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國力是如何發展的

中國國力是如何發展的

發布時間:2022-04-24 14:48:16

Ⅰ 中國怎樣提高綜合國力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指出:要「全面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這就把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作為一個突出問題提了出來,明確了「十一五」乃至今後更長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和目標,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長遠的指導意義。 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是三個既相互聯系又不完全相同的范疇。綜合國力指的是一個國家在經濟、政治、軍事、科技、文化和社會事業等方面所擁有的實力;國際競爭力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占據國際市場或戰勝競爭對手的能力;抗風險能力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抵禦來自各個領域可能發生的危險的能力。一般而言,綜合國力提高了,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也會增強;國際競爭力增強了,綜合國力和抗風險能力也會提高。抗風險能力的提高,有賴於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但是,具有一定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未必就具有相應的抗風險能力。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不久前美國的颶風災害,均證明了這一點。 全面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基本前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呈現出逐漸縮小的趨勢。但也應該看到,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比較低,而且發展不平衡。世界范圍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而發達國家掌握著絕大多數核心技術。特別是以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為標志的新的產業革命的到來,既給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又帶來巨大的現實挑戰。如果我們不能把握機遇、迎頭趕上,就會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有可能陷入被動的局面。 二要著力自主創新。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關鍵。正如《建議》所指出的,要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長期持續發展,必須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自主創新能力包括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著力自主創新,就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構架;就要構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大力開發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支持開發重大產業技術,制定重要技術標准;就要形成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體制,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就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優化自主創新的環境。 三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保障。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所取得的成就,得益於體制改革和機制完善所激發出來的巨大力量。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改革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必須繼續深化改革,進一步消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體制性障礙,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護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四要努力營造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基礎條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離不開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氛圍。只有構建穩定而良好的國內外環境,才能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地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Ⅱ 中國國力提升體現在那些方面

2008年底世界綜合國力排名,中國排名第四.
2009年起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引擎。2011年底軍事力量世界第二,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國內市場規模世界第三,科技力量世界第二(航空航天科技,軍工科技,核科技,電子信息科技等核心領域世界第二,船舶科技世界第一),佔全球商業500強比重世界第二(緊次於美國),人口世界第一,高等院校在校生總數世界第一(3000萬人以上),世界第一金牌數(體育超級大國地位的象徵)。吞吐量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國擁有五座以上:上海,香港,廣州,深圳,青島,天津等。經濟上與歐盟,美國形成世界經濟大三角;軍事上與美國,俄羅斯形成世界軍事大三角,超級大國地位顯現。但由於那時中國僅處於中等發展中國家高級階段且歐盟和美國優勢較大,所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甚至超越歐盟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實體,還有一段路要走。
2008年8月24日,美國發布《第十次全球綜合國力排名》。中國綜合國力在美、日、德之後,位居世界第四,其中經濟實力世界第三,軍事實力世界第三,科技實力世界第八,教育實力世界第十。

中國的綜合國力相當於美國的48%,其中政治力相當於美國的92%,外交力相當於美國的89%,資源力相當於美國的88%,軍事實力相當於美國的36%,經濟實力相當於美國的25%,科技實力相當於美國的20%,教育實力相當於美國的12%。

中國經濟崛起剛剛開始,還差的很遠

中國的經濟總量雖然是世界第三,但僅相當於美國的25%,人均GDP位列全球第100位,僅相當於美國的5.5%。無論從經濟總量上看,還是人均GDP看,中國經濟與美國的差距都非常巨大。這說明中國經濟的崛起才剛剛開始。

Ⅲ 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經過40年的努力,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由1978年的3645億元增長到2017年末的82.7萬億人民幣(以現價美元計接近13萬億美元),年均經濟增長率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率的3倍多,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已從改革開放之初視進口商品為奇貨可居,發展到如今的中國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茅。以美元計算,中國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2017年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4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外匯儲備達到3.1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引進外商直接投資超過1300億美元(實際使用),居世界第三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從無到有,目前也超過180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一大批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國際市場中的資源配置能力、行業引領力、產業話語權與影響力大為增強。

Ⅳ 近20年來,中國的國力增長較快,其原因都有哪些

1、政治上穩定,沒有大的戰爭。
2、國際上趕上了信息化浪潮,使中國跟很多國家從一個起跑線競爭
3、科技上中國加大投入,使科技大幅度進步
4、中國是個大國,大國里天然就可以產生巨無霸公司。能藉助體量來佔領世界市場!

Ⅳ 中國從古至今綜合國力的發展趨勢

中國的國力發展還是比較大的,從一無所有到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強國

Ⅵ 如何提升中國的綜合國力

發展經濟是提高綜合國力最根本的途徑。從宏觀角度,要改革不合理的經濟體制,營造一個適宜於經濟高速發展的良好環境,從而促進社會產業結構的更新,優化經濟結構、加強金融管理。此外,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引進資金、人才和技術,增強綜合國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任何一個閉關鎖國的「孤立國」,要想實現綜合國力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想像的。
從微觀角度,一國應該通過政企分開、權責自負、企業自主經營等政策,在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杠桿的作用下,促使企業不斷進行技術更新,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Ⅶ 近20年來,中國的國力增長較快,其原因都有哪些

文化產業的發展

我國近20年開始注重文化產業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技術、資金、設備等基礎,是文化產業得以巨大發展的前提條件。文化產業即使是在落後的地區也可以得到發展,但是文化產業一定是誕生於經濟發達的地區。

中國採取了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的轉型方式和思路,同時發揮了自身與發達國家間的後發優勢。中國解放了思想,實事求是。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轉型中國家,政府一定會有干預、有漏掉的地方。但中國不能照搬教科書,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地探索實踐。



Ⅷ 怎麼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是少不了的。完善的 教育體系。這是國力的基礎。工業體系可以製造有競爭力的產品。教育體系可以培養一流人才。還有頂級科研機構在一些領域走在世界前列。還有有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三者相輔相成。就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資源和領土也是必須的!

Ⅸ 中國國力的發展

在今後幾十年裡,世界經濟將在全球化的前提下繼續不斷增長--即使各地區增長的速度快慢不一。從這一發展中獲益最多的將是4個新興工業國家,即所謂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接下來在亞洲是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和韓國,在拉美是墨西哥、智利、阿根廷。與此相反,非洲仍然步履維艱,只有南非由於其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主牢固的經營思想有希望比非洲其他國家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非洲其他國家,人口爆炸性增長--到本世紀中非洲的人口將達到20億--可能破壞所有的經濟進步。

在未來幾十年裡,音樂主要在亞洲演奏,尤其在中國和印度。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預言,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國民經濟體,印度將成為世界第四大國民經濟體。到2030年,亞洲在世界社會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按等同購買力計算--將從2000年的24%提高到38%,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所佔的比例將從55%下降到40%。與此同時,亞洲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比例將繼續上升,在1984至2004年這一時期里,亞洲國家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比例已經提高一倍,提高到21%以上。

現在情況已經表明,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在下一個全球化階段將不再滿足於扮演世界延長的工作台或商務伺服器的角色。亞洲人越來越多地以全球大投資者的身份出現,此外,他們也以在全世界活動的原料競爭對手和工業競爭者的身份出現,他們不再僅僅生產T恤衫和運動鞋,而且也製造汽車、飛機、太空火箭。

但我們不要被嚇住。中國和印度已經沖出助跑坑,但離終點還很遙遠,它們正在奮發向上,但還沒有功成名就。它們不久可能成為世界第二大和第四大國民經濟體,但它們的人均收入在數十年內仍將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據高盛公司估計,到2050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才達到美國人均收入的40%,印度的人均收入還要低得多。因此,在很長的時期內,西方人的生活水平仍將高於中國人和印度人。

Ⅹ 怎樣提高我國綜合國力

全面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基本前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呈現出逐漸縮小的趨勢。但也應該看到,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比較低,而且發展不平衡。世界范圍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而發達國家掌握著絕大多數核心技術。特別是以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為標志的新的產業革命的到來,既給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又帶來巨大的現實挑戰。如果我們不能把握機遇、迎頭趕上,就會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有可能陷入被動的局面。
二要著力自主創新。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關鍵。正如《建議》所指出的,要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長期持續發展,必須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自主創新能力包括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著力自主創新,就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構架;就要構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大力開發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支持開發重大產業技術,制定重要技術標准;就要形成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體制,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就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優化自主創新的環境。
三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保障。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所取得的成就,得益於體制改革和機制完善所激發出來的巨大力量。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改革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必須繼續深化改革,進一步消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體制性障礙,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護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四要努力營造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基礎條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離不開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氛圍。只有構建穩定而良好的國內外環境,才能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地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①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重視農業和農村問題。
③堅持改革開放,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實行計劃生育,在進一步控制人口數量的同時,積極發展教育和科技,提高勞動力素質。
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結盟,不爭霸,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和合作,壯大世界和平和安定的力量。
o(∩_∩)o哈!希望可以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中國國力是如何發展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機長有多少人出鏡 瀏覽:488
中國有嘻哈賺多少 瀏覽:535
英國的足球隊怎麼叫英格蘭呢 瀏覽:253
伊朗無人機在哪個國家 瀏覽:80
義大利人怎麼稱呼女友 瀏覽:4
中國移動網路電視怎麼看中央1套 瀏覽:359
越南路由器多少錢一套 瀏覽:112
為什麼伊朗會和以色列打仗 瀏覽:347
英國留學自費要多少 瀏覽:185
義大利養什麼鳥最好 瀏覽:847
為什麼伊朗的女生這么好看 瀏覽:426
印尼怎麼把燕窩郵寄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427
義大利哪個轉運公司好 瀏覽:207
印度老香檀手串怎麼盤 瀏覽:187
中國四冶有哪些分公司 瀏覽:987
中國玩人妖多少錢 瀏覽:212
中國女人去哪裡找媳婦 瀏覽:735
伊朗最忌諱什麼顏色 瀏覽:273
義大利懸崖餐廳在哪裡 瀏覽:821
英國留學都有什麼特徵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