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为什么帮亚美尼亚

伊朗为什么帮亚美尼亚

发布时间:2022-09-25 11:23:27

A. 亚美尼亚人被灭国2300年后,为什么又成功复国了

纵观世界各国历史,没有哪个国家比以色列建国还要艰难,以色列的犹太人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流亡,在二战前还遭遇了一次穷凶极恶的大屠杀,最终还能聚集到一起建国,建国以后还打退了阿拉伯世界的4次进攻,不得不说以色列的犹太人真是一个很顽强的民族。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和以色列十分相似,但是他们比犹太人还要顽强得多,在被灭国2300多年后,于1991年成功复国,这个国家就是位于亚洲和欧洲交界处的亚美尼亚共和国。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存在冲突的纳卡地区

所以,亚美尼亚和以色列有着同样严峻的国际形势。但又有所不同,因为以色列有美国人撑腰,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冲突实际上是西方人和阿拉伯人世界的对抗,所以以色列在几次冲突中都能够占据上风,并且保持稳定的发展,而亚美尼亚则不同,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亚美尼亚就失去了靠山,所以日子很不好过。

B. 梯里达底三世有多少军队多少人

摘要 目录

C. 亚美尼亚可不可以找库尔德武装帮忙呢

近日,亚美尼亚终于等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外来支援土耳其军方发现有超过2000名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分子正在北上,以支援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的军事行动。此事引起了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强烈不满,公开扬言要“毫不犹豫地采取军事行动,将其全部消灭。”

库尔德武装站到亚美尼亚一方固然令土耳其头疼,但站在幕后的俄罗斯才是埃尔多安真正忌惮不已的存在。据悉,就在几天前,俄罗斯空天军出动了苏-34战斗轰炸机,空袭了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营地,造成超过70人死伤的惨痛伤亡。而这场空袭,也被外界普遍视为俄罗斯对土耳其的警告之一。

对此,埃尔多安指责俄罗斯单方面破坏叙利亚和平,要求俄罗斯停止此类行为,但普京并未对此做出回应。另据美联社报道,此次库尔德武装加入亚美尼亚一方作战,其幕后可能也是俄罗斯在操作——由于美军的撤退,部分库尔德武装组织失去了美国的直接支持,因此转而寻求俄罗斯的帮助。还有猜测认为,现在亚美尼亚的经济形势非常不好,因此很可能是俄罗斯或伊朗在幕后为亚美尼亚暂时垫付雇佣库尔德武装人员的费用。

D. 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概况
国名:亚美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rmenia, kbrf Fhvtybz),简称亚美尼亚。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自上而下由红、蓝、橙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烈士的鲜血和国家革命的胜利,蓝色代表国家丰富的资源,橙色象征光明、幸福和希望。亚美尼亚曾是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当时的国旗是在原苏联国旗的旗面中间加一个稍宽的蓝色横条。1991年宣布独立,正式采用红、蓝、橙三色旗为国旗。
国徽:为雄鹰和狮子支扶着盾徽,雄鹰在左,狮子在右。盾面上有四组图案,代表该国历史上的四个王朝,象征悠久的历史;中间为一个小盾,上绘有山峰、湖泊。盾徽下面是一条被打断的链子,交叉着绿枝和箭。
国家元首:总统罗伯特·科恰良(Robert Kocharyan),1998年4月就职,任期五年;总理安德拉尼克·马尔加良(Andranik Margarian ),2000年5月任职。
重要节日:建军节:1月28日(1992年);种族灭绝日:4月24日(1915年,奥斯曼帝国对亚族人实施种族灭绝);第一共和国成立日:5月28日(1918年成立第一共和国);宪法日:7月5日(1995年);亚美尼亚共和国独立日:9月21日(1991年9月21日亚举行全民公决,正式宣布独立);悼念1988年大地震死难者日:12月7日。
自然地理: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亚美尼亚是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南部的内陆国。东邻阿塞拜疆,西部和东南部与土耳其、伊朗及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接壤,北界格鲁吉亚。地处亚美尼亚高原东北部,境内多山,全境90%的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北部是小高加索山脉,境内最高点是西北高地上的阿拉加茨山,海拔4090米。东部有塞凡洼地,洼地中的塞凡湖面积1360平方公里,为亚美尼亚境内最大的湖。主要河流为阿拉克斯河。西南部的亚拉腊大平原被阿拉克斯河分成两半,北部属亚美尼亚,南部则归土耳其和伊朗。气候随地势高低而异,由干燥的亚热带气候逐渐变成寒带气候。地处亚热带北部的内陆气候干燥,属亚热带高山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2~12℃;7月平均气温为24~26℃。
首都:埃里温(Yerevan,Thtdfy),人口110. 21万(2003年1月)。1月平均气温为-5℃,7月平均气温为25℃。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0个州和1个州级市:希拉克州、洛里州、塔武什州、阿拉加措特恩州、科泰克州、格加尔库尼克州、阿尔马维尔州、阿拉拉特州、瓦约茨·佐尔州、休尼克州和埃里温市。
人口:380万(2003年1月)。其中亚美尼亚族占93.3%,其他民族有俄罗斯人、库尔德人、乌克兰人、亚述人、希腊人等。官方语言为亚美尼亚语(属印欧语系的独立一支,古亚美尼亚语与古希腊语相似,现代亚美尼亚语接近土耳其语),居民多通晓俄语。亚美尼亚人信奉基督教。
简史: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现亚美尼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乌拉杜国。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亚美尼亚领土处于阿凯米尼得王朝和塞琉古王朝统治下,建立了大亚美尼亚国。后两次被土耳其和伊朗瓜分。1804年~1828年间,两次俄伊战争以伊朗失败告终,原被伊朗占领的东亚美尼亚被并入俄罗斯。1917年11月,亚美尼亚被英国和土耳其占领。1920年1月29日建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以该联邦成员国身份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直属苏联,成为加盟共和国之一。1990年8月23日,亚美尼亚最高苏维埃通过独立宣言,并改国名为“亚美尼亚共和国”。1991年9月21日,亚美尼亚举行全民公决,正式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政治:1995年7月5日,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新宪法规定,亚美尼亚继续实行总统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承认多党制。总统的任期为5年,不能连任;在国内居住10年以上、年满35岁的亚美尼亚公民均有权竞选总统。新宪法还赋予总统解散议会和决定提前选举议会的权力。另外,总统还拥有任免政府首脑的权力。议会称国民议会,是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经济:亚独立后,由于同前苏联国家经济联系中断,纳卡战争后遭阿塞拜疆、土耳其封锁,经济一路下滑。2000年起有所升,但总体仍处于转轨过渡时期。2002年经济发展态势良好,GDP同比增长12. 9%,创历年最高。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加速私有化和扩大内需,取得一定成效。但资源匮乏、出口有限、资金不足等因素仍严重制约亚经济发展。2002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3. 6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22. 6美元。货币名称:德拉姆(lhfv)。资源主要有铜矿、铜钼矿和多金属矿。此外,还有硫磺、大理石和彩色凝灰岩等。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化学生物工程、有机合成、有色金属冶炼等。主要旅游景点是首都埃里温和塞万湖自然保护区。主要出口产品为宝石和半宝石加工制品、食品、非贵重金属及其制品、矿产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主要进口产品为宝石和半宝石、矿产品、非贵重金属及其制品、食品等。
军事:根据1997年6月国民议会批准的国防法,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部是领导武装力量的国家机关,国防部长对武装力量实施直接指挥。军队实行全民义务和合同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士兵服役期为两年,每年春秋两季征兵。军官按合同制服役。入伍时签订三年合同,期满可续签,也可自由退役。凡服役满二十年以上者可享有领取退休金等福利待遇。总兵员4万多人,编为5个步兵军。此外,国防部和总参分别下辖若干直属部、分队。
新闻出版:全国有980家新闻机构,其中报纸596家,杂志148家,电视公司186个,广播公司53个,通讯社25家。主要报刊有:《亚美尼亚共和国》,亚文、俄文,1990年创刊,官方报纸,发行量3500份;《亚美尼亚之声》,俄文,1991年创刊,独立报纸,发行量3500分;《叶尔基尔》(意为“祖国”),亚文,1991年创刊,达什纳克楚琼党中央机关报,1994年12月被查封,1998年3月恢复出版;《阿兹格》(意为“民族”),亚文,1991年创刊,自由民主党机关报。主要通讯社有亚通社(Fhvtyghtcc),1920年成立,国营;亚信息社(Fhvbyaj),2001年成立,私营;诺扬-塔潘(Yjzy Nfgfy)等。主要电台:亚公共广播电台,国营,1926年建台,用亚美尼亚、俄、阿拉伯、伊朗、库尔德、英、西班牙、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法等语言播出。主要电视台有亚公共电视台,国营,1956年建台,用亚美尼亚语播出。
外交: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重点巩固与俄罗斯传统战略盟友关系,积极发展与美和西方国家关系,参加北约“和平伙伴关系”框架内活动,争取加入欧盟,寻求安全多元化。因纳卡冲突与阿塞拜疆敌对,与土耳其有世仇,阿、土对亚进行政治、经济封锁。亚欢迎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对纳卡冲突进行调解,表示愿与阿、土开展高层对话,发展区域合作。加强与格鲁吉亚和伊朗等近邻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东欧、中东国家的联系。积极参与欧洲委员会、独联体、黑海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区域组织的事务。2001年,亚成为欧洲委员会正式成员,并当选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9·11”事件后,宣布开放领空,支持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加强与国际组织在纳卡调解问题上的合作与对话。
与中国关系: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亚美尼亚共和国独立。1992年4月6日,亚美尼亚共和国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E. 比犹太人还要苦命,历史上的亚美尼亚人到底有多悲惨

我们都知道,犹太民族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的一个民族。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这2000多年开始,他们就经历了灭国,流放,在各地中备受歧视,在二战之中更是被纳粹进行了大规模屠杀,但是不影响他们今天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历史上还有一个民族比犹太民族还要可怜,至今都是穷的响叮当。

三、始终有复国的念头

尽管经历了悲惨的生活,长期被奴役,但是亚美尼亚人从来没有忘记过复国,亚美尼亚人心中有坚定的信仰,经历的挫折使他们的内心更加团结。他们时刻没有忘记复国,后来即使生活穷困潦倒,但是生活在海外的亚美尼亚人仍然愿意帮助自己的国家。

F.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打仗,为什么会引起美国民众的大规模游行活动

近几天,美国国内也爆发了多起针对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游行示威活动。

美国爆发的游行示威人群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亚美尼亚族人掀起的,要求美国支持亚美尼亚的游行;另一方,则是由阿塞拜疆族和一些土耳其族的美国人发起的,抗议亚美尼亚“入侵”阿塞拜疆纳卡地区,要求美国施压亚美尼亚的游行。

因为,亚美尼亚实质上还是有俄罗斯的支持,俄罗斯在亚美尼亚拥有着一个驻扎着4000名俄军的第102号基地,同时俄罗斯还和亚美尼亚签署有集安条约,俄罗斯有借口有随时出兵的合法理由,而另一边的伊朗,因为担心阿塞拜疆暗中策划伊朗国内的阿塞拜疆人闹独立,伊朗国内的阿塞拜疆人足足有1500万人,比阿塞拜疆国内总人口还多,所以伊朗也支持亚美尼亚。

有句话叫“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美国其实还是站在偏袒阿塞拜疆一边的。

G. 为什么会发动伊朗—拜占庭战争

伊朗—拜占庭战争是拜占庭同伊朗萨桑王朝在前亚细亚争夺霸权的侵略战争。

根据共同对蛮族作战条约的规定,拜占庭曾向伊朗支付现金补偿。公元6世纪初,拜占庭拒绝继续支付,遂成为公元502~506年战争的导火线。

502年,一支庞大的伊朗军队侵入美索不达米亚,并侵占了阿米达城。506年,匈奴人经高加索侵入伊朗,迫使伊朗同拜占庭缔结和约。伊朗的附庸国伊比利亚和拉济卡成为公元6世纪20年代伊拜战争的主要战场。拜占庭和伊朗在确定政治方针中,宗教起着很大作用。

伊比利亚和拉济卡分别于337、522年定基督教为国教,而伊朗信奉拜人教,从而它们与伊朗的关系恶化了。拜占庭给伊比利亚以援助,导致527~532年的战争。

528年,伊朗在伊比利亚立足之后,便出兵进攻拉济卡,但被拜占庭和拉济卡联军击退。530年,伊军4万人包围了美索不达米亚的达刺要塞。由拜占庭东部部队指挥官韦利萨里统率的达刺守卫部队,在要塞正面的平原上同伊军交战,击败了一倍于己之敌。伊军损失5000人,拜占庭人损失不大。在达刺战斗中,拜占庭步兵是战斗队形的基础,他们在隐蔽物后使用投掷武器。决定战役胜负的是用来攻击敌人的骑兵弓箭手。

531年末,科斯洛埃斯一世继承伊朗王位,他在位期间,伊朗达到鼎盛时期。科斯洛埃斯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军事改革。除原有的民军外,同时又由中、小地主组成一支常备军。

主要兵种为机动的骑兵,步兵仍然起辅助的作用。在常备军中服役的军人开始领取薪饷。科斯洛埃斯一世撤销了总司令的职位,将其权力分配给4个总督,由他们负责民政管理和军事指挥。

作为军事长官,总督享有斯帕赫别德的封号。科斯洛埃斯一世的军事改革是企图建立一支由铁甲骑兵和步兵组成的正规军。这次改革巩固了沙赫政权和中央政府。

公元6世纪,拜占庭军队大部分由雇佣兵组成,士气低落,军事学术水平不高。公元7世纪,拜占庭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改变了拜占庭军队的兵员补充制度和组织形式。农村公社农民取代奴隶和佃农,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者,兵役就是他们的主要义务之一。

伊朗曾多次企图夺取拉济卡,近逼攸克辛海,从北方威胁拜占庭,但这些企图在555年以惨败而告终。562年,伊朗和拜占庭在达刺缔结为期50年的“永久和约”。根据条约,伊朗将拉济卡割让给拜占庭,自己保留了斯万涅特。

570年伊朗人侵占了阿拉伯西南部的也门,并把拜占庭的盟友——埃塞俄比亚人从那里逐出,受拜占庭唆使的突厥人和可萨人从东部袭击伊朗,从而导致了新的战争。

590年初,伊比利亚部队占领了阿尔巴尼亚。伊朗人和可萨人在北高加索展开了军事行动,拜占庭作为可萨人的盟国也派部队前往高加索。590年底,伊军在巴赫拉姆?楚宾统帅的指挥下,在北高加索击溃了可萨人,并侵入斯万涅特和阿尔巴尼亚,但在阿拉斯河被罗曼统帅指挥的拜占庭部队击败。

572~591年的战争以591年在泰西封城缔结和约而结束。根据条约,为酬报摩里士皇帝在科斯洛埃斯二世沙赫同巴赫拉姆?楚宾统帅争夺王位的内战中对科斯洛埃斯二世的帮助,伊朗将前些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外高加索侵占的领土归还给拜占庭。

602~629年的战争起因于科斯洛埃斯二世借口替被杀害的摩里士皇帝报仇,对拜占庭皇帝福加斯进行讨伐。他在13年里攻占了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基列涅亚和小亚细亚。

614年,伊军首次出现在非洲,并占领了下埃及。622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利用优势的船队把部队从君士坦丁堡调往基利基亚的亚历山大勒塔,并把部队部署在伊斯城郊的筑垒兵营里。科斯洛埃斯二世派遣以萨尔巴尔为首的大部队前往抗击拜占庭人,把拜占庭人封锁在托罗斯山区。

但是,希拉克略率领部队沿着崎岖难行的小道及时地穿过山岭,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伊朗人的后方,将其后卫部队击溃;随后,佯装撤退,将伊军全部诱入地势对其不利的地方,迫其交战,并将其击溃。希拉克略将部队留在哈里斯河沿岸富庶的卡帕多基亚,自己返回君士坦丁堡征募补充兵员。

623年春,为了打击萨尔巴尔和萨伊斯率领的、对拜占庭在卡帕多基亚的部队有威胁的伊军后方,希拉克略率领5000精兵,乘船驶往特拉帕作斯。

由于拜占庭部队的果断机动,伊军被迫撤向米季亚;希拉克略率领的部队遂与在卡帕多基亚的拜占庭部队会合。希拉克略逐走伊朗人后,号召居住在从攸克辛海到希尔加尼海地区的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居民拿起武器反抗伊朗。

希拉克略募集相当大的兵力后,征服了直到阿拉斯河的整个亚美尼亚,并向米季亚—阿特罗巴特那的首都甘扎克城推进。

科斯洛埃斯二世在该城附近集结有4万军队。伊朗人得知拜占庭人进攻后,慌忙向伊朗腹地撤退。希拉克略部队实施迫击,占领了甘扎克城,使伊军遭受重创。希拉克略率领部队到达希尔凡和希尔加尼海后,便驻扎下来过冬。

624~626年,伊军曾试图收复失地,但未成功。

627年12月1日,在底格里斯河域的尼涅维遗址附近发生了一场血战,伊朗部队被击溃。

628年,科斯洛埃斯二世被阴谋者们杀害后,其子希鲁伊埃于629年同拜占庭缔结和约。根据条约,希鲁伊埃将科斯洛埃斯二世在位期间伊朗在亚洲和埃及侵占的领土归还拜占庭。

伊朗—拜占庭战争大大削弱了两国的力量,使它们无力抗击阿拉伯征服战。在历次战争中,伊朗人都避免同以高度密集队形作战的拜占庭人近战,多半采用散开队形,以投掷武器与拜占庭人对抗。

与此相应,拜占庭军团逐步由弓箭手、投石器手和投掷炮手组成,他们与排成数列横队的重装战列步兵协同作战。每个军团配属有一个由数艘小船和渡河保障人员组成的舟桥组,以及围攻要塞的所需器材。在伊拜战争中,拜占庭人常常用土掩体、壁垒、壕沟和木塔加强部队的配置,在这些隐蔽物中部署着射手和投掷炮。

H. 伊朗—拜占庭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伊朗—拜占庭战争是拜占庭同伊朗萨桑王朝在前亚细亚争夺霸权的侵略战争。

根据共同对蛮族作战条约的规定,拜占庭曾向伊朗支付现金补偿。公元6世纪初,拜占庭拒绝继续支付,遂成为公元502~506年战争的导火线。

502年,一支庞大的伊朗军队侵入美索不达米亚,并侵占了阿米达城。506年,匈奴人经高加索侵入伊朗,迫使伊朗同拜占庭缔结和约。伊朗的附庸国伊比利亚和拉济卡成为公元6世纪20年代伊拜战争的主要战场。拜占庭和伊朗在确定政治方针中,宗教起着很大作用。

伊比利亚和拉济卡分别于337、522年定基督教为国教,而伊朗信奉拜人教,从而它们与伊朗的关系恶化了。拜占庭给伊比利亚以援助,导致527~532年的战争。

528年,伊朗在伊比利亚立足之后,便出兵进攻拉济卡,但被拜占庭和拉济卡联军击退。530年,伊军4万人包围了美索不达米亚的达刺要塞。由拜占庭东部部队指挥官韦利萨里统率的达刺守卫部队,在要塞正面的平原上同伊军交战,击败了一倍于己之敌。伊军损失5000人,拜占庭人损失不大。在达刺战斗中,拜占庭步兵是战斗队形的基础,他们在隐蔽物后使用投掷武器。决定战役胜负的是用来攻击敌人的骑兵弓箭手。

531年末,科斯洛埃斯一世继承伊朗王位,他在位期间,伊朗达到鼎盛时期。科斯洛埃斯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军事改革。除原有的民军外,同时又由中、小地主组成一支常备军。

主要兵种为机动的骑兵,步兵仍然起辅助的作用。在常备军中服役的军人开始领取薪饷。科斯洛埃斯一世撤销了总司令的职位,将其权力分配给4个总督,由他们负责民政管理和军事指挥。

作为军事长官,总督享有斯帕赫别德的封号。科斯洛埃斯一世的军事改革是企图建立一支由铁甲骑兵和步兵组成的正规军。这次改革巩固了沙赫政权和中央政府。

公元6世纪,拜占庭军队大部分由雇佣兵组成,士气低落,军事学术水平不高。公元7世纪,拜占庭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改变了拜占庭军队的兵员补充制度和组织形式。农村公社农民取代奴隶和佃农,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者,兵役就是他们的主要义务之一。

伊朗曾多次企图夺取拉济卡,近逼攸克辛海,从北方威胁拜占庭,但这些企图在555年以惨败而告终。562年,伊朗和拜占庭在达刺缔结为期50年的“永久和约”。根据条约,伊朗将拉济卡割让给拜占庭,自己保留了斯万涅特。

570年伊朗人侵占了阿拉伯西南部的也门,并把拜占庭的盟友——埃塞俄比亚人从那里逐出,受拜占庭唆使的突厥人和可萨人从东部袭击伊朗,从而导致了新的战争。

590年初,伊比利亚部队占领了阿尔巴尼亚。伊朗人和可萨人在北高加索展开了军事行动,拜占庭作为可萨人的盟国也派部队前往高加索。590年底,伊军在巴赫拉姆·楚宾统帅的指挥下,在北高加索击溃了可萨人,并侵入斯万涅特和阿尔巴尼亚,但在阿拉斯河被罗曼统帅指挥的拜占庭部队击败。

572~591年的战争以591年在泰西封城缔结和约而结束。根据条约,为酬报摩里士皇帝在科斯洛埃斯二世沙赫同巴赫拉姆·楚宾统帅争夺王位的内战中对科斯洛埃斯二世的帮助,伊朗将前些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外高加索侵占的领土归还给拜占庭。

602~629年的战争起因于科斯洛埃斯二世借口替被杀害的摩里士皇帝报仇,对拜占庭皇帝福加斯进行讨伐。他在13年里攻占了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基列涅亚和小亚细亚。

614年,伊军首次出现在非洲,并占领了下埃及。622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利用优势的船队把部队从君士坦丁堡调往基利基亚的亚历山大勒塔,并把部队部署在伊斯城郊的筑垒兵营里。科斯洛埃斯二世派遣以萨尔巴尔为首的大部队前往抗击拜占庭人,把拜占庭人封锁在托罗斯山区。

但是,希拉克略率领部队沿着崎岖难行的小道及时地穿过山岭,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伊朗人的后方,将其后卫部队击溃;随后,佯装撤退,将伊军全部诱入地势对其不利的地方,迫其交战,并将其击溃。希拉克略将部队留在哈里斯河沿岸富庶的卡帕多基亚,自己返回君士坦丁堡征募补充兵员。623年春,为了打击萨尔巴尔和萨伊斯率领的、对拜占庭在卡帕多基亚的部队有威胁的伊军后方,希拉克略率领5000精兵,乘船驶往特拉帕作斯。

由于拜占庭部队的果断机动,伊军被迫撤向米季亚;希拉克略率领的部队遂与在卡帕多基亚的拜占庭部队会合。希拉克略逐走伊朗人后,号召居住在从攸克辛海到希尔加尼海地区的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居民拿起武器反抗伊朗。

希拉克略募集相当大的兵力后,征服了直到阿拉斯河的整个亚美尼亚,并向米季亚—阿特罗巴特那的首都甘扎克城推进。

科斯洛埃斯二世在该城附近集结有4万军队。伊朗人得知拜占庭人进攻后,慌忙向伊朗腹地撤退。希拉克略部队实施迫击,占领了甘扎克城,使伊军遭受重创。希拉克略率领部队到达希尔凡和希尔加尼海后,便驻扎下来过冬。

624~626年,伊军曾试图收复失地,但未成功。

627年12月1日,在底格里斯河域的尼涅维遗址附近发生了一场血战,伊朗部队被击溃。

628年,科斯洛埃斯二世被阴谋者们杀害后,其子希鲁伊埃于629年同拜占庭缔结和约。根据条约,希鲁伊埃将科斯洛埃斯二世在位期间伊朗在亚洲和埃及侵占的领土归还拜占庭。

伊朗—拜占庭战争大大削弱了两国的力量,使它们无力抗击阿拉伯征服战。在历次战争中,伊朗人都避免同以高度密集队形作战的拜占庭人近战,多半采用散开队形,以投掷武器与拜占庭人对抗。

与此相应,拜占庭军团逐步由弓箭手、投石器手和投掷炮手组成,他们与排成数列横队的重装战列步兵协同作战。每个军团配属有一个由数艘小船和渡河保障人员组成的舟桥组,以及围攻要塞的所需器材。在伊拜战争中,拜占庭人常常用土掩体、壁垒、壕沟和木塔加强部队的配置,在这些隐蔽物中部署着射手和投掷炮。

I. 亚美尼亚战争哪方是正义的

阿塞拜疆是出于反击。阿塞拜疆是正义。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干架那实际上是有两千年的事情了,阿塞拜疆是波斯帝国的西北边区,亚美尼亚是罗马帝国的东部屏障,这是一段精罗震怒、绿罗狂喜的历史。

沙俄在和波斯的战争中夺取了部分阿塞拜疆领土,变成现在的阿塞拜疆共和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原阿塞拜疆在伊朗境内),这样以前打生打死的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就在一个国家内生活了。

沙皇和布尔什维克还在的时候,大家都是跟着俄罗斯大哥吃饭,也不敢有啥意见。结果因为人口迁徙,还有行政区划乱画,双方矛盾一直挤压着。

(9)伊朗为什么帮亚美尼亚扩展阅读

亚美尼亚战役,540年波斯与拜占廷两帝国之间的战争又起,波斯国王科斯洛埃斯一世率军入侵叙利亚,攻陷安条克城,并于次年夺取了庇特拉要塞。

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命令培利塞留东返,率师御之。542年,波斯军失利,被赶出拜占廷领土。543年,拜占廷军队约3万人侵入波斯所属亚美尼亚,波斯军战大捷,全歼入侵的拜占廷军队。

J. 请问:俄罗斯与土耳其、伊朗的历史纠葛和现实政治状况

土耳其、伊朗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独立后,土耳其、伊朗也非常重视与这些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力图成为对该地区各个国家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伙伴。

一、历史联系与合作的基础

地处西亚的土耳其、伊朗在地理上与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毗邻,历史联系非常紧密。中亚五国和阿塞拜疆的居民大都信奉伊斯兰教,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与邻近的土耳其、伊朗非常接近。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与土耳其、伊朗也有很多接触和历史恩怨。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阿塞拜疆等民族同属突厥民族,语言属突厥语系,与土耳其近似。塔吉克斯坦民族语言则属波斯语系,与伊朗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历史上土耳其和伊朗为争夺外高加索地区曾经多次进行过战争。中亚、外高加索地区与土耳其、伊朗在历史上经常被同样的强国所征服,频繁接触,文化上相互影响,直至近代才由于欧洲列强的瓜分被分割开来。
公元10世纪,中亚古老的民族是东伊朗的各个部落,他们实际上是今天塔吉克斯坦人的祖先。公元前6至前4世纪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曾由伊朗阿契米尼德王朝所统治。数百年后,中亚的操突厥语民族人数逐渐增加,并与中亚原来的居民不断接近、融合。11世纪下半叶统治河中地区的卡拉汗尼王朝同塞尔柱突厥人发生过战争。16世纪以后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地区上升为占有一定优势的民族,进入波斯北部,与波斯人等周边民族间既有战争,又有交流。18世纪30年代,波斯曾短暂征服中亚地区。
外高加索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民族由一些古老的土着居民融合而成,曾受到过希腊马其顿人、罗马人的侵扰和影响,与土耳其、伊朗等地的早期国家联系紧密。阿塞拜疆民族形成较晚,大约是在11-13世纪,长期接近南方的伊斯兰世界。到16世纪,外高加索地区成为奥斯曼土耳其与波斯(伊朗)争夺的对象。两个国家战事频繁,最后形成了土耳其占领西格鲁吉亚的一部分和亚美尼亚、波斯占领阿塞拜疆的格局。1722年彼得大帝的“波斯进军”使沙皇俄国也成为一个“竞争者”。由于同时遭到土耳其的进攻,波斯被迫与俄国订立了城下之盟。随后,三方围绕外高加索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个世纪,1828年和1829年,俄罗斯与波斯、土耳其分别签订条约,夺得了外高加索。[1] 南阿塞拜疆仍属伊朗,西亚美尼亚则有一部分为土耳其所有。被土耳其政府视为“异教徒”的亚美尼亚人在近代史上曾几度受到大规模迫害。[2]
沙俄吞并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后,中亚和外高加索土着居民依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了过去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就人种、风俗来说,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民族更接近波斯人和土耳其人。本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苏联逐步打开国门和各共和国自主权的增加,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同邻近土耳其、伊朗很快实现了高层接触和经贸往来。而当时苏联领导人对土耳其现代化模式的“兴趣”也推动一些共和国的领导人把土耳其视为足以信赖的“样板”。1991年,土耳其总统厄扎尔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曾进行过互访,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协议,明确哈土两国将在各个领域建立长期互利合作关系。独立后,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重新寻找自己的文化渊源,开始了一种“本土化”的回归。在“非俄罗斯化”的过程中,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很容易、也很自然会与土耳其、伊朗等国接近。地理上的便利,文化上的相近,语言、风俗习惯上的相似,加上经济上的互相需要,使双方的合作关系发展较快。
90年代初,对土耳其模式的“充分肯定”使土耳其成为中亚国家和阿塞拜疆最受欢迎的“朋友”,甚至一些中亚国家和阿塞拜疆聘请土耳其专家作总统的顾问。1991~1993年,一些中亚国家决定改用拉丁字母,与土耳其在文化、教育、干部培养等方面的联系空前地增加了。对于年轻的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来说,独立初期难以找到一种把国家凝聚起来的力量,难以找到可供依赖的发达的、有着历史延续性的国家传统。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政治上的“真空”,添充进来的有各种各样的思潮,其中占有优势的自然是当地居民最容易接受的伊斯兰思想和突厥主义思想。伊朗和土耳其则被视为这二者的代表。
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因考虑本身的内外部因素,与伊朗关系一般,如担心影响与美国的关系,政治取向上也很不一致。尽管在交通方面伊朗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伊朗对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它既不能提供中亚国家所需的资金,也不能提供新工艺。伊朗不可能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市场上有引人注目的一席之地,只能希望在该地区同外部世界,准确地说,是同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的交通运输方面起到特殊的“桥梁”作用。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同样也想起到这样一个联系世界上两个经济增长中心的作用,成为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枢纽。伊朗由于处于中亚与波斯湾、地中海之间,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对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邻国多数中亚国家领导人对土耳其、伊朗抱有好感并寄予了较大的期望,想借助于这个有着血缘、语言、宗教联系在一起的“穆斯林兄弟”,使自己早日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在经济上、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解决本国面临的现实困难。外高加索国家在发展对外联系时,伊朗、土耳其作为南边的两个邻居也不容忽视。而土耳其、伊朗等国也希望与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建立密切的关系,打算借助于这些独联体国家的经济、科技潜力为自己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扩大国际活动空间,为在国际事务和国家争端中处于有利位置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土耳其、伊朗1992年把中亚五国和阿塞拜疆拉进“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把同土耳其、伊朗发展合作关系作为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土耳其和伊朗对中亚国家的政策

由于地理上和文化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土耳其、伊朗丝毫不隐瞒向中亚和外高加索输出自己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战略意图,借此来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甚至土耳其和伊朗国内有的政治势力梦想恢复再现“突厥帝国”和“泛伊斯兰国家”的辉煌,试图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找到市场。
(一)土耳其对中亚五国的政策
土耳其是同中亚五国关系非常密切的“南方”穆斯林国家。土耳其在发展经济和推行社会政策方面有成功之处,其世俗模式对中亚国家有吸引力。[3] 其经验也受到中亚各国的重视。中亚国家希望土耳其成为联系西方大国的“桥梁”,土耳其也很注意在中亚施加影响,关心中亚的能源开发和政策取向。土耳其是第一个承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独立的国家,非常重视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全面合作关系。[4]
土耳其对中亚的政策包括:
积极与中亚国家的高层接触,通过签署文件和经常性的磋商确立友好合作关系。如1992-1997年,土耳其总统3次访问哈萨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包括《友好合作条约》在内的共56项文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文等各个领域。其中1995年6月,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签订两国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合作宣言和48项合作协议、备忘录和会谈纪要。土耳其与其他中亚国家也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等许多项协议,还多次邀请中亚国家的领导人到本国访问。1992年10月,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的总统应邀出席土耳其举行国庆活动。每年都有中亚国家的领导人访问土耳其。苏莱曼·德米雷尔当选为土耳其总统后,非常重视保持和发展同中亚国家的关系,仅在1996-1997年他就对中亚地区进行了5次访问。
扩大经济贸易合作,鼓励本国企业对中亚进行投资。土耳其与中亚国家签署了经济贸易合作协定、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议、避免双重课税协议、银行间相互理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至1995年6月,土耳其向哈萨克斯坦投资的大型项目即达34个,1998年在哈的2200家外国公司中来自土耳其的有319家;1992-1996年土耳其向土库曼斯坦的投资达到15亿美元,合资项目超过60个。1997年土耳其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委员会来监督、协调对中亚的投资和政策。土耳其在中亚的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工程承包,土耳其公司往往能够在众多对手中一举中标,优势在于与这些中亚国家政府有着良好的关系,加之其价格和施工质量都具有竞争力;二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加工生产领域;还有是旅馆业和旅游等;三是借助于投资土耳其的国际资本进入中亚地区,土耳其公司作为世界上的大跨国公司在中亚的中介与合作伙伴,如同西门子公司联合取得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电站权,与可口可乐公司联合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工厂。
希望在解决中亚原料和资源的开发和运输方面发挥作用。1992年7月,土耳其电力和自然资源部与哈萨克斯坦动力和燃料资源部签署了在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矿藏以及建设动力项目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备忘录。
1994年6月,土哈两国签署石油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土耳其在36年中可得到21.6亿桶石油和2089亿立方米天然气,总价值达490亿美元。1995年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成立了工作小组对运输哈石油及土石油公司参与哈石油工业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方案。哈方认为经过土耳其的这条运油线路所经地区政局较稳定,因此是很有前途的运油线路。土耳其对土库曼斯坦与伊朗合作的“跨世纪管道工程”持积极态度,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在1994年10月亲自前往土库曼斯坦,参加该工程的动工典礼。1995年1月,土库曼总统尼亚佐夫访问土耳其以后,十分赞赏土耳其对中亚在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的支持。土耳其计划铺设一条经里海海底的输油管道,以把石油从哈萨克斯坦的油田输送到土耳其在地中海的港口。1998年10月底,中亚国家的领导人联袂参加土耳其建国75周年庆祝活动。在安卡拉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与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领导人就铺设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问题签署一项联合声明。
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力图在中亚的稳定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土耳其对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的亚信会议和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提出中亚安全与合作论坛达倡议都表示支持。与中亚国家签署反对恐怖活动、非法扩散武器和麻醉品的协议,帮助中亚国家培训军人。土耳其首倡“突厥语国家首脑会晤”机制,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的领导人定期举行最高级磋商。
重视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土耳其向中亚国家在科技、文化领域投入很多,如通过卫星无偿为中亚国家播放土耳其的电视节目。土耳其每年接纳大批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出资在中亚建立国际大学。
(二)伊朗对中亚国家的政策。
由于拥有地缘和文化上的便利,伊朗进入中亚比较早,土库曼斯坦因为与伊朗有长达1700公里的共同边界,而且政治经济中心都靠近伊朗,因此,土库曼斯坦领导人认为,伊朗是土库曼斯坦实施新经济计划的“最有利的伙伴”,土库曼斯坦“在各个方面同伊朗扩大和加深紧密的合作,这对整个地区都是有益的”[5] 。但由于伊朗的经济实力有限,尤其是无法满足中亚国家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因此伊朗与中亚国家在经济联系方面进展缓慢,在中亚各国的对外贸易额中只占有1%左右的比例,甚至远远落在邻国土耳其的后面。伊朗于是改变策略,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把重点放在帮助解决中亚国家的交通困难方面。在1997年哈塔米当选总统后,伊朗对中亚地区的跨国合作表现得更为积极。[6]
伊朗对中亚五国的政策表现为:
通过成为帮助中亚国家走向世界市场的“纽带”来确立自己的影响。中亚五国同西方国家、亚太国家的贸易额逐年增长,伊朗积极促进亚欧陆路运输走廊的建设。中亚国家都属内陆国家,缺乏海洋通道,伊朗可以为中亚国家提供便捷的通道,使中亚国家走向波斯湾。1994年8月24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伊朗领导人签订一项“跨世纪工程”协议,商定修筑一条经伊朗到土耳其,长约4000公里的输气管道,投资额达70亿美元。1996年5月,从伊朗的马什哈德经萨拉赫斯到土库曼斯坦的捷詹的铁路通车,这使中亚国家有了一条到达出海口的最近的铁路,也使从中国连云港到波斯湾的“大陆桥”全线贯通。1996年哈萨克斯坦经伊朗运输的石油产品达到200万吨。1997年12月,伊朗总统哈塔米和土库曼总统尼亚佐夫同时出席了分别在伊朗和土库曼斯坦举行的长度为140公里的土伊天然气管道克尔佩泽-库尔特库姆的开通仪式。这是第一条中亚国家独立后修筑的天然气管道,投资近2亿美元。伊朗在交通方面的努力受到中亚国家的欢迎。
广泛开展经济合作。仅1992年一年中,伊朗在土库曼斯坦的合作项目就达30多个。两国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旅游和经贸合作协定等多项合作文件。双方还在开放边界、简化通行手续、建立边防货站,开设阿什哈巴德-德黑兰空中航线,建立共同的汽车联运公司,建立信贷机构等诸多方面采取措施,以图进一步密切两国关系。1992年10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伊朗,两国签订《哈伊相互理解和合作宣言》,建立了经济、交通、文化、科学合作混合委员会,签署在石油采运、能源开发和银行合作的备忘录。1993年10月,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访问哈萨克斯坦,签署《哈伊相互关系与合作备忘录》等9项文件。1992年11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访问伊朗,签订关于乌伊两国关系基础的联合宣言、两国中央银行间合作协议、在经济、工业、科技领域合作备忘录、政府间贸易合作协议、货物运输合作备忘录、邮电通讯协议、政府间航空运输协议等。1993年10月,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回访乌兹别克斯坦,与卡里莫夫总统签署关于建立乌伊两国经贸、工业、科技领域合作混合委员会议定书、货运、汽车运输、道路建设、开辟两国首都间航空线路、解体、石油、天然气、农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协议。
1997年5月,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访问塔吉克斯坦斯坦,双方签署了塔伊合作声明和6个备忘录,备忘录涉及两国外交、经济、交通和工业部门之间的合作问题。1998年12月,塔吉克斯坦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对伊朗进行正式访问,签署两国在国防、能源和运输等领域合作的共16项协议。
在中亚地区安全、特别是调解冲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伊朗在调节塔吉克斯坦斯坦冲突中十分活跃,在伊朗首都德黑兰1997年5月举行了塔吉克斯坦斯坦对立两派之间的和平谈判。伊朗还曾表示要在土库曼斯坦的军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中亚国家密切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往。伊朗与中亚国家签订电视广播、文化交流等合作协议。伊朗帮助土库曼斯坦在各地修造清真寺并派遣神职人员,大量资助土库曼斯坦的宗教、文化活动。但中亚国家领导人比较谨慎,表示与伊朗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宗教因素的基础上。[7]
(三)土耳其、伊朗发展与中亚五国关系中的困难
尽管占有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土耳其、伊朗在中亚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与其他外部势力的竞争和中亚国家的戒心有关。首先,土耳其和伊朗经济实力有限,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下风。如伊朗和土耳其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中亚五国的外贸伙伴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很难有大的突破。1994年中亚地区向俄罗斯的出口供货超过土耳其30倍,超过伊朗上百倍。进口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比例。土耳其、伊朗同中亚国家的贸易水平低,方式落后,非常不稳定。如1996年土库曼斯坦同土耳其的双边贸易额达到近2亿美元,成为土库曼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1997年两国的进出口额急剧下降,仅为7000万美元。伊朗70年代末80年代初伊斯兰革命以后,完全“脱离”西方,国内私人资本发育缓慢,生产状况不佳,很少能给中亚国家的市场提供所需要的商品。而且对于中亚国家急需引进的先进工艺和设备,伊朗不具有优势。
其次,土耳其和伊朗在国际上分别属于不同的集团,前者追随美国和西欧大国,后者与俄罗斯有特殊的关系,两国都无力成为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的国家,只能在作为联系国或者中介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土耳其和伊朗能够给中亚五国的援助都是相当有限的,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存在着矛盾,伊朗受到美国的排斥,也使中亚国家在发展同土耳其、伊朗关系时,要考虑俄罗斯对土耳其以及美国对伊朗的态度。 中亚国家都远离石油、天然气、棉花等自己“拳头”产品的销售市场,而且到出海口都要跨越相邻的国家,交通问题亟待解决。土耳其和伊朗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却与其他大国的利益难以相容,如土耳其与俄罗斯是宿敌,伊朗同美国对抗了近20年。修管道和铁路都需要联合一些国家,投入数十亿乃至于上百亿美元的资金,伊朗和土耳其的国力都有限,独木难支,想处于优先的地位都很困难。
再次,中亚国家与土耳其、伊朗在发展“伙伴”关系方面理解不同。土耳其、伊朗在政治合作上热情很高,而中亚国家在经济上对土、伊的期望很大,双方发展关系时不容易“合拍”。在中亚,按居民的情况划分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被认为是应属“穆斯林国家”的行列,伊斯兰教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伊斯兰教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与伊朗的伊斯兰教都有较大的差别。即便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当局对“泛伊斯兰”主义也持坚决抵制的态度,如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对伊斯兰极端势力十分戒备,中亚国家的宪法几乎无一例外地接受了西方的原则,而不是伊斯兰的原则。另外,中亚国家对伊斯兰教介入政治和“泛突厥”思想持反对态度,也限制了伊朗、土耳其同这些国家发展关系。
中亚国家与土耳其、伊朗的关系在经过一个“蜜月”阶段后趋于冷静。1991~1992年,土耳其就开始为这些国家提供贷款,土耳其和伊朗商品的涌入也缓解了中亚市场的贫乏。中亚国家出现的与土耳其、伊朗发展双边关系的热潮到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降温,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实力的限制和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亚国家开始学会在国际交往中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转而采取一种现实的态度,从而把同土耳其、伊朗的关系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

三、土耳其、伊朗对外高加索国家的政策

土耳其和伊朗是外高加索国家的邻居,与该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土耳其与阿塞拜疆同属突厥民族,文化上彼此亲近,又与美国等西方大国有着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伊朗则可以利用宗教、地理及跨界民族方面的优势,背后又联着整个伊斯兰世界,可以为外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架起一座“信仰”桥梁。独立后,伊朗、土耳其成为外高加索三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如土耳其在格鲁吉亚对外贸易中占第一位,超过了俄罗斯。由于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限,土、伊两国无法对外高加索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加之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伊朗与阿塞拜疆历史上有“宿仇”,因此与外高加索国家在经济联系方面障碍重重,进展缓慢。
土耳其积极发展同阿塞拜疆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对亚美尼亚则采取了敌视的政策。1993年初土耳其参与对亚美尼亚的封锁,决定对亚美尼亚的所有飞机关闭其领空,并停止从陆路向亚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在阿塞拜疆人民阵线垮台后,土耳其失去了在外高加索的阵地。俄罗斯强有力的行动也使土耳其被迫退却,但土耳其并不想放弃能够争取到的利益。1994年土耳其开始强调与俄联合调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尽可能不与俄罗斯在外高加索正面对抗。同时,土耳其也批评俄罗斯的“扩张主义”,运用经济手段改善同包括亚美尼亚在内的所有外高加索国家的关系,土耳其和亚美尼亚两国关系虽然难以实现正常化,但民间贸易往来有所增加。土耳其在美国的支持下争取敷设一条经本国港口运出阿塞拜疆石油的管道。这条管道计划途经格鲁吉亚通往土耳其,有绕开俄罗斯的政治目的,同时也使外高加索各国都能在经济上受益。
土耳其对格鲁吉亚也十分友好。2000年1月,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访问格鲁吉亚,在与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会谈时,双方一致表示,维护高加索地区的安全是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两国对外政策的优先任务。两国领导人讨论了有关地区形势问题,以及两国在政治、经济、能源领域的合作的问题,并签署了联合声明、两国政府间开展技术合作协议备忘录等4项文件。在会见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德米雷尔提出了有关国家缔结旨在加强高加索地区稳定与和平的“高加索公约”的倡议,谢瓦尔德纳泽对德米雷尔的倡议表示赞赏,并称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伊朗由于同阿、亚两国都接壤,曾力图在调解纳-卡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1992年5月伊朗总统在德黑兰与阿亚两国领导人签署和平解决冲突的声明。伊朗既可以帮助阿塞拜疆解决石油出口的“新交通线”问题,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亚美尼亚对能源的需求,伊朗境内又有阿塞拜疆少数民族。因而,格、阿、亚等外高加索国家虽然都避免与伊朗发展密切的关系(主要因为伊朗同美国尖锐对立,而这些新独立国家又极其需要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经济、政治支持),但也需要伊朗的帮助。

阅读全文

与伊朗为什么帮亚美尼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深圳小包发伊朗一公斤多少 浏览:66
印度有哪些警察学院 浏览:115
越南大米价格是多少 浏览:375
英国百年战争到底有多久 浏览:582
9月份印尼天气怎么样 浏览:666
英国无犯罪证明现在怎么开 浏览:990
越南凤姐近况如何 浏览:948
西安到伊朗怎么走 浏览:148
李丽娜印尼乳胶什么牌子 浏览:327
越南骑摩托怎么样 浏览:773
中国联通在哪里办理流量套餐 浏览:428
印度人怎么做咖喱饭 浏览:963
印度花米怎么读 浏览:251
四百年英国怎么统一 浏览:871
我想知道蝗虫在印度怎么没的 浏览:282
印度人为什么清醒 浏览:578
中国让穷人怎么活 浏览:889
中国个人身高最高是多少 浏览:781
中国食品如何运到菲律宾 浏览:45
波斯猫和伊朗有什么区别 浏览: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