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幾十塊一斤的美食,為何在韓國價格高出十倍不止
相信現在一定都是有許多的人們能夠感受的到,隨著我們現在時代的不停發展,我們現在人們所處的社會和以前相比都是有了非常明顯的不同的,所以也正是因此,我們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水準也是有了非常明顯的改變的,人們的生活越發變得不同了起來。
但是韓國就不同了,因為他們的特殊情況,最便宜的牛肉大概都是三百塊一斤,可以說如果能在韓國池昌牛肉,那就真的是大戶人家了,如果是精緻的韓牛,吃一頓大概可以要上千塊,價格那是非常的昂貴,各位對此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Ⅱ 中國最好的牛肉
最好吃的牛肉,自然是來自養殖規模最大的山東、河南等中原地區。但如果你真為了牛肉跑去山東、河南的養殖場,就大錯特錯了。
一線城市才有最好吃的牛肉
全中國哪裡的牛肉最好吃,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在生產高檔肉牛的地區往往反而吃不到自家的高級牛肉。山東一家畜牧公司主要出產優質的魯西黃牛,但銷售市場主要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在山東本地的消費反而微乎其微。
在養殖場旁邊直接買新鮮剛宰的牛肉,不是更好吃嗎?理論上是這樣的,但因為牛肉價格高,本地人的消費市場非常有限,最好的牛肉自然流向了口袋錢最多、口水最集中的大城市。
香港牛肉火鍋甚至會放入牛鞭熬煮,葯材味極濃,但並沒有壯陽功效 / 視覺中國
2015年開始,潮汕牛肉火鍋店突然遍地開花,首先攻陷的就是一線城市,上千家打著潮汕牛肉名號的火鍋店在北上廣深陸續搶灘登陸。起一鍋骨湯,把名目繁多的牛肉片丟進湯里再精確到秒地撈出來,成了很多年輕白領的周末日常。
隨著一線城市的市場飽和,這股風才開始刮往二三線城市。盡管沒有公開數據表明一線城市對於牛肉的需求量更大,但中國人的牛肉消費量一直在隨著居民收入而上漲。對於三線城市以下、收入相對更低的人而言,牛肉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種遠比豬肉貴的高檔消費品。
牛與人相似,母牛一胎一般只生一頭,懷孕周期是270天。相比之下,母豬的妊娠期為114天,平均水平是一窩十六七個左右。一頭牛從出生到育肥長成,最多需要28個月的成長,而商品豬6個月就可出欄。物以稀為貴,數量少成本高,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
而且一頭牛身上的高價肉塊比例很小,僅占胴體重的10%,多銷往消費力更強的大城市高檔賓館和飯店。剩下的例如臀肉、大米龍、小米龍等優質肉塊,盡管質量不錯,但卻很難賣到高價。在這種情況下,肉牛企業也同樣會選擇銷往需求更穩定的一線城市。
Ⅲ 中國最貴牛肉排行
牛裡脊,最貴的肉。
首先呢,我們說一下牛裡脊,牛裡脊的話它是牛整個身體上肉的最細嫩的部位,當然了價格也要比其他的部位價格要高一些。
但是牛裡脊的肉質的確是非常的鮮嫩,而且整個一頭牛上面的話只有一小條,因為牛裡脊這個肉出產於牛脊椎部位就那一點。
Ⅳ 今年我國哪兒的牛肉最貴!多少錢一斤!(鮮牛肉)
記者發現,10月8日全國的鮮牛肉批發價格已經達到52元每公斤,不過在廣州市場,鮮牛肉的價格則更貴。記者從多家肉菜市場了解到,鮮牛肉的價格從今年年初就開始一路上升。「剛開始是60元一公斤,後來很快就上升到70元一公斤。8月左右,價格穩定緝償光鍛叱蹬癸拳含嘩了一個月,現在又突然升到76元一公斤了。」東川新街市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做市場十多年來,「現在的牛肉價格是最貴的,真的非常驚人。」
Ⅳ 為什麼母親牌牛肉這么貴
誤區一:進口牛肉是高端肉
很多人的認知里認為國外的肉是高端肉,但這是個天大的誤區,其實國內的牛肉才是「高端」肉,進口到國內的大多是低端凍肉。國人愛吃「熱鮮肉」,牛肉從屠宰到擺上餐桌不超過48小時,這種偏好導致了牛必須現宰現賣。而國外進口到國內的牛肉99%是凍肉。凍肉的口感難以和鮮肉媲美,而經過排酸的冷鮮肉的運輸成本又太高,差異化導致了國內熱鮮肉價高,進口凍肉價低的結果。至於有人說,國內口味早晚從熱鮮肉轉變到冷鮮肉,但我說這需要一個教育消費者的過程,畢竟冷鮮肉更貴,消費者要用腳投票的
誤區二:中國的肉牛品種劣質,養殖技術差
這句話三十年前或許是對的,但早已今非昔比。中國的肉牛品種經過從國外引種到本地雜交改良,已經成為優質的牛種。比如肉牛主力西門塔爾牛,已經雜交了4代以上,保持優良性狀的同時能夠適應本土環境。養殖技術上,雖然與規模化養殖的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但假以時日,國內技術的趕超並非痴人說夢。此外,養肉牛比起養奶牛難度低很多。我國奶牛養殖大廠的技術非常高,澳亞的技術世界上都排的上號,讓他們養肉牛是降維打擊了。
所以從專業角度來說,中國的牛肉貴有幾個原因:
1. 國內層面,牛肉供不應求
牛是單胎動物,十月懷胎後才能生一胎,再經過12-18個月的育肥才能出欄屠宰。像安格斯品種的周期會更長。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供給端能繁母牛的數量難以攀升,肉牛的存欄量也很難擴展;而需求端國內消費升級,牛肉消費量將會越來越高,一牛難求的局面在十年內不會變化。加上國人愛吃熱鮮肉的偏好,這種供求的循環一時間難以打破。
2. 國際層面,難以擴大進口牛肉量
總有人說,牛肉進口一旦放開,國內牛肉價格將會受到很大沖擊。這都是一廂情願拍腦子的話。目前世界牛肉貿易量在700萬噸左右(新冠疫情前),我國走私和正規途徑的進口量加起來超過200萬噸。意味著世界上將近三分之一的牛肉貿易源自我國進口。在這種基礎上再擴大進口難度頗高,我們想買,人家沒得賣啊
3. 國內飼料成本極高
中國有6億農業人口,「勞動密集型」是我國農業的特徵,再加上轉基因玉米與大豆遭到抵制,我國農業產出效率其實不高。目前國內青貯(整個玉米植株粉碎後壓成)成本400元左右一噸,玉米1800元左右一噸,都與美國相去甚遠。美國有些廠甚至不做青貯,人家直接全玉米配粗飼料了。飼料成本占整頭育肥牛成本的4成左右,這直接導致了養牛成本的飆升。
4. 國內缺乏規模化養殖廠
肉牛的行業集中度極低,中國每年屠宰肉牛超過3000萬頭,但如果你養了一萬頭肉牛,你在國內能排到肉牛養殖前十強甚至前五強。而在美國,幾家大規模廠商的養殖規模都是數十萬頭。規模化養殖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防疫成本並增加銷售端議價能力,但可惜的是,目前國內養牛以散戶為主,99%的養殖戶養殖規模不超過10頭牛。你要問:為什麼大型養殖場難以出現?因為一頭牛成本2萬以上,養個1萬頭光養殖成本就要2億,你讓搞農業的企業怎麼出這個錢?而且相比養奶牛每天都能賣奶,養肉牛在屠宰前不會有現金流產生,資金壓力很大。所以,規模化程度低也是我國牛肉貴的原因。
綜上,從消費習慣上,我國以熱鮮肉為主,進口凍肉無法替代;供需關繫上,未來十年內供小於求;飼料價格上,我國密集生產成本高;行業規模上,我國缺乏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
以上幾點導致了我國牛肉價格貴,並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價格持續穩中有升。這個行業的水很深,但最近兩年各金融機構也開始盯著養牛了,至於這裡面有沒有新的投資和創業機會,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Ⅵ 什麼牛做的牛肉乾最貴,最好吃
日本神戶牛!並且還是1級的!中國根本沒有!只有天皇才能吃到!
Ⅶ 牛前、牛後、牛腱子肉和牛腩有什麼區別哪個貴一點
牛肉中最貴就是牛裡脊,是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適合煎、炒、炸、牛排。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無論老少都適合吃牛裡脊。
牛裡脊顧名思義就是牛裡脊上的肉,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水牛的牛裡脊能安胎補神,黃牛的牛裡脊能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筋壯骨。
Ⅷ 日本有神戶牛肉,韓國有韓牛,我們有什麼頂級牛肉
如果你也喜歡吃肉,覺得無肉不歡,相信你肯定無法抵擋牛肉料理的誘惑!最好吃的牛肉是哪種?到底誰才是牛肉屆的第一名?除了日本的和牛,澳洲和牛、加拿大牛肉、蘇格蘭安格斯牛肉、紐西蘭牛肉……都是牛肉界的翹楚!今天,TripAdvisor貓途鷹帶你去全球最美味的牛肉餐廳品嘗10種頂級牛肉,一起大口吃肉吧!
1.神戶牛肉這家餐廳在法國巴黎,這里能實現你品嘗最美味的勃艮第燉牛肉的夢想。紅酒燉牛肉的醬汁收的剛剛好,酒的醇香也恰到好處,推薦再搭配一份洋蔥湯,能讓你的味蕾瞬間起舞哦!
Ⅸ 牛身上哪個部位最貴
前胸肋骨最貴。
此部位的肉質結實帶油筋且油脂甚多,在牛肉分類當中是屬於高級肉的一種,由於肋脊部的運動量較少,肉質細嫩,俗稱腰內肉或是里肌肉,位於腹腔內為油層所包復;
一隻牛隻有兩條,是牛肉部位當中肉質最為細嫩的部位,大理石油花布均勻,非常適合以煎肋脊部位,燒烤過程中油脂會滋滋地流出。
牛肉、占肉製品市場的25%,落後於豬肉(38%)和家禽(30%),美國、巴西和中國是世界消費牛肉前三的國家。
阿根廷以64.6千克排名第一,美國為42.1千克,歐洲為11.9千克,最大的牛肉出口國包括印度、巴西、澳大利亞和美國,牛肉製品對於巴拉圭、阿根廷、愛爾蘭、墨西哥、紐西蘭、尼加拉瓜、烏拉圭的經濟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