
則主張不只是出家人
任何人都應能被救
也因此產生對佛教的種種解釋及成佛的各種方法.同時除了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之外
也出現阿彌陀佛
葯師佛
大日如來
觀世音菩薩等諸佛菩薩. 印度教:印度教始於印度
並已在當地發展超過五千年.亞洲其他地區
非洲
加勒比海和歐洲也有很多印度人定居
他們的信仰也像地理分布一樣多采多姿.有些印度人信仰單一神只
有些就禮敬多神
或相信諸神只是唯一最高神靈的各個面向.主要神只有創造神-梵天
維持神毘紐笯
破壞神-濕婆神等.由於欠缺標準的綱領或儀式
他們有許多信念不相同.然而所有印度人都有定來世的觀念
相信眾生都在生

轉世的持續過程之中.印度人希望藉著[解脫]逃離這個循環.對印度教徒來說
法的觀念也重要
法意謂律法
責任
分道
和美德
強調正確行為是印度教的核心.

Ⅲ 印度教是怎樣產生發展起來的!

印度教形成於8世紀,它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和佛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得到了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並對存在著造業、果報和輪回的觀點,贊成和積極發揮。但並不同於婆羅門教的教義、教規等。首先,婆羅門教原是一個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個具有相當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應以梵天、毗濕拏、濕婆三神為主神。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濕拏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濕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在三個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濕拏或濕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都是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慾的主張,並把釋迦牟尼吸收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團和寺廟。婆羅門教初無寺廟,公元一世紀左右才開始有點零星廟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動在寺廟舉行,有些慶典祭祀還有專門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形成了盛大、熱烈的場面。因此,產生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最後,在哲學上,是以一個更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為基礎。提出這一體系的是8世紀吠檀多哲學大師商羯羅。他創立了不二論,即一元論學說,認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沒有任何真實的物,梵和個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為人們指出了如何擺脫虛妄,達到真實的道路。在他看來,物質、個人靈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從總的真理的意義上來說,這一切都是幻覺,是梵以幻力進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結果。他認為,把幻象當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無知無明為條件的。並強調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過它看到它背後除了唯一實在的梵以外無它物。」在商羯羅的眼裡,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靈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與最高實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虛幻不實的物質世界,使人的本我與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擺脫痛苦的世世輪回,進入神妙而又銷魂的純粹極樂狀態。鼓吹解脫之道是在心智上進行多方面的修養,逐步做到能區分永恆的東西和無常的東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棄對於世間物質的執著,熱心嚮往與梵的結合,通過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獲得堅定的信仰。商羯羅就是以這一客觀唯心論的哲學理論,引導人們崇尚印度教。他還親自組織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動。並在印度建立了四個聖地和仿照佛教僧團成立了「十名教團」印度教組織。這在最終擊敗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印度教的簡介
西元前十六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開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對自然山川的敬畏與崇拜,雅利安人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須膜拜、禮贊、歌頌一切自然神祇,且將贊歌編為聖典,相互傳頌。到了後期,與人們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神祇,受到更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漸轉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為了與神溝通,祭祀便成為一件大事,司祭者擁有無上權威,能為自己祭祀、為他人祭祀及教授聖典。於是,在階級制度嚴格劃分的社會里,司祭者被尊為最高階級的婆羅門,他們依著「祭祀萬能」的神聖職權,開啟了神權色彩濃厚的婆羅門思想。
婆羅門教主張:「梵」是宇宙現象的本體,人的生命現象為「我」,宇宙萬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來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輪回受苦,唯有體證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脫。此思想彌漫在當時的印度社會,直到西元前六世紀,出現了反婆羅門教的思想家,他們反對祭祀,主張透過禪定、苦行或享樂來完成解脫。鑒於當時修苦、修樂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於苦,不偏於樂的中道觀,做為修行的根本原則。
阿育王及迦膩色迦王時期,佛教成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紀時,婆羅門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進一步雜糅了佛教及其他學派的思想,於是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而以「新婆羅門教」自居,企圖恢復舊有地位,這就是今日所說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許多流派中,又以毗濕奴派、濕婆派及性力派為主。八世紀以後,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羅,依據婆羅門教的根本教義,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優點,使印度教宗教實踐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瑣的理論淡化,印度教遂一躍而成為當時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蘭教入侵印度以後,佛教遭受嚴重迫害,印度教卻因為與伊斯蘭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區域仍舊保持著很大的勢力。
到了近代,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傳入,印度教掀起了廣泛的宗教改革,反對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種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瑣宗教儀式、寡婦殉葬等愚昧現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大多數人信奉此教,其種族階級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婦殉葬等諸多民間陋習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Ⅳ 古印度的宗教發展

為超過一千多年來,神聖的故事和英雄史詩已經取得了神話的印度教。在這些復雜而多彩的傳說中,沒有什麼是固定的和堅定的。伴隨著創造、毀滅、愛和戰爭的脈動,它不斷變化。大多數神話出現在幾個不同的版本中,許多角色有多種角色、身份和歷史。這種看似混亂的現象反映了一個神話的豐富性,幾個世紀以來,這個神話已經擴展並具有新的含義。

印度教代表了印度本土的各種相關宗教傳統。從歷史上看,它涉及自前基督教時代以來的演變。反過來,它回顧了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吠陀宗教的古老信仰。

印度河流域 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發生在青銅時代(公元前 3300-1300 年;成熟期 2600-1900 年)。它主要沿著印度河和旁遮普地區傳播,延伸到 Ghaggar-Hakra 河谷和恆河-Yamuna Doab,包圍現在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區,現代印度的西部各州,並延伸到南部-阿富汗東部和伊朗俾路支省的最東部。

印度河流域的地理環境將在那裡興起的文明置於與埃及和秘魯的文明相似的境地,肥沃的農業土地被高地、沙漠和海洋所包圍。最近,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邊境省也發現了印度河遺址。遠在土庫曼的地方還發現了其他較小的孤立殖民地。沿海定居點從西俾路支省的蘇特卡甘多爾延伸到古吉拉特邦的洛塔爾。印度河流域遺址位於阿富汗北部 Shortughai的Oxus河上,

到公元前 2600 年,早期社區變成了大型城市中心。這些市中心包括巴基斯坦的 Harappa、Ganeriwala、Mohenjo-daro,以及印度的 Dholavira、Kalibangan、Rakhigarhi、Rupar 和 Lothal。總共發現了超過 1,052個城市和聚居地寬圓笑,主要位於印度河及其支流地區。

滑石印章有動物、人(可能是神)和其他類型的銘文的圖像,包括尚未破譯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書寫系統。若干金、舞姿的少女兵馬俑和石像顯示出某種舞蹈形式的存在。此外,這些兵馬俑還包括牛、熊、猴子和狗。約翰·馬歇爾爵士在摩亨佐-達羅看到著名的印度河銅像時,驚訝地表示:

當我第一次看到時,我很難相信它們是史前的。他們似乎完全顛覆了所有關於早期藝術和文化的既定觀念。等造型,因為這是未知的古代世界到希臘化時代希臘,我想,因此,一些錯誤肯定已經作出; 這些數字已經進入了比他們腔臘真正所屬的層次早約 3000 年的層次。

現在,在這些小雕像中,正是這種解剖學的真相如此令人震驚;這讓我們懷疑,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古印度河岸邊的雕刻家們是否有可能預見到希臘的藝術。

人們普遍認為哈拉帕人崇拜象徵生育的母親女神。一些印度河流域海豹顯示了許多宗教中都有的卍字標志,特別是在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印度宗教中。印度教元素的最早證據是在哈拉帕時期之前和早期。靠近印度教 濕婆林伽的 *** 符號位於哈拉帕遺址。

濕婆

一個著名的印章展示了一個人像坐姿,讓人想起蓮花坐,周圍是動物。它後來被貼上了濕婆的綽號 Pashupati(百獸之王)的標簽。濕婆印章(M420)的發現者約翰·馬歇爾爵士等人聲稱這個雕像是濕婆的原型,並將其描述為三張臉,以盤腿蓮花姿勢坐在寶座上。哈他瑜伽。瑜伽士的 *** 是直立的,兩個睾丸都非常明顯。將雙腳跟精確放置在陰囊下方是一種先進的密宗瑜伽技術,稱為 Bandha,意思是結或鎖。它通常用於升華和重定向性能量,並可以賦予練習者精神力量。

一隻大老虎在瑜伽士的右側向上抬起,面向他。這是海豹上最大的動物,看起來好像與瑜伽士溫暖相連;老虎身上的條紋,也是五組一組,突出了這種聯系。濕婆印章上還描繪了另外三隻較小的動物。這枚印章上的所有動物很可能都是圖騰或紋章符號,表示部落、人民或地理區域。在濕婆印上,老虎是最大的,代表瑜伽士的人,很可能象徵著喜馬拉雅地區。大象可能代表印度中部和東部,印度南部的公牛或水牛以及印度河以西地區的犀牛。Heinrich Zimmer 同意 Pashupati 的形象顯示了一個瑜伽姿勢的形象。

帕舒帕蒂

印度河流域的人們似乎也崇拜男神。對想像中的印度教神祇最重要的描繪是 420 號印章。已發現許多其他印章描繪了相同的人物,但與 420 號的細節不同。本神戴著有角的頭飾,形狀讓人聯想到濕婆的現代形象出現在他額頭上的新月。

被認為是靈伽的東西已經被挖出來了。現代印度教中的靈伽石被用來代表直立的慎含男性 *** 或濕婆神的男性生殖能力。但同樣,這些石頭可能與宗教崇拜的對象完全不同。即使在今天,濕婆仍以人形和 *** 的形式受到崇拜。坐在類似瑜伽的位置的神靈表明瑜伽可能是佔領印度的第一個偉大文化的遺產。

卍字元的宗教標志

考古記錄中最早確實使用卐字圖案是在新石器時代。符號出現在「長春花劇本新石器時代的」歐洲(巴爾干,第6至第5千年BCE。另一個早期認證是對陶碗里發現在薩邁拉,在上一篇文章追溯到早在公元前4000約瑟夫·坎貝爾的Neolithic- Palaeolithic Contrast引用了在基輔附近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公元前 10,000 年)猛獁象象牙鳥雕像上的裝飾物,這是在新石器時代之前唯一已知的此類符號。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考古學中,萬字元出現的情況非常罕見。

在印度教中,兩幅畫中的萬字元象徵著造物主梵天的兩種形式。朝右則代表宇宙的演化;朝左代表宇宙的對合。卍字元是印度教神祇毗濕奴的 108 個符號之一,代表生命賴以生存的太陽光線。它也被視為指向所有四個方向(北、東、南和西),因此意味著穩定。它作為太陽符號的使用首先可以從它的蘇里亞神形象中看出。卐字元用於所有印度教揚特拉河和宗教設計。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五世紀,並於公元前三世紀傳遍印度次大陸。據信,釋迦牟尼的同修在釋迦牟尼死後,將這個卐字元號(右手)印在了他的胸前。它被稱為「心之印」。隨著佛教的傳播,在佛教卍達到 *** 和中國。這個符號也被印度教國王引入巴厘島印度教。

超過 400 個不同的印度河符號,有人說是 600 個,已經在印章、小葯片或陶瓷罐和十多種其他材料上發現,其中包括一個明顯曾經懸掛在內部城堡大門上的招牌。

大量著名學者認為,印度河系統並未對語言進行編碼,而是類似於近東和其他社會中廣泛使用的各種非語言符號系統。其他人有時聲稱這些符號專門用於經濟交易,但這種說法無法解釋印度河符號在許多儀式物品上的出現,其中許多是在模具中大量生產的。在任何其他早期古代文明中,都沒有與這些大規模生產的銘文相似的東西。

摩亨佐達羅

摩亨佐-達羅或「死者之堆」是印度河流域或哈拉帕文明發掘的最大城市。Mohenjo-daro 是當地的一個信德語詞,意思是「死人丘」。

學者帕波拉 (Parpola) 和阿斯法克 (Asfaq) 確定在摩亨佐-達羅 (Mohenjo-daro) 發現的另一枚印章 (M 430) 與一種獨特的春分儀式有關。這是在克里提卡 - 昴宿星星座舉行的慶祝春分的恆星儀式。印章上引用的傳說:這個時代(Kali Yuga – 我們生活的現在時代)始於周三蘭卡日出時的山羊標志的開始。

為了縮短一個具有宗教細微差別的引人入勝的星體重要性故事,當公元前 3102 年本初子午線穿過它時,蘭卡市獲得了榮譽。

關於這方面的另一個敘述是公元 630-635 年玄奘的旅行記錄。他看到了孔雀時代的柵欄(佛塔)。它有一百英尺高。坎寧安談到這個支柱時說:

中信德公國,通常被稱為 Vichalo 或「Midland」,被 Hwen Tsang 描述為只有 2,500 里或 417 英里的環路。主城名為「O-fan-cha」,距上信德首府 700 里或 117 英里,距下信德首府皮塔薩拉 50 英里。由於前者是 Alor,後者幾乎可以肯定是希臘人或海德拉巴的 Pattale,因此記錄的距離確定了 O-fan-cha 位於一座名為 Bambhra-ka-Thul 的古城廢墟附近的位置或乾脆班巴爾。根據傳統,這里是曾經著名的婆羅門或婆羅門 [...] 城市的所在地。

因為詳細敘述了情況,所以可以定位城市。城主先前曾臣服,但市民們不效忠,關上了城門。他們被一個計謀引誘出來,隨後發生沖突,托勒密的肩膀被毒劍重傷。提到托勒密的傷口使我們能夠將這座城市與赫爾梅塔利亞的城市相提並論,狄奧多魯斯將其描述為「河上婆羅門的最後一個城鎮」。

希臘語中的愛馬仕是梵天的無聲詞。中文音節扇是梵天的著名用語。因此,O-fan-cha 和 Hermetalia 都是 Bambhra-ka-thul 或 Brahma-sthal 的直接用語。從所有這些討論中,似乎可以肯定,玄奘所訪問的是摩亨佐-達羅城,它的真名是梵天或婆羅門。摩亨佐-達羅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死者之堆」。這樣的名字,對於這樣一個繁華的城市來說似乎很特別。

印地語單詞是mohan jodad.o。這個詞jodad.o曾在許多蔑戾車,meluhha語言的同源詞。信德語d.a_r.o 的意思是「為死者而獻給親屬的盛宴」。許多學者認為meluhha是mleccha的蘇美爾名稱,意思是非吠陀、野蠻人。雅利安人使用它就像古希臘人使用barbaros 一樣,表示外國人或該國本地人的亂碼。

這座城市在公元前 2600 年至公元前 1900 年間繁榮發展,盡管該地區最早的定居跡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500 年。由於地下水位高,即使是對摩亨佐-達羅的簡單挖掘也變得困難,因此無法在此級別進行挖掘。這座城市佔地約 200 公頃,在其高峰期可能有 85,000 人。該遺址位於巴基斯坦信德省的現代拉卡納區。摩亨佐-達羅是印度河流域文明南部最大的城市,對於該地區的貿易和治理非常重要。

摩亨佐-達羅的西端有一座大土丘或城堡。目前,土丘在平原周圍上升了 40 英尺;在摩亨佐-達羅有人居住的時候,它會更高。土丘和下城之間有一道縫隙。由於規模龐大且與城市其他地方分離,人們認為該土丘可能被用於宗教或行政目的。這個假設得到了架構的支持在土丘的頂部發現。摩亨佐-達羅的土丘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大浴場和糧倉或會議廳。大浴池是位於土丘頂部的一個沉沒的水槽;坦克長 12 米,寬 7 米,沉沒在包圍它的泥磚深度以下 2.4 米處。大浴場是印度河流域生活中最早可能與現代印度教有關的方面之一。大浴場也可能與河流崇拜的概念有關,就像今天對恆河的崇拜一樣。

在出苗米坦尼王國

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出現了一個強大的力量:米坦尼王國。我們可以從間接來源收集到的任何信息。那些人被稱為Kharri。一些語言學家認為這個詞與艾莉亞相同。按照名稱和主題的吠陀指數,由麥克唐納和Keith編譯,這是吠陀正常指定文學從Rig-吠陀起的的雅利安三個上層階級。米坦尼亞人對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入侵和雅利安人湧入印度代表了來自共同文化軸心的兩條流浪移民流。

在Boghaz Keui 1906-07 CE(約八十英里安卡拉東南部,現代資本土耳其)雨果溫克勒發現Chatti的偉大的國家檔案帝國包含超過10,000楔形文字寫成阿卡德楔形文字片。一塊石碑記載了約公元前 1400 年赫梯君主 Suppiluliumas 與米坦尼國王 Mattiuaza之間締結的和平條約。記錄中召喚了四位神明作為該條約的見證人:In-da-ra、Uru-w-na、Mi-it-ra和Na-sa-at-ti-ia。這些名字幾乎與吠陀諸神因陀羅、伐樓那、米特拉和納薩蒂亞。根據著名的印度學家保羅·蒂姆 ( Paul Thieme) 的說法,在 Boghaz Keui 條約期間,這些神被帶入了伊朗神話。阿維斯坦學者肯定許多吠陀神都復活了,盡管他們低於至高無上的神阿胡馬茲達。幼發拉底河上游的米坦尼亞人在這個時期崇拜他們。

當吠陀文本是早期印歐語系民族現存最古老的證據時,人們認為這些文本小心翼翼地保留了原始印歐文化的各個方面。許多民族學家希望統一印度-伊朗人、凱爾特人、北歐人、希臘人和羅馬人成為原始印歐宗教。馬克斯·穆勒認為,印度-伊朗宗教始於對太陽的崇拜。G. Dumézil 強調了印歐宗教和社會的三方社會制度。後來的學術研究不再考慮所有這些幾乎相同的宗教。相反,自公元 20 世紀初以來,在梅勒、蒂姆和柯伊伯之後,印度-伊朗阿修羅/Āditya 神靈的社會功能得到了強調;他們是印歐宗教中沒有的創新團體。

一些學者認為,印度雅利安人在公元前 1500 年之前到達了西部的亞述和東部的旁遮普邦。受印度-雅利安影響的講 Hurrite 的米坦尼統治者從公元前 1500 年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犍陀羅 墓葬文化則出現在公元前 1600 年。Shaffer & Lichtenstein (in Erdosy 1995:139) 指出:

Harappan 以及可能還有其他印度河流域文化馬賽克群體的這種轉變,是唯一有考古記錄的南亞人口在公元前第一個千年上半葉之前的西向東遷移。

這可能是由生態因素造成的,例如 Ghaggar-Hakra 河乾涸以及拉賈斯坦邦和其他地方的乾旱加劇。印度河也開始東流,洪水泛濫。

鐵器時代吠陀宗教

吠陀時期的宗教(也稱為吠陀教或吠陀婆羅門教,或者,在印度古代的背景下,簡稱婆羅門教)是印度教的歷史前身。許多學者堅持認為,將這一時期稱為吠陀印度教是自吠陀宗教以來的一個矛盾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印度教非常不同——至少與古希伯來宗教來自中世紀和現代基督教的宗教一樣多。然而,吠陀宗教可被視為印度教的前身。

根據傳統觀點,梨俱吠陀的贊美詩和其他吠陀贊美詩被神聖地啟示給被認為是吠陀的先見者或「聽者」(shruti 的意思是「聽到的」),而不是「作者」 」。此外,吠陀經被稱為「apaurashaya」,這是一個梵文詞,意思是非人為創造,進一步揭示了它們永恆不變的狀態。

吠陀宗教的元素可以追溯到原始印度-伊朗宗教和更早的原始印歐宗教。吠陀時期被認為在公元前 500 年左右結束,隨著時間的推移,吠陀宗教演變成各種印度教流派。吠陀宗教也影響了佛教和耆那教。

原始印度-伊朗宗教是指在最早的吠陀(印度-雅利安)和瑣羅亞斯德教(伊朗)經文之前的印度-伊朗人民的宗教。這些共享概念的共同繼承,包括普遍力量*rta(吠陀rta,Avestan asha),神聖的植物和飲料*sauma(Vedic Soma,Avestan Haoma)和社會秩序之神,例如*mitra(吠陀Mitra,Avestan和舊波斯密特拉,Miϑra),*bhaga(吠陀巴嘎、阿維斯坦和舊波斯巴嘎)。原始印度-伊朗宗教是印歐宗教的古老分支。

有記載的印度宗教歷史始於歷史上的吠陀宗教,即早期印度雅利安人的宗教習俗,這些宗教被收集起來,後來被編入《三彌陀經》(Samhitas),即用古老梵文編寫的四首經典贊美詩或咒語合集。這些文本是印度教的中心 shruti(啟示)文本。這些文本的撰寫、修訂和評論時期被稱為吠陀時期,大約持續於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500 年。

吠陀晚期(公元前 9 世紀至公元前 6 世紀)標志著奧義書或吠陀時期的開始。這一時期預示著許多經典印度教的開始,包括奧義書、後來的梵文史詩和往世書。

梵文單詞 véda「知識、智慧」源自詞根 vid-「知道」。這被重建為源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u̯eid-,意思是「看到」或「知道」。

所述鑽機吠陀物的4個正則神聖的文本(間計數śruti印度教稱為)吠陀。它的一些經文仍然被作為印度教祈禱、宗教活動和其他場合所背誦,使它們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經文之一,並被繼續使用。在梨俱吠陀是滿世界的起源的幾個神話與詩的賬戶,聖詩贊美神,生活,繁榮等古祈禱

它是任何印歐語言中現存最古老的文本之一。語言學和語言學證據表明,梨俱吠陀是在印度西北部地區創作的,大約在公元前 1700-1100 年之間(早期吠陀時期)。源自原始印度-伊朗時代的早期伊朗阿維斯塔在語言和文化上有很強的相似性。

文本被組織成 10 本書,稱為曼荼羅,不同年齡和長度。「家書」:曼荼羅2-7,是梨俱吠陀最古老的部分,也是最短的書;它們是按長度排列的。傳統將Rishi(作曲家)與Rig-Veda 的每首贊美詩聯系起來。總共有 10 個rishis家族佔了 95% 以上的贊美詩。每個家庭的編纂都進行了很長時間。因此,《梨俱吠陀》不是由聖人匯編和整理的一本書:每個曼荼羅都是獨立的。

該鑽機吠陀贊美詩獻給各種神靈,首席其中是帝釋天,英雄神稱贊上滅他的敵人Vrtra屠宰; 烈火,祭祀之火;和 Soma,神聖的葯水或製成它的植物。同樣突出的神是 Adityas 或 Asura 神 Mitra-Varuna 和 Ushas(黎明)。還被引用的還有 Savitr、Vishnu、Rudra、Pushan、Brihaspati 或 Brahmanaspati,以及神化的自然現象,如 Dyaus Pita(閃耀的天空,父親天堂)、Prithivi(地球,母親大地)、Surya(太陽神), Vayu 或 Vata(風)、Apas(水)、Parjanya(雷聲和雨)、Vac(詞)、許多河流(特別是 Sapta Sindhu——從印度河開始的七條河流,以及Sarasvati河)。Adityas、Vasus、Rudras、Sadhyas、Ashvins、Maruts、Rbhus 和 Vishvadevas(「全神」)以及「三十三神」是提到的神祇。

祭司為貴族(Kshsatriya)和一些富商(Vaishyas)進行庄嚴的儀式。他們祈求子孫多雨,牛羊(財富),長壽和來世在祖先的天堂。這種崇拜方式至今仍保留在印度教中,需要一位purohita(牧師)背誦吠陀經。

宗教習俗依賴於執行經常涉及祭祀的儀式的牧師。Homa(也稱為 homam 或 havan)是一個梵文詞,它指的是任何以將供品放入供奉的火中為主要動作的儀式。目前,homa/homam 和 havan 這兩個詞可以與 Yagna 一詞互換。雖然獻祭的火是每個火供儀式的核心元素,但供火的程序和物品因儀式的場合或儀式預期的利益而異。程序總是涉及

祭祀之火的點燃和奉獻;

祈求一個或多個神靈;和,

在誦讀規定的祈禱文(咒語)的同時,通過媒體向他們提供供養(無論是真實的還是可視化的)。

聖火形成虔誠的焦點;它通常放在某些類型的糞便、木頭、干椰子等上。火壇(vedi 或 homa/havan kunda)通常由磚、石或銅器皿製成,幾乎總是專門為這種場合而建造的,之後會立即拆開。這座火壇一直是方形的。雖然很少為主要的公共 homas 建造非常大的 vedis,但通常的祭壇小到 1 x 1 平方英尺,很少超過 3 x 3 平方英尺。

在所有事件中,安排都在一個空間的中間,可以是室外或室內。主持儀式的主要人物和指導他們完成儀式的牧師坐在祭壇周圍,而家人、朋友和其他奉獻者則圍繞該中心形成一個更大的環。

吠陀經

梨俱吠陀

薩摩吠陀

夜柔吠陀

阿闥婆吠陀

其中,前三個是主要的原始部門,也稱為「trayī vidyā」,意為背誦贊美詩(RV)、誦經(SV)和獻祭(YV)的「三重神聖學」 。

Sama-Veda Samhita(來自sāman,適用於格律贊美詩或贊美之歌的旋律術語)由 1549 節組成,幾乎全部(78 節除外)取自梨俱吠陀。

Yajur-Veda Samhita 有古老的散文咒語,還有部分從梨俱吠陀借用和改編的詩句。它的目的是實用的,因為每個咒語都必須伴隨著一個祭祀動作,但與 Sama-Veda 不同的是,它被編譯為適用於所有祭祀儀式,

在吠陀文獻中,吠陀是其中之一——梨俱吠陀。它不是外國學者經常引用的吠陀經。從關於薩摩吠陀的構成的敘述來看,它是贊美詩的吟唱,幾乎完全取自梨俱吠陀。在雅育爾吠陀包含要做出的平台的細節,致力於在其敬意HOMA將要被記載的神性。對於每一位神靈,都有單獨的誦經和祭祀儀式的單獨平台。這里的散文贊美詩再次取自《梨俱吠陀》。

的阿塔發吠陀實施一個獨立的傳統平行於所述的鑽機吠陀和雅育爾吠陀。它增加了許多與其他印歐文學平行的早期治療和魔法傳統。

該阿塔發吠陀比其他吠陀不太常見的,因為它是在庄嚴的儀式很少使用。它的第一部分主要由咒語和咒語組成,涉及抵禦惡魔和災難、治癒疾病、長壽和各種願望或生活目標的咒語。基本上沉默的婆羅門祭司看著儀式的程序,並在發生錯誤時用兩個咒語和澆注酥油來修補它。早期的文本,由於其神奇的特性,其地位一直不明確。

Ⅳ 印度歷史為什麼會產生很多本土宗教

印度宗教繁多,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一般認為,印度宗教肇始於公元前1500年前後開始的吠陀文明時期,這一時期的吠陀教是印度宗教的濫觴。但根據考古和印度教的實際情況看,我們不能無視公元前3000年前後開始的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這一時期。實際上,印度宗教特別是印度教中的諸多因素與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有著不可忽視的淵源關系,而與吠陀文明卻牽扯不大。可以肯定,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信仰和吠陀文明時期的吠陀教信仰同是印度宗教特別是印度教的源泉,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印度宗教史的上限時期應該是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而非吠陀文明時期。

就歷史分期而言,將整個印度宗教史分為五個時期比較科學。第一個時期為「初期」,開始於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上限時間,即公元前3000年前後,結束於印度列國時期,即佛教、耆那教產生的公元前6世紀前後。這一時期實際上是印度宗教特別是印度教的產生和前期發展階段:首先,印度教的兩大源頭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信仰和吠陀文明時期的吠陀教都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達到了各自相對成熟的階段。其次,這兩大源頭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開始由獨立發展走上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道路,從而形成婆羅門教,使印度次大陸上的宗教具有了某種「統一」形式。第三,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婆羅門教的「三大綱領」得到確立並強化,逐漸走向反動,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為佛教、耆那教及其他思潮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條件和環境。

「初期」又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即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公元前3000年前後至公元前1500年前後)、吠陀文明時期(公元前1500年前後至公元前1000年前後)和婆羅門教文明時期(公元前1000年前後至公元前6世紀前後)[2]。

在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印度宗教產生並逐漸形成,其信仰主體是印度土著人,通常認為是現在居住在南印度的達羅毗荼人的祖先。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十分清楚地描述出當時的宗教狀況,但從考古發掘物和遺跡可以斷定當時的宗教具有這樣幾方面的特色:其一,當時似乎盛行一種萬物有靈論的原始宗教。人們崇拜石頭、樹木和獸類等,認為它們是善良的或邪惡的精靈的依附物,具有靈性和某種能力甚至神力。這充分表現在印度河印章上,印章上「反復出現的公牛形象和怪誕多頭或身首相異的動物形象幾乎可以肯定是宗教象徵。」[3]在印度河印章上,牛的種類最多,有公牛、牛、水牛和野牛等,這說明牛在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人的心目中地位不同一般。印度教徒對牛的特別眷顧、視牛為神的宗教習俗也許與這時期的信仰不無聯系。其二,對「女神」的崇拜似乎很流行。在對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有大量的赤陶質「女神」像。這些造像臀部寬大,乳房飽滿,戴有很多飾品。這是早期印度人理想中的女性美形象,並為後人甚至現代印度人所推崇。印度河印章上也有不少女人像,其中有個圖像是從一個女人的肚子里長出一顆植物,很可能是崇拜象徵豐產的大地女神。這種對「女神」崇拜的現象與後來印度教的薩克蒂崇拜(Sakti,即性力崇拜)在基本概念上似乎是一樣的,即相信女性的生殖能力是萬物的本源。這很可能就是性力崇拜的最早源頭。其三,與「女神」崇拜有某種對應性質的「林伽」(Linga,即男性生殖器)崇拜也是當時的一種非常明顯的宗教習俗。考古學家除在文明遺址中發現了不少酷似濕婆林伽的石頭斷片外,還發現了一個用石灰石雕刻的不完整的男性軀干像,其身體扭曲的姿勢使人聯想起印度教濕婆大神的造像。該雕像的兩腿連接處有一個頗大的空洞,這說明它曾有過一個豎起的巨大的陰莖。這些表明,當時林伽崇拜已經存在,而且為後世的印度教文明所繼承下來。其四,濕婆神崇拜已經存在。在一枚印度河印章上,一個男性修行者端坐中央,似乎正在修煉瑜伽或禪定,形象具有後來印度教神像的風采。該修行者有一個正面和兩個側面的三面看得見的臉,頭上戴著碩大的牛角形頭飾,給整個形象罩上了一層神秘的光彩,使人想起濕婆大神的瑜伽行者形象和三頭形標記。修行者的寶座周圍圍繞著不同的動物,這與濕婆大神的「百獸之王」或「獸主」的稱號也不謀而合。由此可以看出,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信仰已經比較成熟,可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體系。�

吠陀文明時期的宗教習慣上被稱為吠陀教,其主人是從南俄歐亞草原上遷徙而來的雅利安人,史稱印度雅利安人。在雅利安人大批進入印度次大陸之前,由於自然條件惡化、人口增多而物質資源匱乏引起內亂等原因,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逐漸衰落;遭到雅利安人侵略後,這一文明更是一蹶不振,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印度雅利安人文明即吠陀文明由此成為印度文明的主旋律,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也讓位於吠陀教,成為非主流信仰即民間土著人的信仰。吠陀教有兩大特點:第一,多神崇拜,有泛神傾向。從某種角度說,吠陀教的聖典《梨俱吠陀》實際上就是一部頌神詩歌集。對雅利安人而言,幾乎所有可見和不可見的東西都是神。這些神要麼是自然現象的化身,如太陽神蘇利耶、火神阿耆尼等,要麼是社會現象的寫照,如人間軍事統帥神話化的戰神兼雷神因陀羅、人間統治者神話化的神王伐樓那、人間暴君神話化的天國野豬樓陀羅、人類父母神話化的陰陽對偶神天空神提奧和大地女神普利提維等等。這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神話化的體現。與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信仰相比,吠陀教的神靈信仰基本上已經成熟,絕大多數神靈有了相對穩定的說法,他們的名稱、職責以及優缺點等都很清楚,信徒們(雅利安人)也已知道向他們獻什麼和求什麼。僅從對單個神靈的信仰上來說,這近乎一種現代的信仰模式。第二,盛行祭祀之風。有證據顯示,雅利安人的祭祀之風由來已久,在進入印度前就有此習俗。到印度以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物質的豐富,這一習俗得到發揚光大,祭神和獻祭規模盛大,被用於多種活動中,如頌神獻祭、財產再分配、國王灌頂、生老病死及婚喪嫁娶等等。雅利安人把祭祀活動看作是部落和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和標志,尤其是部落首領或國王可以通過祭祀活動向人們顯示自己的重要性,進而得到人們的擁護和愛戴。對婆羅門祭司而言,他們在祭祀活動中「呼風喚雨」、「與神靈對話」,由此獲得所有人包括國王、貴族等重要人物的肯定和崇拜,並且得到「布施」,成為富有的有產者。

婆羅門教文明時期的宗教自然是婆羅門教[4]。經過吠陀文明時期的碰撞和沖突之後,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信仰即當時的民間土著人信仰和吠陀教信仰在這一時期逐漸合流,相互融合而形成婆羅門教。從某種意義上說,「四吠陀」中的前「三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主要是吠陀教的,而第四吠陀《阿達婆吠陀》則主要是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的。不過,在「梵書」、「森林書」和「奧義書」中,特別是在「奧義書」中,兩者就完全合而為一了。在這一時期,後世印度教的主要信仰如「梵我同一」論、「業報輪回」論和「精神解脫」論等已經形成,種姓制度和人生四行期說已經成熟,三大主神系統也已初具規模。最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種姓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婆羅門教的 「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形成並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社會規范和道德准則。根據三大綱領的規定,「吠陀」經典是最神聖的,是最高神賜予人世的啟示和真言;但只有婆羅門種姓的人才能研究這些經典,也只有他們才有傳授這些神啟和真言的資格和權利。「祭祀」是萬能的,可以滿足人們的各種願望,但只有婆羅門種姓的人才能做祭司,他們通過祭祀儀式與神溝通,以實現主祭者的目的。在四種姓中,婆羅門種姓由大神的口生出,是最聖潔的種姓,「是人間的神」[5]。因此,就三大綱領的實質而論,「婆羅門至上」是核心,「吠陀天啟」和「祭祀萬能」是為「婆羅門至上」服務的。�

印度宗教史的第二個時期即「古代時期」開始於公元前6世紀前後,結束於公元7世紀前後,前後經歷一千多年。這一時期包括印度歷史上的「列國時期」(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時期」(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割據時期」(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時期」(公元4世紀至7世紀)。

列國時代是古代印度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轉折時代。據佛教和耆那教文獻記載,當時有十六大國[6],所以這個時期也被稱為「十六國時期」。在這個時期,恆河流域逐漸取代印度河流域,成為印度次大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各大部落相繼過渡到國家階段,城市和國家普遍興起。這時期,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和三大綱領走向腐敗,成為社會發展的強大阻力,引發了社會思想領域的大變革。順應這一潮流,佛教、耆那教和其它反婆羅門教的思潮相繼出現,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百家爭鳴」景象應運而生。與中國的「百家爭鳴」相似,當時印度的社會活動家和思想家懷著拯救社會拯救人類的宏大志向,積極進取,努力尋求正確的人生之路。不過,兩者又有著質的差別,印度的百家大多是宗教的、出世的,而中國的百家則大多是世俗的、入世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身處第二第三種姓,印度的剎帝利和吠舍兩大種姓對這種變化是抱著接受和歡迎的態度的,這是婆羅門教失勢和佛教、耆那教等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條件。

公元前4世紀初期,孔雀王朝誕生[7]。這是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其疆域遼闊,東起布拉馬普特拉河,西至阿拉伯海,西北包括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區,南抵佩內爾河。這對印度宗教、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印度次大陸在宗教、文化方面第一次實現了某種統一。在這一時期,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迅速向南向西傳播,與當地文化融合,紮下根來。孔雀王朝是印度佛教發展的黃金時期,其第三代皇帝阿育王重視佛教,推崇佛法。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佛教發生了分裂,進入部派佛教階段。不過,統治者採取的是宗教兼容政策,在佛教得到大發展的同時,印度教、耆那教等並沒有受到排斥。由於過於偏重苦行,耆那教有所發展,但速度不快。對印度教來說,這是一個反思的時期,體現其重要教義的兩大史詩開始產生。在史詩中,婆羅門一改「婆羅門至上」的宣傳手法,對剎帝利種姓歌功頌德,希望以此獲得國王、貴族等的支持,伺機復興婆羅門教。另外,種姓制度也在發生變化,「瓦爾納制」逐漸演化成為「賈蒂制」,亞種姓大量出現。

孔雀王朝以後,印度次大陸步入割據時代。在這一時期,諸國並起,王朝更迭頻繁,巽加王朝、甘婆王朝、薩塔瓦哈納王朝、羯陵伽、西薩特拉普和貴霜王朝等是先後出現的比較著名的國家。這些國家有的信奉婆羅門教,如巽加王朝和薩塔瓦哈納王朝等,有的信奉佛教,如貴霜王朝等。不過,絕大多統治者採取的是宗教寬容政策,他們在偏重一教的同時並不排斥其他宗教。總體說來,婆羅門教在這一時期有所抬頭,奪回了不少失地。其經典兩大史詩最終形成,宗教法規《摩奴法論》等產生並成書,正統六派哲學也已基本定型。婆羅門教由純粹的婆羅門種姓的宗教逐漸變成了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高等種姓的共同宗教,實力大大增強。佛教雖然失去了全國性的地位,但在南印度和西北印度等地區仍受到統治者推崇。在這一時期,受婆羅門教等印度本土思想的影響,印度佛教開始過渡到大乘佛教階段,向「印度教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笈多王朝是印度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其統治者大多信奉印度教。這一時期是婆羅門教復興的最為關鍵的時期,它為中世紀印度教的改革和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條件。佛教在這一時期繼續自己的「印度教化」進程,為進一步「融入」印度教做准備;同時,佛教開始了學院式佛教和民間佛教相脫離的發展模式,一方面佛學水平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佛教學者和大和尚等越來越脫離普通信眾。

印度的中世紀與歐洲的中世紀不盡相同[8],始於公元7世紀,終於18世紀中期[9],也是印度宗教發展史上的第三個時期。在這一時期,印度佛教消亡;錫克教產生;婆羅門教演變成為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其「往世書」形成、三大教派定型;伊斯蘭教進入並成為印度的重要宗教之一。根據印度社會歷史的實際情況,筆者把這一時期分成前中世紀和後中世紀兩個時期,分界線是公元13世紀初(1206年),即伊斯蘭教德里蘇丹國成立的時間。

在前中世紀時期,印度次大陸實際上分成了兩個部分:北方遭到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的持續侵略,結果是伊斯蘭教進入了印度,伊斯蘭教政權在印度建立起來。在南印度,印度教帕克蒂運動[10]興起,運動主體主要是下層首陀羅種姓群體;運動目的有二,一是反對在南印度統治上層有一定實力的佛教和耆那教勢力,二是提升自己的宗教地位,特別是爭取虔信印度教神靈和進入寺廟膜拜神靈的權利。由於婆羅門種姓在南印度實力較弱,他們也積極參與了這一運動。由此,在高種姓和低種姓的共同努力下,佛教和耆那教節節敗退,南印度逐漸為婆羅門教所佔領。這時期,印度教出現了幾個偉大的改革家,如商揭羅師徒和羅摩奴等,他們在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內容後對印度教進行了革新,使印度教由婆羅門教階段正式過渡到印度教階段。佛教在北印度的遭遇更為不幸,遭到了伊斯蘭教侵略者的沉重打擊。此外,自7世紀始,印度佛教開始密教化進程,與印度教的某些派別更為接近,印度教色彩更為濃厚;同時,佛學與普通信眾的距離也更為擴大。這樣,至公元13世紀初,印度佛教在伊斯蘭教侵略者的重創下,開始在印度次大陸銷聲匿跡,為印度教所吸納,融入印度教,回歸母體。

到了後中世紀時期,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成為印度次大陸上最有影響的兩大宗教。德里蘇丹國及其後繼者莫卧兒王朝都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將領土伊斯蘭化是其統治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在統治者以武力、政權和稅收等作為工具強力傳播伊斯蘭教的同時,在伊斯蘭教蘇非派大師們的努力下,蘇非運動在民間以和平手段在這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兩種宗教之間的沖突,為雙方的融合與和平相處做出了努力,並取得了成功。這時期印度教帕克蒂運動也在整個印度次大陸開展起來,出現了更多的宗教家,如摩陀伐、瓦拉帕、耆坦亞、蘇爾達斯、羅摩難陀、杜勒西達斯、格比爾達斯等等。與前中世紀時期不同的是,與伊斯蘭教抗衡、保護印度教地盤成為這一時期印度教帕克蒂運動的第一大任務。這些印度教大師不僅使印度教成功地抗衡了伊斯蘭教,還對印度教進行了改革,使印度教具有了更為「現代」的內容,為印度教在近現代時期的發展做了必要的准備。同是在這一時期,原為印度教帕克蒂運動派別之一的那納克派脫穎而出,形成錫克教,那納克師尊成為其第一任祖師。自第六任祖師哈爾·哥賓德開始,迫於社會現實的壓力,為適應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錫克教逐漸走上了尚武的道路。

17世紀初期,基督教文明被西方商人引入印度。一百多年以後,即18世紀中期開始,這一文明開始了大規模的槍炮攻勢(以1757年的普拉希戰役為起點),印度文明和印度宗教面臨著新的威脅。自此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的時期是印度宗教發展史上的第四個時期,即「近現代時期」。應該指出的是,經過數百年的斗爭和融合,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基本上適應了共生共存的社會環境。再者,佛教早已消亡,耆那教業已式微,在這幾百年中,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近現代印度文化的另一個主要組成部分——頗具特色的南亞伊斯蘭教文化。由此,印度教文明和南亞伊斯蘭教文明共同面對來自西方的威脅,兩教信徒在與西方的抗爭中多次用一種聲音說話,用一種姿態表達印度的不滿。在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中,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並肩戰斗,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者的囂張氣焰。大起義失敗以後,英國女王成為印度女皇,印度正式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在這以後的近一百年裡,印度諸宗教在共同爭取印度獨立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現代化轉型。印度教先後出現了羅姆·摩罕·羅易、達耶難陀·娑羅室伐底、羅摩克里希那、辨喜、提拉克、奧羅賓多·高士、甘地、泰戈爾等大師,他們與時俱進,對印度教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改革,使之成為富有生命力的新時期的宗教。伊斯蘭教同樣出現了不少宗教哲學大師,莫卧兒王朝的皇帝阿克巴對伊斯蘭教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嘗試,之後又出現了賽義德·阿赫默德·汗和伊克巴爾等人,他們為伊斯蘭教在南亞次大陸的發展和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使之獲得了新生。從此,印度教和南亞伊斯蘭教與普通信徒的距離更為接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也更為密切。這一時期前半期,在蘭季特·辛格的領導下,政教合一的錫克教國家在旁遮普地區盛極一時。19世紀中期,英國佔領旁遮普,錫克教國家滅亡。但作為一個有影響的宗教,錫克教繼續發展,仍然是旁遮普地區最大的宗教。

1947年,印度獲得了完全獨立,但印巴分治卻給次大陸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害。原來的印度宗教分布於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三個國家:印度教和錫克教主要在印度發展;伊斯蘭教在三個國家並行發展,但以巴基斯坦為中心。就地域層面來看,各種宗教的印度次大陸特色或南亞色彩絲毫不減,相互間如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印度教和錫克教之間雖時有爭斗,但各方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成功地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聯系了起來,成為社會建設的原動力之一。這是印度宗教在當代時期的基本狀況。

綜上所述,印度宗教史可分為以下五個時期:�

一、 初期的印度宗教(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6世紀)�

二、 古代的印度宗教(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7世紀)�

三、 中世紀的印度宗教(7世紀至18世紀中期)�

四、近現代的印度宗教(18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

五、當代的印度宗教(20世紀中期以後)

Ⅵ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為什麼印度人不信仰佛教,還把佛教當成死敵

佛教是從古印度就開始興起的古老宗教。在漢代的時候傳入中國,唐代時期開始興盛。目前中國也有很多佛教的教徒,但是作為印度作為古印度文明的繼承人,為什麼現在的印度國民都不信奉佛教了呢?

印度人把佛教當成死敵,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佛教違背了種姓制度的原則。佛教倡導眾生平等,這對低種姓的人來說,是好事。但是這觸及高種姓的利益,所以佛教的發展,註定會被壓制。

如果印度佛教能夠興起,印度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住在貧民窟裡面了吧。對此各位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關於這個話題就說到這里,你們還有什麼其他感興趣的,記得提問,我看到第一時間去回答

謝謝大家捧場

Ⅶ 世界三大宗教哪個宗教最先創立

按時間順序,猶太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好吧,首先凡是提到摩西以及死海文書(實際上是古代希伯來語的「舊約」,而「舊約」是猶太教經典)雖然這些被基督教重視,但是基督教是公元1世紀左右才出現的。
而佛教是(公元前6世紀)脫胎於古印度教(雖然這么說不準確,但這么說比較好理解,而古印度教出現在公元前1600年,而猶太教是公元前2000年,而基督教只比伊斯蘭教早些,伊斯蘭教是7世紀左右才產生的)
至於古印度教和猶太教到底誰更早,這個就要交給考古工作者了。

------------------------PS————————————————
如果儒家思想算作宗教的話,中國的人口基數將會起很大作用,順便說一下,做宗教人口范圍時,中國大部分地方被劃歸到佛教範圍內。這主要和中國的僧道儒不分家有關。

閱讀全文

與印度教始於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餐廳披薩怎麼吃 瀏覽:538
印尼和日本的關系怎麼樣 瀏覽:374
中國2021年總兵力有多少人 瀏覽:399
伊朗充流量怎麼充 瀏覽:900
越南什麼品牌名字好聽 瀏覽:72
印度熏香木盒多少錢一個 瀏覽:139
印度mcx在哪裡 瀏覽:873
越南女性為什麼多苗條 瀏覽:999
伊朗第一高樓多少米 瀏覽:231
英國感應煤氣灶怎麼用 瀏覽:371
怎麼炸死你伊朗官員 瀏覽:71
要去越南工作要多少錢 瀏覽:755
印尼復活節什麼時候放假 瀏覽:209
印尼燕盞一盒多少克 瀏覽:926
2012年中國哪個地方發大水了 瀏覽:954
伊朗承認人為錯誤意味什麼 瀏覽:770
中國人嫁到日本如何 瀏覽:519
中國縣城房價多少 瀏覽:760
馬爾地夫和中國匯率哪個升值 瀏覽:810
精英國際服怎麼下的快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