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有什么特殊意义
丰收节,是世界各地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在中国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十月初十。在中国畲族等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八月十五。在南印度也叫“庞格尔节”,在公历3月中左右。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❷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我们为什么要庆祝这个节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还是去年2018年设立的,时间为每年的秋分节气,也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丰收节不仅是庆祝农业丰收,也是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方式实现群众精神和物质双丰收,潜移默化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来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丰收幸福感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丰收节具有对内促进文化认同、对外彰显民族身份的独特功能,能起到凝聚传统文化、促进城乡融合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年一度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节日!
❸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咋庆祝的
2018年秋分这天,我国第一次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属于我国为农民举办的第一个节日。
各个城市都在拿出各自最有特色的农作物进行筹划,活动精彩也好,一般化也罢,都是老百姓们的一腔热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盼望。
❹ 农民丰收节手抄报内容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2、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清和院宇麦秋凉。——刘基《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释义:燕语鸠鸣,蜂蝶带香,江绕夕阳,水满浮萍,轻絮舞风,一派初夏时的自然风光。末句点出麦熟,使人联想起收获的欢娱。
3、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4、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苏轼《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释义: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5、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孟浩然《田家元日》
释义: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6、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朱熹《题榴花》
释义:五月里石榴花开了,红艳似火,耀眼夺目,隐约可见榴子结于枝子间。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原则
首先,要坚持因地制宜办节日。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纷呈。突出地方特色,不搞千篇一律。我刚才讲,不会搞全国统一的规定动作,而是让地方去创造。
二是坚持节俭热烈办节日。乡村风情不在奢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我相信农民办节,节俭,而且一定会很热闹。
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这是亿万农民的节日。所以,我们支持鼓励农民开展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❺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来历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由来
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中央决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中国农民丰收节历史意义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一个节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审议,这是不多见的,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一件蕴涵人民情怀的好事。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体会: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引起各个方面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二是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给农民一个专属的节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这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期待,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是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所以,设立这个节日,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还是从社会进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好处
首先,可以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推进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举办丰收节可以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投身进来,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办这个节,可以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中国农民丰收节”对农民兄弟是莫大鼓舞,在精神层面必将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热情和信心。
第二,可以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乡村振兴将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丰收节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营造浓厚氛围。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在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助于把各方面的力量、各方面的资源动员起来、聚集起来,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第三,可以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乡村振兴五句话二十个字,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精神层面。“中国农民丰收节”本身就很美好。办这个节也是农民美好生活的体现。通过这个载体,展示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可以让全社会都感受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❻ 以秋收节(丰收节)为主题的手抄报应该怎么做不用成品,各位大神能帮忙规划一下就好了
给你5个版式参考吧,这是我刚设计的
内容的话可以从网络里面截取:中国农民丰收节
❼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农民丰收节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是属于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是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还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重拾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那些人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把每年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乃最佳选择,不仅体现了鲜明的农事特点,更契合了丰收节的主题。同时,也便于充分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让广大农民真正放轻松、歇歇脚,参与和享受属于自己的节日。
(7)中国农民丰收节知识卡片怎么做扩展阅读: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主角是农民。这一节日设立的初衷必须谨记。只有让农民广泛参与进来,让农民享受到节日快乐,“中国农民丰收节”才实至名归。既要突出节日的仪式感,又要注重务实,避免铺张浪费。总而言之一句话,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农民的节日农民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