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裡人稀少買房送土地

中國哪裡人稀少買房送土地

發布時間:2022-09-03 23:28:25

Ⅰ 中國人為什麼必須買房農耕文化影響 草窩也是家

[導讀]自有的房子和家的概念被等同了,或者變成了家的基礎。於是我們發現有那麼多人等著買,買得起的想買,買不起的也在拚命賺錢等著買,人們前赴後繼,拚命購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 去寺廟的時候,善男信女們一般都要在寺廟門口買一把或是幾把大大的香,點燃後許個願望,虔誠的插到神靈塑像的前面。佛門前,賣香的攤販們,在攤前陳列著各類香燭護身符,靜看著出出入入的人們。前來拜佛的人們,為了表示對佛的崇敬,為了讓佛實現他們的願望,肯定要買香。於是乎,雖然香的價格有點貴,但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同時也圖個方便,買了點著,插到佛前的香爐。且不說佛享受沒享受到人們給他的進貢,但小販們可是首先得到了人們的「進貢」。 在農村,兒子要娶媳婦前。父母們都會努力攢錢,蓋棟房子,然後准備個房間,置些傢具,給兒子娶媳婦用。在農村,娶媳婦,一定要有房子,沒房子可不行。總不可能搭個帳篷就娶。 搭個帳篷就娶媳婦也有,那是草原上蒙古族,游牧民族居無定所,講究的是又大又豪華的帳篷,那就是家。而大部分人口都是農耕民族的中國人來說。房子就是有塊地,上面有個建築,這就是所謂的房子,有房子娶個媳婦,可以關起門來讓別人看不到。於是就成了家。成家成家,就是有房子,又有了女人。 城市。城,是政權的外在形式表現,古代,城有地區管理政府,進行地區監察和治理,城有城牆,起防禦作用。市為交易之所,商賈集散之處。圍著城市的,就是大大小小的零落村莊。 現代的城市。沒有了城牆。城和市已經交融,所以才城、市不分,叫做城市。 農村建房,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找塊合適的土地,審批一下,就可以開始建房了。房子的成本,就是那建築材料和給施工隊的錢。自建自用,不存在流通。城市的房子,土地要買,然後要設計,然後要審批,最後,還要賣出去,是個市場流程。成本高,風險大。所以,城裡的房子,貴! 絕大部分中國人都和農村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就比如前段時間有新聞報道說,上海部分年輕女性,找老公的標準是:有房無貸才肯嫁。那就是說,不但要有房,而且還不能欠著銀行錢。這就體現了一種農村意識。農民是因為在村裡基本上不會租房子住,所以住的房子都是自己的。而城市裡,是靠第二及第三產業進行價值創造的人們。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人和建築都是為了產業服務,所以建築的成本也高。如果不是上輩已經通過奮斗買好了房屋,到了結婚年齡的年輕人,有幾人能無貸買房子呢?就是有貸能買得起房的人都不是很多。而中國人結婚的觀念是從農村沿襲過來的,要有房子了才能結婚。如果是租的,對不起,那可不行,那房子是別人的,住著就是別扭。 父母為了給兒女結婚,一般都貯備了一定量的資金。這筆錢,有包在一塊老布里的,有直接存在銀行的,有買成黃金壓在箱底的,就是為了給兒女准備結婚。如果父母沒有足夠的錢給兒女買房或支付首期的,或是那類不願意要父母錢的兒女門,就只有靠自己奮斗,等待機會的降臨,或是慢慢攢錢,於是人們越來越難結婚,越來越晚結婚。買房子,成了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的共同目標。等不及了,就想辦法吧。要麼就和朋友湊點,自己掏點,銀行貸點,開始買房子。 於是乎,房地產市場化後,中國人就開始大買房子,而且暫時買不起房子的,都是熱血沸騰的為了買房子而准備著。城市裡的房價一升再升。所謂供求決定價格。自有的房子和家的概念被等同了,或者變成了家的基礎。於是我們發現有那麼多人等著買,買得起的想買,買不起的也在拚命賺錢等著買,人們前赴後繼,拚命購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 在農村房子都是自己的,因為在農村,房子和自己勞作的土地是在一塊的,房子不夠住了,只會重新建房子,一般不租房子,也沒有房子租。而在城市,同樣的中國人覺得要自己買了房子才是自己的家,家的情節,農村和城市沒有多少區別。租來的房子,肯定不是自己的家,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會選擇在租來的房子里結婚。既然老一輩在攢錢買房子,年輕一代奮斗也是准備買房子。這么大而且強烈的,包含了濃烈情感,如同一種宗教信仰般的市場需求之下,房子的價格也肯定要漲,而且漲得可怕。 而中國人蓋房子,結婚生子的觀念,幾千年傳承,怎可能輕易更改。計劃經濟時代,房子是被分配的,看不到這種觀念。在當時,結婚幾乎都是有房子分的。未婚的住集體宿舍,或是和家人住在一起。而結婚了,至少都有個獨立的宿舍分出來。中國人對房子的觀念,在當時已經被忽視了。 而市場經濟的時代,中國人對房子的固有觀念被釋放了出來。買房子就是結婚生子中的一個環節。中國人對人生的直觀感覺就是:有吃有住有事做有配偶傳宗接代。房子是人生流程中的一個環節。如果房子不是自己建的,那麼至少也要是屬於自己的,才感覺塌實。而更多的狂熱者,在一路飆升的房價面前,開始有了最原始的沖動,要自己建,自己一個人建不了,就集合一大幫人一起自己建。於是有了於凌罡這類個人建房號召者。原始動因還是基因里那種想要自己造個「窩」的沖動。無法壓抑,與生俱來。 俗語雲: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爛草窩。這里體現出中國人對於房產更看中的是佔有,而不是使用。而游牧民族文化影響下的西方,更看重的是使用,而不是佔有。游牧民族的實用主義,我們拿中國的蒙古族來做比較。游牧的蒙古人,由於一年四季都是在草原上遷徙,轉換草場進行放牧,所以他們的住所不是固定的土木結構的房子,而是便於拆卸的帳篷。而蒙古族無所謂住到哪裡,放牧到哪裡,那裡就是自己居住的地方,自己的家,就是腳下的草原。另一個例子,以前蒙古的男人可能會幾兄弟共同娶一個老婆,生出來的孩子,只叫大哥父親。而如果大哥死亡,那麼其弟一般就會娶了嫂嫂。這對於農耕社會產生的儒學所指導的漢人居住區來說,這是不可思議,違綱反常的。當然,現在的蒙古族基本上都被漢人同化了,這種一妻多夫已經很少見到了。 中國人對家的觀念濃厚至極。不是自己的,再好也不喜歡。是自己的,再差都喜歡。這是明顯的農耕民族的意識。意識形態是屬於文化的東西,代代傳承。從出生就被灌輸的觀念,還沒有去研究對錯,就已經刻在腦海,指導著自己的思維方式了。 農耕民族追求穩定安樂,崇尚安身立命,安土重牽。熱衷於獲得完全屬於自己的,可傳承的房產,並傾向於在居住地謀生,不認可人口流動和租住房屋,把流動叫做漂泊,具有傷感的情懷。 而游牧民族文化影響下的西方,崇尚自由和隨遇而安,根據自身的發展,選擇合適的地方,所以西方人,很多即使有了子女,還是租住的都非常多。一般只有老了才會安定在一個地方進行養老。所以西方人購房的主體是中老年人,而中國購房的主體是年輕人。西方人結婚,無所謂房子是不是自己買的,雖然西方人也想買房子,但是是作為財富積累或是家庭理財來考慮。西方人不會為了結婚而買房。而中國市民卻大多都是為了結婚而買房,或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房子的佔有欲而買房,和村裡的鄉親們看待房子的觀點是一樣的。所以中國的並不富裕的年輕人成了購房的主體,而且這個主體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一方買房,八方支援。即使買房的不是年輕人。中老年人買房大多也是為了自己的兒女結婚做准備。不管是為了自己結婚,還是兒女結婚,為了婚事,都至少是買房的一個理由,而另一個理由就是中國人強調對自己使用物品的佔有。投資炒作的人,不過是搭著別人的這兩個理由看到了市場前景,進行投機而已。 中國人學會了西方的貸款消費,卻沒學到西方的自由精神。所以全世界都應該驚詫於中國人的購房狂熱。那是農耕民族對家的濃厚情感,被寄託在了買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上。一個夾雜太多感性的市場,如同宗教信仰般狂熱。中國的房子,不愁賣。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以及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際交流的加速,必然會使人們對房子的觀念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變為多元形態。但佔主導的觀念,相信仍然是農耕民族的佔有欲大過使用欲的住房觀念。 【相關閱讀】童大煥談「房子」對國人的意義所在 今之國人非為房子而活,乃為自由而活 在媒體和一些意見領袖關於高房價的高聲渲染下,似乎今天中國的年輕人都是夢想被高房價扼殺,要麼成為房奴、要麼想成為房奴而不得的一群。但如果仔細分析社會上的各類人群,我們就會發現,並非所有年輕人都在抱怨高房價,至少佔年輕人比例最高的那一群體——農民工群體,他們一直在默默無聞地埋頭於自己的夢想,這個夢想可能非常簡單,就是養家糊口,就是培養子女。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來關心房價,因為在他們打工的城市買房,對他們來說可能太奢侈。他們既不能指望政府給他們廉租房,多數人也不指望自己很快能夠買上房。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打工以後攢下錢,然後回老家鄉下蓋房或者回老家縣城買房。像南京的拾荒夫妻20年買兩房一車的事情,既是極少數奇跡般的個案,也是中國的草根夢永遠不滅的標志之一。說明所謂的好運氣,總是眷顧順勢而為的人。 如果只論住房,那麼今天的中國人絕大多數都已經擁有住房,或者在大城市,或者在中小城市,或者在鄉村。住房問題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為它不能像汽車和其他財產一樣自由流動,它和土地一樣是不動產。人們希望在自己工作的地方也能擁有獨立產權的住房,所以人人都抱怨房價高。一些所謂的意見領袖為了成為大眾追捧的言論領袖,不是致力於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觀點,而是處心積慮地提供越來越激進的意見——在廣場效應中,越激進的意見往往總是越能獲得喝彩。但其結果卻往往是為少數群體贏得了呼聲和名利,卻輸了所有人的事業。因為越激進越有廣場效應,而理性卻在這個時候退場了。 政策為了迎合民意,在還沒有搞清到底是哪裡房價高哪裡房價低、相對誰房價高相對誰房價低的時候,就一次又一次一刀切地進行房地產調控,哪裡能夠收到預期的好效果呢?這正是房地產調控十年無果的原因所在吧!至於所謂的保障房,在人口劇烈流動的背景下,人們不斷地「拋棄」已有的住房,奔向一個個新的地方。那麼,提供哪裡的保障房才好、才算盡到了政府責任呢?這個問題也沒有搞清楚,保障房不是水中撈月就是一些權勢階層火中取栗的「國民負福利」而已。 況且所謂的房價高低,總是相對而言的。一些人在倫敦、迪拜買不起房,但北京上海的房價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很低的;一些人在北京上海買不起房,但故鄉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對他們而言可能是很低的。房價高而仍然有市場,甚至不斷傳出人們排隊買房的消息,只能說明有人承受得起這個高房價。而另一部分人承受不起,要麼是他個人創造的價值還不夠,要麼是社會不夠公平,不能給他創造的價值以足夠的財富回報。唯獨不是房地產市場的問題。 伴隨著一年一度的人口春運,外商多的地區「資金春運」也蔚為風景。上海《解放日報》的消息說,每年春節前,浙江不少留守家鄉的老年人拎著密碼箱,要把兒女從西班牙等國匯過來的歐元取出或者結匯,幫助兒女在國內投資、購房,或用於建設家鄉的公益事業。歐元成捆地堆在各大銀行的地上。在浙江青田,人們從海外賺回的大筆資金刺激了當地房價猛漲,房價堪比省城杭州,縣城黃金地段的房價甚至高過每平方米3萬元,一般地段均價也都在1.5萬元左右。放眼整個浙江,「資金春運」規模更為龐大。大約有600萬浙商在省外發展,2010年,他們創造的商品和附加值總和接近2.7萬億元,等於浙江省當年的GDP總值。 今日之中國人,身體的居所在房子之內,靈魂的居所在海闊天空之外。房子,只不過是他們奮力追夢的一個必然副產品。

Ⅱ 鄉土中國2016:在城裡買房 不會再回到土地

編者按

今年的春運再次刷新人口遷徙的記錄,無數人從城市再次流回鄉村。得益於互聯網,城鄉問題的探討在春節達到沸點。相對於城市而言,農村既不等同於落後和愚昧,也不是充滿歡樂的故園。而城市也並不必然代表了進步,同樣面臨太多問題。簡言之,城市無法拯救鄉村,鄉村也拯救不了城市。我們的編輯記者通過回鄉的觀察,各自給出了自己在經濟增速下滑這一大背景下關於城鄉問題的答案。編輯鄭升認為,「鄉村文明」沒有繼續豐腴存在的可能。而在記者楊志錦的山村,朴實的村風依然存在。這一組見聞錄,只是在這個敏感的改革窗口下管窺一豹,卻也更耐人尋味。

21世紀經濟報道編輯 鄭升

來自湖北孝昌縣

看了在春節期間刷遍朋友圈的《返鄉筆記: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後面簡稱《圖景》)一文後,始終有如鯁在喉的感覺。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寫作時飽含對農村親人的情感,但並不能認同《圖景》作者提出的「回饋鄉村」的解決農村問題的說法。

並且,我不認為現在所謂的「鄉村文明」有繼續豐腴存在的可能。

我的老家就在《圖景》一文所提到的湖北省孝昌縣,是一個約摸200人的小村子,村裡的情況與《圖景》一文所描繪的也大體相同。我從小在那裡長大,後來經過高考走出村子,但並沒有隔斷與親人的聯系。

從記事開始,村子就不是文詞中「山清水秀」的地方。村裡只有兩家姓,往上追溯遷徙到這里的時間,祖父說也不過六七代的樣子。這樣一個不算貧瘠,但也絕對不算富饒的地方,養活的總不超過300人。

前幾年,村裡的耕地承包時間到期,祖父作為村裡年紀最大的老者,主持了「分地」再次簽訂承包合同的過程。那時候我才知道村裡的「水田」和「旱地」總共也不到500畝,且超過3/5是不能種水稻的「旱地」,人均也就1.3畝左右。

村裡有兩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在我的記憶里特別深刻:一個是每年春季清明節前後,一個大家族內都會相互幫忙「插秧」;另一個是每年大概在臘月上旬,村裡會組織勞力去承包的魚塘里「起魚」,然後平分給每家每戶。

「插秧」對於以水稻為主食的農民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農時一誤,耽誤的可能就是一家人一年的主要口糧,因此,一個家族內相互幫忙是沿襲千年的習俗。記得大概是在1992年前後,我第一次下水田插秧,當時跟我在同一個水田的大多是自家的叔叔嬸嬸和姐姐們,叔伯和大哥們則承擔運送秧苗和平整水田的工作。

「起魚」更像是一個盛大的聚會。魚塘里的水會被抽干,男人們負責下水摸魚,女人和孩子就提著籃子在旁邊看,或者跟著老人們一起七嘴八舌討論怎麼分魚。最後按照戶口數,把摸到的魚平分成幾十份,各自提回家。

現在想來,那應該是我們村人力最富餘的階段,60歲余的祖父輩和30歲余的父親輩,還都能留在田間地頭侍弄莊稼,女人們也不需要承擔太多的田間重活,家裡的菜畦與田間的小路還是層次分明的,沒有幾株野草。

祖父說那時候村裡的人口實際比現在還要少些,但是孩子很多。以與我基本同齡段的1980-1990年出生的來計算,能有30來人。很少有人會外出打工,當時唯一走出村子的人,應該是祖父的弟弟,70年代村裡第一個大學生。

1993年,父親到城鎮里做了點小生意,此後村裡的面貌在我記憶中飛快變化起來了。先是幾乎所有男勞力都跟著遠親一起外出打工了,乾的都是泥瓦工的活;後來是村裡大量建起了二層的小樓,代替了過去一層的瓦房;再後來是村裡原本就不多的田地,有很多都以「退耕還林」的名義種上了柏樹、棗樹、桃樹;再後來,我最近一次在插秧時節回到村裡時,除了大伯等幾個老農民之外,還在田間勞作的,就只有嬸嬸那一輩的女人們了。

2016年春節我再次回到老家時,村裡基本是每家每戶一棟二層小樓,房子的男女主人在過年前才回家,搓上幾天麻將後就又走了,留下年邁的老人帶著孫子女。村裡的「旱地」基本不復存在了,多了一家佔地不小的養雞場和幾排來路不明的磚牆,像是圈地留下的痕跡。

如果抽干農村的那台「城市抽水機」確實存在,我想我是見證了這個過程的,但我想事實並非如此。以30年前村裡的土地總量計,村裡分到每人名下的田地也不過約1.4畝,在中國經濟不斷攀升的背景下,這些碎片化的土地基本只能解決村裡的溫飽問題。

而我看見的村裡的出路,並不在土地上,而是在走出農村之後。

在我這個輩分的同村人,也就是1980-1990年出生的30多人中,通過高考這條路走出農村的,大約有6位,這個比例在周圍村子中也是最高的,我想應該歸功於我的父輩們對教育的迷信。

還有20多人並不是高考的倖存者,我卻無法相信他們會回到農村。至少,他們現在生活的重心都是在城市,「老家」對於他們的概念跟我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而我也相信,他們最終都會留在城市,不管是北京上海,還是武漢、孝感或者縣城,他們總會離開土地。

已經留在城市的同村人當中,有一家是在深圳開工廠的,連帶一個家族的青壯年都來到深圳,他們不會回到土地;有在縣城開瓷磚店並買了房子的,因為小城開發的火爆,家庭收入並不比我低,他們不會回到土地;還有在其他省份三四線城市做裝修的,跟著遠親紮根遠方,他們也不會回到土地。

比我小兩歲的堂弟,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在出門跟同學一起做了幾年裝修隊後,去年年初回到縣城,在二中門前開了一家過橋米線的小店,弟媳和二伯一家都跟著過去幫忙。他說,一年下來收入總共有30萬左右,刨去房租還有其他成本,落到手裡的有七八萬,「比到外面打工劃來些」。

堂弟說要是今年做得好,就在縣城買房子,把小孩都放在縣里上幼兒園。我也相信,他們不會再回到土地。

這就是我所觀察到的,這個村子近三十年來的變遷。它不僅是一段農村逐漸空心的過程,更是一段明晰的農民從農村進入城鎮的遷徙過程。只不過這一過程在最開始是被迫的,到後來卻是主動的,並且過程還在不斷加速。

而我也相信,這樣的過程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美學意義上的「鄉村」從來就不存在,不論是精神面貌,還是實際給人的感觀,中國的農村都是粗糙的、雜亂的、無序的,美感只存在於驚鴻一瞥中,並不存在於真實的生活。

所以,我想問題並不在農村,而在城市。我的村人們進城的趨勢是不可逆的,我希望他們在城市能找到一片生存空間,更希望他們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如果可能,他們還應該帶上用土地置換的資本,這樣他們才更有能力在城市安家。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2-1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Ⅲ 買房子時贈送給我家耕地,沒有耕地贈於證明18年後對方能要回嗎

他怎麼證明這塊地是他家的?你有房子和土地的證明,他有嗎?他要是有的話,村委會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Ⅳ 為什麼城裡人不讓到農村買房子和土地哪

為什麼城裡人不讓到農村買房子和土地如下:

(1)關於城裡人不讓到農村買房子和土地:根據法律規定,農民作為宅基地使用權人卻無權向具有城鎮戶口的城市居民出售自己的住房以及宅基地。《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2)《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國辦發[1999]39號)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規定: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宅基地。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國土資發[2004]234號)規定:嚴禁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嚴禁為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和違法建造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
因此,現有的法律法規、國家政策不允許具有城鎮戶口的居民購買農村的住房以及宅基地。我在農村有房子土地現兌外出售。 我國實行的是「房地一體」原則,即房地產轉讓、抵押時,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轉讓、抵押。因此,農村房屋買賣合同簽訂時,房屋在轉讓的同時,宅基地使用權也一並轉讓。但是,農村宅基地屬於集體所有,農民只有使用權,而不享有處分權。

(3)我國立法對農村房屋轉讓一直採取嚴格限制的態度,無論是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轉讓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還是《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還有《土地管理法》、《物權法》,均嚴格限制農村房屋轉讓給城鎮居民。

(4)基於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性質,國家嚴格限制農村房屋買賣行為,如果放開對宅基地流轉的限制,允許農民變賣自己的房屋,從短期來看似乎是增加了農民的「融資渠道」,但從長遠看失地農民想重新安家置業勢必十分困難,容易成為社會穩定的巨大隱患。

(4)中國哪裡人稀少買房送土地擴展閱讀:

土地證是由地方人民政府頒發的,證明持證人對一定面積的土地享有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書面文件,是持證人享有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法律憑證。

五十年初期,我國完成土地改革後,人民政府曾在農村給分得土地的農民頒發過土地所有權證;在城市郊區給分到國有土地的農民頒發過土地使用證。後經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農民的私有土地變為集體的公有土地,城市郊區農民使用的國有土地也由集體統一使用。

土地證失去意義和作用。為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1986年頒布,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全民所有制單位及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

現土地證主要有三種,即國有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所有權證和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凡變更土地屬權或變更土地用途的,均經按照法定程序辦理土地權屬變更登記手續,更換證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證

Ⅳ 面對俄羅斯提出免費贈送15畝土地吸引中國人湧入發展農業的政策,中國政府會不會採取相關措施阻止移民

不會阻止,中國人到哪裡,仍然是留著中國的血脈。所以,俄羅斯地大,只要俄羅斯允許。最好去那裡開荒種地

Ⅵ 中國人為什麼不到西部去買房建房那裡的土地多了去,地廣人稀呢!

中國人為什麼不到西部去買房建房?那裡的土地多了
去,地廣人稀呢!

西部的就業機會 沒有東部多

中國人
都喜歡買漲
不買跌

越漲
越有人爭著買,

Ⅶ 中國年輕人(20歲-35歲)買房有沒有什麼優惠政策肯老族多嗎

房價對任何人都是一律平等的。除非你是特困戶,或者申請經濟適用房。

一般單位不會有特別的補助政策,個別效益特別好的單位,可能會想變通辦法。如集資建房,單位資助和擔保的無息貸款等。最普遍、最合法的優惠措施就是公積金貸款。

公積金貸款一般只能貸一次,除了你第一次貸款時買的房子面積不達標等特殊情況。

買房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有條件的當然可以靠父母,而且這種情況也很多。特別是結婚的時候,一方買房,另一方出錢資助。

當然也有不少是貸款買房的。而且目前也是買房比較好的時機。從長遠來看,房價是近期調整,遠期持續走高。

房價是市場綜合作用的結果,不是按某一方的意志為轉移的。政府、開發商、購房者都是從各自的利益出發,對房價起著一定的作用。

一、政府層面。總體上說,政府也不希望房價過高,特別是高層政府。但現有的行政體制,以及其固有的機制,使這種願望難以實現。各級政府領導都需要政績,都要發展地方經濟,加快地方建設,這需要大量的資金,各級政府都缺錢,怎麼辦?最便捷、最有效的,就是土地開發。很多地方政府,特別是沿海地區,某些縣市政府土地開發收益占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了名符其實的「土地財政」。當過政府領導的人都知道,這也是無奈之舉,沒錢怎麼辦事。而土地是稀缺資源,國家實行最嚴格的控制政策,這又推動了地價的上漲。土地成本的提高,為高房價打下了基礎。近年來國家盡管出台了若干政策,想抑制房價虛高,但效果甚微,就是這個原因。

二、開發商層面。開發商作為企業,追求高額利潤是其不變的真理。不能由此就抱怨他們缺德,罵他們奸商。如果開發商只做善事,不按市場規律辦事,那就不是真正的企業了。

三、購房者層面。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樂業。人總需要住房的,所以對住房就形成了剛性的需求。綜觀高房價地區,分析一下,有多少人是在炒房的。其實大部分人還是買來住的,或者是為子女准備,也可能是改善居住條件,是一種真實購買力的體現。你不買,他會買,正因為有強大的需求,才能使房價居高不下。

四、房價走勢。房價在一定時期內將會持續上漲,盡管目前由於大氣候影響,一般地方都上漲不快,或略有下跌,但這只是短期的。有限的供應量和旺盛的需求,不會使房價大跌的。再則,我國目前通貨膨脹壓力很大,從人民幣匯率、能源原材料大漲、居民存款總額、經濟周期規律、2006工改等等因素,都可以看出,通脹只是時間問題,不會超過3年。通脹後,存款縮水,而住房保值,會使更多的人選擇買房。

所以說,有條件靠老人資助當然也是好的,只要你足夠孝順。但最好還是靠自己的,住了安心。

Ⅷ 中國人買房的土地產權為什麼不能永久

有兩大原因,你自己分析斟酌:
1、土地是國家所有,永遠不可能是個人所有,如果成個人所有,那就成地主了,不是社會主義的產物。
2、這是中國,中國就是這樣。尤其是中國這兩個字好好品味。

Ⅸ 中國人為何都喜歡買房買地,為何不把錢存起來

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是為了子孫後代著想
為了子孫豐衣足食,父母會考慮買地買房
而土地恰好符合這個特性
土地的使用年限為70年正好可以用到孩子到老
隨著土地不停的減少,房價也越來越高
竟能使用又能升值保值
而錢隨著物價的上漲
人民幣勢必會貶值
所以投資房地產是老百姓看得到的實惠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裡人稀少買房送土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拿破崙為什麼叫英國國王 瀏覽:654
印尼香煙多少錢 瀏覽:184
什麼時候去印尼最舒服 瀏覽:29
人民幣等於多少印度努比 瀏覽:4
義大利服裝在哪裡 瀏覽:441
英國共援助中國多少錢 瀏覽:550
一歐元在英國能買到什麼 瀏覽:289
印度有多少邊境人口 瀏覽:900
中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進入三期 瀏覽:357
伊朗和歐盟有什麼關系 瀏覽:814
三千九百萬印尼盾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832
中國有多少叫王建峰的 瀏覽:214
印度老山檀香手串怎麼保養 瀏覽:294
英國長毛藍貓大貓多少錢一隻 瀏覽:175
印度航母伙食多少 瀏覽:65
進口印尼燕窩多少錢 瀏覽:538
印尼幣最小面值多少 瀏覽:20
義大利華僑是哪個國籍 瀏覽:902
中國石油大學哪個門是正門 瀏覽:417
義大利和英格蘭哪個國家富有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