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有哪些古都和時間軸

中國有哪些古都和時間軸

發布時間:2022-04-25 13:47:29

『壹』 中國古代有幾大古都 分布時間及詳細介紹

中國有八大古都.
你知道中國有幾大古都嗎?是七大古都嗎?中國古都學會會長朱世光教授在題為「中國古都學研究的幾個問題」的報告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說明。

朱教授在報告上介紹了中國大古都問題,他說:上個世紀20年代有五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陽、開封、南京)之說,30年代時將杭州加入,這樣長期以來學界和社會上就有六大古都的說法。1981年,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正式在《歷史教學研究》上撰文,提出應將安陽列入大古都之中,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1988年,中國古都學會第七屆學術研討會上,認同了譚先生的觀點,將安陽作為中國的第七大古都。這個問題在上個世紀90年代還一度引起了兩個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的重鎮復旦大學和陝西師范大學的幾位教授的論戰。

朱教授介紹說,2004年11月5日,在鄭州召開的中國古都學會第21次會議上,鄭州被列為大古都,使學術界認可的中國的大古都達八個。朱教授認為,大古都的判定標准有四個,即:是主體王朝的都城;建都時間較長;規模較大;有重要的後續城市。從這幾個方面來看,將鄭州列為第八大古都是合適的:鄭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城,在此建都的時間也較長,規模也較大,而鄭州也是重要的後續城市。

朱教授說,中國古都的數量在220處以上,這200多個古都一般分為四個等級:第一個等級是大古都(8個);第二個等級為大古都以外的列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一批古都(30個);第三個等級是前兩個等級以外的列有文物保護單位的都城;第四個等級是其它的都城。他說,古都與中華文化研究有著密切的聯系:古都是當時文化的縮影,也是特定區域文化的中心,有著相當長時空的輻射力,它們濃縮了中華文化的精髓,深入到了中華文化的中心。古都研究與古都所在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有著緊密的聯系。古都學研究者通過深入研究,深刻准確地揭示了古都所在城市的特點,對所在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可以使這些城市的建設規劃、旅遊規劃等更加合理。

此外,朱教授還談到了中國古都學的形成和當前的研究概況,並闡述了他在中國古都學這一新興學科的理論建設上的看法。

報告會結束後,朱士光教授還對聽眾提出的關於大古都的質疑以及其它問題作了解答。

『貳』 我國有幾大古都分別是哪些朝代的古都呢

一、中國有6大古都,分別是北京、南京、西安、杭州、開封和洛陽。
1、西安:十四朝古都(西周、秦、西漢、 新莽、東漢、西晉、 前趙 、 前秦 、後秦、西魏、北周、 隋、 唐、武周)
2、洛陽:十五朝古都(夏、商、西周、東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
3、南京:十朝古都(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
4、開封:七朝古都(魏、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朝)
5、北京:六朝古都(燕、金、元、明、清、中華民國)
6、杭州:五代十國中的吳越與南宋在此建都。
二、關於故都的幾種說法:
1、四大古都:
四大古都是最早把中國歷代主要古都並稱的說法,四大為西安、洛陽、南京、北京。
2、五大古都:
1920年代在學術界出現了把開封列為古都之一,形成五大古都的說法: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
3、六大古都:
1930年代,開始有把杭州加入古都之列的六大古都說法,並影響很大,包括: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
4、七大古都:
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大古都,後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

『叄』 中國歷史悠久,按時間順序的七朝古都都是哪些

七朝古都指安陽。

「七朝古都」指現今河南省安陽市。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先後有夏朝、商朝、春秋衛國、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定都於此,安陽被稱為「七朝古都」。

而又實查有十三個政權在安陽定都,故安陽又稱「十三朝古都」。 安陽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屬於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因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被發現於安陽殷墟,故安陽更有「中華第一古都」之稱。

(3)中國有哪些古都和時間軸擴展閱讀:

在安陽定都的朝代:

1、後趙

後趙(319——352)是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政權,歷經七帝,享國33年。

319年,石勒在襄國(今河北邢台)自立,稱趙王,史稱後趙。329年石勒滅漢趙,次年(330年)稱大趙天王,行皇帝事,旋稱帝。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卒。次年其從子石虎篡位,稱居攝天王。335年,遷都鄴(今河南安陽北至河北臨漳南)。337年稱大趙天王,349年復稱帝。石虎非常殘暴,征役無時,大興土木,荒淫無度,社會矛盾尖銳。

太寧元年(349年),石虎卒,其諸子為爭帝位互相殘殺,石虎養孫冉閔坐大攬權,並於350年改國號為「魏」,不久殺皇帝石鑒,並屠殺石氏子孫及羯胡,同時石祗也在襄國稱帝,內戰全面爆發。

351年,石祗被手下大將劉顯所殺,之後劉顯也被冉閔攻殺,前燕乘這場內亂興兵南下,殺冉閔,後趙最終覆滅。

2、冉魏

冉魏(350年—352年):十六國時期漢人冉閔所建政權。350年,冉閔趁後趙政局混亂之時殺死後趙君主石鑒,奪取後趙政權並稱帝,定都鄴(今河南安陽北),國號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擒獲並處斬,後來鄴都也被攻破,冉魏滅亡。

3、前燕

前燕(352年 - 370年)是十六國時代由鮮卑族貴族首領慕容儁所建立的政權,國號為「燕」。全盛時的統治地區包括冀州、兗州、青州、並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歷三世兩主,共十八年。

前燕以所在地為戰國時燕國舊地,故國號為「燕」。《十六國春秋》始用「前燕」名稱,為區別同期的慕容氏諸燕,歷史學家遂襲用之。又以王室姓慕容,又稱為「慕容燕」,而其他慕容氏諸燕都不用這個稱呼,「慕容燕」成為前燕的專稱。

337年十一月,遼東公慕容皝自立為燕王。342年,擊敗了後趙的二十萬大軍,解除了來自中原的壓力,建都在龍城(今遼寧朝陽)。

燕王慕容儁四年(352)十一月,慕容儁稱帝,建年號元璽,遷都到薊(今北京西北)。隨後的幾年前燕平定了北方的局勢。

357年,定都在鄴(今河南安陽北)。前燕幽帝建熙十年(369),枋頭戰役中吳王慕容垂大敗桓溫。建熙十一年(370)十一月,前秦滅前燕。

4、東魏

東魏(534年―550年)北朝朝代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建都鄴(今河南安陽北郊,河北邯鄲臨漳西南),以洛陽為陪都。國土: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東魏歷時十七年。

北魏政權在魏末各族人民的起義打擊下搖搖欲墜,統治階級內部展開了激烈的權利爭奪。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權。

公元534年,權臣高歡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願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高歡暫時擁立元亶主持朝政,但回京後以輩分錯亂為由廢除元亶的權力,改擁立元亶的世子,年僅十一歲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靜帝,東魏開始。

高歡掌權期間土地兼並情況嚴重,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尖銳,且屢敗於勁敵西魏宇文泰。公元550年,孝靜帝禪位於高歡之子高洋,東魏覆滅。

5、北齊

北齊(550年—577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割據政權,由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洋所建,建都鄴城。因皇室姓氏為高氏,故又稱高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於577年被宿敵北周攻滅,享國二十八年。

東魏權臣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繼專魏政,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殺。其弟高洋襲位,廢掉東魏的傀儡皇帝孝靜帝,於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今河南安陽北),史稱北齊。

北齊繼承了東魏所控制的地盤,佔有今黃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以及蘇北、皖北的廣闊地區。同時與其並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梁、陳(取代梁,但只佔有前者部分領土)等。

北齊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擊庫莫奚、東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屬匈奴族),南取淮南,勢力一直延伸到長江邊,這時北齊的國力達到鼎盛。

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同其父昏庸好色,國政混亂,還誅殺名將斛律光。之後北齊被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亡於北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朝古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前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冉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後趙

『肆』 中國古都時間排名是怎麼樣的

洛陽: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民國);西安: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南京:十朝古都(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民國)。

開封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的開封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東京開封更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開封亦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這些古都無論在建築規模、建築模式或建築風格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往往表現了同時代最高的建築水平,對全國其他城市的建築有特殊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各大古都的建築沿革史,就是一部較完整的城市建築史。

『伍』 中國歷代古都都是哪

1.夏朝(公元前 21 世紀到公元前 16 世紀)都城在陽城,今河南登封 東。
2.商朝 (公元前 16 世紀至公元前 11 世紀) 都城在毫, 今河南商丘北。 公元前 14 世紀,商王盤庚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
3.西周(公元前 11 世紀至公元前 771 年)都城在鎬京,今陝西西安 西。
4.東周(公元前 77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陽。 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5.秦朝(公元前 221 年至公元前 206 年)都城在咸陽,今陝西咸陽東 北。
6.西漢(公元前 206 年至公元 23 年)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
7.東漢(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8.三國(公元 220 年至 280 年)魏的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蜀 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吳的都城在建業,今江蘇南京。
9.西晉(公元 265 年至 316 年)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10.東晉(公元 317 年至 420 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蘇南京。
11.南北朝(公元 420 年至 589 年)南朝經歷的宋、齊、梁、陳四個 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 同東北。公元 493 年,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東;東魏的都城在鄴, 今河北臨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北齊的都城 在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
12.隋朝(公元 581 年至 618 年)都城在大興,今陝西西安。
13.唐朝(公元 618 年至 907 年)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14.五代(公元 907 年至 960 年)梁、漢、周的都城在今河南開封; 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陽。
15.北宋(公元 960 年至 1127 年)都城在東京,今河南開封。
16.南宋(公元 1127 年至 1279 年)都城在臨安,今浙江杭州。
17.元朝(公元 1271 年至 1368 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18.明朝(公元 1368 年至 1644 年)都城在應天,今江蘇南京。後遷往北京
19.清朝(公元 1644 年至 1911 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遼寧沈陽。 公元 1644 年清軍入關後,順治帝遷都京師,今北京。
由此大家可以看出,所謂六大文明古都分別是:北京、南京、西安、 洛陽、開封、杭州。
北京(明清) 西安(漢唐)南京(南朝各代, 那時叫建康或金陵) 杭州(南宋) 洛陽(北朝各代) 沈陽(後金, 清朝入關前) 廣州(南粵王) 成都(蜀, 後蜀) 大理(在理國) 蘭州(西夏)
北京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 * 春秋 戰國時期 為燕國國都,當時稱為 薊 。 * 遼代 為陪都,稱 燕京 。 * 金朝 (1115 年 - 1234 年)自金世宗起至 1217 年為 中都 。 * 元朝 為 大都 。 * 明朝 自 永樂帝 起為首都,稱為 京師 。 * 清朝 入主中原後亦把北京作國都。 * 中華民國 北洋政府 時期,當時稱 北平 。 * 現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首都。
西安 古稱 長安 ,又曾稱 西都 、 西京 、 大興城 、 京兆城 、 奉元城 等, 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 歷時最久的城市。 先後有 西 周 、 秦 、 西漢 、 新 、 東漢 ( 獻帝 初) 西晉 (愍帝) 前 、 、 趙 、 前秦 、後秦、西魏、北周、 隋 、 唐 等 13 個王朝在這里建 都達 1100 余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 、大順( 李 自成 )等農民起義政權的都城。因此西安位居中國六大古都之首, 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 四大文明古都 之一。
杭州 在 五代十國時期 為吳越之首都。金朝滅 北宋 後,皇族 趙構 逃往南方,令當時稱為 臨安 的杭州成為 南宋 都城。
開封 是五代十國時期四個中原地區政權——後梁、後晉、後漢及後 周的國都,時稱 大梁 。 趙匡胤 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 宋朝 後,仍以開封為首都。
洛陽 十三朝古都 夏 、 商 、 西周 、 東周 、 東漢 、 三國時期 魏 、 西晉 、 北 魏 (493 年才自 大同 遷都至此) 、隋、 唐 、後梁、後晉、後唐均 以 洛陽 作國都。是中國建都時間最早,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
南京 六朝古都 南京 三國時稱為 建鄴 ,是 吳國 的首都。 西晉 避司馬業諱,改 名為 建康 。接續的 東晉 、及 南北朝 的宋朝、齊朝、梁朝、陳朝 皆以此城為都,所以南京亦稱 六朝古都 。

『陸』 中國的歷史古都都有哪些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帝至止完」。這道急口令板印了中國古代歷史的全過程。每一個朝代都必有其歷史,每一個朝代都必有其都城。由於各種原因,都城不可能固定在一個地方,那麼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中,曾有過多少個古都呢? 長期以來,中國歷史都記載中國有六大古都,但實際上中國有七大古都。 我國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在「安陽古都研討會」上指出,安陽是我我國歷史上第一等重要城市。 安陽作為都城有兩段歷史:第一段:自「盤庚遷殷「到商紂滅亡,共傳位八代十二王,安陽作為都城,歷時273年,安陽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有文字可考的,穩定的國都。第二段:安陽北去20公里的古鄴城,曾為魏晉南北朝時幾個朝代的都城,當時是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後來隋文帝楊堅毀鄴城,將鄴遷移到相州(即安陽),這兩段歷史共計有300餘年。 那麼,我國歷史的重要都城應該有七個,它們是:安陽,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和杭州。

『柒』 中國十大古都,統治朝代和時間

一:北京,中國金王朝的中都、元王朝的大都、明清王朝的京師,統治中國長達800年。
二:西安(長安),中國西周王朝、西漢王朝、北周王朝、隋唐王朝都城,統治中國長達750年。

三:洛陽,中國東周王朝、東漢王朝、西晉王朝、北魏王朝、後唐王朝的都城。鑒於其正統強大的王朝少於北京、西安,故排第三。
四:南京,中國東吳王朝、東晉王朝、劉宋王朝、南齊王朝、梁王朝、陳王朝、南唐王朝、明王朝都城。南京是漢族三次復興的大本營,東晉王朝以南京為都保存了漢族的文化、明王朝以南京為基地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中華民國以南京為都殊死抗戰救亡圖存。不過南京除明王朝作了短暫都城外統治的都是半壁江山。
五:開封,中國後梁王朝、後晉王朝、後漢王朝、後周王朝、北宋王朝都城。
六:杭州,中國吳越王朝、南宋王朝都城。
七:安陽,中國商王朝都城。
八:成都,中國蜀漢國、成漢國、前蜀國、後蜀國都城。
九:廣州,中國南越國、南漢國都城。鑒於南越考古發掘後,南越國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對東南亞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故列入。
十:銀川,西夏王朝的都城。
一些小王朝都城如大同、武威、荊州沒資格列入。拉薩、大理為吐蕃帝國、大理國都城,不屬於中國傳統王朝也不列入(西夏屬於遼宋夏金,因此列入)。一些新考古發現的夏商的都城,由於其規模較小,且傳承性很差,如登封二里頭、朝歌古城等,也不列入.

『捌』 中國的六大古都分別是幾朝古都

西安:西周、西漢、新朝、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南京: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

北京:遼、金、元、明、清;

洛陽: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

開封:夏朝、魏國、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

杭州:吳越國和南宋。

1、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 ,是「一帶一路」核心區、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西周(約300年)、西漢(210年)、新朝(15年)、東漢(獻帝6年)、西晉(愍帝)、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等13個王朝在西安建都。13朝是公認的建朝數。

2、南京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

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 ,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

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自公元229年起,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先後在南京定都,故有十朝都會之稱。

3、北京

北京市,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海淀區)與遼戰斗,北宋大敗,對燕雲十六州從此望眼欲穿;遼於會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

金朝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大蒙古國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於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

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突厥語:Khanbalik,意為「汗城」,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也就是元大都。

元大都成為全中國的交通中心,北到嶺北行省,東到奴兒干都司(治所黑龍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從這一時期起,北京成為中國的首都。之後的明、清都在北京建都。

4、洛陽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

河南省西部,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5、開封

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下轄地級市,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與省會鄭州毗鄰,東與商丘相連,南接許昌和周口,北隔黃河與新鄉相望。

開封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

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八荒爭湊,萬國咸通」、「汴京富麗天下無」、「東京夢華」的美譽。

6、杭州

杭州,簡稱「杭」,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浙江省省會和全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洛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杭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開封

『玖』 中國的九大古都分別在哪

中國的九大古都為:洛陽、西安、南京、北京、開封、安陽、大同、鄭州、杭州,具體如下:

1、洛陽(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

2、西安(西周、西漢、隋、唐等王朝)

3、南京(東吳、南朝四國、東晉、明、中華民國)

4、北京(元、明、清、中華人民共和國)

5、開封(魏、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北宋、金)

6、安陽(商)

7、大同(北魏、遼、金)

8、鄭州(夏、商、鄭、韓)

9、杭州(南宋)

(9)中國有哪些古都和時間軸擴展閱讀

中國歷代都城選址條件:

1、有充足的水源,以滿足生產和生活的用水需要。

2、地區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故多位於平原、盆地。

3、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優勢,如西安有「四關拱衛,浮渭據涇,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之盛,南京有「龍盤虎踞」之勢,」洛陽有「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北京有「背山帶海」的形勝等。

4、我國古代都城建設都有周密的整體規劃和施工法度,都城一般具有方正嚴謹,左右對稱,棋盤式布局等特點。帝王深居宮中,遠離市,幽靜、安全,又足以體現帝王之尊嚴與天下歸一的願望。

5、商業集中,便於貿易;百姓居小巷之內,既安靜,又便於治安管理。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哪些古都和時間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伊朗的女生這么好看 瀏覽:425
印尼怎麼把燕窩郵寄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427
義大利哪個轉運公司好 瀏覽:207
印度老香檀手串怎麼盤 瀏覽:187
中國四冶有哪些分公司 瀏覽:987
中國玩人妖多少錢 瀏覽:212
中國女人去哪裡找媳婦 瀏覽:734
伊朗最忌諱什麼顏色 瀏覽:272
義大利懸崖餐廳在哪裡 瀏覽:821
英國留學都有什麼特徵 瀏覽:748
中國第一條瀝青路在哪裡 瀏覽:3
美國制裁伊朗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51
越南人吃什麼飯最好 瀏覽:858
從天津如何到達印度尼西亞 瀏覽:17
去印尼過海關需要注意什麼手續 瀏覽:758
中國有直升飛機的有哪些 瀏覽:123
英國女皇有多少國家 瀏覽:594
印度邊境需要什麼邊境證 瀏覽:999
英國租房信息均價費用多少 瀏覽:859
中國人去伊朗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