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会计记账法起源
会计借贷记账法最早由意大利的帕乔利在1494年提出,这一方法源自1211年意大利北部城邦佛罗伦萨。当时佛罗伦萨商业活动频繁,借贷行为十分普遍,银钱庄主为了便于管理和记录,开始使用借贷记账法。他们将账簿分为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两个部分,每个债权人和债务人分别开设账户。尽管当时的记账方法还处于单式记账阶段,但借贷记账法的雏形已经显现。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在帕乔利的《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中得到了详细阐述。帕乔利将这一方法系统化,使它得以广泛传播。1494年,帕乔利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威尼斯的记账法,使其优点及方法为世人所接受,成为现代会计的开端。
18世纪,借贷记账法传入英国。英国的琼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英式记账法。他增加了分录簿,上面包含摘要、会计科目、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等栏目。当经济业务发生时,需要在分录簿上确定应借和应贷的账户及金额,即在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进行登记,并简明扼要地说明经济业务。这种记账方式被称为复式簿记,相当于今天的记账凭证,成为会计记账的重要依据。
从此,借贷记账法正式命名为复式簿记。后来人们所说的复式簿记,即指借贷记账法。复式簿记通过借方和贷方的双重记录,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现代会计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