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果樹現狀如何

中國果樹現狀如何

發布時間:2022-05-25 04:59:32

Ⅰ 蘋果梨的栽培歷史與現狀如何

蘋果梨作為我國北方寒地梨的主要栽培品種,在吉林延邊地區栽培已有70多年。1949年以前,只有延邊地區延吉縣(現龍井市)的一些村莊周圍有成片的蘋果梨園,隨後,蘋果梨生產得到了迅速發展。20世紀50~60年代,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調查組進駐延邊地區,與當地園藝工作者一道發掘並命名了蘋果梨,並開始研究蘋果梨的生物學特性、育苗特點,繁育優良嫁接苗木,建立示範園,推廣栽培技術,相繼建成了延邊龍井果樹農場、延吉園藝農場、延吉縣老頭溝果樹場、細鱗河果樹場等4個以蘋果梨為主的國營農場,栽培面積達7000多公頃。20世紀80~90年代,隨著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延邊地區又發展了6000多公頃蘋果梨,先後推廣老樹更新改造、人工授粉、病蟲害綜合防治、配方施肥等先進技術,年產量達到8萬多噸。與此同時,甘肅、內蒙古、遼寧、新疆等地大量引種栽培,並表現出良好的生產效益,成為我國蘋果梨的又一個商品生產基地。在此期間延邊、甘肅、內蒙古等蘋果梨在國家、農業部舉辦的優質農產品展銷和農業博覽會上多次獲金獎,更有力地促進了蘋果梨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蘋果梨栽培面積5萬公頃,總產量40萬噸左右。

Ⅱ 我國蘋果生產現狀是怎麼樣的

建國以來,我國的蘋果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無論面積或產量都大幅度上升。據統計,解放初期的1952年,全國蘋果種植面積僅有46萬畝,到1985年,全國蘋果園發展到1298.1萬畝,增長27.2倍,同期產量由1952年的236萬擔,增長到1985年的7228萬擔,約增長29.6倍。這種迅猛的發展速度,是其它果樹無法比擬的(表2-2)。

表2-2我國主要果品增長速度比較

從表2-2可見,蘋果的增長速度約相當於柑桔的4倍,葡萄的5倍,梨的6.7倍.是全國果品平均增長速度的近10倍。然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發展速度也是有差異的(圖2-1)

圖2-1全國歷年蘋果產量發展變化示意圖

由圖2-1可以看出,從1952年到1965年間,我國蘋果產量增長速度相對較緩慢。若以1965年與1952年相比,產量約增長1.69倍。而進入70年代以後,蘋果生產節節上升,產量大幅度增長,到1975年,突破了3000萬擔大關,達到3166萬擔。1980年上升到4726萬擔,分別比1965年增長10.4倍和19倍。特別是最近幾年來,由於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使我國蘋果生產又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蘋果園不斷擴大、產量日益增加,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增長,開創了我國蘋果生產的新局面。

隨著蘋果生產的飛躍發展,蘋果在我國果品構成中的地位也不斷提高(表2-3)。

表2-3歷年來蘋果在我國果品中佔有比重(%)

表2-3表明,蘋果在全國果品中佔有比重1952年僅佔4.83%,到1983年則提高到37.3%,成為各類果品之首。

蘋果生產迅速發展帶來的另一重大變化是,使我國蘋果的生產布局隨之發生變化,全國涌現出許多新的商品生產基地。如陝西秦嶺北麓、甘肅河西走廊、華北平原的黃河故道等地區,都先後建立了蘋果商品生產基地。特別是黃河故道蘋果園的建立,規模達100萬畝,成為我國主要蘋果產區之一。這對於改善我國蘋果的生產布局起著重要的作用。

解放前,我國蘋果生產主要分布在渤海灣地區,其次在甘肅河西走廊、伊犁河谷也有少量栽植。此外,在陝西、四川、雲南等省也有零星栽培。然而,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生產條件的改善和蘋果科研工作的深入發展,不斷培育出各種優良品種,使我國蘋果栽種區域逐步向北向南推移到北緯48°-23°之間的廣大范圍內。現在,我國的蘋果種植幾乎遍布全國24個省、區。其中,產量在100萬擔以上的有:山東、遼寧、河北、河南、陝西、山西、江蘇、甘肅和新疆等9個省、區,產量共佔全國蘋果總產量的93%,尤以山東、遼寧兩省產量最多,分別佔全國總產量的38.2%和23.6%,居全國第一位和第二位。

Ⅲ 3000字論文:目前我國果樹生產中存在哪些問題 如何提高果品質量

自1984年果品購銷改革以來,我國果樹生產有了飛速發展,果樹總面積、總產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但在果樹單產、果品質量、國際市場佔有率和經濟效益等方面遠遜於先進國家,其核心問題是果品質量欠佳,高檔果品太少,成為制約果品增效、果農增收的瓶頸,必須充分認識、認真對待。

一、我國果品質量的現狀與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果品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如蘋果,良種比率已達70%以上,優質果率已逾1/3,重點蘋果產區如山東半島,蘋果優質果率已高達80%以上。在國家、省、市果品評優和農業博覽會評獎中,評出金銀獎牌數以百計。果品出口也在逐年增加,蘋果年出口已達200kt,果品總出口量達700kt,較以往有了極大進步與提高。但是,仍未擺脫重栽輕管、重產量輕質量、重采前輕采後、重直銷輕加工的被動局面。管理中盲目密植,片面施肥,單純用化學農葯防治病蟲害等,以致於許多園片產量雖高,而質量較差,出口率極低,用於加工的數量很少。許多果品尤其大宗果之中低檔果出現了地區性、季節性、結構性過剩,導致了嚴重的價格下滑,連續幾年出現了賣果難的現象。

果品質量不佳主要表現為果實個小(低於標准)、果形不正(偏斜)、果形指數低(太扁)、果面不光潔(污漬、銹斑)、著色不良,色澤不艷;果肉硬度小、含糖量不足、不耐貯運、污染嚴重,加之采後處理(分級、洗果、塗蠟、包裝等)跟不上,致使商品質量下降。

二、提高果品質量是大勢所趨

產量形勢使然;近年來,由於果樹面積的迅速擴大,果品產量猛增,人均佔有量較改革開放初期提高近5倍。但果品已由"產量時代"跨入了"質量時代",要求優質果品、保健果品已是時代的潮流。

大國地位所激:果品質量低下與總產量世界第一的大國地位極不相稱。貿易量不足世界的2%,而進口則頗多,且售價較國產果品高出數倍。必須急起直追,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效益。

市場形勢所迫:我國已由計劃經濟步入了商品經濟時代,一切產品要經市場這?quot;法官"明斷。優質優價,優勝劣汰,是市場的無情法則,提高果品質量刻不容緩。

生活提高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食物構成的改變,對果品的數量、質量、安全性、營養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結構調整之重點:結構調整是主線,果樹方面不僅要從樹種、品種、布局上,更要從質量結構上進行調整、優化與提高,只有果品質量上檔次,才能扭轉價格下滑的被動局面,重新振興果樹產業。

入世後的沖擊: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即,果品同樣面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面臨著洋水果大量進口的沖擊,我國的果品只有質優,並且成本低廉,才能與之抗衡。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即要保住與本國內市場,更要努力沖出國門,在世界果品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只有靠過硬的質量,靠與國際標准接軌,靠我們獨特的果樹資源和名牌優質產品,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三、改進與提高果品質量的途徑和措施

改進與提高果品質量,尤其是商品質量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以良種為前提,從立地環境入手,重點抓好生產過程,配合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強化產後處理,並與營銷過程密切配合,走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路子。

1、抓種性優良:種性是查樹的基因型,是內因,是優質的前提。必須選用良種。果樹生命周期長,更須特別重視良種,並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趨利避害、注重銷路"。

2、抓樹體健壯:樹健才能獲高產,壯樹才能出優質。樹體健壯是綜合管理水平高的標志,也是多種營養協調充實的結果。管理中應抓住主要矛盾向壯樹方向積極轉化。

3、抓改土養根:"根深才能葉茂,養根才能壯樹"。而根生於土壤中,改土(達到深、肥、暄、溫、潤)才能養根。只有狠抓土壤管理,尤其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最好能達1%-2%或更高),改良土壤結構,多施有機肥(質)、大抓種草、覆草、埋草、實施"沃土工程",才能真正實現高產、穩產、優質。

4、抓施肥配方:通過平衡配方施肥,保證元素協調供應,減少甚至杜絕缺素生理障礙。具體應重施有機肥,或有機復混肥及高效生物肥,適當減少氮素化肥,以減少果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

5、抓病蟲殘毒:必須高度重視農葯的毒性與殘留,提倡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減少甚至不用劇毒、高殘留、廣譜和易產生抗生的農葯;注重休眠期和萌芽前的清理和鏟除性防治;遵照有關規定,采前一個月慎用農葯,嚴防果品污染和殘毒超標。

6、抓"套摘轉鋪":即精心進行果實管理,在進行人工授粉和疏花疏果的前提下,提倡與推廣果實套袋,既可防污減毒,又能隔絕病蟲,更可光潔果面,促進果實鮮艷著色。同時,配合拆袋後的適當摘葉,必要時輔以轉果,鋪銀色反光膜,以增加著色面積和提高著色度,改善和提高果實的外觀質量。

7、抓合理負荷:在綜合調整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相對平衡的基礎上,通過肥水及修剪,尤其通過授粉和疏花疏果,既保證提高平均單產,又要堅決防止結果過多,制訂一個合理的產量標准,理論上依據葉果比,實踐上可根據干周或距離或果枝類型,限產定果,既保證樹體健壯達到高產穩產,又能保證負荷合理,使果實發育良好,個大質優。

8、抓激素調控:主要指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隨著生物科技和有機化學工業的發展,激素在果樹上的應用日益擴大,尤其在果樹矮化、促花、疏花、疏果、提高坐果率、防止采前落果、催熟、克服大小年、增強樹體抗性、提高果實硬度、增加耐貯性、增色、增糧、改善果形、提高果實品質等方面有其獨到的作用,可視情況和目標選擇應用。但生長調節劑不是萬能的,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負面影響,只有在加強綜合管理的基礎上,嚴格使用規程,才能獲得較滿意的效果。

9、抓采貯運裝:採收是果樹栽培中影響質量的最後環節,必須更加關注。依據成熟度、果品用途、銷地距離、運輸工具等因素確定採收時期。依果實發育天數、生長積溫、果面色澤、種子顏色、果肉澱粉檢測等確定成熟度。提倡分期採收,嚴格採收容器和技術操作,避免或減少機械損傷,防止過早或過晚採收。重視與強化采後處理,尤其要搞好預冷、分級、洗果、烘乾、塗蠟、包裝和入貯冷藏。運輸最好採用冷藏車船,條件不允許時也可先入冷庫1-2天降溫,再裝車船覆蓋保溫運輸,即使難以貯運的漿、核果類也能保證途中一周內升溫不高。還要講究果品的包裝裝璜,一是保護果品防碰磨擠壓污損,二是對包裝容器要科學設計,做到美觀實用、潔凈衛生、獨具魅力。

四、關於"綠色果品"的生產

所謂"綠色果品"指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的果品,即專指無污染、優質、安全、營養為基礎的現代農產品。據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要求,"綠色食品"應具備下列條件:1、產地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並且必須經農業部農墾環境檢測中心審定。2、原料作物的生產過程及生產操作過程必須符合無公害標准,並接受監督。3、產品的生產、加工及包裝貯運都需符合衛生標准,最終產品需經國家檢測。達到以上標準的產品,在其外包裝上允許標貼特定的"綠色食品"標志。

鑒於當今世界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市場迫切需要綠色果品。食品衛生標准中對果品中有害物質的安全指標作了一些規定。如要求鋅≤5mg/kg,銅≤4mg/kg,鈀≤1mg/kg,砷、氟≤0.5mg/kg,"六六六"≤0.2mg/kg,滴滴涕≤0.1mg/kg,鎘≤0.03mg/kg,汞≤0.01ng/kg等。另外,還規定了有機磷、亞硝酸等物質的最低含量標准。

果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主要來源於環境污染、生產污染和貯銷污染,因此,生產綠色果品"應遵循下列原則:

1、選擇良好的生態環境建園,防止大氣、水、土壤受廢氣、廢水、廢渣及一些天然有害物質污染,最好能遠離城區、工業區及交通要道。

2、強調重施有機肥和有益復合菌肥(如EM 及CM等),提倡種草、覆草、埋草,減少化肥尤其是氮素化肥的用量和比例。採用無污染水源灌溉,應用滴、噴、管、溝灌等方式合理清潔供水。

3、大果類樹種推廣套袋栽培,最好全國全樹皆套。為降低成本,可將雙層袋、單層袋甚至合格塑膜袋結合應用,解袋後忌噴毒性和污染性農葯。

4、防治病蟲以農業措施、人工防治、利用於敵和增加樹體抗性為主,盡量使用無毒害的植物源、礦物源及生物農葯和農葯增效劑。嚴禁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減少噴葯次數,做到不用含重金屬的農葯(如福美砷等)、劇毒農葯(如1605等)、高殘留農葯(如殺蟲脒等)和全殺性農葯(如滅掃利等)。

5、在包裝貯保鮮過程中嚴防果品污染,對取得綠色證書的果品進行商標注冊,掛牌銷售,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總之,提高果品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各部門、各要素、各環節入手,合作協調、環環相扣、緊密配合。要強化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商品意識、效益意識、尤其是質量意識和名牌意識。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求效益,以穩定的優質和名牌果品開拓大市場、佔領大市場,使我國這一果品生產大國真正成為果品生產強國。

Ⅳ 梨樹的生產現狀特點是怎麼樣的

1.種類和品種眾多。目前,全國各地栽培的梨樹分屬秋子梨、白梨、砂梨、新疆梨、川梨和西洋梨六大系統,品種在3000多種以上。其中,有許多是馳名中外的名貴品種:如山東萊陽的茬梨,又稱慈梨,果皮黃綠,肉質細嫩,味甜汁多,自古以來就被列為貢品;安徽碭山的酥梨,果實酥甜,肉白質脆,品質上等。一般單果重達300克,最大的重達1斤;產於北京郊區的京白梨,果形扁圓,皮薄肉厚,果肉細膩,汁多味香;華北地區廣泛栽培的國內外久負盛名的鴨梨,果皮金黃,肉質細脆,風味佳美,沁人心脾;盛產於新疆庫爾勒的香梨,果色艷麗,肉細味甜,耐貯性強,株產超千斤,是西北珍貴品種;四川的蒼溪大雪梨,梨果個子大,平均單果重約3斤,可謂世界之最;貴州的大黃梨,單果最大的可達3000克,果皮黃褐色,肉質細嫩,漿液豐沛,酸甜濃郁,歷來被譽為梨中之珍;除此之外,還有廣西龍津名產四季梨,一年多次開花,四季結果;福建古田的花皮梨、政和的大雪梨,蘇北的黃梨,浙江義烏的早三花梨,江西上饒的黃皮消梨,湖南的甜香梨,湖北棗陽的楚北香梨,河南密縣的白梨,寧陵的紅蜜梨,陝西大荔的遺生梨、邠縣的平梨,山西萬榮的金梨、榆次的小白梨,山東滕縣的青皮搓、黃縣的長把梨,河北昌黎縣的蜜梨、趙縣的雪花梨,以及遼寧綏中的秋白梨,吉林延邊的蘋果梨等,都是各省、區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我國各地豐富多彩的梨樹品種資源,成熟期早晚不同,而有許多晚熟品種極耐貯藏,直到翌年5-6月還可吃上鮮梨果,這對於調節果品市場,保持周年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在我國的一些地區,還栽種著西洋梨系統的品種,如遼寧旅大和山東煙台地區所栽培的茄梨、冬梨、三季梨、巴梨等。果形似瓢,肉質細軟,多油質,易溶於口,有沁人的芳香味,為我國燦爛絢麗的梨果園增添了新的花色品種。

2.增長速度較快。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梨樹栽培在水果生產中的作用,制訂了許多政策和措施。如擴大栽種面積,培育和推廣優良品種,防治病蟲害,提高單位產量,使我國梨樹生產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在50年代,隨著農村經濟的改革,有力地促進了梨樹生產的發展。到1959年,全國梨的產量達92.5萬擔,比建國初期(1952年的39.4萬擔)增長1.3倍,平均每年增長13%。但是,到60年代,由於片面強調「以糧為綱」,忽視多種經營,加上自然災害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出現了毀果種糧,使梨的產量大幅度下降。據統計,1970年梨的產量為6.54萬擔,與1959年相比,下降了30%。70年代以後,梨樹生產一直保持年產100萬擔以上。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梨的產量大幅度持續增長。據1985年統計,梨的產量達4272萬擔,創造了建國以來的最高紀錄。與1952年相比,增長了4.4倍,佔全國水果總產量的18.35%。在果樹生產中,僅次於蘋果,居第二位。而在世界梨的主產國中,我國梨的產量已躍居第一位。

Ⅳ 果樹產業的發展趨勢

2000 年以來我國水果總產量由 6225 萬噸,上升至 2018 年的28688 萬噸,一直呈強勢增長趨勢。

可說明水果在農產品中的佔比越來越高。

而產量大並不意味著產值高,也不意味著種水果會越來越掙錢。

整體而言,目前我們國家果樹產業普遍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種植面積大,產量高,產值並不高

2.區域發展狀況不均衡,品牌意識淡薄

3.種植技參差不齊,低質高產還是一種主流意識

4.管理精細化程度不夠,投入回報率差

5.中高檔果品欠缺

6.營銷困難

7.小農戶經營為主,規模化和產業化實現困難

未來我國,水果產業還是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必然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首先,果品生產者必然是需要具備以下這些基本素質:

1.懂技術。悉心鑽研,理論結合實踐的長時間學習和積累。

2.會管理。節約成本。高效管理。

3.會種植。學以致用。

4.會營銷。藉助新時代的科技和社交網路,走新型獨特的營銷道路。

經營理念也必須要走以下這些路子:

1.低質數量型向經濟效益型轉變,這也是國家的政策導向。

2.經營方式 :小戶種植—家庭農場、合作社,企業等聯合模式

3.三產融合:種養結合—-初加工---體驗式服務

4.栽培方式:露地栽培—設施栽培結合。走標准化簡約化的種植模式。

5.栽培技術:粗放管理---技術管理、資源集約化管理。

6.管理模式:生產資料投入和產出的經濟論證,成本管控、用工管理、機械管理、生產計劃。

7.附加價值: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品牌價值。

果樹產業的發展趨勢還可以從以下事實中窺見一斑:

1.我國農業從業者人口基數連年下降,老齡化嚴重。我們可以到鄉村去走訪一下,大部分從事果樹種植的都是留守在鄉村的中老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奇缺。而從業的勞動者憑經驗進行種植管理的方式短期內不可能被改變,在勞動投入多、收益低、投資回報率低的情況下,果樹種植這個事業或職業在家庭或更大單位上的會出現很明顯的繼承斷層,就是說老輩種下的果樹,後輩不願再幹了。

2.我國有著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人們對果品的消費需求必然存在,因此水果生產不會因為農村勞動力的缺乏而停滯或倒退,在未來5-10年或更久的某段時期,可能會出現因種植面積縮小和勞動力成本上升造成短期的果品價格上漲、種植收益提高的階段性現象。但資本和勞動力都是趨利的,哪裡有錢賺,哪裡就是創業沃土。在這樣產業衰落和興盛的過程中,必然是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淘汰的永遠是經營不善、管理不良、技術落後、產品不佳、營銷無路的個體或單位。

3.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高品質果品的需求也會越來越明顯,吃水果不是為了填飽肚子和享受味道,出於健康目的的消費意識會越來越明顯。這點可以參考日本、韓國、歐美等發達國家。誰能保證我國成為發達國家後,水果產業和農民還是當前的現狀?

未來不可期,但任何時候,只要產業還在,就一定會有優勝者。提前做好准備的人,才能笑看風雲變幻。

Ⅵ 中國果樹如何區劃

以中國自然地理特點及果樹對生態條件的適應程度為依據,而劃分的果樹帶或生產區域。是中國農業區劃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農業地理條件具有極大的差異性,果樹生產不僅受自然因子所制約,同時,也受人為的改造、調整和控制所影響。通過全面評價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分析各地果樹生產的歷史和現狀;比較各地發展果樹生產的有利與不利因素、特點、生產潛力與問題,遵循農業區劃的理論和方法,才能科學地制定果樹區劃或主要果樹生產區域。正確的果樹區劃,揭示了果樹與自然條件之間的依存關系,是調整果樹發展結構與布局,建設果品生產基地,開展果樹引種和品種選育以及制定果樹規范化生產技術措施的重要科學依據。因而,對於果樹生產的發展,以至果樹科研方面都有非常實際的重要意義。

區劃的原則

果樹區(帶)的劃分要綜合考慮自然條件、社會條件及果樹諸方面的因素。主要依據以下幾方面:①果樹生產條件的相對一致。如地理位置(緯度、海拔高度等)類似,生產技術水平的相近;②自然生態條件的異同。綜合考慮土壤、水分、溫度、光照、大氣等條件。特別是要考慮到水、熱資源的季節性變化,對果樹生長期長短、越冬性及花芽分化等生物學特性、產量、品質的重大影響;③果樹生產的特點,發展方向和關鍵措施的相對一致;④照顧到縣(市)級行政區劃的基本完整。此外,由於地理上的連續性,在進行區劃時,相鄰地區常有重疊的情況,允許有不典型地帶的出現。

進行區劃時除綜合考慮全部生態條件的綜合效應,以及這種綜合效應與果樹之間的協調關系之外,還要考慮果樹的組成、結構、更替和適應性。以及技術水平、社會條件、種植歷史等因素。

果樹區(帶)的命名是以適應范圍和果樹類別的二段命名法。中國果樹區(帶)可劃分為8個果樹帶。

中國自然果樹區(帶)以適應范圍和果樹類別的二段命名法可劃分為8個果樹帶;耐寒落葉果樹帶

位於中國東北部,介於41°N~50°N之間,即沈陽以北至黑龍江的黑河。年平均氣溫0.5~7.3℃,1月平均氣溫-13.0~-23.5℃,7月平均氣溫22.8~24.9℃,絕對最低氣溫-33.1~-45.2℃;年降水量472.7~729.9毫米;無霜期125~150天。生長期內的水、熱條件均可滿足一般落葉果樹生長結果的要求,但生長期短,休眠期中氣溫與濕度太低,對果樹越冬十分不利。

主要果樹為:小蘋果、秋子梨、李、杏、山楂、榛子、越橘、山葡萄、樹莓、醋栗、穗醋栗等。在小氣候較好的地方,可匍匐栽培蘋果,防寒栽培葡萄。根據此帶的自然條件,其南部可發展秋子梨、小蘋果、山楂、李及杏;其北部可發展小蘋果、李、樹莓、醋栗、草莓、越橘、山葡萄等。在栽培上注意防寒並選育抗寒優質品種。

乾旱落葉果樹帶

位於中國北部,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河北承德、懷來及北京懷柔以北,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甘肅蘭州、青海西寧以北地區。界限內年降水量一般低於300毫米,很少有超過400毫米的地方;年平均氣溫6.9~10.8℃,1月平均氣溫-6.2~-12.6℃,7月平均為18.7~27.2℃(吐魯番為32.7℃),絕對最低氣溫為-22.5~-31.8℃,絕對最高38.0~48.1℃;無霜期150天以上。

分布最廣的果樹為杏、梨,其次為沙果、檳子、海棠,再次為葡萄。此外,桃、蘋果、洋梨、李、核桃、棗、石榴、無花果、扁桃和阿月渾子等也有一定數量的栽培。新疆伊犁地區至今尚有蘋果、核桃、杏的野生林。因此在新疆可因地制宜發展各種落葉果樹,並可作為葡萄乾及仁用杏生產基地。河西走廊和青海湟水下遊民和、尖扎地區等可發展仁果類果樹。

溫帶落葉果樹帶

中國最大的果樹生產區域,主要落葉果樹均在此帶內集中生產。其界限在乾旱落葉果樹帶和耐寒落葉果樹帶以南,青藏高原落葉果樹帶以東,南沿為33°30N,即大致位於秦嶺、淮河以北。包括遼寧南部、西部,河北、山東、山西、甘肅、江蘇和安徽部分、河南中、北部,陝西中、北部以及四川西北部。年降水量自鄭州向西,其南界,大約與750毫米等雨量線相合;西北部偏少,如山西清徐為450毫米左右;東南偏高,江蘇贛榆952.6毫米,多數在600~700毫米。年平均氣溫10~15℃,1月平均氣溫為-7.6~0.5℃,7月平均氣溫23.6~29.7℃,絕對最低-15~-29.5℃;無霜期200天左右。光、熱資源豐富,冬季凍害較少。

栽培最多的果樹為:蘋果、梨、棗、柿、葡萄、杏、桃、板栗、山楂等;核桃、石榴、銀杏、櫻桃等也有較多栽培;落葉果樹的資源也極豐富。在利用老基地、開辟西北黃土高原、西南高山地帶繼續發展蘋果生產的同時,在沿海宜大力發展甜櫻桃、洋梨、無花果、草莓等水果;華北平原及黃河故道的沙荒鹼地可發展梨、棗和葡萄;山區則宜發展板栗、核桃、杏、柿等乾果;交通方便、城市、工礦、郊區可發展桃等多種水果。

溫帶落葉、常綠果樹混交帶

由溫帶落葉果樹帶向南,至30°N線左右。其南界東起浙江錢塘江,西經江西上饒、南昌,湖南嶽陽,沿長江西北行至湖北宜昌,再西經四川蒼溪、茂縣,而至漢源一線。年平均氣溫為15.0~18.6℃,1月平均氣溫0.3~5.1℃,7月平均氣溫約28℃,絕對最低氣溫-5.9~-13.8℃;平均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689.5~1320毫米);無霜期250~300天。

本帶內仍以落葉果樹為主,主要樹種有:桃、梨、棗、柿、李、櫻桃、板栗、石榴等,蘋果、山核桃也有少量生產栽培。此外,還有部分常綠果樹:如柑橘、梅、枇杷、楊梅、香榧等。重點可發展桃、柑橘、李、梨、櫻桃等果樹,柑橘應選擇小氣候溫和地區並選用抗寒品種,桃應逐步轉向以加工品種為主。

亞熱帶常綠果樹帶

常綠果樹的重要生產基地。位於落葉、常綠果樹混交帶以南,東起台灣的台中向西經福建的泉州、漳州,再經廣東潮汕、佛岡至廣西梧州、桂平,西至雲南開遠、臨滄,南界大致在23°N左右。年平均氣溫17~22℃,1月平均氣溫不低於4℃,7月平均氣溫約28℃,絕對最低氣溫一般為-3~-4℃;年降水量為1500毫米左右;無霜期300~350天。

本帶內,亞熱帶常綠果樹最豐富,大宗為柑橘、龍眼、荔枝、枇杷、橄欖和楊梅;熱帶果樹如菠蘿、香蕉;落葉果樹中沙梨、棗、柿、李、板栗等均有少量栽培。可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甜橙主要生產基地,荔枝、龍眼也宜相應發展。

熱帶常綠果樹帶

中國境內23°30′N線以南各地,包括台灣、海南及南海諸島。年平均氣溫在21℃以上,1月平均氣溫13.5~17℃,7月平均氣溫約28℃,絕對最低氣溫不低於-1℃;年降水量1500~2100毫米;全年無霜。

本帶主要栽培熱帶果樹,以香蕉、菠蘿為主,尚有番木瓜、杧果、樹菠蘿、黃皮、番荔枝、椰子、人心果、油梨、韶子(紅毛丹)等少量栽培。發展重點為菠蘿和香蕉。

雲貴高原落葉、常綠果樹混交帶

以貴州全部、雲南絕大部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北),以及四川涼山州。海拔一般在1500~2000米之間。各地氣候條件和果樹分布明顯受海拔高度的影響,表現出垂直分布規律。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帶,氣溫高、終年無霜,雨量充沛,栽培著熱帶果樹,如香蕉、菠蘿、杧果、椰子、番荔枝、番木瓜等果樹;800~1000米地帶為亞熱帶果樹栽培區,有柑橘、荔枝、龍眼、枇杷、石榴;海拔1300米以上則為溫帶落葉果樹,如蘋果、梨、桃、李、核桃、板栗等,往往同一縣內可栽培熱帶、亞熱帶及溫帶果樹。此帶雲、貴、川三省交界的1500~1800米地帶在發展優質蘋果方面有一定的潛力,梨及桃也可適當發展;其他低海拔地帶則以發展柑橘、香蕉、菠蘿、荔枝等為主。

青藏高原落葉果樹帶

位於中國西南邊陲,包括西藏全部、青海絕大部和四川昌都地區,海拔多數在4000米以上,為高寒草原區,氣候寒冷、乾燥。有野生的光核桃等少量果樹。大部栽培果樹主要分布在青、藏的河谷地帶,栽培著少量的蘋果、桃、核桃、李、杏等。西藏東南部2000米以下低海拔的河谷中,還有少量亞熱帶和落葉果樹栽培,如柑橘、梨、枇杷、石榴、葡萄等。其中核桃、早中熟蘋果、桃、杏等果樹有一定發展潛力。

中國西部地勢復雜,垂直分布有明顯影響,上述果樹帶常出現交錯分布的狀況(圖1)。

圖1主要果樹生產區劃

在中國影響單一果樹生產的地理分布,主要取決於溫度條件,過低的溫度導致冬季凍害致死,為其北限;低溫不足於滿足其休眠則為其南限;而常綠果的南限則以有效積溫的高限為依據,過高則生長過旺,產量減少,品質下降。此外,降水、日照、土壤等也有一定影響。

蘋果生產區劃

生產栽培除以蘋果為主外,還包括小蘋果、沙果、檳子等。其中小蘋果抗寒性最強,分布於北部高寒地區。按目前的自然分布,可概分為以下7區:①極北高寒區。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的一部分、新疆的准噶爾盆地南部。年平均氣溫低於6℃,絕對最低氣溫可達-30℃以下。只有少量中、小蘋果栽培。②北、西部干寒區。包括吉林西南部,遼寧西北部,西經長城內外一線,沿河西走廊至新疆伊犁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邊緣;還包括青海湟水下游各縣及西藏山南地區。特點是低溫、少雨,年平均溫度7~8℃,冬季低於-20℃的持續天數超過24天以上,但1月平均氣溫一般不低於-14℃。蘋果的早中熟品種可正常生長,偏北地帶有時有部分凍害。③西北冷涼半干區。包括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山西、陝西中部,寧夏、甘肅東南部,四川阿壩、甘孜兩州。年平均氣溫8~11℃,6月至8月平均氣溫僅20~22℃,年降水量600毫米上下。蘋果栽培於陝甘寧晉的海拔1000~1500米,四川境內為1500~2500米地區,品質優良。④渤海灣溫涼半濕潤區。華北平原濱海部分,36°N~40°N之間,是蘋果生產老產區。包括遼南、遼西,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以山東魯中山地為其南界。年平均氣溫9~13℃,6月至8月平均氣溫≥22℃,年降水量650~800毫米,日照充足,適於蘋果生長發育,是中國最大的蘋果生產基地。⑤中部溫潤區。東起江蘇連雲港,西迄陝西寶雞,東部為黃河故道和淮河以北地區,西部為秦嶺北麓的渭河灘地,河南西南部、湖北北部也屬此區。年平均氣溫多數在13~15℃之間,1月平均氣溫已高於0℃,6月至8月平均氣溫常在25℃以上,年降水量大於700毫米。蘋果生長季長,有利於早期豐產,但成熟偏早,品質較差。⑥西南高山涼濕區。包括雲貴高原,西藏東南部河谷地帶,四川的涼山州,廣西百色地區。溫度年差小,日差大,垂直分布明顯,1月平均氣溫2~9℃,6月至8月平均氣溫為20℃左右,雨量充沛,干濕季節較明顯。蘋果多栽培於1500~2700米之間,成熟早,色澤好。⑦南部暖濕區。凡長江以南地區(除四川盆地外),多為山區。年平均氣溫在15~17℃以上,6月至8月平均氣溫高達26~28℃,年降水量大於1000毫米。蘋果在個別小氣候較適宜區有零星栽培,如浙江湖州、金華,福建政和,湖北興山,湖南永順等地,在海拔600~800米以上一般尚能正常生長,低海拔處只能少量栽培早熟品種(圖2)。

圖2梨生產區劃

梨原產中國,種類多,分布廣。主要栽培種有白梨、沙梨、秋子梨與洋梨。梨的生產區劃主要有兩個氣象要素,即溫度與降水。白梨適應范圍的年平均氣溫為8.5~14.0℃,1月平均氣溫-10℃以上,其南限為年平均15℃以上地區。沙梨適應范圍的年平均氣溫為15~23℃,1月平均氣溫不小於-10℃。秋子梨最耐寒(-30~-35℃),適宜栽培的年平均氣溫為8.6~13℃,1月平均氣溫為-4~-18℃,其南限為年平均氣溫13℃以上地區。洋梨適宜范圍的年平均氣溫10~13℃,1月平均氣溫不小於-8℃,年平均溫度高於15℃的地區則不適宜生產栽培。對需水量而言,沙梨最需水,適應於年降水1000~1800毫米的地區;白梨、洋梨則適應於600~900毫米的地區;秋子梨可適於500~700毫米的地區。白梨、沙梨、秋子梨及西洋梨的種植區分為:①黃河流域以北、沿長城內外,為秋子梨與白梨混交區,而以白梨為主;此線以北則為秋子梨栽培區。②黃河流域以南至長江流域以北,則為沙梨和白梨栽培混交區,以沙梨為主;黃河流域則為白梨主要栽培區(圖3)。③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則為沙梨主栽區(圖4)。④遼東、膠東兩半島則為洋梨主要栽培區;黃河故道、新疆也有少量分布。

柑橘生產區劃

溫度、降水和日照等氣象條件是制約柑橘生產栽培的主要因素。低溫常造成柑橘不同器官的凍害,-8~-9℃為柑橘生存的臨界低溫;而花蕾、果實則不耐-2~-3℃的低溫。積溫對品質有重要的影響,甜橙需在≥10℃年積溫5000~8000℃;蕉柑在年積溫7000~8000℃時,品質最好,積溫過低或過高均不利於獲得好的品質,秋、冬季高溫還影響著色。柑橘需年降水量約在1000毫米以上:如年內分布不勻,仍需灌溉。晚秋與冬季日照長短,對品質尤有重要影響。根據生態條件對柑橘的適宜程度可劃分為:①最適宜區。無凍害,豐產、穩產、優質,能充分表現優良品種的固有特性。②適宜區。基本無凍害,即僅對當年略有影響;正常年份果實色澤好,優質,耐貯藏,惟含酸量較高。③次適宜區。5~10年間有1~4級凍害發生,1~2年內可恢復正常,果實含糖低、含酸高,品質稍差,但外觀好。在次適宜區也可由於高溫影響,而生長過旺,花果較少,果皮較粗、色淺、風味偏淡。

柑橘種類、品種繁多,抗寒、耐熱的程度也不同,根據生產上推廣的優良品種,以及砧木的耐寒力和砧穗適宜組合,生產區劃可分為:①華南丘陵平原甜橙、寬皮柑橘主栽區。包括沿海丘陵平原柳橙、新會橙、蕉柑亞區和華南中北部丘陵甜橙良種亞區。②南嶺和閩浙沿海低山丘陵甜橙、寬皮柑橘主產區。③江南丘陵寬皮柑橘主產區。④四川盆地甜橙、寬皮柑橘主產區。包括:長江上游和泯、沱、金沙、嘉陵四江中下游低山錦橙亞區,岷、沱、嘉陵三江中上游低山甜橙和寬皮柑橘良種亞區和盆地邊緣丘陵和盆壁低山溫州蜜橘亞區。⑤雲貴高原中低山和乾熱河谷柑橘混合區。⑥亞熱帶北緣邊緣柑橘混合區(圖5)。

圖3

圖4桃原產中國西部,栽培歷史悠久,各地已形成獨特的地方品種群,按品種類群集中栽培的分布為主可分為:①西北高旱桃區。包括新疆、陝西、甘肅、寧夏等省、自治區,是桃的原生地。年降水量250毫米左右,絕對最低氣溫在-20℃以下,無霜期150天以上,但有時有晚霜為害。本區種質資源豐富,甘肅桃、新疆桃、毛桃有大片野生群落。中國著名黃桃,集中於此區。白桃為北方桃系,汁少味甘,肉質緻密,耐貯運。南疆盛產李光桃,甜仁桃。②華北平原桃區。除華北大平原外,還包括遼南、遼西及蘇皖北部。年平均氣溫10~15℃,年降水700~900毫米,年日照2400~3000小時,無霜期200天左右。根據氣候差異,又可分為大陸性亞區、海洋性亞區及暖溫帶亞區(黃河故道南北)。是中國北方桃的主要經濟栽培區,著名品種有肥城佛桃、深州蜜桃、五月紅、春蜜等。城市近郊栽培南方水蜜桃的早中熟品種表現良好,70年代起,罐藏黃桃也有所增長。③長江流域溫濕桃區。處於長江兩岸,包括蘇南、浙北、上海、皖南、贛北、湘北、湖北大部及成都平原、漢中盆地。是暖濕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14~15℃,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年日照較少,一般為1350~2200小時。是南方桃品種群的主要產區,尤以水蜜桃、蟠桃久負盛名,如玉露、白花水蜜、上海水蜜、白鳳、陳圃蟠桃、撒紅花蟠桃等。硬肉桃較少栽培。城市近郊多向早熟品種發展,罐藏黃桃也大面積成片栽培。④雲貴高原桃區。包括雲南、貴州和四川的西南部。緯度低,海拔高,垂直分布顯著,桃樹多栽培於1500米左右半山區。夏季涼爽多雨,冬季溫暖乾旱,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左右。以雲南分布較廣,多數桃、糧間作,是中國西南黃桃主要分布區。著名品種有呈貢黃離核、大金蛋、黃心桃、波斯桃等;白桃有二早桃、草白桃、瀘定香桃等。⑤青藏高寒桃區。包括西藏、青海大部、四川西部。系高寒地帶,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年日照>2500小時,桃樹栽植於海拔2600米以下。屬硬肉桃區系。⑤東北寒地桃區,41°N以北,小氣候較好的地方,有桃樹的少量匍匐栽培,吉林延邊有耐-30℃低溫的毛桃。

圖5。

Ⅶ 中國果樹業如何發展

f中國是世界果樹生產大國之一。果品達50餘種之多(見果樹業)。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1988年中國水果總產1843萬噸,較1979~1981年平均產量885.7萬噸增長108%,居於世界水果總產第5位:1988年乾果總產42.6萬噸,較1979~1981年平均產量39.1萬噸增長8.2%,居於世界乾果總產第3位。

中國在水果生產中,除李、杏、水漿果、山楂、梅、枇杷、楊梅等特產果樹和熱帶、亞熱帶果樹外,以蘋果、梨、柑橘為大宗,其中蘋果434.4萬噸,梨472.1萬噸,柑橘256萬噸,香蕉183萬噸,葡萄79.2萬噸,菠蘿48.5萬噸,柿73.3萬噸,棗52萬噸,荔枝11.9萬噸,龍眼7.97萬噸。在乾果生產中主要有核桃、板栗,其次有榛、香榧、山核桃、銀杏和杏仁等。

蘋果產區主要集中在鄰近渤海灣的山東、遼寧、河北等省,沿黃河故道的豫東、魯西南、皖北和蘇北等地,秦嶺北麓的豫西、關中等地,西北黃土高原的渭北、隴中、青海、寧夏部分地區以及西南冷涼高地的阿壩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梨主要產區集中在河北、遼寧、山東三省,山西、甘肅、新疆、安徽、江蘇、四川栽培也較多。葡萄主要在新疆、山東、河北、河南、遼寧、山西、安徽、江蘇等省(自治區)有較多的栽培。棗的集中產區在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省。柿主產於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省。柑橘的主要產區在廣東、四川、廣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等省(自治區)。香蕉集中產區有台灣、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四川等省(自治區)。荔枝主要產區在廣東、廣西、台灣、福建等省(自治區)。龍眼主產於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及貴州等省(自治區)。菠蘿的產區在台灣、廣東、廣西和福建等省(自治區)。1988年、1989年各省(自治區)、市主要果樹栽培面積(見表1、表2)。1988年1989年各省(自治區)、市主要果品產量列於表3和表4。

由表3、表4可見:無論1988年或1989年,廣東由於香蕉和柑橘產量劇增,其果的產量一躍而為全國各省(自治區)之冠。

表1

表2

表2

表3

表4

表5

表5

表5

Ⅷ 國內草莓發展現狀是什麼

我國的野生草莓資源是最豐富的國家,但草莓生產和栽培卻起步較晚,始於20世紀初。
然而,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草莓產業近幾年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我國已成為全世界草莓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國家,草莓也成為我國果樹產業中發展最快的新興果樹。目前我國草莓的栽培面積已達10萬hm2,總產量達188萬t,每667m2單產達1253kg,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遠低於美國草莓單產水平。我國草莓的出口量也由1994年的0。60萬t增加到2007年的9、19萬t,較13年前增加了15倍以上,佔世界草莓加工出口量的1/4、出口主要目的國是荷蘭、德國和日本,出口產品主要是冷凍草莓。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草莓生產及加工出口國。我國的草莓主產區有遼寧東港、河北滿城、四川雙流、浙江建德、安徽長豐等。主栽品種為豐香、全明星、達賽萊克特、甜查理、章姬等。栽培方式包括日光溫室促成栽培、早春大中拱棚半促成栽培、露地栽培三種形式,其比例約為3∶5∶2、日光溫室生產草莓是我國特有的栽培模式。

Ⅸ 我國的開心果種植在哪些地方呢種植情況如何呢

開心果樹,屬落葉喬木,樹高約十米,樹齡較長,生長緩慢,從種植那年開始算起,至少需要六年結果,這也是為什麼開心果的價格會比較貴的原因之一。其結果率會逐年增加,成熟時多為黃綠色。原產於伊朗、前蘇聯西南部、敘利亞等地,後傳入中國邊境地區。開心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元素,具有低脂肪、低熱量、高纖維等顯著特點。

開心果屬於堅果類,有堅果所有的營養特點。最多的營養成分就是脂肪,含量超過40%。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對心腦血管還是有益的。和其它堅果一樣,蛋白質含量豐富,在20%左右,和牛肉差不多了。熱量也不小,差不多有560大卡/100克,所以只能吃一把,吃多了長肉。開心果的膳食纖維很多,在堅果裡面也是名列前茅的,超過10%。同時還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開心果本身鈉含量很少,但是我們平時買的開心果都是加工過的,加了不少鹽,高血壓病人要注意以下。

Ⅹ 中國蘋果砧木資源的現狀是怎麼樣的

我國的蘋果生產,歷來重視對砧木的選用。在各個階段、各地區,根據生產上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問題,選用不同的砧木。例如我國東北地區,蘋果生產上多用山定子(抗寒性強)作砧木,部分區域也採用西府海棠作為蘋果砧木。華北地區50年代前,多採用山定子作蘋果砧木。由於土壤鹽鹼、石灰性及以山定子作砧木易發生缺鐵黃葉病等,目前普遍用西府海棠作為砧木。而西北地區所用的砧木有楸子、西府海棠或山定子。

山東省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楊進先生根據其多年研究,並匯集述評建國後我國各地對蘋果砧木資源的研究成果和科技資料,於1990年出版了《中國蘋果砧木資源》一書,對我國蘋果砧木資源的分布、不同砧木樹種的植物學形態特徵、主要蘋果砧木類型的生物學特性等進行了詳細論述,並提出了蘋果砧木區域化的利用意見,編入了主要蘋果砧木彩色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關蘋果砧木的參考性專著。

本節擬部分引用楊進先生書中的資料,對我國蘋果砧木資源再加綜述。

(一)蘋果屬砧木資源的分布概況

表3-1-2所列為我國蘋果屬砧木資源中分布較廣的12個種,同時可以看出,蘋果屬砧木資源中種類分布最多的三個省是陝西、甘肅和四川,這與李育農對我國蘋果屬植物分布示意圖中所述是一致的。

表3-1-2 我國主要蘋果屬砧木資源的分布

註:1.*表示產種量;其中****極多(>2500kg),***多(>500kg),**中(>50kg),*少(<50kg)。

2.新疆野蘋果,包括塞威氏蘋果和吉爾吉斯蘋果。

(二)蘋果屬砧木及其主要類型

1.山定子

〔Malus baccata(L.)Borkh〕

喬木。樹干光滑,不易開裂。新梢無毛。葉片橢圓形,先端微尖,基部楔形,葉緣有細密鋸齒;幼葉有托葉,子葉長大後即脫落。花白色,花柱5或4,基部有茸毛。果實近球形,果徑0.8-1.0cm,成熟果為紅色或黃色,萼片脫落,果柄長3—4cm。果實9月中、下旬成熟,出種率為4.4%。種子少,千粒重為6.7g。

山定子的變種和變型很多。顧模發現我國東北中部山定子有闊葉山定子(Malus baccata var.latifolis Skv.)和橢圓山定子(M.baccata var.silvatica Skv.)兩個變種及圓錐形山定子、梨形山定子和扁圓山定子三個變型。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在1986年出版的《河北省蘋果志》中指出,河北分布的山定子變異類型達22個。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保存有綠莖紅果山定子、紫莖紫果山定子、大果山定子、雁北山定子及耐鹽山定子等山定子的變異類型。

由於山定子在我國的分布范圍很廣,因此,山定子長期適應於各地的自然和風土條件而形成很多生態型,如東北山定子、沁源山定子、黃龍山定子等等。

2.毛山定子

〔Malus manchurica(Msxim)Kom.〕

喬木。枝葉狀態與山定子近似,但葉緣鋸齒細鈍,基部近於全緣。果實較大,且呈橢圓形或倒卵形。此種與山定子在形態上的區別除葉緣細鈍和果形較大且呈橢圓形外,最明顯的區別是葉柄、葉脈、花梗和萼筒外部有稀疏茸毛。

1956年,顧模在《東北中部果樹資源的調查》中指出,此種在東北中部地區有一個變種,即圓葉毛山定子(Malus manchurica var.savitehi Skv.)。

3.麗江山定子

〔Malus rockii Rehd.〕

喬木,長有針狀枝,枝條下垂。葉片橢圓形,先端漸尖,葉緣有不等的細鋸齒。花白色,花柱4—5。果實圓球形,果徑約1cm,果色紅或紫紅,萼片脫落,果柄長2.5—4.0cm。果實10—11個月成熟,出種率為1%。種子小,千粒重為8.0g。

麗江山定子的類型較多。潘德明等調查發現,我國滇西北的麗江山定子有梨形果山定子、長圓形山定子、小果形山定子、扁圓形山定子、短柄山定子、文海山定子和白沙山定子等類型。李時榮等的述評認為,分布於雲南的麗江山定子中表現突出的有麗江大山定子、麗江小山定子、維西小海棠和九子海山定子等四個主要類型。在1987年出版的《西藏作物品種資源考察文集》中,宗學普等撰文指出,西藏的麗江山定子分布較廣、類型較多,其中林芝山定子具有無融合生殖的特徵。

4.錫金海棠

〔Malus sikkinensis(Hook.f.)Koehne〕

小喬木,老枝上有刺狀枝。葉緣鋸齒尖銳,葉背有稀疏柔毛。萼筒和萼片外被柔毛。花白色,花柱5。果實梨形或近球形,果徑1.3—1.8cm,果實底色黃色,陰面紫紅色,有白色果點,萼片脫落,果柄長2.0—2.5cm。果實10—11月成熟。

潘德明等的調查發現,錫金海棠的主要類型有德欽海棠、大沙鈴果、霧露底海棠、文海海棠和沙鈴果等。

5.湖北海棠

〔Malus hupehensis(Pamp)Rehd.〕

喬木,枝條堅硬。葉片卵圓形或長橢圓形,葉緣鋸齒尖銳,葉柄紫紅色。花白色,花柱3—4。果實球形或近球形,果徑約1cm,果色紅或黃色,果面有紅暈,萼片脫落,果柄長2.5—5.0cm。果實10月上旬成熟,出種率為2%。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的調查表明,湖北海棠在湖北境內有大葉型和小葉型兩個主要類型。楊進等發現,山東的湖北海棠則有平邑甜茶和泰山海棠兩個類型。

此外,湖北海棠還有很多生態型,如石屏野海棠、廬山野海棠、蒲紅海棠等等。

6.垂絲海棠

〔Malus halliana Koehne〕

喬木。葉革質,形為長卵至橢圓,葉緣有淺而內曲的鈍鋸齒。花淡紅色,多半重瓣,花梗細長而致花有下垂性,故名垂絲,花柱3—5,有毛茸。果實卵圓或橢圓形,果徑0.3—0.7cm,果色紫紅色,萼片脫落。果實9—10月成熟。種子較大,千粒重為13.0g左右。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的調查表明,在河西地區有垂絲海棠的四個類型。

7.小金海棠

〔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

喬木。葉片有深裂刻,葉在芽內呈席捲狀,葉形為卵圓形,葉緣鋸齒粗鈍。花白色,花柱3—5。果實橢圓或倒卵圓形,果徑1.2cm,萼片脫落,果柄長2.2—3.1cm。果實10—11月成熟。種子較大,千粒重約12.5g。

8.蘋果

〔Malus pumila Miller〕

變異較大,由喬木至叢性灌木。葉形為廣橢圓形至卵圓形,無裂刻,葉緣鋸齒鈍或銳。果實圓形、長圓形或圓錐形,萼片宿存。嫩葉、新梢、花梗上有灰白色柔毛。

蘋果的變種有四個,即道生蘋果、樂園蘋果、紅肉蘋果和垂枝蘋果。而變形頗多,現代蘋果栽培品種幾乎都是該種演化、培育而成。

9.新疆野蘋果

〔Malus sieversii(Ledeb)Roem.〕

喬木,樹干較光滑。葉為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鋸齒鈍,葉背被絨毛。花粉紅色。果實圓、扁圓或圓錐形,果徑2.5—6.0cm。果實7—9月成熟,出種率為1%—2%。種子較大,千粒重為24g。

此種類型很多。1956年,新疆農業廳調查認為至少有長紅果型、紅果型、黃果型、白果型和綠果型五個類型,更多的尚需進一步調查。

10.沙果

(Malus asiatica Nakai.)

喬木。葉膜質,葉形為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鋸齒尖銳。花淡紅色,花柱4—5。果實扁圓形或近球形,果徑4—5cm,果實底色黃色有紅斑,萼片宿存,周圍隆起。果實較大,出種率低。

主要類型有茅尖花紅、矮花紅等。

11.海棠果

〔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

喬木或小喬木,樹干較光滑。葉形橢圓或倒卵形,葉緣鋸齒尖銳或呈齒狀。花白色,花柱5。果實圓形或卵圓形,果徑2.0—2.5cm,果紅色或黃色,果柄細長,宿萼且萼窪隆起。果實8月中、下旬成熟,出種率為1%。種子較大,千粒重17—20g。

此種類型很多。我國西北地區楸子有13個類型,山東有紅果型和黃果型2個類型,包括著名的嶗山柰子和萊蕪茶果,吉林黃海棠,山西汾陽紅林檎,河北熱滾子和平頂海棠等等。

此外,生態型也很多,如青海楸子、富平楸子、煙台沙果、阿曲海紅、保德海紅等。

12.海棠花

〔Malus spectabilis(Ait)Borkh.〕

小喬木。葉形橢圓或倒卵形,葉片有光澤,葉緣有內曲的細鋸齒。花粉紅色,半重瓣,花柱4—5。果實圓形,果徑20cm,果色黃色,幾乎無梗窪,梗基部肥厚隆起,萼片宿存。

13.西府海棠

〔Malus micromalus Makino.〕

小喬木,樹皮有裂紋。葉革質,葉形為長橢圓或長卵形,葉緣鋸齒細銳。花淡紅色或白色,花柱5,間有4者。果實扁圓或圓形,果徑1.0—1.5cm,果色紅色,萼片一般脫落,少數宿存。果實10月上、中旬成熟,出種率為0.7%—0.9%。種子大,千粒重為20—30g。

在我國分布地區很廣,其類型及生態型也很多。此種的主要類型及生態型有河北的八棱海棠、平頂花紅、扁紅海棠和海紅,山東的萊蕪難咽和青州市的林檎,陝西的果紅、果黃和海楸子,山西的圓林檎、馬奶林檎、楸子和伏果,內蒙古的八稜子、海紅子、冷果子、海紅和紅果、黃果林檎子等。

14.三葉海棠

〔Malus sieboldii(Regel)Rehd.〕

變異較多,有喬木、小喬木和灌木。葉橢圓或卵圓形,葉緣鋸齒尖銳或有內曲鋸齒。花白色或淡粉紅色,花柱4,間5。果實球形,果徑6—8mm,果色黃色或紅色,萼片脫落。果實10月上、中旬成熟,出種率2.5%。種子較小,千粒重為8.2—8.7g。

主要類型有山東的紅三葉海棠和黃三葉海棠,陝西的花葉酸秋楸,甘肅的花葉小石棗,浙江的花葉海棠及雲南的維西三葉海棠和鎮雄三葉海棠等。

15.隴東海棠

〔Malus kansuensis(Batal)Schneid.〕

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圓形,3—5裂刻,葉緣鋸齒細銳,葉脈、葉柄被紫紅色。花白色,花柱3—5。果實橢圓形或倒卵圓形,果徑1.0—1.5cm,果色黃紅色,萼片脫落,間有宿存。果實9月中、下旬成熟。種子較小,千粒重為8.0g。

主要類型有無毛隴東海棠、光葉隴東海棠等。

16.山楂海棠

〔Malus komarovii(Sarg)Rehd.〕

小喬木。葉片5裂且較深。花白色,花柱3—4。果實圓形,果色紅色,萼片宿存或脫落。

17.變葉海棠

〔Malus toringodes(Rend)Hughes〕

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圓形或長橢圓形,但變異很大,葉緣鋸齒鈍圓。花白色,花柱3,間有4—5。果實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果徑1.0—1.2cm,果色黃色、有紅暈,無石細胞,無梗窪,萼片脫落。

變種主要有雅安變種、武山變種和西藏變種海棠。1976年,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報道了變葉海棠的四個類型,即灰綠大白石棗、黃綠大白石棗、吊石棗和圓石棗。

18.花葉海棠

〔Malus transitoria(Batal)Schneid.〕

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圓形至廣卵圓形,有3—5深裂葉,葉被柔毛,葉緣鋸齒不齊。花白色,花柱4—5。果實近球形或長圓形,果徑0.8—1.1cm,果色黃綠,有紅暈,無梗窪,萼片脫落。果實10月上、中旬成熟。種子較小,千粒重5.4—8.3g。

花葉海棠的主要類型有陝西的花葉杜梨,青海的花葉海棠,西藏的長果花葉海棠及圓果花葉海棠,甘肅的石棗、白石棗、野楸子和馬杜梨等。

19.西蜀海棠

〔Malus prattii(Hemsl)Schneid.〕

喬木。葉卵圓、橢圓至長卵圓形,葉緣鋸齒細密。花白色,花柱4—5。果實卵球形或近球形,果徑1.0—1.5cm,果色紅或黃,萼片宿存。

20.滄江海棠

〔Malus ombrophila Hand-Zazz.〕

喬木。葉卵圓形,葉緣鋸齒細銳。花白色,花柱3—5。果實近球形,果徑1.5—2.0cm,果紅色,萼片宿存。

21.河南海棠

〔Malus honanensis Rehd.〕

灌木或小喬木,樹干光滑。葉卵圓形至廣卵形,裂片多而淺,葉緣鋸齒鈍或銳。花白色,花柱3—4。果實為球形或近球形,果徑0.8—1.0cm,果色黃紅或紅紫色,萼片宿存。果實9月中旬成熟。種子較大,千粒重為15.0—16.2g。

主要類型有山西的武鄉海棠。

22.滇池海棠

〔Malus yunnanensis (Franch)Schneid.〕

喬木,樹皮光滑。葉片圓形或寬卵圓形,裂片多而淺,葉緣復鋸齒銳。花白色,花柱5。果實球形,果徑1.0—1.5cm,果色紅色,果面上微具柔毛,果點細密明顯,萼片宿存。果實10—11月成熟。種子較大,千粒重12.1—14.5g。

滇池海棠的主要類型有四川南江的山花紅等。

23.台灣林檎

〔Malus formosana Kawak.et Koidz.〕

喬木。葉片長橢圓狀卵圓形至卵圓披針形,葉緣鋸齒尖銳不整齊。花黃白色,花柱4—5。果實球形,果徑3—5cm,宿萼。

24.尖嘴林檎

〔Malus melliana(Kawak.et Koidz)Rehd.〕

灌木或小喬木。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葉緣鋸齒鈍。花粉白色,花柱5。果實球形,果徑1.5—2.5cm,萼片宿存。

(三)其它蘋果屬砧木及異屬蘋果砧木

可以用作或試用作蘋果砧木的植物資源還有下述一些。

1.小海棠

〔Malus soulardii Britt.〕

從國外引入的栽培種。喬木,樹干較光滑。花白色,花柱5。果實扁圓形,縱徑2.6—3.0cm,橫徑2.0—2.4cm,果粉多,果色黃綠,陽面有紅暈或彩霞,閉萼。果實9月成熟,出種率0.4%,種子大,千粒重20.1g。

2.金縣山定子

〔Malus jinxianensis J.Q.Deng et J.Y.Hong〕

鄧家祺和洪建源1987年報道,在遼寧金縣發現近似山定子,但為山定子系的蘋果屬的一個新種,並定名為金縣山定子。

喬木。葉片橢圓形至卵形,稀近圓形,葉緣鋸齒細銳,有時鋸齒尖銳並呈鉤狀或下彎。花粉白色,花柱3—4。果實倒卵球形,果徑約1cm,果色紫紅,萼痕較大。果實成熟期10月上旬。

3.稻城海棠

〔Malus chengensis C.L.Li〕

1989年,李朝鑾報道在四川稻城發現蘋果屬一新種,定名為稻城海棠,隸屬於真正蘋果組山定子系,是迄今該系中唯一植株被絨毛的種類。

喬木。葉片橢圓披針形或橢圓形,葉緣鋸齒圓鈍。花白色,帶粉紅,花柱5。果實梨形或倒卵長圓形,縱徑1.2—1.8cm,橫徑1—1.5cm,萼片脫落。

4.其它蘋果屬中用於砧木的尚有產於雲南師宗、羅平等地的師宗打槍果及浙江北部的櫻桃葉海棠等,因其是否屬於新種尚未定論,請讀者需用時參考有關資料。

閱讀全文

與中國果樹現狀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女人去哪裡找媳婦 瀏覽:734
伊朗最忌諱什麼顏色 瀏覽:272
義大利懸崖餐廳在哪裡 瀏覽:821
英國留學都有什麼特徵 瀏覽:748
中國第一條瀝青路在哪裡 瀏覽:3
美國制裁伊朗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51
越南人吃什麼飯最好 瀏覽:858
從天津如何到達印度尼西亞 瀏覽:17
去印尼過海關需要注意什麼手續 瀏覽:758
中國有直升飛機的有哪些 瀏覽:123
英國女皇有多少國家 瀏覽:594
印度邊境需要什麼邊境證 瀏覽:999
英國租房信息均價費用多少 瀏覽:859
中國人去伊朗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226
中國哪裡的乙肝患者多 瀏覽:1001
中國哪裡的人最靈 瀏覽:588
印度馬丁身高多少 瀏覽:169
印尼賓館發票怎麼開 瀏覽:138
英國富人多少人 瀏覽:342
印度神話與泰國有什麼關系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