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越南经济整体疲软,增长乏力,今年以来对外贸易有迅速增长,但仍是入超国家
据越南统计总局网站近日报道,上半年越南GDP同比增长4.38%,其中,1季度增长4%,2季度4.66%。上半年农林渔业增长2.81%,贡献率为0.48%
;工业和建筑业3.81%,贡献率为1.55%
;服务业5.57%,贡献率为2.35%。上述3个产业增长率同比下降(3个产业上年同期增长率分别为3.89%,5.78%和6.21%)。上半年经济结构为:农林渔业占22.13%,工业和建筑业40.26%,服务业37.61%。该局分析称,上半年许多行业生产经营和销售困难,增长乏力。
越南海关总局透露,从年初以来越南主要商品出口额同比大幅度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手机及零件,截至5月15日出口金额约3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4%。其次是运输工具及零部件,出口额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09%;电脑、电子品及零部件,出口额24.39亿美元,同比增长85.2%;机械设备和其他工具附件出口额18.89亿美元,同比增长57.1%;木材及木制品出口额15.86亿美元,同比增长24.1%。
越南海关总局的统计显示,截至5月15日越南出口额为37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纺织品为出口额最高的商品,约47.72亿美元。
越南海关总局公布数据显示,
2012年6月越南商品进出口总额达194.2亿美元,环比下降2.5%。其中,出口额98.9亿美元,环比增长2%;进口额95.3亿美元,环比下降6.8%;顺差3.6亿美元。截至今年6月底,越南商品进出口总额106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出口额5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7%;进口额534.9亿美元,环比增长6.3%;逆差1.58亿美元,相当于商品出口总额的0.3%。
⑵ 越南经济发展的优势
越南经济发展的优势:
1、越南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南亚心脏地带,有便利的海港和机场,有丰富自然资源,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
2、劳动力成本低廉,越南目前劳动力成本尚属低廉且充足,国内内需市场成长潜力无穷。
3、越南放宽市场准入、完善企业投资法律法规、建设廉洁政府、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4、越南与60多个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经合协定ECA和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也是RCEP成员国,与欧盟签署了FTA,经济体制向国际接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
⑶ 越南巴沙鱼在欧美为什么会被禁
2010年,时任欧盟议会渔业委员会会长的斯特鲁恩·史蒂文森(Struan Stevenson)曾在会议中公开抨击越南巴沙鱼养殖卫生条件差、养殖场存在剥削工人的现象等,随后美国鲇鱼养殖协会也发布了相关言论称越南渔业养殖环境“脏乱差”、巴沙鱼抗生素超标,因此禁止越南巴沙鱼在欧美销售。
⑷ 越南那个地方渔业最多
你好: 1、越南的支柱产业主要是农林渔业,但近年来,服务业有上升势头。 2、越南的先进技术也主要体现在在养殖上,如石龟养殖,以及鱼类加工上。 3、越南民族传统于中国相近,字数限制
⑸ 越南“王牌”水产滞销,中国为何说已经有更好的选择了
越南处于热带地区,因此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相当优越的,该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也是比较可观。中国也是越南重要的出口国之一,但是最近,越南的水产品出口受到了较大影响,他们想要重新寻求和中国的合作,但是却让中国却拒绝了。为什么呢?
就算是越南想要低价向我国出售巴沙鱼,我国考虑到越南此前出口的鱼类质量问题也要斟酌再三;另一方面,我国自身的巴沙鱼水产品牌仍处于培育阶段,当前正是营造自身品牌的良好时期,所以越南只能够望“鱼”兴叹了!
⑹ 世界上共有几大渔业组织我国在其中的参与情况如何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2005年发布的世界水产品贸易报告显示,2001年至2003年,鱼类产品最大的进口国是日本,其次是美国,西班牙居第三位。2003年日本鱼类产品进口额接近124亿美元,美国接近117亿美元。2002年中国超过泰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鱼类产品出口国,当年出口额近45亿美元,2003年中国出口额为52.4亿美元。在国际渔业贸易中,较大的出口国有中国、泰国、美国、挪威、加拿大等。
日本
据日本水产贸易协会公布,日本2004年进口水产品为348万4,833吨、进口金额为1兆6,339亿5,981万日元。较上年分别增长了4.8%和4.1%。但是,进口数量较最高的2001年少了9%,金额较过去最高的1997年下降了16%。2004年日本出口水产品为42万4309吨、出口金额为1,486亿3,100万日元。与2003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4.5%和9.5%。出口的平均单价为350日元/千克,较上年的366日元下跌了4.3%。而出口数量经12年后首次突破40万吨大关。从2005年起日本全面启动对水产农食品的安全管理措施。此前,日农林水产省已开始对部分农畜产品和水产品采用过质量安全的全程追踪系统的试点,同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自动生产历史信息系统,对认证合格的水产农畜食品授予认证标识的措施,使消费者在购买水产农畜食品时可以便捷地鉴别出哪些是安全食品。从2005年起将把所有的水产农畜食品都纳入全程追踪系统管理,对生产和销售符合规范的水产农食品授予认证标识,实行全面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加拿大
2003年加拿大渔业产值达29亿加元创历史记录。目前,加拿大渔业主要产品是龙虾、蟹、虾等甲壳类产品,在10年以前,该国渔业则是以鳕鱼为中心。加拿大养殖产值为5.86亿元,海洋渔业产值为22.6亿元,内陆渔业产值为0.83亿元。对于渔业系统就业情况,海洋渔业就业人员60,300人、加工雇佣人数29,900人、养殖从业员7,200人。加拿大作为水产品出口国位居世界第五位,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45亿美元。美国是加拿大水产品的第一出口对象,主要出口龙虾、鲽类、虾等,出口金额达30亿美元。对欧盟(EU)出口稳步增长,较上年增长23%为4.46亿美元,对中国和香港的出口也增长21%达3.24亿美元。
越南
近几年,越南的渔业总产量持续地在增加,从1995年的108.5万吨增至2002年的150.8吨,位于世界第14位,在前面的是韩国,其总产量是168.4万吨。越南计划确立以水产品出口为导向的渔业生产,2001年至2003年期间,其水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8亿、20亿、22亿美元。据越南水产部的统计,截至2004年8月底止,越南向韩国出口的水产品金额累计为9,050万美元,比上一年度同期的增加13%,已上升为仅次于日本、美国、欧盟居第4位的出口对象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7大渔业国,仅次于中国、秘鲁、日本、智利、美国和印度。印度尼西亚1998年的捕鱼量是420万吨,2002年提升到500万吨,增长幅度为19%,2003年的捕鱼量近600万吨,创近年新高。2002年印尼的渔业出口额共15.7亿美元,2003年渔业出口金额为20亿美元,该国争取在2006年创汇50亿美元。1999—2002年印度尼西亚渔业产值有21.72%的升幅,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为13.56%,可见渔业产值增长高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长水平。2003年渔业和鱼类加工业在GDP的比重达到10%。2000—2003年渔业产量每年平均增长5.21%,由2000年的570.7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594.8万吨。其中海鱼的捕捞量由2000年的452.1万吨上升到2003年的472.8万吨。人工养殖鱼产量年均增长7.04%,1999年只有99.4万吨,2003年增加到122万吨。全国人均鱼类消费量也逐年上升,2000年为21.57千克,2003年上升至24.67千克。越南渔业部计划,到2006年鱼产量提高至950万吨,人均消费提高至30千克。印度尼西亚的渔民人数也在增加,由2000年31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约347.6万人。
美国、西班牙
美国海岸线较长,渔业资源丰富,它的水产品进出口量都相当可观。2001年至2003年,美国水产品进口额分别为103亿、100亿和117亿美元,是期间第二大水产品进口国;同期水产品出口额为33亿、33亿和34亿美元,是期间第四大水产品出口国。2001年到2003年西班牙是第三大水产品进口国,期间进口额分别为37亿、39亿和49亿美元,同期出口额为18亿、19亿和22亿美元,期间出口位居世界第七。
⑺ 越南的一些概况,地理经济人文
国名: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国庆日(独立日):9月2日(1945年)
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1975年)
越南共产党成立日:2月3日(1930年)
胡志明诞辰日:5月19日(1890年)
自然地理:32.95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越南地形狭长,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为50公里。越南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主要河流有北部的红河,南部的湄公河。红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为平原。1989年全国森林覆盖面积9.8万平方公里。越南全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高温多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两季分明,大部分地区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河内时间:GMT+7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个小时)。
人口:7973万人(2002年)。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越族(京族)占89%以上,其余有岱依、芒、侬、傣、赫蒙(苗)、瑶、占、高棉等60多个民族。通用越南语。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和好教和高台教。有华人100多万.
首都:河内 (Ha Noi) ,人口:2,931,400人(2002年)。夏季平均气温28.9℃,冬季平均气温16.5℃。首都河内历史悠久,曾为越南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誉为“千年文物之地”。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越南民主共和国定都于此。河内具有亚热带城市的特色,树木终年常青,鲜花四季盛开。胡志明主席陵墓坐落在市中心的巴亭广场。
国家政要:越共中央总书记 农德孟,2001年4月当选;国家主席陈德良,1997年9月24日就职;国会主席阮文安,2001年6月当选;总理潘文凯,1997年9月当选。
简史:越南于公元968年成为封建国家。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二次世界大战中又被日本侵占。越南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于1945年8月革命取得胜利。9月2日,胡志明主席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进行了历时9年的抗法战争。1954年5月越南取得“奠边府大捷”后,法国被迫在日内瓦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定,越南北方获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国(后成立由美国扶植的南越政权)统治。1961年起,越南人民展开了抗美救国战争。1973年1月,越美签订关于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巴黎协定,同年3月美军从越南南方撤走。1976年7月越南全国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59个省和5个直辖市
政治:议会称国会,国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每届任期五年,通常每年举行两次例会。国会常务委员会是国会常设机构。1992年4月15日通过的第四部宪法(1992年宪法)规定,设国家主席和国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为国家元首,由国会代表以无记名投票选出,任期五年;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即国会主席,国会常务委员会为国会常务机构;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总理和国家副主席由国家主席提名,经国会选举产生。
经济:越南系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煤、铁、钛、锰、铬、铝、锡、磷等。其中煤、铁、铝储量较大。森林、水利和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盛产稻米、热带经济作物和热带水果。有6845种海洋生物,其中鱼类2000种,蟹300种,贝类300种,虾类75种。森林面积约1000万公顷。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水果、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等。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电力、冶金、纺织等。越南自九十年代初才真正经营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位于河内市的还剑湖、胡志明陵墓、文庙、巴亭广场、位于胡志明市的统一宫、芽龙港口、莲潭公园、古芝地道和位于广宁省的下龙湾等。越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近年经济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
1996年至2000年五年计划期间,GDP年均增长6.7%,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5%、12.2%和6.4%,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30万吨,大米、咖啡出口跃居世界第二、三位。2001年越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为:GDP达325亿美元左右,全社会投资总额增长16%(约1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30 .8%),外资到位资金约22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400多项。货币:越南盾 。
传统节日与民俗:越南民族传统节日与中国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其中春节为最盛大的节日。越南民风淳朴,人民文明礼貌。见面时习惯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或按法式礼节相互拥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称。越南受汉文化影响颇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越南,十世纪后,佛教被尊为国教。目前全国佛教徒约2000万人。此外,天主教传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约300多万,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财神。一般百姓家里都设有供桌、香案,逢年过节在家中进行祭拜。服饰穿着简单,正式场合男士着西装,女士着民族式“长衫”(类似旗袍)和长裤。饮食习惯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饭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讳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认为不吉利。不愿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人。
⑻ 越南的农业
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等。2006年越农林渔业总产值(按固定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4.4%,约占GDP的20.40%。农业产值同比增长3.6%,其中粮食产量3965万吨,比上年增长0.1%;林业产值同比增长1.2%;渔业产值为同比增长7.7%。
⑼ 越南以什么业为主 越南有哪些先近技术呢 越南有哪些习俗
你好:
1、越南的支柱产业主要是农林渔业,但近年来,服务业有上升势头。
2、越南的先进技术也主要体现在在养殖上,如石龟养殖,以及鱼类加工上。
3、越南民族传统于中国相近,字数限制
⑽ “鱼翁”和“鲸鱼冢”文化,给越南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其实改变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了越南渔民的生活习俗吧,另外还有对于生活的环境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为这个习俗,主要就是将一些死去的金鱼进行祭拜和处理,其实就是变相的去定期处理这些死去了尸体而不会因为尸体的腐烂造成环境破坏和一些疾病的传染,这就是最大的影响。
所以就有了出海前,如果希望请求平安的话就供奉鲸鱼并尊为渔翁。这种做法就是,如果在岸边发现一条死了的鲸鱼,就集合村里的村民进行祭祀的活动,然后把鲸鱼埋在他们称之为鲸鱼冢的地方,几年之后,将鱼的骨头挖出来,用红布包着放在专门供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