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大運河有哪些問題

中國大運河有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2-05-25 05:02:46

Ⅰ 京杭大運河如今存在什麼問題在當代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京杭大運河
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京杭大運河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大約2500年前,吳王夫差挖邗溝,開通了連接長江和淮河的運河,並修築了邗城,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129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1779年。在漫長的歲月里,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到了隋朝,隋煬帝動用幾百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以後國家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京杭大運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組成的,全程可分為七段:(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里運河;(7)江南運河。京杭大運可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地理位置: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江蘇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

京杭大運河價值堪比長城

2006年3月58位政協委員聯合向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交了一份提案,呼籲從戰略高度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這58位委員中,既有北京、天津、江蘇、河北等大運河沿岸六省市的現任政協主席及原政協主席,也有國家文物局的前後兩任局長——張文彬和單霽翔。舒乙、王鐵城等知名人士也紛紛簽名。

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率極大

第一提案人劉楓委員說,大運河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古代文化長廊」「古代科技庫」「名勝博物館」「民俗陳列室」,其歷史遺存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絕好實物資料,是中國悠久歷史文明的最好見證。站在保護人類文明的高度看,大運河不僅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也為世界所公認。大運河水系綿延數千里,縱貫南北,構成獨特的自然風情,孕育出濃郁的線形文化景觀,如果再加上還未被很好發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就更加豐富。

「如果將京杭大運河的歷史價值、文化內涵和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相加,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與長城媲美。」兩位權威專家——1985年呼籲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鄭孝燮、羅哲文如此預測,「我們堅信,京杭大運河『申遺』的成功率非常大。」

盡快制定大運河整體保護規劃

「大運河和長城在遺產名錄上應該是姊妹篇。」劉楓委員提醒說,但是必須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運河的傳統功能逐步衰弱,真實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壞。如果不注意啟動有如「申遺」這樣重大的、為各地重視的保護工作,她的歷史文化、遺跡和自然風光等,將不可避免地退化並迅速消亡,這將是中華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京杭大運河的保護與「申遺」工作絕不是某個地方和部門的事。政協委員們建議,應從戰略高度,立即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成立由相關部委、有關專家、沿岸政府參加並鼎力支持的研究機構,摸清大運河「家底」,盡快制定大運河整體保護規劃,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Ⅱ 如何評價隋朝大運河從利弊兩方面

利:加強了中國南北的溝通。

在古代,水運通常是比陸路靠馬、牛車運輸方式便宜的。坐船過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輜重,往往比走旱路要便宜。大運河把南北用水道連起來,組成水網,把幾大自然水系(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錢塘江)變成一個大水系。

弊端:造成了國家的滅亡,

修完大運河國庫基本上就已經被掏空了,當國家起內亂的時候,已經沒有錢派兵來平息戰亂了,更何況這個時候的隋朝,隨著隋煬帝的暴政已經沒有民心了,這是最終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2)中國大運河有哪些問題擴展閱讀:

隋唐大運河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華北平原和東南沿海地區,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巨大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在內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Ⅲ 關於大運河的問題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又名京杭大運河、南北大運河。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大運河自開鑿至今,經歷了2400餘年的歷史。運河路線隨著歷代京都的改變和黃河的改道,曾幾經變遷。隋朝以後,大運河是中國東部溝通內河、聯系海港的南北水運交通干線,而且還兼有灌溉、防洪、排澇之利,對歷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發展曾起了重要作用。 運河沿線的主要港口有濟寧、徐州、邳縣、淮陰、淮安、寶應、高郵、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吳江和杭州等。濟寧段(山東濟寧——江蘇徐州藺家壩),全長約130多千米,其整治擴建工程,被列為國家「九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內河工程,計劃在2000年底全面竣工。本次工程總投資14.96億元。工程完工後,濟寧段主航道將由現在的六級航道標准提高到三級標准,底寬由目前的16米拓寬到50米,水深達到3米。屆時,千噸級船舶可由長江直達濟寧,年通過能力將達到2500萬噸,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萬噸,抵得上新建一條「京滬鐵路」。據推測,到2000年,濟寧原煤產量將達到5500萬噸,每年外銷2500萬噸,都將通過京杭大運河,運往華東、華南,運往全國各地。江蘇境內的京杭大運河,全長628千米。交通部和江蘇省政府投入巨資,對蘇北、蘇南運河進行了整治擴建。投資10億元,擴建了京杭運河上的諫壁、解台兩座二線船閘和淮陰、淮安、宿遷三座三線船閘,消除了京杭運河江蘇段的「瓶頸」制約,實現了京杭運河蘇南、蘇北全線暢通,為江蘇及華東地區提供了一條南北水上快速交通大動脈。蘇北運河(徐州藺家壩——淮陰——揚州六圩口),全長404千米,縱跨徐州、宿遷、淮陰、揚州等11個縣市,溝通了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高郵湖等水系,是京杭運河上運輸最繁忙的河段。本次整治,共耗資6億元,基本建成二級航道,成為京杭運河上等級最高的航道,常年可行駛2000噸級的船舶。目前有蘇、魯、滬、浙、湘、豫等十多個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年貨運量可達3億多噸。徐州段最大通過量已達5500萬噸船舶噸位,其中貨物通過量達3500萬噸。蘇南運河(鎮江諫壁——常州——南潯),全長224千米,貫穿江蘇經濟最發達的常州、鎮江、無錫、蘇州等縣市,溝通了長江、太湖水系,與上海、浙江等周邊地區的省際河流相連。 目前有蘇、魯、皖、滬、湘、鄂、川等13個省市的船舶在該段運河上航行。本次蘇南運河的整治工程,是國家在「八五」期間安排的一項交通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江蘇省的六大交通重點工程之一。本次整治工程,總投資27億多元,航道全部達到四級標准,可通航500噸級船隊,是我國目前內河航道建設的樣板,成為我國目前內河建設規模最大,標准最高,效益最好的水上主通道。目前,年貨運量已超過1億噸,超過江蘇境內長江航道的運量,相當於滬寧鐵路單線貨運量的3倍。航行船舶的密度超過了德國的萊茵河,是京杭運河上運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剛建成的諫壁船閘日均船舶通過量已達10萬噸以上。浙江段(南潯——杭州),全長120多千米,溝通了太湖水系和錢塘江水系,分為東、中、西三條路線,一般以東線代表運河的位置,河道狹窄、彎曲,終年可通機動船舶。近幾年來,經過交通部門的整治,改善了航運條件,目前可通行300噸級的船舶。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交通部和浙江省正計劃將京杭大運河拓伸至浙江省東部的寧波港,此舉將為我國內河集裝箱運輸發展乃至內河航運的繁榮帶來契機。規劃中的杭甬運河長240餘千米。位於杭州灣南岸,縱貫錢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線按四至五級航道標准設計,年通過能力將達4000萬噸。本次對京杭運河的全面整治,將大大提高航運能力,使其成為國家北煤南運的黃金水道,南水北調的大動脈,還極大改善和推動了沿河的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對確保農業的穩產高產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保證作用,綜合利用效益明顯。

Ⅳ 開鑿京杭大運河的利弊

弊端:造成了國家的滅亡,隋煬帝的暴政已經沒有民心了,這是最終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利:是南北交通上的重要路線,對之後南北方文化方面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它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文化。求採納~V~

Ⅳ 隋朝大運河的評價,利弊結合

1.《汴河懷古》:大家都說隋朝滅亡是因為京杭大運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運輸。如果沒有隋煬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績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
他的觀點比較客觀,全面。
2.《汴水》: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奏響了隋朝滅亡的前奏。巡行的錦帆還沒落下部將叛變之事就發生了,煬帝更是沒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3.我個人認為,《汴河懷古》較為正確,它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去評價大運河的開鑿,既看到了但是人們看到的消極面,又看到了當時人們沒有看到的積極面,將問題一分為二來看待.而《汴水》只是從消極方面去評價大運河。

Ⅵ 京杭大運河實現近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期間解決了哪些重點問題

古代,京杭大運河主要利用船閘解決落差問題。還通過彎曲解決行駛中的落差問題。船閘是解決落差最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主要用於落差較大的區域,以及與長江、黃河和淮河的交匯處。

京杭大運河全長近1800Km,為世界最長的人工河,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現已成功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大運河不僅歷史悠久,也為沿線經濟的繁榮及歷史名城的孕育創造了重要條件,如著名的揚州!現如今濟寧~長江段~杭州段仍為我國少有的南北向內河大通道,通行噸位500t左右,部分河段改造後可通行1000t,年運輸能力超1億噸以上,遠遠超過很多單線鐵路的年運輸能力!目前京津段在改造升級中,在不久的將來大運河會成為我國南北水運的大通道!

Ⅶ 近百年來首次,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期間經歷了哪些坎坷

目前,山東南部、江蘇、浙江都可以通航,現在大運河的保護越來越重要,各省各地都在積極修復大運河。關於京杭大運河復航的話題,這兩年提出了很多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切的消息。有人會問京杭大運河是否有技術復航的可能。你可以復航。我們已經完成了港澳珠海大橋的建設,絕對有可能復航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濟寧以南航運正常。復航的重點在濟寧以北。

旅遊價值實際上可以包含在經濟價值中。目前,大運河流經京、津、冀、魯、蘇、浙四省貫通中國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和一系列湖泊;沿海18個城市,貫穿江南文化、楚漢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中原文化、大運河遺產類型,包括閘門、堤壩、壩、橋梁、水城門、纖維道路、碼頭、倉窖、衙門、驛站、宮殿、會館、鈔票等配套設施和管理設施,以及與大運河文化意義密切相關的古建築、歷史文化街區等。

Ⅷ 關於大運河的一些問題

1 可以促進南北交通的運輸(京杭大運河在春秋有雛形,到隋朝正式完工)
2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餘杭),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785年的歷史。京杭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3 運河在江蘇有很多地方通行。(我是無錫的,見過哦,)如鎮江,常州,無錫等。
4 因為最近幾年科學發展較快,並且出現了飛機,高級火車,(磁懸浮列車)等,海上運輸沒有地面簡單,所以降低了。
分給我,求你了。

Ⅸ 開通大運河的利與弊是什麼

開通大運河的利是加強了中國南北的溝通,弊端是造成了國家的滅亡。在古代,水運通常是比陸路靠馬,牛車運輸方式便宜的,大運河把南北用水道連起來,把自然水系變成一個大水系。修完大運河國庫,當國家起內亂的時候,已經沒有錢派兵來平息戰亂了,最終導致國家滅亡。

開通大運河的利與弊

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當時的經濟繁榮,體現了中國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其中運用各種技術,則充分體現了當時的科技水平。整條大運河需要經過地形各不相同的許多區域,縱向需要解決淮河,黃河等洪流巨川,整條運河的修建本身就是水利工程的系統建設。

弊端是為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開鑿大運河,過度役使了民力,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開鑿大運河,激化了階級矛盾,開鑿過程中濫施酷刑,進行鎮壓民眾抵抗運動。

Ⅹ 簡述京杭運河污染的原因

京杭大運河斷流已久

斷流是黃河以北的那段斷流,不是黃河以南的,不是從杭州到徐州的那段斷流。北邊那段斷流已經相當長時間。它當時建的時候就有一點問題。第二是河北、華北地區當時缺水,京杭運河那時就有點斷了。那麼就是說當時隋煬帝建的從北京到杭州的運河,很長時間是不通的。

大運河污染的自然原因

目前大運河的污染問題嚴重,從杭州段到徐州段,可以分兩大部份。南段是長江以南,從鎮江到杭州這一段;北段是從揚州到濟寧這一段。兩段運河污染一直相當嚴重。運河是人工挖出來的,它沒有源頭,也沒有入海的地方。運河最初主要用於航運的,後來大家都把它當「陰溝」來用,把廢水往裡排。運河就像一盆水,越洗越臟。

運河是南北向的,淮河是東西向的。淮河自從黃河奪了它的入海口以後,淮河就沒有入海口了。它的一個入海口是人工新開的,當時主要是依靠京杭運河把水排到長江里。大家知道中國的幾大河流都污染得很厲害。譬如遼河、海河、淮河這三條河都比長江污染的厲害的多,特別是淮河。

淮河政府一九九二年開始治理。治理了十五年了,到現在還沒有什麼成果。淮河的水很臟。淮河和京杭運河在洪澤湖那裡做了個交叉,淮河的臟水都進了京杭大運河裡。即使京杭大運河的水花很多錢治理好了,只要淮河的水一進來,作一個交叉,它的水又污染了。

治理運河的污染必須與治理與其交叉的河流、湖泊同時進行。

政府拿出很多錢治理京杭運河江北這一段的水質,因為京杭運河江北這段的渠道,是作為南水北調的縱向方案的輸水渠道,它是要向天津輸水的。天津不要縱向方案的水,是因為輸過去的都是臟水。政府要保證南水北調,就必須保證改善京杭運河的水質問題,限制南水北調方案里東線方案里輸送臟水。「污水不許排入」等定了很多規矩。但京杭運河的水和淮河的水在洪澤湖交叉,淮河的水一到洪澤湖就把洪澤湖給污染了,洪澤湖裡連魚蝦都不怎麼長,長出來的魚蝦也是有毒的。這些水又進了京杭運河,所以,如果不治理淮河的水質,京杭運河的水也不會好。

南邊運河也有同樣的問題。南邊的運河有一段是利用了太湖的。太湖也是一九九二年政府計劃治理的,經過十五年治理,太湖的水質還是五類水質,負氧化很厲害。因為等到河流、湖泊失去自凈能力、負氧化很高的程度,治理費用就會很高。淮河治理,三年以前已經投入了六百個億,一點效果也沒有。

要保證運河的水質,首先要解決太湖、洪澤湖、淮河、長江的污染,因為運河水的流速比自然河流慢,所以它的水質要求比自然河流水質要求高。

富氧化問題

當排放進湖、河裡的廢棄物質含的營養成分太多,湖裡就會瘋長藻類植物,它需要很大的養分,湖裡沒有這么多養分,就會造成缺氧環境,整個湖水會變黑。藻類的生長和死亡速度特別快,死亡後成為淤泥,湖面淤積也很厲害,會把其他生物全部殺死,河水迅速變臭。那種河裡、湖裡綠綠的、發藍的或者油亮油亮的那種東西,就是負氧化現象。

打個比方,做個實驗。拿一個碗或者一個花盆, 裡面放上水。讓它曬上三天,你看看它成了什麼顏色。時間越長顏色越深,就會發臭。

治理從技術上講不是不可能做到,而是治理費用很高、效果很難保持。如果你不停的抽水, 抽出來,沖氧,再重新回填,讓水循環,它在運動過程中,就會吸收養份。不斷的沖氧,補償它的自凈能力,這是一個很昂貴的過程。

運河本身沒有自凈能力,是靠幾個湖泊的水來補充它,靠長江的水來補充它。太湖水源是從浙江北部、安徽山區來的水,它的水也能補充運河的水。後來也用長江的水補充它。但運河不是活水而是死水。

要警惕那種把環境污染問題簡單化,認為現在破壞不要緊,將來只要錢投下去就能治理好的錯誤認識。譬如杭州,把錢塘江水放進來,確實運河杭州段的水就干凈了不少,但是時間以長,如果不換,水質又壞了。換了一次水以後,也許能頂三四個月,但問題還存在。河床里的重金屬、污染物還在。

環境污染問題實際是制度問題

以前我們把泰晤士河、萊茵河、多瑙河的污染當作資本主義的特性,其實這是人類在工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危害。西方國家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認識和重視了這個問題,採取很多措施進行監督、管理和保護。問題緩解了很多,英國泰晤士河、德國萊茵河水都變清了。

中國是看到發達國家在工業發展道路上走過的這條彎路的,它可以走得比資本主義國家好,避免這條彎路。但是現在的情況顯然並不樂觀。我們現在的發展模式,比西方國家的發展模式還厲害,對資源的掠奪、破壞更嚴重,速度更快。這二十多年是環境破壞最厲害的,二十多年以前,中國的水污染問題基本不存在。八十年代以來,這個問題就越來越嚴重。可以說,這是決策錯誤,或者說,是一個制度的問題。

解決環保,主要依靠民眾監督

解決環保問題不靠責任制,靠民眾,靠監督,靠輿論的監督,靠民眾的意許。靠責任制沒有用。在責任制度上政府所採取的某些措施是遠遠超過西方國家的。 譬如像淮河治理,下了很大決心。比如責令所有的生產過程中有污染物排放的造紙廠廠長,必須把工廠的廢水處理池建起來。措施很強大,但作用不大。中國搞了三次環保風暴,每年春節之前打一次,卻效果不明顯。

環保靠的是監督,不能靠環保局的幾個官員來監督。環保局應該替那些保護環境的民眾說話,說他們的行動符合環保法、他們的維權運動合理,這樣環保監督問題會容易得多,因為民眾會替政府看著,誰在那裡破壞。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大運河有哪些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玩人妖多少錢 瀏覽:212
中國女人去哪裡找媳婦 瀏覽:734
伊朗最忌諱什麼顏色 瀏覽:272
義大利懸崖餐廳在哪裡 瀏覽:821
英國留學都有什麼特徵 瀏覽:748
中國第一條瀝青路在哪裡 瀏覽:3
美國制裁伊朗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51
越南人吃什麼飯最好 瀏覽:858
從天津如何到達印度尼西亞 瀏覽:17
去印尼過海關需要注意什麼手續 瀏覽:758
中國有直升飛機的有哪些 瀏覽:123
英國女皇有多少國家 瀏覽:594
印度邊境需要什麼邊境證 瀏覽:999
英國租房信息均價費用多少 瀏覽:859
中國人去伊朗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226
中國哪裡的乙肝患者多 瀏覽:1001
中國哪裡的人最靈 瀏覽:588
印度馬丁身高多少 瀏覽:169
印尼賓館發票怎麼開 瀏覽:138
英國富人多少人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