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四塞之国指哪里

中国四塞之国指哪里

发布时间:2022-09-03 05:10:48

A.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疆域指的是哪些地方

中国,最初的意思是国都,后来转为中原之意,也可以代称中原王朝。到了清朝,中国正式成为了一个国名。我们以清朝的疆域版图为基础,在稍微的做一些改动,就能够得到一幅中国传统的疆域地图,这幅地图包括中原、南方、东北、蒙古、西域、青藏六大地区。其中中原和南方属于农耕文明地区,其他地区属于游牧地区。中国也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为主组合的国家。

B. 秦国古代被称作“四塞之国”,指的是哪四塞

东面崤函通道上的函谷关和潼关,西面的散关,北面的萧关,南面的武关。

1、函谷关

崤函通道是洛阳通往长安的咽喉要道,也是中原通往长安及西部的兵家必经之地。此处北临黄天险和中条山,南依华山和秦岭,黄河在此处转弯东去,中间留下一条东西长南北窄的深涧河谷通道,通道的东面出口是函谷关。

2、武关

其位于陕西省丹凤县武关河的北岸,故称武关,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武关北靠高耸的少习山,南临深涧的武关河,地势险要是秦国和历代关中地区的东南屏障和出口,为秦楚咽喉。

3、散关

其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秦岭北侧,始建于周朝,是陕西和四川的重要通道,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之称。西汉名将韩信在此用兵。

4、萧关

其位于今宁夏固原,关城建在山险谷深的六盘山山口,是关中地区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 ,在古代主要是防御匈奴、突厥、吐蕃、西夏都游牧民族的入侵,属西北边防要塞。

(2)中国四塞之国指哪里扩展阅读:

关中地区是指古代以长安城为中心的陕西省关中盆地,自战国时期秦国在关中地区的咸阳建都起,秦国在关中逐渐发展壮大。

秦国征伐六国时多是从秦国东大门函谷关出兵,而诸侯国联合攻秦时,每次都是打到函谷关就止步不前,无法通过。

关中地区北有层峦叠嶂的黄土高原,南有山势险峻的秦岭,西有山高路曲的陇山,东有黄河天险和华山,四周的大山河流紧紧的把关中地区包裹住。

只留下几个出口与外界通行,这几个出口自然也成为了进出关中地区的交通咽喉,历朝历代都在这些出口修建关隘,并派重兵驻守。

冷兵器时代大兵团进攻关中地区,必然要面对关中地区的几个天险关隘,进攻则伤亡巨大,进攻失败只有无攻而返。

C. 中国古代朝代夏商周秦汉隋唐为什么都青睐或者定都西安呢

那么,为什么古代如此钟情西安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讲。

3、天然屏障,防外敌。

从西周开始,一直受到外来的入侵,北方的遂行29567;,知道东南的徐戎、淮夷、南方的荆楚,这些部落还处于游牧阶段,让他们对以农业为主体的周民族发动攻击。在《诗经小雅采薇》中,“没有房子,没有房子。无家可归。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士兵在外面不能回家是因为当时少数民族的犬戎在进攻。

之后,西周被犬戎所灭。秦前也在犬戎的威吓下求生。之后汉朝与匈奴在战争中和,唐朝与反复的突厥作战。

这里大部分的原因是,西安的地理位置优越,经常要警惕西部的犬戎。东有潼关和黄河

西面有贺兰山、六磐山,南面有中国秦岭山脉,北面有暗山脉,形成天然屏障,难以防守进攻。

周秦汉唐将国设置在全部长安。重要的原因是防止外辱。西安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兵力充足,物资充足,仍是天然屏障。

D. 我国古代的四大古都分别是什么

西安、南京、洛阳、北京中国四大古都。

一、自古帝王州——西安

陕西省西安市,明朝以前一般称之为长安,从公元前11世纪起,先后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我国古代作为都城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古都,堪称古都之最。

西周的丰京和镐京是在西安一带最早出现的国家都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将都城迁往洛阳,直到500年后,西安再次成为秦朝的都城。

秦朝灭亡后,汉朝代之而兴,都城也确定在秦朝故都,改名为长安。西汉灭亡后,东汉再次将都城迁往洛阳。南北朝时期,先后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在长安建都。

581年,杨坚统一中国,建立隋朝,都城也定在长安。唐朝时,都城长安达到了它的巅峰期,不仅是中国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唐代以后,长安虽然不再是中国的首都,但依然是整个大西北的中心城市,在中国城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九朝形胜地——洛阳

洛阳位于黄河中游以南的伊洛盆地,东有虎牢关之险,西有函谷关要塞,自古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的说法,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朝代先后在洛阳建都,因此有“九朝古都”之美称。

其实,早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都城就在洛阳附近。但洛阳城市的真正兴起,始于周公营建洛邑,然后东周迁往此地,才让洛阳有了“天下名都”之称。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修建了一条阳渠,又派人整治了汴水,使洛阳在经济上迎来大发展,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东汉末年,洛阳被董卓焚烧,一代名城毁于一旦。后来,曹魏和西晋都以洛阳为都城,经过多次整修和扩建,终于让洛阳恢复了昔日的盛况。

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的长期混战,洛阳再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494年,统一了北方的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往洛阳,洛阳浴火重生,更胜往昔。

隋唐时期,洛阳一直作为东都而存在,繁荣程度不亚于长安。特别是在唐朝,先后有六位皇帝移都洛阳,洛阳和长安是两京并重的。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短暂的政权,其中后梁和后唐将洛阳作为都城,其他王朝则将其作为陪都。

三、虎踞龙盘地——南京

江苏省南京市,在古代一般称为建业、建康、金陵,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等八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

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中心一开始在京口(今镇江市)。229年,孙权正式建都建业;280年,东吴被西晋所灭;西晋灭亡后,东晋在建业另起炉灶,并改名为建康。

东晋灭亡后,紧接着的南朝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城。当时的建康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还是学术文化中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

五代十国时期,建康改名为金陵,始终是南方割据政权的都城,包括南唐在内。南唐虽然是个小王朝,但将金陵经营得有声有色,成为东南的首府。

宋朝时,金陵先后改称为江宁府、集庆路。元朝时,集庆设立了规模宏大的织染局,富庶依旧。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将其改名为应天。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并以应天为都城。后来,明成祖迁往北京,把应天改为南京,直到明朝灭亡,南京一直是两京之一。

四、山河壮帝居——北京

北京,上古时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远祖——“北京人”的故乡,而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城。

历史上,战国时的燕国、两宋时的金、元、明、清、北洋政府、中国人民共和国先后定都于此。

西周时,燕把蓟城作为都城,是为北京的前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蓟城成了秦王朝的北方重镇。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蓟城(幽州)一直是北方的名城。

大辽时,将幽州升级为陪都,称作燕京。金王朝先后灭掉大辽和北宋后,为了便于南下,将都城从上京迁往燕京,并改名为中都。

金朝末年,统治者逃离中都,迁都汴京。1215年,蒙古军攻占中都,放火烧掠。1272年,忽必烈改中都为大都,将都城迁往此地。

从此,元、明、清三代都以北京为首都,北京也取代了长安、洛阳、南京,成为中国截止目前最后一个政治和文化中心。

除了以上四大古都之外,河南的开封、商丘,浙江的杭州,四川的成都也曾作为某个封建王朝的首都,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4)中国四塞之国指哪里扩展阅读

传统史学按建都时间长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阳、北京中国四大古都,在上世纪20年代学术界的说法是"中国五大古都",它们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开封。

30年代,将杭州加入,列为“六大古都”,但是并未被大众所接受。1983年陈桥驿在《中国六大古都》一书中将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众接受: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

1982年,谭其骧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一文,认为“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做过一统政权或较大的地区政权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安、洛阳、邺、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

“这七个首都又可以分为三类:连续几个王朝长期作为统一政权首都的有长安、洛阳和北京;作为统一政权首都时间较短的有开封和南京;而邺和杭州则仅作过较大的地区政权的首都”。谭其骧这里提出的“七大首都”是其后“七大古都”提法的另一表述。

1988年,地理学家谭其骧提议安阳为古都,安阳被认定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

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郑州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E. 关中是中国的哪一个省份

关中是中国的陕西省。

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函谷关、大震关、蓝关和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

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

(5)中国四塞之国指哪里扩展阅读: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境内,关北紧邻滔滔黄河,西邻华山,东进东原,地势极为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重镇。

战国后期,日益强大的秦国控制函谷关,是六国的绝对噩梦,就像曹操控制汉中对刘备产生巨大威胁一样。六国经常组团攻秦,首战之也是函谷关。

关东的关,指的就是函谷关,秦朝定都咸阳,函谷的战略意义更加重要。楚国反秦,约定先中关中者为王,也是指先入函谷关者即为王,结果项羽不遵守条约,楚汉大争拉开帷幕。

到了西汉,只要提到关,皆指函谷关。东汉迁都洛阳,函谷关的军事意义大为降低,最终在东汉快要挂的公元196年,被与长安更近的潼关取代。

潼关扼守在黄河南下至东大拐弯处,后有渭水汇流,背有华山为剑,对岸就是风陵渡,是过河的重要渡口。

以后凡有定都长安者,都把潼关当成在东线保护长安的第一站,丢了潼关,再牛的帝王也要作鸟兽散,比如唐明皇李隆基逃出长安向西亲征。以后再提关中,东关主要是指潼关了。

F. 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说是四塞之国

战国人对秦为“四塞之国”的解释崔向东,秦芳对秦地山川形胜的论述始于战国初年的商鞅,但称秦为“四塞之国”则是苏秦首倡。苏秦师从鬼谷先生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求说周显王未遇重用,乃西入秦国。他对秦惠王这样描述秦地山川形胜:“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史记》卷69《苏秦列传》)对于所谓“四塞之国”,唐人张守节《正义》阐释云:“东有黄河,有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南山及武关、关;西有大陇山及陇山关、大震、乌兰等关;北有黄河南塞:是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以为界。”张守节在此所列举的有一些是汉唐关塞,如陇山关、大震关等,这些关塞在战国时并不有名,恐非苏秦本义。其实对于秦为“四塞之国”,与苏秦同时的张仪也有类似提法:“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险带河,四塞以为固。”(《史记》卷70《张仅列传》)。“四塞”何指,张仪未曾详言,而稍后的范睢却能具体道出,说是“(秦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史记》卷79《范睢蔡泽列传》)。

G. 请问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说是四塞之国他的四面是什么山河

秦为“四塞之国”,范睢具体道出,说是“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应该叫义渠,义渠在灭亡后,其民族北迁,后人多有亡入匈奴者,为匈奴大姓。有现代学者主张匈奴中的休屠、昆邪二部,即是义渠后裔。函谷关确实在崤山和太行山附近一带,(至于古迹终究在何处,我也不太清楚),其他的不太明白,我再解答,望采纳

H. 古代的关中在哪里

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556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5.06万(2015年底)。

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

(8)中国四塞之国指哪里扩展阅读:

古人常说关中之地有四塞之险,是哪四塞呢?东有函谷、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男友无关,而关中平原就是在这四座要塞的包围之下,有着如此屏障以避开兵戈。单单有可以抵挡的关塞还不够,作为支撑一个国家起家发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粮食。

现在的陕西大家一提都会想到哪里的黄土高坡,其实在隋唐以前,尤其是先秦时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那里的实写,周人、秦人都是从更加西边的甘肃等地来的游牧民族,来到关中土地上放起牛羊,种起了粮食。

正是由于关中这里有着关卡要塞作为屏障, 自己腹地又是一处大粮仓,北面又适宜养马,这才为刘邦出关会盟诸侯,聚兵六十万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增援。

直至隋末天下大乱之时,仍有臣子劝说隋炀帝返回关中,不要南下,只要占据关中,关东诸盗不足为患,可惜隋炀帝不听固执己见导致了大隋的覆灭。

天地环境的大变,使得关中之地日益干旱,加上定都长安以来,关中人口日益增多,随着人口增加,伐木造屋,采石造殿引发的水土流失,导致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日益下降。

早在唐高宗的时候,就曾多次带领百官前往洛阳就粮,武则天时代更是直接迁都洛阳,为什么因为大运河会把南方的粮食送到洛阳来,由此可见一斑。

I. 秦汉时期,关中指哪一带

关中又称八百里秦川、秦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

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556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5.06万(2015年底)。

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

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

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这是因为关中从战国郑国渠修好以后,就成为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

(9)中国四塞之国指哪里扩展阅读:

1、历史发展: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纪事中提到始皇在各地大造行宫时说:

“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这里的“关中”和“关外”,就是以函谷关为界来划定的。“关外”固然指的是函谷关之外,而“关中”指的也是函谷关之中,而非其他某几个关塞之间。

在秦汉时期,像这样以“关中”、“关外”进行对比叙述的,还有“关内”与“关外”,“关东”与“关西”,“山东”与“关中”等多组对照的地名,汉代还有“关内侯”与“关外侯”的爵位区分,其中不论是地名还是爵名,无一例外都是以函谷关和肴山为基准点分界的。

最典型的例子,与函谷关的衰落有很大关系。西汉有楼船将军杨仆,籍隶故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县,数有战功,但觉得家在关外,很不光彩,“耻为关外民”,遂上书乞以家财向东迁徙函谷关,使自己变成关中人。

汉武帝为了照顾他,特地将函谷关的关址向东迁移了三百里,等于将杨仆的家乡新安县划入了关中。由此产生了今天函谷关新旧两个关址。

这个例子说明,西汉时期,划分“关中”与“关外”、“关中人”与“关外人”的主要依据,就是函谷关的位置。

汉武帝迁移函谷关,导致将豫西弘农地区也划进“关中”的范围,这种地理分境的遗风,直到唐代仍有影响——唐代的关内道,就包括了弘农地区。要到北宋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划分政区,弘农地区才彻底脱陕归豫。

函谷关经过西汉的这次迁徙,又经东汉末年曹操向北改移道路,地形不再如前险要,军事价值已大不如先秦时期。加之西方的潼关代之兴起,函谷关遂逐渐衰落。

汉代以后,陕西东方门户的军事攻防战,就主要围绕潼关进行。而由函谷关而来的“关中”这一地名,也经历了由汉至宋的漫长转化期。

宋代以后这个地名的所指,就随着秦豫两大政区辖境的重新分割,不再把豫西弘农地区包括在内,而改由潼关以西地区代替,与我们今天的认知完全一致了。

2、古时的“天府之国”:

关中地处陕西渭南潼关以西到宝鸡市宝鸡峡以东的地区,即现在的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和渭南、杨凌一带地区。

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

自西周起,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此外,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不仅是历史上最早称为“天府”的地方,也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

《前汉书》第40卷记载,张良建议刘邦定都关中时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约在公元208年,诸葛亮所作的《隆中对》提到蜀地是“天府之土”,比关中称“天府”晚了500多年。

而把四川称作“天府之国”最早见于陈子昂所写的文章中,此时已比关中称“天府之国”晚了800多年。

从先秦到元明时期,关中地区都曾被称作“天府”或“天府之国”,但清代以后,再也没有人把关中地区与“天府之国”联系起来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四塞之国指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都有什么牌子手表 浏览:273
八几年的越南是什么样 浏览:562
多少人民币可以在中国上学 浏览:7
印度的糊糊汤怎么做 浏览:144
印尼1兆盾是多少 浏览:164
印度的自然条件和中国比哪个更好 浏览:685
中国的有多少个教堂 浏览:199
越南长山山脉平均多少米 浏览:226
现在从印尼回中国要什么手续 浏览:583
伊朗核问题具体怕什么情况 浏览:854
英国卫衣怎么说 浏览:764
中国人民纸币多少钱 浏览:647
日本投降时中国有多少财产 浏览:205
匡威m9160c印尼产跟国产什么区别 浏览:108
伊朗现在有多少口罩 浏览:56
如何评价中国传统色彩 浏览:633
为什么伊朗老有战争 浏览:173
韩国什么比中国还便宜吗 浏览:16
中国赖茅两斤一瓶多少钱 浏览:913
中国现在在多少没 浏览:438