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中國夢,它的基本內涵有哪些
「中國夢」的第一要義,就是實現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如今,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的狀況並未根本改變。
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到2020年的宏偉目標,小康社會全面發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這一指標體系,構成了現階段「中國夢」的基本圖景。
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相應地,「中國夢」也呈現出這個階段的諸多重要時代特徵。一是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的「實力特徵」。「中國夢」的第一要義,是實現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
基本內容
第一、「中國夢」是中國人對於自己的國家、民族和自己個人未來前景的美好夢想,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基礎上的夢想。
第二、「中國夢」靠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來實現,也需要兩岸同胞共同來圓,是包括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夢想。
第三、「中國夢」是堅持和平發展、堅持合作共贏、參與全球治理的夢想,是推動建設公正、民主、和諧的世界秩序的夢想。第四、「中國夢」是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不同文明、不同價值觀相互交融和包容的夢想,是中國人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夢想。
注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國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後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㈡ 如何 理解中國夢的 深刻 內涵 和時代意義
「中國夢」的核心目標也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也就是: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並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
系統的理論架構.中國夢具有全面系統的理論架構,是由多層次、多維度子系統交織而成的理論體系.它涵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執政黨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國家統一、外交等諸多領域和層面,融合了建設經濟富國、政治大國、文化強國、軍事強國、美麗中國、和諧世界等多個維度的內容.
科學的思想品質.中國夢是在科學理論指導、科學制度保障、科學方法運用的基礎上探索形成的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戰略思想.一方面,它從實際出發,初步回答和解決了「什麼是中國夢、為什麼要提出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另一方面,它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精髓貫穿其中,倡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追夢理念,將實現中國夢的過程自覺置於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有機統一的軌道上.
深遠的指導意義.中國夢戰略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和廣大幹部群眾的廣泛認同,中國夢的內涵外延將不斷拓展、體系架構將日益完善、作用意義將全面體現,對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中國夢的實踐內涵和特質
中國夢是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過程中,立足我國實際和現實國情、順應人民期望而形成的理想追求.因此,中國夢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不是坐而論道的清談,而需要身體力行.
實踐路徑的自主性.中國夢是我們自己的夢,實現中國夢也只能靠我們自己,靠我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每個中國人為之付出熱情和心血.如果我們自己不主動找出路、不自覺深挖潛力,而單純將希望寄託於外人、外部、外力、外國,往往會事與願違.因此,實現中國夢必須走穩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實踐過程的長期性.中國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而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不同的時期、背景、形勢之下,中國夢呈現不同的階段性特徵.近代中華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以來,仁人志士們發出了民族復興的吶喊,並鼓舞帶領民眾為之積極行動,其場景恰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在當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夢的展開是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理想追求的,其場景恰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未來的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發達階段,中國夢的展開將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追求,其場景恰如「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實踐方式的有效性.改革開放是中國夢得以提出的底氣與基礎,也是實現中國夢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沒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所創造的輝煌發展業績、所打下的堅實發展基礎,我國綜合國力、民族凝聚力、國際影響力就不會提升上來,我們就不能底氣十足、信心滿懷地面向世界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另一方面,我們之所以能大張旗鼓、理直氣壯地提出和實現中國夢,也正是因為有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作堅強支撐.
中國夢的民族內涵和特質
中國夢既然以「中國」來命名,其民族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國夢是以鮮明的中華民族內涵和特質為世人所認知的.
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國是舉世聞名的文明古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在歷史演進中形成發展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同時倡導天下為公、追求天下大同.這些優秀思想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建構提供了豐富養料,使中國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血脈相連.
體現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代表著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夢既給整個中華民族明確了一個高遠的奮斗目標和輝煌的未來,同時實打實地聚焦和整合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訴求,著眼於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從中得到實惠.中國夢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腳踏實地的;不是空洞無物的,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承載中華民族未來與希望.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明的偉大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光明前景.對個人而言,夢想是人活著、奮斗著的重要精神動力,失去了夢想,人們也就沒有了精氣神,也就失去了精彩的人生;對民族而言,夢想是自立自強的依託,失去了夢想,民族也就沒有了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的中國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未來與希望.
中國夢的時代內涵和特質
中國夢是在我們黨長期執政、我國面臨重大發展機遇與挑戰的時代背景下,在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主流,同時充滿矛盾與沖突的時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深深的時代烙印,飽含鮮明的時代特色.
努力回應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國正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處於各種矛盾和挑戰的凸顯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等得到持續改善與提升,國內政治社會和諧穩定,黨的領導堅強有力、黨的執政卓有成效、黨的自身建設成就斐然.這些都為我們把握難得發展機遇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我們面臨來自國際國內黨內黨外的諸多挑戰,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中國夢就是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並展開的.
努力占據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當前,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國都在搶抓競爭主動權.綜合國力既包括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也包括文化、價值觀等軟實力.一個民族的理想信念與夢想追求是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要在世界上立足並有所作為,就必須確立自己的理想追求、建構自己的遠大夢想.有了自己的夢想,我們才能與其他國家形成比較,理性權衡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獨特的中國風度、中國氣派、中國精神、中國特色,努力占據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輝煌.
努力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深入推進,世界上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交鋒日益凸顯,世界各國通過世界市場、全球性問題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我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力前行的同時,其他國家和地區也著眼於本國、本地區的發展與未來,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夢想.從這個角度說,中國夢是世界夢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夢想殊途同歸,共同指向人類繁榮美好的未來.中國夢的實踐與實現,將促進世界上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從而為不同文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作出積極貢獻
㈢ 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並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
「中國夢」的核心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途徑是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
國家富強是中國夢的實現基礎,民族振興是中國夢的核心內容,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奮斗目標。中國夢既是國家之夢,也是個人之夢;既是長遠之夢,也是近期之夢;既是宏大抱負之夢,也是溫馨康樂之夢。
所有的中國人,都能在中國夢感召下迸發出作為現代中國人的信心和決心。偉大的時代需要以夢想作為燈塔,需要以夢想作為激勵所有人一起奮斗的目標。
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理想實現,蘊含著鮮明的目標意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我們黨通過深入洞察中國歷史和現實,在當代中國發展藍圖中進行戰略思考,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這是實現人民共同富裕和國家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㈣ 中國夢基本的內涵是什麼
中國夢基本的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只有每個人都為美好夢想而奮斗,才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中國夢的重大意義:
一方面,「中國夢」進一步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中國夢」深刻回答了「樹立什麼樣的理想、怎樣實現理想」、「實現什麼樣的目標、怎麼實現目標」這一關乎黨和國家命運的根本理論與實踐問題,並對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若乾重大問題。
如發展道路、依法治國、改革開放、執政根基、從嚴治黨、意識形態建設等進行了系統闡述,具有鮮明的整體性、層次性、嚴謹性特徵,初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論構架,從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進到新的境界。
另一方面,「中國夢」進一步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大眾化。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眾化,實現話語表達方式通俗化、生活化,是使廣大人民群眾在思想、情感上認同和接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關鍵環節。
「中國夢」以及同它密切聯系的如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等話語表達方式大眾化,擁有清晰的理念和親和的風格,打通了學術話語與政治話語、民間話語與官方話語、中國話語與外國話語之間的隱性阻隔,立刻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同,也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同和熱烈回應。
㈤ 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意義是什麼
「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相應地,「中國夢」也呈現出這個階段的諸多重要時代特徵。 一是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的「實力特徵」。「中國夢」的第一要義,就是實現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如今,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的狀況並未根本改變。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到2020年的宏偉目標,小康社會全面發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這一指標體系,構成了現階段「中國夢」的基本圖景。 二是社會和諧進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徵」。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共圓「中國夢」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而提升全社會的幸福指數。提升幸福指數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考慮物質因素,又要考慮非物質因素,從根本上講,就是要進一步提升社會和諧的水平。黨的十八大著眼於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將「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納入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等等。這些和諧因素的充實,對「中國夢」的階段性特徵作了更為清晰的描繪,也為「中國夢」增添了更加美麗的幸福光環。 三是中華文明在復興中進一步演進的「文明特徵」。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幾千年不斷延續、傳承至今的文明,但要體現現代文明色彩,就必須超越數千年來創造的農耕文明形態。 黨的十八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升華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標志著中華文明格局開啟了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更高階段演進的新里程。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文明必將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四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價值特徵」。《共產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的最終目標是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聯合體」。「中國夢」具有多個維度,而其價值維度就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黨的十八大明確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之中,並且強調,「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這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終極價值追求,必將極大提升「中國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㈥ 中國夢的內涵是什麼
中國夢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中國夢」,是一個高瞻遠矚的重要思想,道出了人民的心聲,凝聚為民族的共識,可以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對它進行多元解讀。中國夢既是國家之夢,也是個人之夢;既是長遠之夢,也是近期之夢;既是宏大抱負之夢,也是溫馨康樂之夢。
這說明,它具有很大的包容量,能調動最廣泛的群眾參與,具有高度的凝聚力,能釋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必經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與指向,與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是一致的、吻合的,只有經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國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必然,既指明了實現中國夢的方向,也彰顯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
㈦ 中國夢內涵是什麼
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全體中華兒女要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實幹才能夢想成真。
夢想系列:
自2012年11月推出中國夢後,全國各地紛紛作出響應,相繼推出了行業夢與各地的地方夢,掀起了夢想熱潮。
夢想系列分別有:強國夢、強軍夢、體育強國夢、中國航天夢、中國航母夢、河南夢、四川夢、貴州夢、湖北夢、湖南夢、重慶夢、吉林夢、廣東夢、江蘇夢、江西夢、雲南夢、陝西夢、甘肅夢等等。
㈧ 什麼是中國夢,中國夢的內涵是什麼
「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並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
中國夢的內涵: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中國夢的性質: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實現中國夢的三大動力源
第一,追求經濟騰飛,生活改善,物質進步,環境提升;
第二,追求公平正義,民主法制,公民成長,文化繁榮,教育進步,科技創新;
第三,追求富國強兵,民族尊嚴,主權完整,國家統一,世界和平。
富強三部曲
第一部曲,用20年時間,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八大又圍繞這一核心目標系統地設計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目標體系。
第二部曲,再花30年時間,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全面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三部曲,在整個21世紀一步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㈨ 中國夢的內涵三個意義
「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
意義:
一、「中國夢」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視野:(一)「中國夢」進一步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二)「中國夢」進一步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大眾化。
二、「中國夢」升華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首先,「中國夢」承載著黨的執政目標;其次,「中國夢」集中體現了黨的執政宗旨;再次,「中國夢」使黨的執政路徑更加清晰。
三、「中國夢」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首先,「中國夢」進一步呈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其次,「中國夢」進一步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力量。再次,「中國夢」進一步激發了中華民族奮斗的勇氣和力量。
㈩ 為什麼要提出中國夢,內涵是什麼,意義在哪裡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夢。國家強大,人民幸福是最終目的。美國也有它的美國夢,為何中國就不能有?
1、「中國夢」具有最大限度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偉力,無論面對多少挑戰、多大困難,始終以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歷史智慧為底蘊,給人以希望、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 。
2、「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不竭動力,牽引著中國砥礪前行的腳步。
3、「中國夢」為探索人類文明多樣化發展道路開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國夢」,既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歷程,也是中國人民開拓、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偉大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