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交公粮是哪一年
2006年。
“赞成162票;反对0票;弃权1票。”“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2005年12月29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
这是一个牵动亿万人心弦的时刻———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终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农业税取消了,农民再也不用一大早的赶去粮所了,再也不用忍耐着暴晒和饥渴在粮所门口排队等候了,广大乡亲再也不为交公粮而犯愁了。
(1)中国什么时候禁止交公粮扩展阅读:
交公粮的历史进程:
要从商鞅变法说起,那时是中国的战国时期,做为法家的商鞅为了实行兼并战争的需要,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变法。主要内容就是围绕耕战,制定政策法规然后坚决实施。
交公粮就是其中一种,秦国民众除了到军队服役的,绝大数要种粮,而且收成好坏也可以评功受爵。后来的汉也受到此影响,对农民的税收往往是粮食,以后各代沿用,直到不久前。所以有皇粮国税的说法。
共和国建立前的武装斗争就在征收公粮用于战争,简单讲就是军粮摊派到每户种粮人手里。但是和前代的不同是革命者发动了土地革命,剥夺了地主的特权,分给更广大的穷人土地。
建国后建立了粮站系统,继续征收公粮。这一制度在现执政时代结束,交公粮的历史至少在中国维持了两千三百年以上。
⑵ 之前农民分地到户了怎么还要交公粮,交公粮是个什么制度,什么时候取消的,为什么现在不交了
交公粮就是农业税。2005年12月29全国人大十届十九次会议通过的,然后就取消农业税了。
国家有钱了,而且比较重视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积极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综合各种考虑就取消了。这玩意自早期封建时代就有,胡锦涛那个时代把这废除了,不得不说是个壮举
首先,种地纳粮,是中国几千年留下的规矩。新中国刚刚成立,人民分得了土地,交公粮(民间俗称交皇粮)即交农业税,支援国家建设,合情合理。实际上,从解放后到2005年取消农业税,交公粮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解放后至1984年,其间经过包产到户、合作社、人民公社、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期间征收的是公粮(农业税),公粮必须交,不能少。国家统购统销粮。
按国家定的最低价收购。由于前期当时产量很低,交过公粮后交的统购粮数量也很少。后期土地亩产粮增高,交粮慢慢多了,但交公粮数量始终没变。人民公社时期,是由生产队统一上交的。
第二个时期:1984年到1992年。主要交的是农业税一一公粮。统购粮换成定购粮。定购粮还是有国家定价,粮食丰收了,农民交的也多了。
第三个时期:1992年到2005年。主要上交的粮食是农业税,议购粮。议购粮里面包括乡统筹、村提留及其它部分。这时的定购粮又换成了议购粮,粮价是国家保护价格。每人每年共上交粮食己达到200至300斤小麦。
⑶ 中国农民从哪年开始不交公粮中国农民又是从哪年开始不交积累
1、交公粮,指的是农民将所种收获的粮食按标准无偿交给国家。我国已经取消交公粮这一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3、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
应答时间:2020-12-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农民从什么时候不交公粮了
法律分析:我国农民从2006年开始不再需要向国家交公粮了。因为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所谓“公粮”就是农业税的俗称,农业税是指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2、交公粮的历史至少在中国维持了两千三百年以上。我国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
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
⑸ 农民取消交公粮在哪年老农民不交工粮是什么时候
农民取消交公粮是在2006年。我国农民从2006年开始不再需要向国家交公粮了。因为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所谓“公粮”就是农业税的俗称,农业税是指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交公粮的历史至少在中国维持了两千三百年以上。我国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
⑹ 农民什么时候开始不交公粮的
农民是从2007年初开始不交公粮的。
公粮:中国前几年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征收救国公粮的工作中成功地运用了中共统一战线理论,妥善地处理了农村各阶级、阶层的关系,不仅保证了粮食的供给,而且帮助农民发展了生产。与此同时,边区政府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粮食工作制度。这一举措调动了广大人民支援抗战的热情,并为抗战的胜利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也标志着我们党统战工作的日趋成熟。
公粮要从商鞅变法说起,(当然追溯历史可能可以追溯到井田制,但是井田制还存在争论。)那是中国的战国时期,做为法家的商鞅为了实行兼并战争的需要,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变法。主要内容就是围绕耕战,制定政策法规然后坚决实施。秦国民众除了到军队服役的,绝大数要种粮并上缴国家,而且收成好坏也可以评功受爵。后来的汉也受到此影响,对农民的税收往往是粮食,以后各代沿用,直到不久前国家取消了公粮上交制度。
共和国建立前的武装斗争就在征收公粮用于战争,简单讲就是军粮摊派到每户种粮人手里。但是和前代的不同是革命者发动了土地革命,剥夺了地主的特权,分给更广大的穷人土地。建国后建立了粮站系统,继续征收公粮。
这一制度在现执政时代结束,交公粮的历史至少在中国维持了两千三百年以上。
⑺ 交公粮什么时候取消的
2005年12月国家正式取消农业税。
2004年,国务院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据统计,免征农业税、取消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可减轻农民负担500亿元左右,到2005年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
2005年岁末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9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交收点一般是在镇上粮管所,远近的村民都齐聚,由于人多,需要排队。因为穷,有些村民不舍得在镇上买饭充饥,大多都是家中带些干粮来充饥。
(7)中国什么时候禁止交公粮扩展阅读
2000年起,国家开始在江西安徽等地试点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后逐步在全国铺开,2005年国家决定,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改革,除烤烟外特产税外,全面取消农业税(包括除烤烟外的其他特产税)及三提五统等。
中国有记载的农业税起于春秋鲁国时期的“初税亩”,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整整实施了2300年,被称为“皇粮国税”,宣告寿终正寝时赢得一片欢呼,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⑻ 交公粮截止到哪一年
交公粮截止到2005年。
不交公粮是2006年,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所谓“公粮”就是农业税的俗称,农业税是指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交公粮的历史至少在中国维持了两千三百年以上,我国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农业税的取消,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这标志着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一千多年农民交纳皇粮国税的使命彻底结束。使我国农民步入到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农民也迅速步入小康社会。
⑼ 公粮是哪一年不交的
公粮是2006年不交的。
农民交公粮就是农民缴纳农业税,凡是从事农业生产并且有农业收入的个人或者单位,均需要缴纳税款,自2006年开始,我国就废止了农民缴纳农业税的规定。
取消交公粮该举措属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之一,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体现了我国以工业发展来带动、保障农业发展的政策,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的重要体现。
⑽ 中国什么时候不交公粮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 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交公粮,指的是农民将所种的粮食交公。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交公粮这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