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犀牛液体是起什么作用的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毒品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新类型毒品的身影也悄然而至,特别是利用网络便利“零包”贩卖的情况尤为突出。今年以来,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对多起贩卖液体毒品“犀牛液”的案件提起公诉,被告人被判处拘役4至6个月不等,这些案件中,被告人刘某、周某某贩卖毒品案较为典型。
2018年12月,徐汇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一微信名为“男神”的人多次通过微信对外出售含有“甲氧基色胺”成分的新型液体毒品“犀牛液”,办案民警遂对该起贩卖毒品案开展侦控工作,进而在河北廊坊香河县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
警方进一步侦查发现,民警于2019年1月在河北唐山将刘某的“上家”周某某成功抓获。经徐汇检察院对该案提起公诉,两名被告人一审均以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罚金1千元。
根据两名被告人交代,被告人周某某之前在电商平台开过一家店铺,在上面售卖“犀牛液”,12月初,店铺因为“犀牛液”属于违禁品被查封。此次周某某收到了“下家”刘某求购一支“犀牛液”的信息,对方通过网络支付了货款150元,然后周某某就将下家提供的地址复制给他自己的上家谢某(已被抓获,另案处理),支付了货款85元,周某某的上家谢某在当天下午就将快递单号发给他,他再转发给刘某完成毒品交易。此次交易周某某获取20元好处,刘某获取45元好处。
12月21日,被告人刘某再次应买家需求,向周某某买了一支犀牛液。此次交易周某某赚取95元,刘某赚取45元。
上述两笔交易的毒品“犀牛液”均被警方查获。经鉴定,两支 “犀牛液”均检出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成分,称重合计6.09克。
检察官警示:切勿被“无毒无瘾”迷惑
在这几起毒品案件中,犯罪分子贩卖的不再是涉毒犯罪中的“老面孔”。根据公安机关鉴定,“犀牛液”中含有“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的成分。根据2016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将“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与海洛因按照1:1的折算为毒品。
而新型毒品又被称为第三代毒品,具有名类繁多、迷惑性强、依赖性大、毒效持续时间长等危害性。这些披着各种外衣的毒品,在网络上贩卖时,却往往被描述成“无毒无瘾”等字眼,因此更需要广大群众,特别是年轻网友加强警惕和戒备意识,牢记毒品荼毒之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分享好友
分享好友
—— 分享新闻,还能获得积分兑换好礼哦 ——
广告
一插电,4室2厅都暖和!负40度都不怕,7天才1度电!不暖包退
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17名卖淫女被抓获,检查发现2名感染艾滋病,嫖客多为中老年人
时报洞察27评
央视主持马凡舒,走秀泳裤意外滑落,淡定走完全程:谁爱看谁看
桃子部落59评
教育局最新通知:提前放假,还有个坏消息,家长高兴老师却愁坏了
上岸人的独白454评
徐州少妇脱光衣服 和男人被捉奸在床
中国裁判文书网84评
12月上旬,事业更上一层楼,好运不断,喜事连连的生肖
小新闻有趣事儿6小时前
正在加载...
发现更多资讯
热门评论
Milk Box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标题的错别字点进来的
2019-06-21
2
Ling🐷
从公安嘴里描述毒品都是超级毒。危害特别大。你公安能好好陈述此类毒品真正害处吗?使用多少量会上瘾?造成怎么样后果?
2019-06-21
4
全部2条评论
新闻
体育
娱乐
财经
军事
本地
英超
视频
NBA
CBA
游戏
汽车
眼界
国际
抗疫
足球
星座
书城
手机
数码
更多
意见反馈举报中心隐私政策
Copyright © 1998 - 202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说两句
2
‘贰’ 犀牛湖里的水是怎么消失的
桂林阳朔的美女峰下有一个犀牛湖,面积约20平方千米。犀牛湖水甘甜清澈,成群鱼虾在湖中游来游去。然而1987年9月30日晚,湖水奇迹般地消失,仅一夜时间便湖底见天,留下鱼虾在泥塘中挣扎。
湖水究竟到哪里去了?原来,桂林地区遍布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溶湖、溶洞、乳峰、石林、暗河等喀斯特地形到处可见。犀牛湖湖底有一些溶孔,与地下暗河相通,湖水不断地由溶孔渗入暗河。当犀牛湖一带遇到暴雨,雨水夹带大量泥沙流入湖中,致使泥沙沉积湖底,堵塞了湖底与地下暗河相通的溶孔,湖水就会增多,湖面便会上涨。以后,在湖水不断地流动下,被堵塞的溶孔渐渐地被疏通,湖水便由溶孔进入地下暗河,逐渐减少。当溶孔不断扩大,湖中流水也就加快流入地下河,从而使湖水完全消失。9月30日夜里的湖水就是这样消失的。
犀牛湖底干涸朝天在以前也发生过。干涸以后,底部溶孔又被泥沙堵塞,美丽的犀牛湖又一次重新出现了。
‘叁’ 犀牛液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肆’ 什么是犀牛水
败火的清凉饮料,类似凉茶,植物压榨的。但是,几乎没有味道,和白开水差不多。
‘伍’ 为什么亚洲犀牛角叫火角 非洲犀牛角叫水角
不是非洲的犀牛叫水犀,非洲的犀牛为黑犀牛和白犀牛,亚洲的犀牛才叫火犀和水犀,火犀为印度犀牛,不是很爱下水所以叫火犀牛,而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犀牛酷爱下水经常泡在水里所以叫水犀,而其中的爪哇因为犀角香味比其他的犀角浓郁又被称之为香犀牛,我有幸收藏了一只爪哇犀角,香味比水犀角确实浓郁不少。
‘陆’ 巴厘岛DFS免税店的犀牛水
犀牛水是用印尼的草药做成的,能防止中暑,具有降火的功能。
‘柒’ 水犀牛和旱犀牛的区别
亚洲的犀牛都生活在水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称为“水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
非洲的犀牛都生活在干旱的热带草原地区,可以称为“旱犀牛”——黑犀牛、白犀牛。
‘捌’ 犀牛戏水的风水怎看就行
大概在靠近水边的地方有山体形似牛类动物。
有形必有穴,形穴紧相随;这也是死定律。但就是两处完全相同形状的山和水,穴不是在同一相同位置,存在变化和灵活运用,这就是“穴”的奥妙。
‘玖’ 犀牛介绍
犀牛 (犀科动物的统称):
犀牛(学名:Dicerorhinus)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 有4属5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类动物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1、栖息环境:
栖息于开阔的草地,稀树草原,灌木林或沼泽地,其中苏门答腊犀只能在森林深处找到,一般以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物。犀牛用尿与粪堆区分领域范围。
2、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3、主要饮食:
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
4、繁殖方式:
在繁殖季节,一对犀牛可能在一起生活四个月。每产1仔。孕期15-18个月。幼犀出生后约半个小时才能站立,一个多小时后开始哺乳。一直跟随母犀在一起到下一只幼犀出生。小牛犊十分依恋母亲。母犀每隔数年产一仔,寿命可达50年。
母犀牛每4-5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100磅。犀牛孕期将近两年,小犀牛要跟随妈妈生活3年才能独立生活,而且犀牛每次只能生一胎。因此,犀牛是每4-5年才能繁殖一次。
5、形态特征:
犀牛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千克。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
(9)印尼犀牛水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犀牛:
中国犀牛是生长在中国的三种犀牛(印度犀、苏门犀、爪哇犀)的种群统称,一般体长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吨。曾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
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过度开发,使得它们的栖息地逐年减少;再加上它们头部的犀角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极高,使它们从远古时代便受到人类的大肆猎杀,且被捕杀数量离近代越近越多,就这样它们终于在20世纪初在中国几乎踪迹全无,并于1922年在中国彻底消失。
1、分布范围:
中国犀牛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主要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唐朝时,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甚至青海,都有分布,明朝时,只分布于贵州、云南。
2、种类:
中国原有三种犀牛:大独角犀(印度犀)、小独角犀(爪哇犀)和双角犀(苏门犀)。
3、濒危原因:
人们把犀牛角当成珍贵的药材,同时也将它与象牙一样用来雕刻制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人还将犀牛的皮和血入药,在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记载。由于犀牛数量稀少,因此越发显得珍贵。到了清朝,南方各省官员为了使犀牛角成为官府私有的财产,发出公告,不许民间乱捕犀牛,只许官方猎杀。
这样,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杀滥捕,他们打死犀牛,当场把犀牛角锯下,然后多数进贡给他们的上司和皇上,为自己以后升官发财铺平道路。当时最多出动上千官兵,一次能捕几十头犀牛,当时民间一些人为了发财也大量偷猎犀牛。
如此疯狂捕杀,到了公元20世纪初,犀牛在中国所剩无几。这时的犀牛角更显得珍贵,但据当时官方资料,在公元1900年到公元1910年,仅10年间,官方和民间进贡的犀牛角就有300多支,这还不包括偷运到国外的。而这之后,犀牛就很少能捕到了。
‘拾’ “犀牛喷水”潮井在哪里
贵州省长顺县青龙山对面的水井山下有一口潮井。这口井涨潮时,井内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伴着隐约的哨声,随即发出“咕咕噜噜”的响声。5分钟后,水就高出原水面半米,溢出井坎,井面上随之出现一层薄雾。3分钟后潮水下跌,不到两分钟就下跌10厘米左右,而后又第二次来潮。这一次水势比第一次更大。可上涨至60厘米左右。这样持续三五分钟后就慢慢地退潮,经过50多分钟就退回到原来的水位。
使人更觉奇特的是,涨潮时,井后一块类似牛头的大石两边涌出清泉,当水从这两个“牛鼻孔”涌出时,随水从“牛鼻”里飘出很多银发似的根须,长短不一,就好像牛在发怒时吹胡子瞪眼睛那样。当地群众把这种现象称为“犀牛喷水”。据说,若千年前,井坎有一古榔树,但已伐多年,从“牛鼻孔”涌出的根须可能就是这棵古榔树根残存在井洞中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