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紅軍為什麼能夠勝利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紅軍能夠勝利在於紅軍精神。
一、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
在風雨如磐的長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激勵和指引著紅軍一路向前,擊退上百萬窮凶極惡的追兵阻敵,征服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縱橫十餘省,長驅二萬五千里。紅軍將士表現出泰山壓頂不彎腰,艱難困苦不後退,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獨特稟賦。
二、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 精神。
面對正義和邪惡兩種力量的交鋒,光明和黑暗兩種前途的抉擇,黨和紅軍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結底在於中國共產黨人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著,並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
三、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
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戰爭局勢。長征途中,我們黨高舉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大旗,做出了北上抗日的戰略抉擇,吹響了全民族覺醒和奮起的號角。
四、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
紅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自覺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以發奮圖強、奮發有為的實際行動,英勇奉獻,將革命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五、黨和紅軍始終植根於人民。
在戰爭中聯系群眾、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以自己的模範行動,贏得群眾真心擁護和支持。廣大人民群眾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利益的黨,紅軍是人民的軍隊,真正抗日的力量。
五、堅持馬克思主義。
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基礎之上,建立在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建立在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崇高價值的基礎之上。
㈡ 從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來看你認為中國紅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請用兩三句概括
從《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來看,我認為中國紅軍勝利的原因有:
工農紅軍擁有智慧和鬥志,勇猛戰斗,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並且有愛民之心,在途中幫助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與支持。
㈢ 紅星照耀中國紅軍戰士的生活概括
《紅星照耀中國紅軍》戰士的生活概括:
在國外,中國士兵的名聲很差。許多人認為他們的槍主要是裝飾品,他們唯一打的仗是用鴉片煙槍打的;如果有步槍交火,都是事先商定,朝天開槍;戰局用銀洋決定勝負,士兵用鴉片發餉。
對過去的大部分軍隊來說,這種說法有一部分確是如此,可是現在裝備良好的第一流中國士兵(紅軍白軍都是如此),不再是滑稽戲中的笑話了,這在不久就會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未能擊退日本的進攻並不是判斷的標准:除了上海曾經進行過後來受到破壞的抵抗以外,迄今沒有進行認真的抵抗。
中國未能擊退日本的進攻並不是判斷的標准:除了上海曾經進行過後來受到破壞的抵抗以外,迄今沒有進行認真的抵抗。
中國依然有著很多滑稽戲式的軍隊,但近年來,已經出現了一種新型中國戰士,他們不久就會取代那些舊式的戰士。內戰,特別是紅軍和白軍之間的階級戰爭,付出的代價一直很高,打得往往很猛烈兇狠,雙方都沒有寬恕或妥協的餘地。
中國這十年的內爭,如果說別無成就,那至少已建立了對運用現代技術和戰術有經驗的一支戰鬥力量和軍事頭腦的核心,這不久就會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軍隊,不再能夠被看作是銀樣蠟槍頭了。
(3)紅星照耀中國紅軍如何絕處逢生的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紅星照耀中國》首先在英國出版,一問世便轟動世界,在倫敦出版的頭幾個星期就連續再版七次,銷售10萬冊以上。世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傑作,標志著西方對中國的了解進入一個新時代。
美國歷史學家哈羅德·伊薩克斯的調查說明,作為美國人對中國人印象的主要來源,《紅星照耀中國》僅次於賽珍珠的《大地》。
《大地》使美國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國老百姓,而《紅星照耀中國》則使西方人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代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知識都是從斯諾那裡得來的。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
由於有了這一種思想武裝,使得一批青年,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
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㈣ 《紅星照耀中國》概括工農紅軍的精神,並舉例說明
1、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
2、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
3、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
4、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
5、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㈤ 紅星照耀中國結合名著說說紅軍不可戰勝的聲譽從何而來紅軍戰士的哪些生活感染了你
在去保安路上,采訪了李長林,開始有點懂得中國共產黨人為什麼這樣長期的,毫不妥協的,這樣不像中國人的戰斗。還采訪了幾個年輕紅軍,發現他們都遭遇過人生悲劇,但他們依然很樂觀,在保安紅軍大學采訪了林彪,認為紅軍有充分抗戰決心。采訪了林伯渠,認為紅軍能夠存活下來完全是一個中國式的奇跡。采訪了農民,得出結論:中國共產黨深受農民的愛戴。
紅軍戰士的生活非常辛苦,沒打一次勝仗都不容易。
希望你幫到你,謝謝。(୨୧•͈ᴗ•͈)◞︎ᶫᵒᵛᵉ
㈥ 紅星照耀中國紅軍依靠什麼過草地
過草地,史書中這樣寫下:「橫跨草地,是中外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跡。草地行軍遇到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幾乎超越了人體所能承受的生存極限。在極端艱難困苦面前,紅軍指戰員始終保持著高昂的激情,將困難和艱險甩在身後,前仆後繼,一往無前。他們依靠的是團結互助的高尚情操,依靠的是堅韌不拔的鋼鐵意志,依靠的是樂觀進取的革命精神,依靠的是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他們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在亘古荒原上奏響了團結奮斗、人定勝天的壯麗凱歌,譜寫了不怕困難、視死如歸的慷慨悲歌,寫下了『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不朽篇章。」
㈦ 簡述紅星照耀中國中紅軍精神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紅軍精神是指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7)紅星照耀中國紅軍如何絕處逢生的擴展閱讀: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四個月的采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
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采訪資料、膠卷和照片,從陝北回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紅星照耀中國》首先在英國出版,一問世便轟動世界,在倫敦出版的頭幾個星期就連續再版七次,銷售10萬冊以上。世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傑作,標志著西方對中國的了解進入一個新時代。美國歷史學家哈羅德·伊薩克斯的調查說明,作為美國人對中國人印象的主要來源,《紅星照耀中國》僅次於賽珍珠的《大地》。
《大地》使美國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國老百姓,而《紅星照耀中國》則使西方人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代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知識都是從斯諾那裡得來的。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由於有了這一種思想武裝,使得一批青年,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
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這樣,斯諾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發現了一個「活的中國」,對普通中國百姓尤其是農民即將在歷史創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確的預言,他發現了隱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並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星照耀中國
㈧ 紅星照耀中國中紅軍在飛奪瀘定橋時克服了哪些困難。
① 橋險: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可能)
② 水急: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橋下水流湍急,掉下去必死無疑)
③敵狂: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過橋等於到敵人的槍口上去送死)
瀘定橋險象環生、大渡河水流湍急、敵人兇狠囂張.對於紅軍來說,真的是天險難越啊
㈨ 《紅星照耀中國》第五篇紅軍遇到困難時的應對方法
摘要 一、過雪山,飢寒交迫。長征是紅軍的一次驚天動地的壯舉,他們巧渡金沙江、翻雪山、過草地、飛奪盧定橋。在飢餓、受傷、中彈,甚至是死亡的種種困難折磨下,紅軍戰士決不低頭,決不屈服,因為他們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㈩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中的長征一篇作者重點描寫了什麼和什麼兩個事件呢
紅星照耀中國的第五篇 名稱為 長征,本章講述紅軍從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到紅軍長征勝利的全過程,其中包括突破四道封鎖線、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翻越藏民聚集區等情節!
重點描寫了強渡大渡河和過草地兩個事件!這兩個事件(強渡大渡河和過草地)每一個事件都用了2個章節來描寫,這在全書中也是少見的!
在《紅星照耀中國》的書中叫做《大渡河英雄》《過大草地》。
第五篇經典段落
紅軍一共爬過十八條山脈,其中五條是終年蓋雪的,渡過二十四條河流,經過十二個省份,佔領過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個地方
軍 閥
軍隊的包圍,此外還打敗、躲過或勝過派來追擊他們的部隊。他們開進和順利地闖過六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有些地方是中國軍隊幾十年所沒有去過的地方。
不論你對紅軍有什麼看法,對他們的政
治 立
場有什麼看法(在這方面有很多辯論的餘地!),但是不能不承認他們的長征是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業績之一。在亞洲,只有蒙古人曾經超過它,而在過去三個世紀中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舉國武裝大遷移,也許除了驚人的土爾扈特部的遷徙以外,對此斯文·赫定在他的著作《帝都熱河》一書曾有記述。與此相比,漢尼拔經過阿爾卑斯山的行軍看上去像一場假日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