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识别承兑汇票真伪
一查:即通过审查票面的“四性”——清晰性、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1.清晰性:主要指票据平整洁净,字迹印章清晰可辨,达到“两无”,即:—无污损,指票面无折痕、水迹、油渍或其他污物。—无涂改,指票面各记载要素、签章及背书无涂改痕迹。
2.完整性:主要指票据没有破损且各记载要素及签章齐全,达到“两无”,即:——无残缺,指票据无缺角、撕痕或其他损坏。——无漏项,指票面各记载要素及背书填写完整、各种签章齐全。
3.准确性:主要指票面各记载要素填写正确,签章符合《票据法》的规定,达到“两无”,即:——无错项,指票据的行名、行号、汇票专用章等应准确无误,背书必须连续等。——无笔误,指票据大、小写金额应一致,书写规范,签发及支付日期的填写符合要求(月份要求1,2月前加零,日期要求1-9前加零,10,20,30前加零)
4.合法性:主要指票据能正常流转和受理,达到“两无”即:——无免责,指注有“不得转让”、“质押”、“委托收款”字样的票据不得办理贴现。——无禁令,指票据应不属于被盗、被骗、遗失范围及公检法禁止流通和公示催告范围。
二听:即通过听抖动汇票纸张发出的声响来辨别票据的真伪。用手抖动汇票,汇票纸张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能明显感到纸张韧性,而假票的纸张手感则软、绵、不清脆,而且票面颜色发暗、发污,个别印刷处字迹模糊。
三摸:即通过触摸汇票号码凹凸感来辨别票据的真伪。汇票号码正、反面分别为棕黑色和红色的渗透性油墨,用手指触摸时有明显的凹凸感,假票的号码则很少使用渗透性油墨,而且用手指触摸时凹凸感不明显。
四比:即借助票面“四种防伪标志”比较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1.纸张防伪:不需借助仪器可看到在汇票表面无规则的分布着色彩纤维;汇票纸张中加入一种化学元素,如用酸、碱性物质进行涂改,汇票则会变色。
2.油墨防伪:汇票正中大写金额线由荧光水溶线组成,如票据被涂改、变造,此处则会发生变化,线条会消失。
3.缩微文字:汇票正面“银行承兑汇票”字样的下划线是由汉语拼音“HUIPIAO”的字样组成;汇票中间是由汉语拼音“HUIPIAO”字样的缩微文字组成的右斜线,横贯整个票面的宽带区域。
4.印刷防伪:汇票右下角的梅花花心内为小写汉语拼音H的字样。注意H字母应为空心。
五照:即借助鉴别仪的“四个灯”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1.放大灯:在放大灯下可观测到汇票正面的印刷纹路清晰连续,且纸张无涂改变色痕迹。同时,还可通过子母放大镜的子镜观测到汇票正面清晰连续的缩微文字。
2.短波灯:在短波灯下可观测到汇票背面的二维标识码在灯下呈淡绿色荧光反应。
3.长波灯:在条波灯下可以观测到在汇票表面无规则地分布着荧光纤维;汇票正面大写金额线有红色荧光反应;汇票的左上角印有红色的承兑行行徽,呈现桔红色;汇票字样右侧有暗记,为各行行徽(工行为“ICBC”字样),长波灯下呈淡绿色荧光反应。
4.水印灯:在水印灯下可以观测到汇票内部排列着黑白水印相间的小梅花,以及“HP”字样,一正一倒,一阴一阳的进行排列,位置不固定,定向不定位。
② 古代科技并不发达,银票是怎样进行防伪的
众所周知,银票虽然不过一张薄薄的纸,但其中承载的银两何止千万。如何保证银票安全可靠、不出差错,能够顺利在本地或异地完成兑换及结算,是关系到票号钱庄声誉和名望的头等大事。
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银票的防伪无疑是一道难题。然而,古人自有自己独到的智慧。他们通过种种手段巧妙地设置保险,令想要投机取巧的伪造者知难而退。
今天,我们就来透过清朝大名鼎鼎的晋商票号的汇票,来一探古代银票是如何防伪的。
③ 古代钱庄的汇票如何防止被造假
私章,那种私章工艺很复杂,几乎难以被模仿
④ 如何辨别承兑汇票的真假
1、听:即通过听抖动汇票纸张发出的声响来辨别票据的真伪。用手抖动汇票,汇票纸张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能明显感到纸张韧性,而假票的纸张手感则软、绵、不清脆,而且票面颜色发暗、发污,个别印刷处字迹模糊。
2、摸:即通过触摸汇票号码凹凸感来辨别票据的真伪。汇票号码正、反面分别为棕黑色和红色的渗透性油墨,用手指触摸时有明显的凹凸感,假票的号码则很少使用渗透性油墨,而且用手指触摸时凹凸感不明显。
3、油墨防伪:汇票正中大写金额线由荧光水溶线组成,如票据被涂改、变造,此处则会发生变化,线条会消失。
(4)中国古代汇票怎么防伪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银行承兑汇票正确的盖章方式是在背书框中央空白处加盖印鉴章。印鉴章要清晰,印章内字迹不得缺损。
2、银行承兑汇票如因印鉴章模糊,需续盖的,原则上续盖章仍需盖在框内空白处,若因框内空白处盖不下第二枚章,印鉴章超出框外,则印鉴章需与背书框的下框线相交,背书人印鉴章不得悬于框外。
3、银行承兑汇票印鉴章不得盖在被背书人一栏,印鉴章不得超出上框线。
4、银行承兑汇票被背书人抬头需正确书写,且字迹工整,并银行承兑汇票背书有连续性,即被背书人的抬头必须是下一个背书框中所盖的财务章的抬头,
5、如银行承兑汇票后附证明的,一般情况下不收取。
⑤ 古代银票为什么没有人敢造假有什么防伪技术
钞票正式得到保证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它,并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纸币的基本逻辑在各个朝代都基本相同,只是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名称。纸币从宋朝到清朝发展了一千多年。纸币的背后是如何避免人们造假的呢?
其次是银票上的特殊标记,为了安全起见,官方在制作银票时在上面刻画的装饰图案极为复杂,而且装饰图案的颜色非常独特,需要用各种颜色的颜料多次染色才能得到,而且颜色的顺序是固定的,如果订单出错,颜色一看就知道是假的,颜色订单只有专业的制作工匠才能了解,造假错误率非常高。每个月,晋商银行都会定期向每个分号报告写票人的笔迹特征,让人们通过看票据上的字来辨别票据的真伪。如果写票人有变化,总号和分号会立即沟通,让接票人及时掌握票据的情况,防止出错。中国古代书法往往是一种具有高度独特性的风格。即使是同一流派的作品,也很难做到一模一样。有的票据号还规定,除汇票书写人要固定外,分号店主也必须在每张票据上签名,不能代写,这就增加了作假的难度。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⑥ 古代的“银行”是如何给汇票加密的
古代银行对汇票的加密手段其实多种多样,甚至有一些是我们沿用至今的。给汇票添加各种加密方式,是古代银行的常规操作。其主要的加密方式有两票合一,水印,印章,密押等等手段。
古代商人交易之中多使用铜钱金银,虽说有一阵子使用过纸币,但却因各种原因未曾流行。实体货币的局限性在于面临大额交易之时携带不便,大宗交易之时所使用的铜钱金银,甚至可以用车来计数。可是在古代银行却有汇票飞钱这一神器,能够方便商人穿行于各地之间,不必携带巨量钱币金银,保证了安全的同时增加了便捷性。那么对于当时落后的技术而言,这些汇票飞钱其实含有相当的防伪技术,以保证其财富安全。
密押;在古代汇票之上,不会明明白白的给你写清楚你存了多少钱,然后取钱日期是多少。票号出具汇票之时,会使用密码文字来标识。当你拿到手中之时,你会发现汇票之上是极不相干的一串汉字。而这些汉字就被称为密押,如何解读密码以及密码使用规律,只有票号掌柜和账房先生才知晓。甚至这些密押都会在一定时间之内,不定期不定时的无规律更改,最大程度上保证安全,杜绝隐患。
⑦ 我国古代银票如何辨别真伪
可以通过银票的纸张、图案、和票号来辨别真假。
印刷纸币用的纸是川纸,是负责制钞的官员发现的,这种纸光亮洁白,而且非常耐用,纸张的工艺也非常复杂,一般很难伪造,除非造假的人能得到川纸,而川纸又是被禁止采购的,所以大大的限制了造假者的行为。
古代纸币上有很多图案,就像现在的钞票一样,印制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纸币图案有,房屋、花鸟、人物,等等,或者用名家的字画。清代宝钞大多用龙作为印刷的图案,图片非常复杂,所以造假者很难模仿成功。
古代最早的纸币是由私人发行的交子,不过古代的纸币在印制和使用的时候,都必须经过官方的认可。官方会在交子上记录收到的钱,只有签字画押之后才能使用。纸币在发行的过程中,朝廷会给各省府县钱庄各留一印记,老百姓用钱的时候,再留一印。手续虽然复杂,但是能做到杜绝造假。
古代,造假者实在是太多了,政府不得不及时换纸票,换纸票就得换飘板重新印刷。对于纸票的印刷也有一定的要求,有的用木版印制的,有的又会换成了铜版,一般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
密押技术是清朝防真伪的一个方式。密押更换速度特别快,防伪效果也非常好。很多票号每年都更换好多次密押,这种方式可以完美的杜绝造假。
现代人分辨真伪有很多种方式,有时候用验钞机,有时候用手摸,还有的时候对着太阳光看防伪线,方法非常多。在古时候,很多百姓不具备分辨真假银票的技术,所以在各地官府都设辨钞人,专门负责识别银票真假,就像银行的工作人员一样,普及相关知识,并收取适量的手续费。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纸币称为“交子”,是在四川民间出现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刚开始人们根本没有把纸币放在心上,最早只是用来做存根,觉得非常好携带,后来发现很好用,便开始用于交易,就这样逐渐推广起来。
北宋的政府得知此事之后,开始施行政策改革,先后印刷发行了大量纸币,种类也非常多,有交子、钱引、关子、会子等等。当然,每个时代都离不开造假,宋朝也不例外。
当年就有很多造假团伙,专门造假纸币,而且非常繁多。宋朝只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负责纸币发行的官方机构叫“益州交子务”,其他印刷机构全部都是假的。
当时,宋朝政府非常不安,为了打击造假,施行严酷的刑法惩戒那些造假的人。严酷刑罚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才真正的杜绝了造假行为。
⑧ 银票是怎样防伪的
明朝万历年间的《汾州府志》描述:“(平遥县)地瘠薄,气刚劲,人多耕织少”。然而,正因为“人多耕织少”,却意外地促成了平遥乃至整个山西的转型。
平遥人仅仅以颜料、干果、茶叶、丝绸等杂货便敢行走各地,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走西口”。这让山西商贩遍布全国各地,而“晋商”的名头也由此而来。
到了明代,得益于朝廷实行的“开中制”与“开中折色”这一经济政策,晋商迅速崛起,成为明清商人中的重要势力。平遥也因此受益匪浅,历代统治者对这一地理位置颇为看重,常驻扎重兵于此。有兵就有需求,所以商业竟成了平遥的立身之本。
当市场在日益发展与扩大,平遥与外部的接触更为紧密,其所开设的商号遍布全国,甚至足及海内外。
这直接导致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方面,长途贸易意味着它的贸易周期比较长,其利润回款的周期也相应比较长,那么,面临如此长的回款周期,就必然要提出相应的、严格的信誉要求;另一方面,因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意买卖或者长途贩运,让异地结算成了市场主流。
但要命的是,清朝中后期,灾荒不断,连年歉收,社会变得极不安定,商贾镖银屡遭抢劫——如何让外地的银子能稳妥地落入自己的口袋,或者自己的银子能安全地抵达外地,显然成了一个很重要也很普遍的社会问题。
雷履泰开创票号
在被二少东李大全收归门下之后,雷履泰很快就在平遥西裕成颜料铺挑起了大梁,先后被委任为汉口分号的执事、北京分号的领班。
雷履泰半身像
正是在京城一任上,他经常会遇到同乡找他帮忙捎送银两。这些同乡把自己欲捎的银两交到西裕成北京分号,想由分号写信通知平遥总号,然后在平遥提现。不过他们也觉得,老是这样麻烦人家也不成,得给人家点“服务费”。
这让雷履泰敏锐地感觉到,专营汇兑是一门大生意。而且,汇和兑之间存在着时间差,还可以拿存进来的资金去做放贷生意,又可以额外赚到一笔钱。
在和东家李大全协商之后,雷履泰决定利用西裕成分号分布广、有着比较完善的渠道资源的优势,带领西裕成全面转型做银两汇兑生意,并提出用自家的纸票作为汇兑凭证,纸票就叫银票,新号就叫票号。票号就此走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了晚清中国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
票号的治理
票号在发展过程之中,也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这里有顶身股的设置。所谓的顶身股,即人力股。它和银股一起,构成了票号的股份。“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它的设置,是票号笼络人才的一种手段。看上去,与近代西洋工业所推行的分润制度很是相似。
除了顶身股之外,票号还要设立故身股,也是指顶身股者去世之后,其子孙可享有三次分红的机会。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顶身股者在晚年即将卸任时“晚节不保”,做出营私舞弊的勾当。
家有家法,号有号规。在号规上,票号一直做得很是严格。其有二十四字店训:立法定规,实行法制;严厉执法,严格守法;任用贤才,起用能人。不管大小员工,都不准带家眷出外;不准在外娶妻纳妾;不准宿娼赌博;不准在外开设商店;不准捐纳实职官衔;不准携带亲故在外谋事。
票号在用人上还呈现出一种“用乡不用亲”的模式,这对尤其注重亲情的山西人来说,能立这样的规矩,不得不让人佩服。
对内管控的同时,票号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对外防伪。谁能相信在当时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情况下,居然没有发生过一张假汇票?这也是票号之所以能“一纸汇通天下”的最有力的保证。
日升昌(“西裕成”转型之后改名为“日升昌”)在平遥古城的旧址的西侧柜房墙上,有一些诗文。
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诗文中的句子分别为:“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总有报,到头必分明”“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以及“国宝流通”……
把这些不相关的句子放在一起,让人很摸不着头脑。但显然,票号并不是在做提醒或者无聊的说教,这些句子其实构成的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密押制度,即用汉字代表数字的密码法。
诗文的第一句,12个字,对应的是每年的12个月份。诗文的第二句,30个字,对应的是每个月的30天。诗文的第三句,10个字,对应的是银两的数目。诗文的最后一句,对应的是银两的数字单位“万千百两”。
对外人来说,这种密押无疑就是天书,如果看都看不懂,也就没法冒领。更重要的是,这些密押也不是一成不变,用过一段时间,再行变更,若有人想要破译或者伪造,更是难上加难。
除此之外,汇票的防伪措施还包括,隐含在汇票里的水印、印章,还有汇票书写的固定笔迹,层层构筑起了汇票的“防火墙”。只是,管控和防伪做得再好,它们也只是技术手段,深入不了内心,但票号还有一种无形中的治理,那就是其多年遵循的诚信。
当年的晋商除了质朴、会经营之外,还是儒家所追求的“以义制利”的典型。《清朝续文献通考》卷十八称:“山右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着。”
自日升昌开始,就确立了一个原则,即只要储户手拿汇票,不管何时何地,都必须无条件兑换。
票号与官府的密切联系
票号喜欢做一些达官贵人的生意。一方面,官员自身的积余应是不少。另一方面,官员的手中还掌握着权力,巴结好了,还能从他们手中无息或者低息拉到可以动用的公款,这就意味着票号能获得巨额的无息或者低息的资金。
票号不仅巴结官府,而且在保密性上还尤为注意。这也是官府愿意和票号一起做“生意”的原因所在。这种意愿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变得更为强烈。
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各行省都要按时按规定向指定口岸汇解战争赔款。距离近一点的没什么困难,但远一点的行省,则变得有些头大。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意味着有轻则革职、重则杀头的危险。它们只能主动寻求票号的帮忙。
日升昌抓住了这一机遇,按期完成汇解任务,既为行省解决了“政治难题”,更让道光皇帝由衷赞赏:“好一个日升昌,还能汇通天下。”
金口玉言下,“汇通天下”自此成了票号的口碑。到了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因受战火的阻隔,清政府的财政拨款同样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又进一步加深了票号和官府之间的关系。
这种垄断性的“强强联手”,让票号自身利益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证。这也是票号在清末得到较快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
庚子之年,八国联军打上京城,慈禧和光绪西逃,途经山西时先到太原,因经济困难,慈禧派山西巡抚召集宴请太原各票号人员,请求借款。属于祁县乔家的大德恒票号应诺借银30万两。
乔家的另一家票号大德通票号为慈禧设置的临时行宫内,铺着红地毯,挂着锦缎,美酒佳肴,山珍海味,使仓皇出逃的慈禧大喜。
但是在战乱时期,那些达官贵人们就纷纷挤兑。若是借了款,死的死,跑的跑,这让票号一大堆贷出的款就变成了坏账。
赔付西方列强需要钱,平息内部的战火也要钱,这让清政府在手头紧张之时,选择了向票号动刀。比如说强迫它们大量捐款,口头说是自愿捐助,实则完全是强行索要。《清仁宗实录》中有这样的记录:“晋商摊捐最繁多,统计每年捐银八万二千两。”
这些还是小问题,对票号来说,它最大的隐忧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里,皮就是指它依附的权力,而毛显然就是票号本身。当它所依赖的权力,先是被西方霸权侵蚀,既而被推翻,它的结局也显而易见。
(作者:王千马,摘编自《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看历史获授权刊登)
⑨ 古代为防止汇票造假,晋商们居然想出了哪种方法
事实上,古人有三种方法可以防止汇票造假。首先是密封,其次是汉字的部分,最后是水印的位置。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它的密封,防伪印章和其他不同的印章,每个章由专人控制,并且汇票的位置有特殊规定。如果其中一个是错的,那么就不能支付。此外,防伪部分还采用了精巧的微雕技术进行雕刻,用肉眼很难看清。所以别人是很难在上面雕刻,这是很难伪造的!
在古代,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可这些小面额的汇票已经成功地取代了现金,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方便携带。不得不说,古代的智慧还是很高的。
⑩ 承兑汇票如何辨别真伪
一查:即通过审查票面的“四性”——清晰性、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1.清晰性:主要指票据平整洁净,字迹印章清晰可辨,达到“两无”,即:—无污损,指票
面无折痕、水迹、油渍或其他污物。—无涂改,指票面各记载要素、签章及背书无涂改
痕迹。
2.完整性:主要指票据没有破损且各记载要素及签章齐全,达到“两无”,即:无残缺,指
票据无缺角、撕痕或其他损坏。无漏项,指票面各记载要素及背书填写完整、各种签章
齐全。
3.准确性:主要指票面各记载要素填写正确,签章符合《票据法》的规定,达到“两无”,
即:
无错项,指票据的行名、行号、汇票专用章等应准确无误,背书必须连续等。
无笔误,指票据大、小写金额应一致,书写规范,签发及支付日期的填写符合要求(月份
要求12 月前加零日期要求1-9 前加零102030 前加零)
4.合法性:主要指票据能正常流转和受理,达到“两无”即:
无免责,指注有“不得转让”、“质押”、“委托收款”字样的票据不得办理贴现。
无禁令,指票据应不属于被盗、被骗、遗失范围及公检法禁止流通和公示催告范围。
二听:即通过听抖动汇票纸张发出的声响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用手抖动汇票,汇票纸张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能明显感到纸张韧性,而假票的纸张手感
则软、绵、不清脆,而且票面颜色发暗、发污,个别印刷处字迹模糊。
三摸:即通过触摸汇票号码凹凸感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汇票号码正、反面分别为棕黑色和红色的渗透性油墨,用手指触摸时有明显的凹凸感,
假票的号码则很少使用渗透性油墨,而且用手指触摸时凹凸感不明显。
四比:即借助票面“四种防伪标志”比较来辨别票据的真伪。
1.纸张防伪:不需借助仪器可看到在汇票表面无规则的分布着色彩纤维;汇票纸张中加入
一种化学元素,如用酸、碱性物质进行涂改,汇票则会变色。
2.油墨防伪:汇票正中大写金额线由荧光水溶线组成,如票据被涂改、变造,此处则会发
生变化,线条会消失。
3.缩微文字:汇票正面“银行承兑汇票”字样的下划线是由汉语拼音“HUIPIAO”的字样
组成;汇票中间是由汉语拼音“HUIPIAO”字样的缩微文字组成的右斜线,横贯整个票
面的宽带区域。
4.印刷防伪:汇票右下角的梅花花心内为小写汉语拼音H 的字样。注意H 字母应为空心。
五照: 即借助鉴别仪的“四个灯”来辨别票据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