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技书籍推荐
科学的好书有很多,以下列举部分:
1、《世界上最有趣的科学书》
2、《一本稀奇古怪的科学书》
3、《一本有趣又有料的科学书》
4、《科学的故事》
5、《我超喜欢的趣味科学书》
6、《科学大网络全书(套装共4册)》
7、《超级科学书》
8、《趣味科学系列丛书(套装全14册)》
9、《“三体”中的物理学》《数学简史》
10、《玩转科学的“艺术家”》
11、《我的探险笔记》
12、《保冬妮绘本珍兽馆》
13、《中国儿童地图网络全书·世界遗产·中国篇》
14、《数字博物馆从零到无穷的故事》
15、《日益寂静的大自然》
2. 科技书的书名有哪些
做数学之美妙
物理世界奇遇记
上帝掷骰子吗
从一到无穷大
什么是数学
世界网络全书,
十万个为什么,
霍金的宇宙,
人体奥秘大揭示,
ufo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创造的发动机
时间简史
《爱因斯坦相对论》《果壳中的宇宙》《瓶中的太阳》《科学探案》《万物简史》《婴儿宇宙》《爱因斯坦的生命和他的宇宙》《物理学史》《月球密码》《科学与怪异》《失落的文明》《科学史》《开放的宇宙》《物理史话》《万维宇宙》《自然简史》《惊人的假说》《中国大网络全书》《量子力学》《前沿科学》《从一到无穷大》《达尔文传》《发现之旅>》《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天体运行论》《自然史》《物种起源》《昆虫记》《双螺旋》《黑猩猩在召唤》《细胞生命礼赞》《自私的基因》《数字化生存.》《时间的一千个瞬间》等
3. 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名着是什么
中国科学八大名着:《水经注》、《农政全书》、《九章算术》、《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1、《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着,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着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2、《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由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着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3、《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着,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
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
该书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着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4、《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着的一部综合性农学着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着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网络全书”。
5、《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着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6、《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7、《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着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
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部之下为60类,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
各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即“事”)。其中“释名”列举别名,解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药物出产、形态、采收等;“辨疑”(或“正误”),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
“修治”,述炮炙方法;“气味”、“主治”、“发明”,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其下每多作者个人见解;“附方”,以病为题,附列相关方剂。
8、《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着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着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网络全书式的着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4. 请推荐几本中国科技史书
中国科技史 华觉明主编
华觉明
台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史料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国科技史探索 李国豪等 主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发明的国度 Fa Ming De Guo Du 中国科技史 = Inventive nati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
周瀚光, 1950-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zhong guo gu dai ke xue ji shu shi 主编杨金长
杨金长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史 Zhong Guo Ke Xue Ji Shu Shi 卢嘉锡总主编 矿冶卷 韩汝玢, 柯俊主编
卢嘉锡
北京 科学出版社
5. 中国古代的着名科技名着有哪些
1、《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着的一部综合性农学着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着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着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3、《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着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着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网络全书式的着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
4、《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着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着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着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着,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6. 中国哪部书被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着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
《梦溪笔谈》具有世界性影响。日本早在19世纪中期排印这部名着,20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家都有学者、汉学家对《梦溪笔谈》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而在这之前,早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各种语言的翻译本。
7. 关于科技的书籍有哪些
做数学之美妙
物理世界奇遇记
上帝掷骰子吗
从一到无穷大
什么是数学
世界网络全书,
十万个为什么,
霍金的宇宙,
人体奥秘大揭示,
ufo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创造的发动机
时间简史
《爱因斯坦相对论》《果壳中的宇宙》《瓶中的太阳》《科学探案》《万物简史》《婴儿宇宙》《爱因斯坦的生命和他的宇宙》《物理学史》《月球密码》《科学与怪异》《失落的文明》《科学史》《开放的宇宙》《物理史话》《万维宇宙》《自然简史》《惊人的假说》《中国大网络全书》《量子力学》《前沿科学》《从一到无穷大》《达尔文传》《发现之旅>》《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天体运行论》《自然史》《物种起源》《昆虫记》《双螺旋》《黑猩猩在召唤》《细胞生命礼赞》《自私的基因》《数字化生存.》《时间的一千个瞬间》
8. 中国古代科技着作有哪些
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
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着作
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唐朝:着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着《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基础。
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着,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着,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着,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着作。
《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着,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网络全书”。
《河防一览》:明朝潘继驯所着,总结了我国古代治理黄河水患的经验
9. 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有哪些好书,比如天工开物。。。
新仪象法要译注
译者: 陆敬严
作者: [宋]苏颂 撰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08
《新仪象法要》是我国宋代大科学家苏颂为其主持创制的“水运仪象台”而编写的仪器构造及使用说明书。全书共三卷,书首列有“进状”一篇,上卷自“浑仪”至“水趺”共十七图,中卷自“浑象”至“冬至晓中星图”共十八图,下卷自“仪象台”至“浑仪圭表”共二十五图。 本书... 《新仪象法要》是我国宋代大科学家苏颂为其主持创制的“水运仪象台”而编写的仪器构造及使用说明书。全书共三卷,书首列有“进状”一篇,上卷自“浑仪”至“水趺”共十七图,中卷自“浑象”至“冬至晓中星图”共十八图,下卷自“仪象台”至“浑仪圭表”共二十五图。 本书为其译注本。
《新仪象法要》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古代科技着作。这部不足三万字的着作,记下了中华民族古代的许多光辉成果,其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机械钟表的锚状擒纵器;它记录的游仪窥管随天体运动,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机械——转仪钟的雏型;它记录的水运仪象台观测室活动屋板,是现代天文台圆顶的祖先。此外,此书还为我们留下天文仪器和机械传动的全图、分图、零件图五十多幅,绘制机械零配件一百五十多种,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保存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机械图纸。正是由于这些图纸保存至今,现代学者才得以进行研究,王振铎、李约瑟才分别复原出水运仪象台。《新仪象法要》中的“苏颂星图”也是一项重要的天文学成就,它是存于国内的最早的全天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