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红星照耀中国红军如何绝处逢生的

红星照耀中国红军如何绝处逢生的

发布时间:2022-04-25 03:02:51

㈠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为什么能够胜利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能够胜利在于红军精神。

一、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红军将士表现出泰山压顶不弯腰,艰难困苦不后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独特禀赋。

二、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 精神。

面对正义和邪恶两种力量的交锋,光明和黑暗两种前途的抉择,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并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三、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战争局势。长征途中,我们党高举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旗,做出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抉择,吹响了全民族觉醒和奋起的号角。

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红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以发奋图强、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英勇奉献,将革命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五、党和红军始终植根于人民。

在战争中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真正抗日的力量。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

㈡ 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来看你认为中国红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两三句概括

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来看,我认为中国红军胜利的原因有:
工农红军拥有智慧和斗志,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并且有爱民之心,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支持。

㈢ 红星照耀中国红军战士的生活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红军》战士的生活概括:

在国外,中国士兵的名声很差。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枪主要是装饰品,他们唯一打的仗是用鸦片烟枪打的;如果有步枪交火,都是事先商定,朝天开枪;战局用银洋决定胜负,士兵用鸦片发饷。

对过去的大部分军队来说,这种说法有一部分确是如此,可是现在装备良好的第一流中国士兵(红军白军都是如此),不再是滑稽戏中的笑话了,这在不久就会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未能击退日本的进攻并不是判断的标准:除了上海曾经进行过后来受到破坏的抵抗以外,迄今没有进行认真的抵抗。

中国未能击退日本的进攻并不是判断的标准:除了上海曾经进行过后来受到破坏的抵抗以外,迄今没有进行认真的抵抗。

中国依然有着很多滑稽戏式的军队,但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型中国战士,他们不久就会取代那些旧式的战士。内战,特别是红军和白军之间的阶级战争,付出的代价一直很高,打得往往很猛烈凶狠,双方都没有宽恕或妥协的余地。

中国这十年的内争,如果说别无成就,那至少已建立了对运用现代技术和战术有经验的一支战斗力量和军事头脑的核心,这不久就会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再能够被看作是银样蜡枪头了。

(3)红星照耀中国红军如何绝处逢生的扩展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

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伊萨克斯的调查说明,作为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主要来源,《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

《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㈣ 《红星照耀中国》概括工农红军的精神,并举例说明

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㈤ 红星照耀中国结合名着说说红军不可战胜的声誉从何而来红军战士的哪些生活感染了你

在去保安路上,采访了李长林,开始有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的,毫不妥协的,这样不像中国人的战斗。还采访了几个年轻红军,发现他们都遭遇过人生悲剧,但他们依然很乐观,在保安红军大学采访了林彪,认为红军有充分抗战决心。采访了林伯渠,认为红军能够存活下来完全是一个中国式的奇迹。采访了农民,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深受农民的爱戴。
红军战士的生活非常辛苦,没打一次胜仗都不容易。
希望你帮到你,谢谢。(୨୧•͈ᴗ•͈)◞︎ᶫᵒᵛᵉ

㈥ 红星照耀中国红军依靠什么过草地

过草地,史书中这样写下:“横跨草地,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草地行军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几乎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在极端艰难困苦面前,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将困难和艰险甩在身后,前仆后继,一往无前。他们依靠的是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依靠的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依靠的是乐观进取的革命精神,依靠的是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亘古荒原上奏响了团结奋斗、人定胜天的壮丽凯歌,谱写了不怕困难、视死如归的慷慨悲歌,写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不朽篇章。”

㈦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精神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着,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7)红星照耀中国红军如何绝处逢生的扩展阅读: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伊萨克斯的调查说明,作为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主要来源,《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

《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

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红星照耀中国




㈧ 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在飞夺泸定桥时克服了哪些困难。

① 桥险: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可能)
② 水急: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桥下水流湍急,掉下去必死无疑)
③敌狂: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过桥等于到敌人的枪口上去送死)
泸定桥险象环生、大渡河水流湍急、敌人凶狠嚣张.对于红军来说,真的是天险难越啊

㈨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红军遇到困难时的应对方法

摘要 一、过雪山,饥寒交迫。长征是红军的一次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飞夺卢定桥。在饥饿、受伤、中弹,甚至是死亡的种种困难折磨下,红军战士决不低头,决不屈服,因为他们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㈩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的长征一篇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和什么两个事件呢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篇 名称为 长征,本章讲述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红军长征胜利的全过程,其中包括突破四道封锁线、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翻越藏民聚集区等情节!

重点描写了强渡大渡河和过草地两个事件!这两个事件(强渡大渡河和过草地)每一个事件都用了2个章节来描写,这在全书中也是少见的!

在《红星照耀中国》的书中叫做《大渡河英雄》《过大草地》。



第五篇经典段落
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
军 阀
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地闯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

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
治 立
场有什么看法(在这方面有很多辩论的余地!),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业绩之一。在亚洲,只有蒙古人曾经超过它,而在过去三个世纪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举国武装大迁移,也许除了惊人的土尔扈特部的迁徙以外,对此斯文·赫定在他的着作《帝都热河》一书曾有记述。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

阅读全文

与红星照耀中国红军如何绝处逢生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什么时候审批中国人过关 浏览:309
中国垃圾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浏览:358
越南军警工资如何 浏览:423
爱人错过中国版怎么唱 浏览:721
英国直飞有什么航班 浏览:277
印尼巴士怎么加宝马 浏览:781
一个伊朗白色的硬币值多少人民币 浏览:365
中国一汽r9打火没反应怎么回事 浏览:573
哪个国家没有进中国队球门 浏览:518
中国高考录取分数最低是哪个省 浏览:424
印尼金光集团的黄志源是哪里人 浏览:182
越南芒果有哪些产品 浏览:360
中国部队房产最长可以租多少年 浏览:757
中国移动的信箱是多少 浏览:306
印度文字怎么写才好看 浏览:499
伊朗购物用什么钱 浏览:419
伊朗人结婚要多少钱 浏览:933
越南航空vn503多少座 浏览:701
中国机长有多少人出镜 浏览:488
中国有嘻哈赚多少 浏览: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