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的发展如何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病”像流行病一样频频爆发,人口增多、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正逢其时。据悉,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已有90个。除了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智慧城市建设。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经济发展,能惠及政府、市民和企业三个主体。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应过多地依赖信息化,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制度、体制以及模式,技术作为支撑只能发挥辅助作用。
智慧城市究竟什么样呢?智慧城市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城市的重构,一方面是对现有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整体的社会效率,另一方面是对创新环境的培育营造,提升未来发展潜力。
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软件。
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基于城市现有基础,利用现代化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因此,智慧城市的更加贴切的理解应当是“SmarterCity”——一个更加智慧的城市,一个不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城市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贰’ 智慧城市有何发展前景
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
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已选择数百个城市或城镇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中国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在政府工作计划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中国今年内建成和在建智慧城市数量将有望超过500个。
中国发展智慧城市还应加快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物联网不仅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因其涉及交通、能源、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安全动态信息采集而尤为重要,只有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才能从容应对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物联系统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中国发展智慧城市,还需尽快掌握智慧城市所涉及的核心技术。目前,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方面,我国对外依存度依然很高,多数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我国只有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突破核心技术,并加强相关技术集成创新,才有可能建设自主可控的智慧城市。
‘叁’ 现代数字城市现状如何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序言: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很多产业和行业都迎来了数字化时代,那么什么是现代数字化城市呢?现代数字化城市又具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数字城市的建设可以对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的提升,并且还有利于推动城市的现代治理能力发展。并且现代数字城市的建设与数字政府的建设相结合,对于建设数字中国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现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不仅对于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肆’ 国内智慧城市现状分析
现状: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不断增长。根据IDC
2020年7月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为仅次于美国的支出第二大的国家。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
‘伍’ 智慧城市有何发展前景
我国智慧城市投资总体情况
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开展和推广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智慧城市相关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同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加速投入。根据IDC
2020年2月最新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至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66亿美元,是全球支出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美国。中国市场的三大热点投资项目依次为可持续基础设施、数据驱动治理以及数字化管理。在预测期间内(2018-2023年),三者支出总额将持续超出整体智慧城市投资的一半。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
‘陆’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如何
一年来,“数字”翅膀给美好中国带来许多可能,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一场数字变革正在神州大地上激荡。 400个数字经济重大项目,3000亿元总投资,其中20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已建成运营。
‘柒’ 怎么用大数据看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市民打开电脑或手机就可以知道哪里的停车场有空位,附近哪个洗手间最干净,甚至可以查询到各个景区及游乐场即时游客人数以决定自己的出行计划 ...这样的智能生活,可能不久就可以实现在您所处的 智慧城市 。
IBM 早在2009 年就提出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 概念,其特征有四个方面:
信息无所不在。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信息架构,不间断地通过信息终端和信息服务,信息需求者可按需随时获取,从而增强环境的友好性,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融合。智慧城市的本质是融合,以信息融合为基础的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交融协作,从而达成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精髓,智慧城市核心是构筑面向市民的泛在的、机会均等的城市服务。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从而减少城市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目前全球约有1000 多个城市正在推动 智慧城市 建设,其中亚太地区约占51%,以中国为首。从2013年初拉开序幕以来, 智慧城市 的发展势头现在已如火如荼。2013年国家试点总数达193个,工信部公布试点名单也多达140多个,目前太原、广州、徐州、临沂、郑州等已初步完成设计,中国 智慧城市 建设已由概念转为具体落实,将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且将在2015 年全面完成数字城市框架设计,一个城市建设需要80-100 亿元,预期2015 年将年更将推动 600-800 智慧城市 建设,计划投入超过1 兆元人民币。以建设项目来看,大数据战略研究领域包括城建、环境、教育、医疗等。
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资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资讯化。目前中国智慧医疗市场正朝向移动化发展,一个中等规模城市50 年累积的资料量就达10PB(Petabyte,约1024TB),且数据信息以各种资料型态(如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分散在不同的资料库,这类非结构或半结构化数据无法用传统的资料库方式撷取分析,Hadoop 等Open Flow等巨量处理架构技术也逐渐受到企业重视,此外透过云端的数据量日趋庞大,加上智慧城市资料撷取大多透过手机、平板等移动通讯接收传递, 4G 以上的传输技术成为基本架构需求,也因此中国在实现智慧城市的前提下,完善其城市网路基础建设成为首要课题。
智慧医疗目前以美国及日本最为先进,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分别为远程医疗、疾病管理、药物管理。市调机构预期2015 年将有超过50%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医疗应用,如智慧胶囊、智慧护腕、智慧健康检测产品将会广泛应用,借助智慧手持终端和感测器,有效地测量和传输健康资料。
智慧交通
预计未来5 年内,中国将在200 个以上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智慧交通系统行业报告中提到从市场容量和未来发展看,智慧交通系统行业重点发展领域为城市和高速公路智慧交通。目前在中国从事智慧交通工程咨询和设计的有西门子,阿特金斯、柏诚、奥雅纳等,国际性的中国企业却并不多。在单项产品提供方面,除停车设施等生产制造略显复杂的工艺产品,其他精密性的智慧交通设备如摄像机、超声波检测器、交通信号机等走出国门的实力还有待加强。而在施工与系统集成方面,国内还多数依赖于援建工程。
数据是智慧城市重要资产
智能城市的推进战略应该是以实用性为目标,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推进高水平决策和高水平应用。城市大数据的建设需要政、企、民三者合作,政府在数据管理和开放中起主导作用,促进企业发展,确保信息安全,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目前许多城市数据相对孤立,不向外界开放。致使这些数据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其实用价值由此大打折扣。目前数据不开放的原因,一方面是信息安全问题,担心数据泄密;另一方面是管理问题,需要打破政府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只要这两方面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开放数据就不是问题。 目前在大数据开放方面,美国已制定完整的数据开放计划,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开放计划。而我们国家进度比较缓慢,也相对比较落后。
“信息孤岛”现象正成为制约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 开放数据是数据挖掘的重要来源,只有开放数据,才能使智慧城市的数据收集更全面,才能让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 没有大数据,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空架子。
‘捌’ 智慧城市有何发展前景
中国智慧城市投资总体情况
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开展和推广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智慧城市相关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同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加速投入。根据IDC
2020年2月最新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至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66亿美元,是全球支出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美国。
中国市场的三大热点投资项目依次为可持续基础设施、数据驱动治理以及数字化管理。在预测期间内(2018-2023年),三者支出总额将持续超出整体智慧城市投资的一半。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
‘玖’ 智慧城市,在多远的未来
相较于其他家,阿里的优势在全生态领域,阿里巴巴生态当中的阿里云、AliOS、达摩院、高德、千寻位置等都能给解决方案带来强大的助力,支付宝、淘宝等有助于生活场景的打通。
阿里也拉起了“2038”联盟,合作伙伴涵盖交通部公路院、国家电网、中国联通、一汽集团、上汽荣威、英特尔、福特汽车、神龙汽车、大唐电信集团等各方力量。
在密歇根智慧走廊项目中,Cavnue将与多家汽车厂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合作,包括福特、宝马、丰田、Waymo、ArgoAI,共同设立未来通用的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标准。
原本冷冰冰的道路,因为有了车路协同、云计算等计算的力量以及大数据分析,让它变成了极富想象空间的地方,整个交通的数字化的升级,在为时不久的将来,会产生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基于智慧高速的突破口,相关企业还要重新审视自身战略,既充分利用这一市场潜力,同时打破思维碎片化的陷阱,尤其不能忘记最初的目标:打造一个充满智慧的未来城市。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