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葯學巨著是哪部
古代葯學巨著當推《本草綱目》,《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是一部葯學著 作,五十二卷。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 葯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制精 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中國 古代漢醫集大成者。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采訪所積累的大量葯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巨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葯物分類方法,溶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
『貳』 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是指什麼葯學
中國古代的網路全書是指《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葯物分類方法,溶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被達爾文稱為「古代中國的網路全書」。
《本草綱目》葯學著作,五十二卷。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葯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制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中國古代漢醫集大成者。李時珍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采訪所積累的大量葯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巨著。
『叄』 中國古代葯學史上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葯學巨著是
應該是《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達爾文(Ch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書的資料,並稱之為「古代中國網路全書」。英國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稱贊李時珍為「葯物學界中之王子」。本書為本草學集大成之作。刊行後,很快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後又先後被譯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肆』 中國古代葯學史上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葯學專著是哪一部,由誰撰寫而成。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被達爾文稱為"中國古代網路全書"。
全書首列總目、凡例、附圖。卷一卷二為序例,主要介紹歷代諸家本草及中葯基本理論等內容。首先列舉《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雷公炮炙論》、《唐本草》等四十一種本草著作,並加簡要評介,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學發展概況;
另又附列引用醫書二百七十七種,經史百家書籍四百四十種,共計七百十七種。
通過引述前人專論如神農本經名例、陶隱居名醫別錄合葯方劑法則、采葯分六氣歲物、七方十劑、五味宜忌、五味偏勝、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臟腑虛實標本用葯式、引經報使、相須相使相畏相惡諸葯。
相反諸葯、服葯食忌、妊娠禁忌、飲食禁忌、李東垣隨證用葯凡例、張子和汗吐下之法、陳藏器諸虛用葯凡例等,使中葯理論獲得系統整理。
流傳版本
《本草綱目》版本頗多,除國外各種全譯或節譯本外,國內現存約七十二種,大致可分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攝元堂本)及江西本、錢本、張本三個系統。江西本系統,主要為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張鼎思刻本等;
錢本系統,主要為明崇禎十三年(1640)錢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並改繪葯圖,以及清順治十二年(1655)吳毓昌太和堂本,乾隆間《四庫全書》本即據此本抄錄;
張本系統,主要為清光緒十一年(1885)張紹棠南京味古齋刻本,文字參校江西本、錢本,葯圖改繪後增加十餘幅,並附《本草綱目拾遺》。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本即據張本影印,晚近通行本為197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劉衡如校點本,1993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金陵本影印本。
『伍』 中國古代四大醫書,是哪四本書
1、《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陸』 中國古代葯物名著有哪些
1、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
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2、名醫別錄
《名醫別錄》,葯學著作。簡稱《別錄》,3卷。輯者佚名(一作陶氏)。約成書於漢末。是秦漢醫家在《神農本草經》一書葯物的葯性功用主治等內容有所補充之外,又補記365種新葯物。
由於本書系歷代醫家陸續匯集,故稱為《名醫別錄》。原書早佚。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經集注》時,在收載《神農本草經》365種葯物的同時,又輯入本書的365種葯物,使本書的基本內容保存下來。其佚文主要見《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書。
3、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本草著作,一名《唐本草》《英公本草》,54卷。唐·蘇敬等23人奉敕撰於顯慶四年(公元659年)。計有正文20卷,目錄1卷;《葯圖》25卷,目錄1卷;《圖經》7卷。正文實際載葯850種,較《本草經集注》新增114種。
此書以《本草經集注》為基礎,增補注文與新葯。又將原草木、蟲獸2類,析為草、木、禽獸、蟲魚4類,序例亦一分為二。新增注文冠以「謹案」二字,小字書於陶弘景注文之後。新增用葯用黑大字書寫,末注「新附」。
補注內容中,以記載葯物形態、產地為多,兼述葯效、別名等。書中糾正陶氏謬誤處甚多,為後世辨正葯物基原提供依據。《新修本草》是中國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葯典。原書已佚,主要內容保存於後世諸家本草著作中。
4、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
序例(卷1、2)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葯性理論。卷1「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葯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補瀉、引經報使、各種用葯禁忌等論述,其中又以金元諸家之論居多。
5、植物名實圖考
《植物名實圖考》,植物學著作,38卷。清代吳其濬(瀹齋)撰於19世紀中(約1841~1846年),書未成而作者逝,初刊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該書考訂植物名實,然涉及葯用植物甚多。共載植物1714種,仿《本草綱目》分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12類。
附圖1805幅,絕大多數系寫生而成。書中一般一物一圖,圖文對照。其文字內容介紹文獻出處、產地、形態、顏色或性味、用途等。所收植物以見於前人本草者居多,亦收有新增品519種。
作者辨認植物,注重實際比較觀察及采訪民間辨葯經驗,故對近現代考求植物品種甚有價值。其圖形精美,據此常可鑒定植物科屬。書中亦收載眾多采訪所得之植物功用,內涉及醫葯者較多,故於醫葯亦多裨益。
『柒』 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是的葯學著作是
解析 : 《本草綱目》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采訪所積累的大量葯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巨著。不僅是葯學著作,還生物學,礦物學,化學,環境與生物,遺傳與變異等諸多科學領域。達爾文稱《本草綱目》為「中國古代的網路全書」主要是因為涉及的學科領域廣泛。 答案 :C
『捌』 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是指什麼葯學
中國古代的網路全書是指《本草綱目》葯學。被達爾文稱為中國古代網路全書的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明朝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葯物,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葯物。
繪圖1100多幅,並附有11000多個葯方。在這部書中,李時珍指出了許多葯物的真正效用,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葯物學的總結。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
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序例卷1、2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葯性理論。卷1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葯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補瀉、引經報使、各種用葯禁忌等論述,其中又以金元諸家之論居多。
卷3~4為百病主治葯,沿用《證類本草》諸病通用葯舊例,以病原為綱羅列主治葯名及主要功效,相當於一部臨證用葯手冊。卷5~52為各論,收葯1892種,附圖1109種。
『玖』 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葯學巨著是
本草綱目 作者 李時珍
拓展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葯物學家。19世紀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評價《本草綱目》,說它是中國古代醫學的「網路全書」。
扁鵲,本來就是一個稱號。扁鵲,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華佗,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與董奉、
張仲景(張機)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孫思邈,中國乃至世界史上偉大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被後人譽為「葯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被西方稱之為「醫學論之父」。
李時珍,號瀕湖,自號瀕湖山人。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葯物學家。貌似他沒的什麼特殊的稱號
『拾』 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葯學巨著
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葯學居住應該是本草綱目,是李時珍傳書的一部葯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