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红衣军是哪个国家的

印度红衣军是哪个国家的

发布时间:2022-05-22 03:40:28

Ⅰ 帝国时代之亚洲王朝列举下各国的特色兵种及英文代码(如:1英国–红衣军“这里写上英文”)。

1英国-长弓兵
2法国-胸甲骑兵
3西班牙-剑盾手、枪骑兵、长枪兵(因为能近卫与帝国升级)
4德国-德国骑兵、双手剑士、战车
5葡萄牙-葡萄牙散兵、葡萄牙管炮
6俄罗斯-俄罗斯散兵、哥萨克骑兵、沙皇骑兵、骑射手(与土耳其共有)
7荷兰-散兵(因为殖民就能训练)
8土耳其-苏丹亲兵、骑射手(与俄罗斯共有)
阿兹特克、苏族、魁易洛、中国、日本、印度兵种都是特有的。推荐些厉害的:美洲狮长枪兵、步枪骑兵、掷斧兵、火绳枪手、日本武士、印度火枪手。

Ⅱ 帝国时代3最强大的国家是3个美洲文明也算

每个国家各有优势,我个人觉得英国的红衣军很强大,感觉是3里最强大的火枪单位了,前面排长枪,后面火枪、火炮,是个不错的打法,但要注意防止骑兵偷袭侧翼

Ⅲ 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中那几个国家的什么兵种可以克英国的红衣军,而红衣军是不是对说有国家的骑兵都能战胜。

英国红衣军属性是重步兵,克制红衣军的有:散兵(包括弓箭手),重骑兵(例如奥斯曼重骑兵),弓箭骑兵(例如苏族的白马),炮兵(例如鹰炮)。英国火枪的作用就是反马,烧建筑。火枪对于轻骑兵的伤害是很大的,而且价格便宜,易于成型。但是很被散兵克制,速度慢,怕炮。
一般来说,火枪可以克制大部分骑兵。但苏族的弓骑兵是克制重步兵的(这属于例外),在对重骑兵的时候,其实火枪也不太吃亏的。

Ⅳ 英国红衣军殖民侵略的敌人有那些(火药时代)比如祖鲁 印度 美国 中国 苏丹

土耳其(英土战争)、缅甸(三次英缅战争)。

Ⅳ 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的兵种设定

步兵包括探险家、长枪兵、武士等。玩家可以在兵营中升级兵种,游戏一共可以升级4次,分别是精锐兵种、纪律兵种、光荣兵种和高贵兵种。每一个等级对应一件新的穿着,高贵兵种的穿着最为华丽,综合实力最强。游戏中的村民经过国家革命后会转变成殖民地民兵,殖民地民兵不具备采集与建造的功能。 类型/名称介绍近战步兵长枪兵
Pikeman 在刺刀出现之前,长枪兵负责保护队伍免受敌方骑兵的冲击,长枪兵擅长对付步兵,打击骑兵以及摧毁敌方建筑,但是较慢的速度以及只有一次升级的机会使它们在后面的时代中显得没那么有效(西班牙禁卫长矛除外)。戟兵
Halberdier 手执短戟,Halberds用途多样,既可以用来阻滞马匹的冲锋,也可以用斧刃将骑士劈下马鞍。作为佣兵和专业步兵,很受欢迎,在演进到第三纪时是除长枪兵外的又一选择,作为干将更为昂贵,在较晚的时代中保持比长枪兵更强的战斗力和竞争力。双剑步兵
Dopplesoldner 手持双剑的重步兵。戟兵的变体,特别适用于对付步兵和骑兵,但速度缓慢,在远程火力下很脆弱。重型执盾剑士
Rodelero 重型盾矛兵 是着名的西班牙单位,在欧洲的徒手格斗技巧无可匹敌,在征服新大陆的战争中对Cortez作战,装备有长剑和圆盾西班牙特有,强力重型步兵单位,擅长对付骑兵和近战单位。土耳其王近卫步兵
Janissary Janissary主要由经过严格训练的年轻奴隶组成,奥斯曼帝国狂热和高效的单位。专门用来对付欧洲国家的火枪兵,由于将佩剑换为重型马刀所以在白刃战中会强于对方步兵。日本武士
Samurai 日本的近卫步兵,拥有较大的杀伤力的同时可以造成范围伤害。最终形态下拆建筑的伤害输出极高。解锁“应仁之乱”后可以短时间内击杀敌方单位。忍者
Ninja 日本的刺杀单位,对付探险者极其有效。可以使用忍者破坏敌人的经济单位(村民)。弓箭手长弓兵
Archer 相对于火枪只需要几小时的训练,要有效的使用长弓却需费时数年,弓箭射击的范围和准确度使其在火药,发明后很久依然在使用,特别是英国长弓,相对火枪兵而言,长弓兵是极佳的远程攻击者,不过缺乏刺刀的战略优势。他们擅长对付重步兵。十字弓手
Crossbowman 十字弓是传统弓箭的变体,这种远程武器只需一些训练就可以掌握,并没有像弓箭那样的一些战术优点,结果很快被火枪取代,十字弓手适合用于对付重步兵,像长枪兵,他们在游戏的后期缺乏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失去作用。火枪兵火枪兵
Musketeers 借助火药的力量,火枪兵成为欧洲军队的主流力量。训练士兵使用火枪很简单,所以,它结合了火药的杀伤力和使军队以较小代价升级的特点,作为基本战斗部队,列队射击时很强大,但在对抗骑兵时却显得很难招架英国的火枪兵可以得一次 “禁卫部队”等级的提升,转换为正规红衣军。精锐侦查兵
Skirmisher Skirmishers 是精锐步兵,通常装备有复杂的来复枪,不像火枪兵是常规部队,它的名字其并非主要的作战部队,而是全天候对敌人发动突袭的单位。精于长程射击,极度适用于打击重步兵,但对抗骑兵能力较弱。法国的Skirmishers可以升级为“帝国禁卫”-Voltigeur 。来复枪手
Cassador Cassador 在葡萄牙军队中是老练的来复枪手,除Skirmisher外的又一选择,拥有很高的伤害值,更能有效抵御敌方枪火。但打极力较低-因此较易成为骑兵的目标。沙俄火枪兵
Strelets Streltsy作为俄罗斯军队的出色代表组成了Strelets联队,连队的成员都来自于世袭-只有联队战士的儿子才能加入,是俄罗斯特有的火枪部队,比传统的火枪兵稍弱,但训练的数量众多。(俄罗斯可以成队训练步兵:一般火枪兵一次训练5个,Strelets则是10人)殖民地民兵
Colonial Militia 村民革命后形成的单位,不具备村民的功能。可以在主城中建造。 骑兵包括轻骑兵、龙骑兵和哥萨克骑兵等。是游戏中机动性强的部队。 类型/名称介绍轻骑兵轻骑兵
Hussar 轻骑兵是火药时代最常见的骑兵单位,他们擅长的并不是以绝对数量对敌人发起正面冲锋,而是利用速度摧毁敌人炮兵阵地,在对方防线上打开缺口,作为基本骑兵单位,很适合用来快攻大炮和对付不善近战的单位.。持矛骑士
Uhlan Uhlan是土生土长的德国轻骑兵,传统上他们不穿盔甲,主要武器是长矛,Uhlan要弱于轻骑兵,但攻击力很强,使他们成为强大的快攻单位。在对付村民时有攻击加成,每次Homecity得到货运时在德国的城镇中心都能获得一些免费的Uhlan。重骑兵胸甲骑兵
Cuirassier 胸甲骑兵是战场上最后装备盔甲的单位,由于穿戴中世纪骑士类重铠甲,使他们能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获得极强的防护。法国胸甲骑兵是最难缠多功能单位,比起轻骑兵来,拥有超过50%的HP,而且对所有靠近的敌方单位造成踩踏伤害,不过,胸甲骑兵的维持费较高,占用三个人口点数,且相对其它骑兵速度较慢。法国的胸甲骑兵可以获得升级到皇家禁卫级别。火枪骑兵龙骑兵
Dragoon 龙骑兵是作为最多功能的战士存在的,传统上,龙骑兵需要接受马背上和徒步时的战斗技巧和各种武器使用的训练,作为快速单位,龙骑兵在用来对付其他骑兵时极具威力,但实际上他们的攻击要稍弱于火枪兵.龙骑兵在对付一定距离的敌人时,使用短桐来复枪而近战时使用重型马刀。枪骑兵
lancer 枪骑兵放弃了中世纪式的战斗方式,西班牙人把他们锤炼成为火药力量的代表,由于装备有枪茅,他们仍然可以向有组织的步兵发起冲锋,只是他们可以利用武器的射程首先发动攻击,枪骑兵对步兵有伤害加成,但对轻骑兵则较弱。毛瑟枪骑兵
Ruyter Ruyter是荷兰骑兵中使用短筒毛瑟枪作远距离攻击的单位,和龙骑兵相似,被用来快速强力的反击其他骑兵单位。但在正面战斗中威力不如火枪兵。精英骑兵哥萨克骑兵
Cossack 哥萨克是俄罗斯军中恶名昭彰的非正规部队,由来自俄罗斯南部好战的游牧族群组建而成,是游戏中最弱的骑兵单位只占用1个人口点数(所有其他骑兵单位至少占用两个)。精英重骑兵
Oprichnik Oprichnik作为沙皇的可怕卫队,负责为其消灭敌人-通常依靠简单的灭绝的残暴战术对付任何有嫌疑的人。Oprichnik无疑是一种精英重骑兵,比哥莎克强大和昂贵很多。阿尔及利亚土骑兵
Spahi Spahi都是封建制奥斯曼帝国的地主,通过对苏丹履行军事义务来保持地主的身份。类似于欧洲的骑士,Spahi是一种奥斯曼骑兵单位。大概和轻骑兵相当。 炮兵对建筑物和机械单位的破坏力特别强,但需要其他兵种做掩护。属于攻城型兵种。 类型/名称介绍反部队单位掷弹兵
Grenadier 掷弹兵是突击型单位,被设计来突破包围和敌方战线。其名称来源于他们的战术:扔出轻型爆炸物-手榴弹。作为常规武器的支援,掷弹兵扔出的手榴弹造成区域伤害,他们可以用来对付建筑或成群的敌方单位,特别适合对付重步兵。青铜榴弹炮
Abus Gun Abus Gun 是奥斯曼制造的青铜榴弹炮,由于重量很轻可以和步兵同步行动,部署在战斗最激烈处。Abus Gun行动力较常规炮兵佳,很适合用来对付步兵单位。反建筑单位迫击炮
Mortar Mortar 迫击炮机动性较弱,但比火炮更容易集结,和火炮比较时其战术优势在于开火时炮弹是抛物线,这样可以越过障碍物。和火炮不同,迫击炮把炮弹高高抛到空中,使他们长于瞄准和摧毁敌人建筑。烈焰炮兵
Congreve Rocket Congreve Rocket是英国军队发展来做特殊炮击的炮兵,常常被用来攻击市镇,引发大火,作为英国特殊单位,其确切属性暂不清楚。反炮兵单位旧式火炮
Great Bombard Great Bombard是最早和旧式的火炮,奥斯曼以较早采用炮兵而闻名-比如用猛烈的炮击轰塌康斯坦丁堡的城墙。Great Bombard大概是特别用于消灭城市建筑的特别重型炮兵单位。 支援单位包括村民、经济马车和传教士等。 类型/名称介绍采集单位移民
Settler 移民采集资源和建造建筑,将是在新大陆建造强权的中心。移民马车
Settler Wagon 德国特有的移民单位显然在载重容量和采集速度上有优势。法国民兵
Coureur de Bois 除了移民,法国还有法国民兵这种村民单位,比一般工人更坚强,采集速度也更快同时装备来复枪...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能担任。轻步兵的双重身份。同时要比普通村民贵,但不像后者在面对敌人或新大陆自然环境中那些饥饿野兽时那么脆弱。贸易单位带棚马车
Covered Wagon Covered Wagon用来建立新的市镇中心(Town Center),发展玩家殖民地的最重要建筑。贸易货运马车
Trade Cart 贸易货运马车,是沿贸易通路行进的不可控制单位。在这些道路上修建的哨站根据玩家为殖民地的选择会获得经验点或是一种资源。贸易单位
Stage Coach 在较晚的时代, Stage Coaches取代 Trade Carts 为地图上的贸易路线服务。火车
Train 从第四个时代(工业时代)开始, 火车和铁路线取代了 Stage Coaches 和道路在地图上开展贸易。沿铁路线修建的哨站在火车经过时挥产生经验。治疗单位神父/传教士
Priest/Missionary 神父可以治疗己方单位。传教士是西班牙的特有单位,传教士是骑马单位,不仅可以使他们速度很快,能够跟上骑兵,而且具有特殊能力。同时治疗一个区域内所有单位而不是一次一个。 游戏中的海军到一定规模后可以组成一支大型舰队,在海岸上对敌人发动攻击。 类型/名称介绍军事单位战船
Warship 海军力量不仅体现在抵达新大陆,而且是联系欧洲的纽带。所有在新大陆上的势力都有强大和老练的海军。这些战船都配备有很多侧楦火炮如西班牙大帆船或三帆快速战舰。轻型战船
Bomb Ketch Bomb Ketch 是装备有迫击炮的轻型战船,相较于攻击其他船只,它被设计主要是用来炮击陆地上的固定目标,这种双桅战船或许是最好的清除海岸防守的船只。军舰
Galley War Galley是很多地中海国家的爱用武器,包括声名狼藉的Barbary海盗。在从港口出击近距离和现代战船战斗时效果极佳。铁甲船
Iron Ship 革命后可以在船坞中生产,攻击力强,生命值高。经济单位运输船
Fluyt Fluyt是被设计装载大量货物的船只,因此有巨大的空间和少量枪炮,Fluyt作为荷兰的特别单位可用于战斗,捕鱼,和运输地面部队。渔船
Fishing Boat 渔船从鱼群中采集食物并返回到码头集存起来。 各欧洲国家都有其特色兵种,亚洲国家、土着部落的兵种全是特色兵种。 国家名称兵种名称英国长弓兵法国胸甲骑兵西班牙剑盾手、枪骑兵、长枪兵德国德国骑兵、双手剑士、战车葡萄牙葡萄牙散兵、葡萄牙管炮俄罗斯俄罗斯散兵、哥萨克骑兵、沙皇骑兵、骑射手荷兰散兵土耳其苏丹亲兵、骑射手阿兹特克、苏族、易洛魁、中国、日本、印度全兵种都为特色兵种(以上内容来自游民星空)

Ⅵ 一、二次鸦片战争和清军交手的主要是英属印度军队吗

火炮可不是单单比大小就行的,口径、倍径、铸炮技术、弹药、发射药等等很多方面。1.发射药方面,中国用的还是宋代的技术,而英国却把黑火药最佳比例找到并应用于火炮。76%硝石,10%硫磺,14%木碳做出的火药可做弹头;75%硝石,10%硫磺,15%木碳适合做发射药;67%硝石,9%硫磺,24%木碳则是属于缓燃型的。2.弹药方面,欧洲早已有开花弹、榴散弹、链弹等多种弹药;清军方面就一种弹药——实心弹,打到战舰上除了一个洞之外啥也没有。3.铸炮技术方面,我国广东佛山铸炮用泥模,所铸大炮炮身上净是沙眼,火炮极易炸膛。我记得关天培就是这么死的,可怜一代英魂!!另外,火炮不标准,一个模子和另一个模子之间差别极大,而且没膛线,射程近,总之毛病一大堆!!反观英国,不仅铸炮用铁模,而且炮与炮之间公差极小,在实战中易行成齐射。弹道有迹可循,也有膛线,炮弹出膛后弹道稳定。不像清军火炮,炮弹出膛后不知道飞哪去了。所以在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火炮对射中方损失极大。4.最主要的一点,满清军队战斗力太差。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二千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都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民族英雄,但军队整体的战斗力落后英军不止一倍,为将者再怎么勇猛也白扯!其实,清军在虎门炮台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只不过凭着血气之勇在拼杀,技战术水平还是很差劲!

Ⅶ 18世纪,英国红衫军,法军,普鲁士谁最厉害

英国法国在北美洲争夺殖民地
民族意识是指一群有相同血缘、语言、生活习惯的人,认为本身与其他的民族不同。

将这个意识发展成为民族国家,则是欧洲中古时期封建制度的产物。

欧洲中古封建时代,内乱频繁,得胜者得以整合武力,成为一地的新兴霸主,进而利用徵税、征兵、立法与司法等各种特权,将自己割据之地,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为了巩固基业,他们与地方势力结合,特别强调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民族意识。

这种民族意识,首次在第九世纪的法兰克帝国(Frankish Empire)中产生。

当时占据帝国西部的西法兰克王秃头查理(Charles the Bald,843~877在位),与东部的东法兰克王日耳曼人路易(Louis the German,843~876在位),于842年在斯特拉斯堡(Oath of Strasbourg)商讨反对当时已经获得皇位的洛泰尔一世(Lothair l,840~855在位)。

会议后,两人故意使用法、德方言宣誓,拒绝承认洛泰尔的合法性。所以斯特拉斯堡誓约,可说是法兰克族分裂后,法、德两个不同民族逐渐形成的开始。

自十一世纪始,英国与法国的关系,错综复杂。为了封建领地的冲突,两国长期处于封建战争的过程中,刺激了两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在两国为期百年以上的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s'War,1337~1453),法国获得了最后胜利,除了卡莱(Calais)一地外,还夺取了英国王室在其境内的领土,建立一个不再受外力干扰的民族国家。

英国王室在这场战争中,虽然失败,却反而促使英王从此与英国的利益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可以专心治理英国。自此,法国与英国王室得以专注本国事务,发展成君主专政体制的民族国家。

◎图3-1百年战争围攻图(请参考课本)

欧洲南端的伊比利半岛(Iberia)地区,在十五世纪初,也成立了民族国家。这个地区从第八世纪初期,就被来自北非信仰回教的摩尔族(Moor)征服。回教势力逐渐式微后,伊比利半岛分割成了四个国家。摩尔族只剩下了格兰那达(Granada)一地,其它则是由当地居民所组成的葡萄牙、卡斯提尔(Castile)与亚拉岗(Aragon)三个国家。后来,卡斯提尔公主伊莎贝拉(Isabella,1474~1504在位)与亚拉岗斐迪南(Ferdinand,1479~1516在位)在1469年成婚,十年后(1479年)决定将两国合并,遂建立了西班牙(The United Kingdom of Spain)。

十六与十七世纪的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推动了世俗化思想。

马丁路德把宗教信仰国家化,强调君主不但是政治领袖,也是人民信仰的保护者。这种君权神授的神学理论,把民族国家的君主提升到集君权与教权于一身的最高首领。

因此民族国家君主乃借此权威,设立国教,强迫人民接受。于是,国与国之间的争执往往因为宗教信仰的因素,转化成为了宗教战争,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钜的是三十年战争[注]。

长期的战争,增强了民族国家元首的权威,而君主们也乘机将民族意识、宗教信仰、国家利益三者聚集一身,成为了人民效忠的偶像。

1648年〈西发里亚条约〉(Treaty of Westphalia)结束三十年战争,根据条约的协定,荷兰与瑞士都成为独立国家。

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

北美洲的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历史上第一个经由民族分裂后,所建立的一个民族国家。

英格兰人在西元1607年到达北美洲的维吉尼亚(Virginia),建立了詹姆士城(Jamestown),并开始屯垦。

此后,一批又一批寻求宗教信仰自由的清教徒朝圣者(pilgrims),到达北美洲的东北部。他们逐渐扩张,占领邻近的领土后,称之为新英格兰区(New England States)。

到了1760年,英格兰人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已经扩充到了十三个州[注]。

由于同种同源,北美洲的殖民者把英国当作是自己的祖国。英国政府与殖民地之间,也一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不过到了十八世纪时,英国在七年战争[注]中获胜,取得了法国在加拿大及其在密士失必河(Mississippi River)以东的土地,成为北美洲最大的殖民敌国时,两者的关系才逐渐恶化。

这变化的王要原因,是英政府为了要维持英军驻扎美洲殖民地的费用,开始向殖民地徵税。先是征收糖税,又增收印化税,殖民地人民群起抗议。他们认为英政府对待殖民的政策,违反其本身的宪政传统,美洲殖民地反英情绪日渐高涨。

1773年12月16日夜晚,有一批波士顿商人假冒印地安人,登上英国运输茶叶的船,将所有的茶叶倾倒到海里去。英政府因此决止采取强烈的政策。

◎图3-5波士顿茶叶事件

[注]七年战争(1756~176;3)包括欧洲与美洲的两场不同战争。

在欧洲则是普鲁士与法国、奥地利为争夺西里西亚的战争。法国与奥地利原为宿敌,但为共同抵挡普鲁士的扩张,结成同盟。在欧洲历史上,史称外交革命。在这场战争中,英国是普鲁士的盟邦。

这也是为争夺海外殖民地的一场战争,称为法印之战。主要是法国与英国在北美洲与印度的战争。

英国之与法国在两地作战的原因:

一是借此战争将法军深陷国外战场,无法调兵回国攻打普鲁士人。
再者就是要借此机会,夺取法国在北美洲(包括加拿大)与印度的殖民地。英国在这两方面都达到预定的目的。
◎问题提示:美国独立建国的启示为何?

◎图3-7美、英军示意图

为了降低双方紧张的局势,美洲殖民地选出的代表,于1774年9月5日在费城(Philadelphia)召开了第一次大陆会议,商讨对策。与会者都希望能与英国政府保持和平的关系,但英国政府却坚持要以军事镇压的方式,铲除反政府的祸源。

1775年4月18日,英国军队进攻麻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康考尔(Concord)与莱克辛顿(Lexington)等地。各州的人民乃组织民团抵抗。

各州代表并于是年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任命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1~1799)为民团统帅,全力反抗英军的进攻,正式展开创立自己国家的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lndependence)。

在1781年十三州通过〈邦联条款〉,定名这个新国家为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借着艰苦奋战及法国等其他国家的协助,获得最后胜利。

在1783年签订的〈巴黎和约〉中,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以密士失必河为界,河东归属于美国。

美国独立运动虽然成功,但因当年匆匆缔订的〈邦联条款〉,过于松散,无法治理新成立的国家。各州代表乃在1787年5月25日出席宪法会议,从事制宪的工作。新的《美国宪法》在当年9月制订完毕,隔年6月得法定州数的通过,开始生效。

根据新宪法,华盛顿在1789年4月30日正式就职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图3.12美国的独立宣言与宪法 目前陈列于美国华盛顿国家档案保管处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美国各州代表参与的大陆会议发表着名的《独立宣言》,由杰弗逊起草。要点包括:

(1)任何人都生而平等,保有不可侵犯的天赋权利。
(2)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力均由人民同意产生。
(3)任何政府如破坏天赋人权,人民可用武力将其推翻。
这是人类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三要文献。引自:王曾才《西洋近世史》

外力协助下的义大利建国

在十九世纪时,义大利只是个地埋名词,而非特指一个国家。

在拿破仑时代,义大利隶属于法国的势力范围之下。

但在拿破仑失败之后,根据1815年〈巴黎条约〉的规定,义大利除了北部由奥地利收回占领外,其它的领土则分割成萨丁尼亚王国(Kingdom of Sardinia)、两西西里王国(Kingdom of Two Sicilies)、教皇国(Papal State)等国。

后来完成义大利统一大业的,是由三个政治理念迥异的民族主义者合作完成。他们分别是马志尼(Joseph Mazzini,1805~1872)、加富尔(Camille Cavour,1810~1861)与加里波底(Giuseppe Garibaldi,1807~1882)。

马志尼曾经参加过烧炭党(Carbonari)的秘密团体,主张以暴力为手段,达到统一义大利的目的。后来,他在1831年组织了青年义大利党(Young Italy),鼓吹义大利的民族主义。

他说:“民族国家乃是由一群享有共同语言、历史、生活方式,及在同一地理环境中生长的群众,依据共同的理念组织而成。”

因此,他特别强调义大利的统一,必须要由义大利民族自己的努力来完成,绝对不可依赖外国势力的协助。

加富尔是萨丁尼亚人,1852年被萨丁尼亚国王伊曼钮二世(Victor EmmanuelⅡ)任命为首相。他以切合实际的政策,展开了义大利的统一大业。

他知道统一的最大阻力是奥地利王国,但萨丁尼亚王国国力不足,无法单独与之抗拒。

因此,他坚信必须要获得奥地利王国的敌人~法国出兵协助,才能成功的统一义大利。

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加富尔在1854年决定参加与本国利益毫无关系的克里米亚战争,并向拿破仑三世示好。

战争结束后,拿破仑三世立刻约他密谈,并签订密约,答应将以武力协助萨丁尼亚统一义大利,但义大利必须以尼斯(Nice)及萨伏伊(Savoy)两地作为报酬。

当奥地利政府获知加富尔与拿破仑三世的秘密会晤后,立即威胁萨丁尼亚废除密约,否则必以兵戎相见,结果两国在1859年4月正式交战。拿破仑三世实践诺言,亲率二十万大军进入义大利。

在法国军队的掩护下,萨丁尼亚节节胜利,不但收复了奥地利在义大利北部所占领的伦巴底(Lombardy)等土地,而且引起邻近其它城邦以及教皇国内民众的热烈响应。

不料,拿破仑三世因恐国内天主教徒的反对,开始停止军事援助,并且出兵进驻教皇国,阻挡萨丁尼亚继续南下。同时并与奥地利私自议和,允许他能继续保留义大利北部的威尼西亚(Venetia)。

此时,另一位强烈民族主义者加里波底率领一千名红衫军,登陆西西里岛,岛上人民群起响应,两西西里王国随即瓦解。

加里波底原计画是将义大利南部建立成一个共和政体的独立国家,以与北方的萨丁尼亚王国对抗。但是在爱国热诚的驱使下,牺牲了自己的理念,慨然将南义大利交给加富尔处理。

1861年6月,萨丁尼亚国王伊曼钮二世登基为义大利王国国王,南北义大利的统一终告完成。原驻守罗马城的法军,因为普法战争的爆发而撤离,义大利军队乃于1870年9月20日进城收复了罗马,将其作为义大利王国的首都。

德意志的统一

十八世纪的日耳曼是个四分五裂的地区。

在拿破仑称霸欧洲时,整个日耳曼邦联都臣服在法国势力范围之下,结果除了受法国政治与军事的影响外,法国的文化与思想也都弥漫于日耳曼各地。

当时日耳曼有志之士只有埋首学术,伺机唤起日耳曼的民族意识。

普鲁士的哲学家赫德可说是从文化上建立民族意识的先驱者。他认为任何属于自己的文化,都必须要包含民族精神(Volksgeist)在内。

另一个普鲁士的爱国者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就深受他的影响。在法军占领柏林的1807年至1808年之间,公开举行了前后十四次名为〈告日耳曼民族书〉的演说,唤起日耳曼人的民族自尊。

拿破仑失败后,1818年,普鲁士组织“关税同盟”(Zollverein),统一了日耳曼北部各部的税额,奠定了在经济方面统一日耳曼的准备工作。

◎问题提示: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策略如何?

同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William I,1859~1888)即位后,指派毛奇将军(Helmuth von Moltke,1848~1916)为参谋总长,从事军事改革。在毛奇将军严格的训练下,普鲁士拥有了欧洲最强的武力。

于是十九世纪的普鲁士,除了民族意识高涨外,又有经济与军事双方面的改革,已经是日耳曼世界中最强盛的国家。但是把这些资源转变成为统一日耳曼的实力,则要等到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被任命为首相之后,才逐一完成。

以铁血首相着称的俾斯麦,是位务实派的政冶家。他认为日耳曼当前的急务,是扩充国家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然后以普鲁士为主,统一日耳曼各国,创立德意志帝国[注]。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初即位时,因为要增加军费,与国会议员产生了控制预算权的争执。威廉一世则认为国王是军队的统帅,应该操纵有关军备的权力,因此拒绝对国会让步。

威廉一世不顾议会的反对,在1862年指派本来就轻观议会政冶的保守派人物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即位后,便以“铁与血”为口号,公开宣称普鲁士本来就不是以自由主义,而是以其强大武力着称于世。

俾斯麦认为普鲁士要达到统一大业,必须先削弱奥地利的地位,以取得在日耳曼世界中的领导地位。当时奥地利在首相梅特涅的领导下,组织了日耳曼邦联(German Confederation),掌控了日耳曼世界。其最终目的是以奥地利为中心统一日耳曼。

这种理念在1848年3月至4月中的法兰克福会议中,被称为大日耳曼主义,与普鲁士所提倡的小日耳曼主义对抗。

俾斯麦主张的是小日耳曼主义,主张德意志帝国成员必定是由日耳曼民族所组成的国家,因此多元民族的奥地利必须摒除在外。俾斯麦深知要达到这个目的,必先孤立奥地利。

由于日耳曼地处法国与俄罗斯之间,俾斯麦就利用他的外交手腕,获得两国的承诺,保证在普、奥两国冲突时,保持中立。完成外交部署之后,俾斯麦接着就再制造外交危机,在1864年挑起了所谓的丹麦战争(The Danish War)。

这场战争导源自“什列斯威~好斯敦” (Schleswig-Holstein)”两个公爵国的问题。该两国在丹麦半岛的南端,自中古世纪以来便由丹麦国王以私人名义治理,但它们并不属于丹麦王国。丹麦国王在1863年,不顾国际上的反对,径自合并了什列斯威。

普鲁士与奥地利乃以维护什列斯威的领土完整为名义,向丹麦宣战。毛奇将军所训练的新军,首次投入战场。普、奥两国联军,迅速击败丹麦。

俾斯麦乘机利用和约,在其中埋伏下普、奥两国交战的原因。果然不出所料,1866年奥地利即指责该条约不公,向普鲁士宣战,展开了“七周之战”。

在法国与俄国保持中立下,普鲁士军队轻易击败奥地利。战后,奥地利被迫解散日耳曼邦联,退出了统一日耳曼的运动。普鲁士乘胜联合北部诸国,组成“北日耳曼联邦”(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完成了统一日耳曼的第一步。

俾斯麦在统一了北部后,知道要真正完成日耳曼的统一,必须克服来自英国、法国与俄罗斯等国的阻力,其中尤以法国拿破仑三世的阻力最大。因此俾斯麦的下一步,就是要克服这个困难。

与法国拿破仑三世斗争的导火线,是西班牙的王位继承危机。

西班牙在1868年9月发生革命,女王伊莎贝拉二世逃亡法国,因此国内王室虚悬。俾斯麦支持一位与普鲁士国王同是霍亨索伦家族(Hohenzollern)的利阿坡亲王(Prince Leopold)为候选人,利用贿赂的方式使其当选。

拿破仑三世惟恐这一旦成实,法国必会陷入东西同时作战的危机,因此激烈反对,在1870年7月19日向普鲁士宣战。

但是在开战后六个星期之内,普军节节胜利,先在法国境内的麦兹(Metz)击败法军,接着又在1870年9月1日的色当之役中大胜,俘虏了拿破仑三世。1871年l月普车攻陷了巴黎,法国投降。

普鲁士王在俾斯麦的陪同下,于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凡尔赛皇宫的镜厅中,正式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普王威廉一世并采取“凯撒”(Kaiser)的尊号,登基为第一任皇帝,且规定此后皇位皆由普鲁士国王世袭。

日本的明治维新

十四世纪开始,日本一直处于诸侯纷争的分裂状态。十九世纪后半期,因为西方势力入侵的危机感,遂在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时期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1600年,大将军德川家康在关原之役击败群雄后,统一日本。三年后,获日本天皇所赐“征夷大将军”封号,建立了德川幕府。

因其根据地是关东平原中的江户,故德川幕府时代也称江户时代。

德川氏成立幕府后,实行锁国政策,禁绝日人与外界来往,并将人民画分为武士、农、工、商四个世袭的阶级,各安其业。此一封建制度,维持了日本达两百余年之久的和平。

◎图3-24德川家康(日本临济寺藏)

◎日本幕府时代(1192~1867):

日本从十二世纪末进入封建割据的幕府时代,长达六百多年。

幕府凡经三变。最初是源赖朝创立的镰仓幕府,其次是足利义满创建的室町幕府,最后是德川家康,创建的江户幕府。

在幕府时代,日本天皇无权,形同傀儡,由势力最大的诸侯以“大将军”的名义,掌握全国的政权。

当时社会上形成两大阶级:一是贵族,一是平民。阶级画分很严,衣食住行都有定制,不得逾越。引自:上海社科院出版《全球通史》

◎图3-25关原之役(关原和战屏风图,目前现存于日本井伊家史料保存会)

1854年,美国派遣海军代将培理(Matthew Perry,1794~1858)为特使,率领军舰两度前来日本商讨通商事宜。在他数度以武力威胁后,幕府被迫签订了〈美日亲和条约〉,给予美国通商、开办领事馆、治外法权及最惠国待遇的权益。

俄、法、英等列强见日本与美国签约,要求援例与日本签约。在各国联合胁迫下,德川幕府在1858年与各国签订了与美国类似的不平等条约。幕府的威望,受到致命性的打击。

◎图3-26培里叩关图

◎图3-27培里

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羞辱及幕府的软弱与无能下,激起了日本人民高涨的民族意识。各地志士组织尊王攘夷的倒幕运动。

德川幕府末代大将军德川庆喜见民意不可抗,乃在1867年取消将军幕府,将大

Ⅷ 帝国时代三国家排名

说真的,的确没有最强大的国家。我只能说,我认为最强大的,不能代表客观标准。不过倒是有几个数据供,供楼主参考。(我曾经也是犹豫了很久要练一个最强的)法国:世界排名前10的有5个玩家用它,有3个玩家主用它。推荐原因:最强的农民和最猛的骑兵,最完备的兵种,既适合新手又适合高手。后期很强大。缺点不是很明显。英国:世界排名前10有3个用它,2个是主用。推荐原因:传说中回本效率最高的民族。有着一个房子一个农民的无可比拟的经济优势。兵种不算特别威力但是有着无比的经济,靠数量取胜。缺点:房子贵,操作多且烦琐,且兵种无优势,整体优势要到8分种之后才能体现,后期无力。如果有决心练它的话,进步一个档次后是相当可观的。

Ⅸ 帝国时代3印度的红衣军怎么造

印度本身也有印度火枪手,功能和红衣军一样,殖民时代血偏厚。

造领事馆,结盟英国,殖民时代400茶叶换英国远征连、堡垒时代800换茶叶英国远征军。或者在堡垒时代发“斡旋”支援卡运送9位红衣军。

结盟英国还可增加采集者/步兵/骑兵/火炮/军医的生命值10%。

Ⅹ 谁最早侵略中国,是什么年代

近代最早侵略中国的是英国,在1840年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语:First Opium War;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清朝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是满清和英国就英国向满清走私鸦片引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林则徐于1839年在广东强行销烟,中英矛盾逐次升级,而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由此签署的《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除赔款外,将香港岛永久让予英国,并使英国得到领事裁判权。

战争起因:
1、贸易顺差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尼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干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
2、鸦片走私
鸦片的主要种植地——印度,英国从其殖民地印度装运鸦片来华。由于吸食鸦片会上瘾,中国清朝亦开始严格控制其入口,但吸食者市场仍然存在。清廷于雍正年间已明令禁烟而此时英国本土鸦片的使用仍然合法(英国本土的鸦片禁止要到1912年的鸦片公约之后实行)。但清廷官吏也从鸦片贸易中获利甚巨,故默许在广州附近的零丁洋利用中国舢舨进行鸦片走私,使禁令如同虚设。鸦片贸易相关环节关系人利润甚丰,因此鸦片走私日益扩大,由道光元年(1821年)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间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令英国出超,并反使中国入超。“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六百万两,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出现通货膨胀,令清廷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贸易严重败坏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时更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鸦片流毒甚广,从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吸毒者日众,为害中国国人身心健康,军队也吸食鸦片,身体变得虚弱,失去作战能力。
3、虎门销烟
吸食鸦片的中国人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
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1821-1834年颁布禁令八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国严禁鸦片。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
虎门销烟派钦差大臣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执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勒令外国烟贩交出所有鸦片,并承诺不要再贩卖,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并于6月3日-6月25日将大部分法律上属于英国人的鸦片库存全部销毁。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发。
1839年3月,林则徐[4]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
“1.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2.零售商;3.过去禁烟弊端;4.禁绝之法。”
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在现场观看的广州城乡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战争过程
1、战前情况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海上战斗场景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兇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响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reprisal),而非战争。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据罗兹·墨菲的分析,则是为了拥有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由贸易的机会,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希望清朝政府能够承认英国是平等国家。而中国因传统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贡制度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遭受轻视或忽视和遭受排挤,中国的态度在当时已经进入近代世界的国际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英国将中国的拒绝看作是落后的表现,而部分西方人也有一种必要时诉诸武力把中国推向近代世界的使命感,认为这对双方都会带来利益。正是双方的自大,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
2、英军首次北犯
战争爆发之初,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义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口,1841年1月7日英军进攻虎门外大角、沙角炮台。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为前进据点。此时,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督饬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弛。8月,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本来主张战争的道光帝,眼见英舰迫近,慑于兵威,开始动摇,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广州,并派琦善南下广州谈判;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将临,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10月,琦善署理两广总督。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12月,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英军南下后,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防海口,并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率兵至浙东,准备收复定海。
义律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师船、拖船沉毁11艘。琦善被迫让步,1月25日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他虽上书道光帝,力言必须禁烟和重视海防,却被道光帝斥为一片胡言。不过《穿鼻草约》由始至终并未经中国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没有盖用关防印,因此该条约不具法律效力。
3、民众抗击英国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清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侵略军所到之处,无不遭到当地人民的抗击。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自动组织起来,袭击英军,迫使侵略军退守鼓浪屿。英军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英军。侵略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英国舰队前进。
4、虎门广州之战
虎门广州之战(1840.12~1841.8)1840年12月,琦善与义穿鼻之战[21]律在广东开始谈判。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签订,使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职,派奕山、隆文和杨芳赴广东指挥作战。1841年1月7日,英军也不满谈判的进展,义律先下手为强,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
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派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并从各地调兵万余人奔赴广东。2月23日进攻虎门炮台,虽然部队英勇抵抗,但不敌英军,虎门炮台最终失陷。2月26日,英军又出动海陆军,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广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5月21日,奕山令水陆军1700余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5月22日早晨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溃退。5月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广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军尽退城内,秩序大乱,在此形势下,奕山等竖起白旗求和,接受英方条件,签订《广州和约》,英国不但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期间广州民间反英气氛炽热,英国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里一带民众自发武装起来进行抗英斗争。而奕山为了不被皇帝惩罚,便虚报战功,甚至将该战役的惨败说成大胜。
5、英军再次北犯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8~1842.8)英国政府对义律在广州所获侵略权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Henry Pottinger)为全权代表来华,扩大侵略。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舰船37艘、陆军2500人离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即第三次厦门之战)旋北进浙江,10月1日攻陷定海(1841年2月,英军以疾疫流行,放弃定海),10日陷镇海(今属宁波),13日占宁波。时英军兵力不足,遂停止进攻,等待援军。
厦门、浙东兵败后,道光帝又派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并陆续调集兵勇以备反击。1842年3月,奕经以兵力已足,决定水陆同时反击,企图一举收复宁波、镇海、定海。3月10日夜,清军对宁波、镇海分别发起反击,接战均不利,纷纷撤回原驻地。进攻定海因风潮不顺而延期。3月15日驻宁波英军乘势反攻慈溪(今慈城镇)和城西大宝山等地,清军大败,退守曹娥江以西。道光帝见久经准备的浙东反攻又告失败,遂调盛京将军耆英赶赴江南,准备与英军媾和(见浙东之战)。
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广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军,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闯入三元里骚扰抢劫。当地群众奋起抗击,打死英军数名。随后,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庙集合,以三星旗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同时,还联络了附近的数千农民和手工业者,手持大刀、长矛,冒雨迎敌。而此时英军仅仅只有一个海军陆战队连。英军被困在牛栏岗,天降大雨,火药受潮,无法发挥出威力,展开肉搏战,一名英军死亡。英军一路肉搏,在双方人数悬殊的情况下,大胜义勇军。最后,英勇的英国红衣军士兵终于一路拼杀回到了堡垒。第二天清晨,2万多民众高举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英军总司令传话给当地长官余保纯,如果不解除义勇包围,主力英军将攻打并尽屠广州城。余保纯清楚双方实力,也知道英军的枪炮不会永远受潮,于是劝退义勇,避免广州被屠,从此担上卖国贼的恶名,但实际上,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这种做法很明智。三元里抗英后,广东人民又以“社学”的形式,组织武装力量,开展反侵略斗争。
6、清军溃退
英国政府认为《穿鼻草约》所获权益太少,撤换义律,改派璞鸦片战争鼎查来华鸦片战争形式为全权代表,扩大侵略。1841年8月27日,英军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屿、厦门、定海、镇海(今宁波)及乍浦(浙江平湖)。其中定海是第二次被攻破,总兵葛云飞及四千将士战死,英军也损失惨重。英军后来又攻打长江的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军坚守西炮台,两江总督牛鉴欲求和,下令撤退被拒。牛鉴逃走,东炮台被攻陷,陈化成与部下死守西炮台,孤军作战,直至战死。吴淞的失利,使英军军舰开入长江。镇江驻防副都统海龄自闻乍浦、吴淞不守,认为汉人通敌,纵兵杀害汉人。7月21日,英军6600余人击败镇江城外绿营守军,越城而入,与1500蒙古八旗兵巷战,英军死37人伤129人,旗兵死约600人,海龄自杀。全城惨遭焚掠,废墟一片。镇江对岸的扬州绅商,惶恐万状,向英军交纳五十万两赎城费,免受军事占领。8月4日,英军直逼南京,清廷处于不利位置。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军分遣舰队还多次对台湾进行侵犯。由于守军准备充分,战术巧妙,取得了整个战争中罕见的胜利,仅俘获英军就有182人(见台湾抗英斗争)。
1842年5月,英军放弃宁波,集中兵力北犯。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镇。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7月21日,英陆军6900余众,发起镇江之战,遭顽强抗击,被击毙击伤169人后攻陷镇江。8月4日,英舰进逼南京下关江面,随后英军从燕子矶登陆,察看地形,扬言进攻南京城。在英军坚船利炮的威慑之下,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妥协退让,委曲求全,被迫在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在谈判期间,由于英军的恶行引发了地方性的靖江保卫战,侵略者死伤13人后败退1842年7月21日英军攻打镇江城(从台湾、靖江之战看来,当今记载的英军伤亡数字不无可疑之处)。
1842年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

战争结果: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南京条约签订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

阅读全文

与印度红衣军是哪个国家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人经常玩什么球 浏览:372
中国摄影大赛哪里好 浏览:860
中国和外国发消费券哪个好 浏览:896
美国导航是怎么到伊朗的 浏览:314
意大利欧式家具怎么样 浏览:467
摩洛哥和伊朗滚球是什么意思 浏览:370
坐飞机去越南怎么样 浏览:86
上合会为什么没有伊朗总统 浏览:294
中国有多少取名叫于睦岩 浏览:138
印尼皮皮虾叫什么 浏览:148
英国飞迪拜航班什么时候恢复 浏览:642
英国农业旅游怎么发展 浏览:986
为什么印度人都是皮包骨 浏览:850
伊朗老人怎么样 浏览:406
印尼什么时候能解封 浏览:260
印度发展什么传统工业 浏览:954
越南给多少小费 浏览:581
中国人喜欢养什么虾 浏览:620
在国内怎么充英国流量费 浏览:442
印度新冠如何传入浙江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